❶ 什麼是資源的綜合利用
【什麼是資源綜合利用】
資源綜合利用是指在礦產資源開采中對共生、伴生礦綜合開發與合理利用和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廢液、廢氣、余熱、余壓等或再生資源為主要原料,進行回收和利用.
【(一)在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對共生礦、伴生石礦進行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對尾礦的再次開發利用;
(二)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液)、廢氣、余熱、余壓等進行回收和合理利用;
(三)對城市垃圾、農林廢棄物等資源進行綜合利用;
(四)對社會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廢舊物資進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希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❷ 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有什麼重要意義
1.從根本 上解決我國的能源問題,不斷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保護環境, 實現可持續發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是重要的戰略選擇,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基 本要求。
2.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
3.、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
4.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領域、促進經濟轉 型、擴大就業的重要選擇。
❸ 什麼是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
自然資源可分為3大類:①生態資源(恆定資源),如光、熱、水、風力、潮汐等;②生物資源(可再生資源或可更新資源),如動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等;③礦產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或不可更新資源),如天然氣、煤炭、石油等。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基本來源,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資源退化了,枯竭了,就要阻礙生產的發展。采礦工業如果實行盲目開采,就會帶來礦產資源枯竭。一個人不能離開水、空氣、陽光、土地等等,這些資源一旦缺少,就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威脅。
我國自然資源雖然總量較多,但人均佔有量少。如礦產資源潛在價值居世界第三位,可是每人的佔有量卻低於很多國家。又如水資源,每人平均僅2700立方米,大大低於世界每人平均11000立方米的佔有量。再如有林地,人均只有1.7畝,而世界人均佔有林地面積是15.5畝。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勢必要影響和改變環境;同時,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能力較低,又影響了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例如,人類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如果不符合當地的生態環境特點,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
對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就是對環境的最好保護。對此,人們必須樹立正確的觀點,認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就某一種資源來說,在一定條件和一定時期內,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珍惜各種自然資源,是全人類的責任。
❹ 什麼是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是指「從事再生資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開發、信息服務和設備製造、環境保護等經濟活動的集合,是集流通、生產、科研、環境保護於一體,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為一體的具有先進水平的新型產業」。它是循環經濟模式中極為關鍵的一環,覆蓋循環經濟三原則中的「再利用和資源化」兩大領域,負擔著將各種有價廢棄資源輸送回社會生產活動的「靜脈輸血」職能,是靜脈經濟的最重要支撐。為應對天然資源的日益枯竭,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有利於解決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約束、環境保護以及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矛盾。
❺ 資源化利用是什麼意思
指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再利用和資源化都是指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因此再利用和資源化往往相提並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就規定,「在廢物再利用和資源化過程中,應當保障生產安全,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並防止產生再次污染。」「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採取措施,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水平」。
❻ 什麼叫資源綜合利用
中文名稱:資源綜合利用英文名稱:integrated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定義1:對自然資源各組成要素進行多層次、多用途的開發利用過程。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資源地理學(二級學科)定義2: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對自然資源各組成要素進行的多層次、多用途的開發利用。應用學科:
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資源科學總論(二級學科)
主要是指在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對共生、伴生礦進行綜合開發與合理利用;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液)、廢氣、余熱余壓等進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對社會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物進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資源綜合利用目錄
伴生資源生產的產品
1
、煤系伴生的高嶺岩(土)、鋁釩土、耐火粘土、膨潤土、硅藻土、玄武岩、輝綠岩、大理石,花崗石、硫鐵礦、硫精礦、瓦斯氣、褐煤蠟、腐植酸及腐質酸鹽類、石膏、石墨、天然焦及其加工利用的產品;
2
、黑色金屬礦山和黃金礦山回收的硫鐵礦、銅、鈷、硫、螢石、磷、釩、錳、氟精礦、稀土精礦、鈦精礦;
3
、有色金屬礦山回收的主要金屬以外的硫精礦、硫鐵礦、鐵精礦、螢石精礦及各種精礦和金屬,以及利用回收的殘礦、難選礦及低品位礦生產的精礦和金屬;
4
、利用黑色、有色金屬和非金屬及其尾礦回收的鐵精礦、銅精礦、鉛精礦、鋅精礦、鎢精礦、鉍精礦、錫精礦、銻精礦、砷精礦、鈷精礦、綠柱石、長石粉、螢石、硫精礦、稀土精礦、鋰雲母;
5
、黑色金屬冶煉(企業)回收的銅、鈷、鉛、鋅、釩、鈦、鈮、稀土,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回收的主要金屬以外的各種金屬及硫酸;
6
、磷、鉀、硫等化學礦開采過程中回收的鈉、鎂、鋰等副產品;
7
、利用采礦和選礦廢渣(包括廢石、尾礦、碎屑、粉末、粉塵、污泥)生產的金屬、非金屬產品和建材產品(
*1
);
8
、原油、天然氣生產過程中回收提取的輕烴、氦氣、硫磺及利用伴生鹵水生產的精製鹽、固鹽、液鹼、鹽酸、氯化石臘和稀有金屬。
❼ 什麼是自然資源,什麼是再生資源,分別有哪些(舉例)
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對自然資源,分如下: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自然資源的內含,隨時代而變化,隨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擴展。按自然資源的增殖性能,可分為:①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水資源、地熱資源。②可更新資源。這類資源可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③不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形式周期漫長,如礦產資源、土地資源。
<<辭海>>對自然資源的定義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類加工製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等,使生產的原料來源和布局場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為:在一定的時間和技術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的總稱.
大英網路全書的定義為:人類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形成這些成分源泉的環境功能。
於光遠的定義為: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礦物等
狹義的自然資源只包括實物性資源,即在一定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產生生態價值或經濟價值,從而提高人類當前或可預見未來生存質量的天然物質和自然能量的總和。
廣義的自然資源則包括實物性自然資源和舒適性自然資源的總和
再生資源
再生資源包括兩種: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
人類開發利用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叫不可再生資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種礦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等。這類資源是在地球長期演化歷史過程中,在一定階段、一定地區、一定條件下,經歷漫長的地質時期形成的。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緩慢,與其它資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幾乎不能再生。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只會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儲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資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銀、銅、鐵、鉛、鋅等金屬資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復利 用的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當它們作為能源利用而被燃燒後,盡管能量可以由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但作為原有的物質形態已不復存在,其形式已發生變化。
通過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動能冉生更新,而為人類反復利用的自然資源叫可再生資源,又稱為更新自然資源,如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各種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資源在現階段自然界的特定時空條件下,能持續再生更新、繁衍增長,保持或擴大其儲量,依靠種源而再生。
一旦種源消失,該資源就不能再生,從而要求科學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物種種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土壤屬可再生資源,是因為土壤肥力可以通過人工措施和自然過程而不斷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過程快得多,在一定時間和一定條件下也就成為不能再生的資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隨著能源危機的出現,人們開始發現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太陽能
太陽能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等。
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太陽電池,通過光電轉換把太陽光中包含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
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並利用熱水發電
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
地熱能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攝氏7000度,而在 80至100公哩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攝氏650度至1200度。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岩涌至離地面1 至5公哩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溫的熔岩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這些加熱了的水最終會滲出地面。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並抽取其能量。
水能
磨坊就是採用水力的好例子。而水力發電更是現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國等滿是河流的國家。此外,中國有很長的海岸線,也很適合用來作潮汐發電。
風能
風能資源(Wind Energy Resources)因風力 做功而提供給人類的一種可利用的能量。風具有的動能稱風能。風速越高,動能越大。
生物質能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的原始能量來源於太陽,所以從廣義上講,生物質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 依據來源的不同,可以將適合於能源利用的生物質分為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活污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和畜禽糞便等五大類。
❽ 開發和利用有什麼區別
開發第一層意思是指以荒山,礦山,森林,水利等自然資源為對象進行勞動,以取得想要的報酬,如開發荒山,開發邊疆,開發林木......第二層意思指對人才,技術等進行挖掘,培養。另外還有支付,分發的意思,如支付車費,房租......
利用是指能夠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人或事,從而採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❾ 資源開發與利用
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開發利用粗放,資源利用率低
礦產資源的開發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只有當生產達到一定規模,才會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資源效益。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礦山企業數量很多,但大部分規模較小,缺乏規模效益。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現有礦山企業15.37萬個,其中大型礦山僅500個,中型礦山1254個,大中型礦山合計僅佔全國礦山總數的1.1%。
圖5-6 中國主要非金屬礦產分布圖
由於規模小,經營粗放,尤其是一些集體、個體礦山,管理水平低下,資金投入不足,技術力量薄弱,采富棄貧,資源利用效率普遍較低。據統計,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總回收率只有30%~40%,比工業發達國家低10%~20%。
2.管理體制落後,管理失控現象嚴重
我國礦山管理工作經過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於我國地廣、人多、礦產豐富、分布廣,管理工作十分復雜。就目前的管理體制看,距離有序、高效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要求還相差很遠。我國的礦業行政管理較為分散。在縱向上,存在中央、省、市(地區)以及縣四級「條條分割」的管理體制;在橫向上,存在國有、地方、鄉鎮集體和個體礦山企業「塊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在這樣的體制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由於失控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3.礦區環境保護有待加強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不容忽視。由於相應的法律法規落實不夠,許多礦區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尾礦(圖5-7)、廢石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不少冶煉廠排放大量廢氣,造成大氣環境的嚴重污染,並能形成酸雨(圖5-8),使農、林、牧、漁等各業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造成極大的危害。
圖5-7 鐵礦尾礦庫現狀(http://ww.sxfzb.gov.cn)
圖5-8 酸雨的危害
4.礦產資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
我國礦產資源產業在生產技術、設備水平、生產效率及生產組織管理等許多方面都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國際競爭力較弱。比如鋼鐵工業,2002年我國鋼產量達1.82×108t,但年產鋼500×104t以上的企業只有寶鋼、鞍鋼、首鋼和武鋼4家,合計鋼產量為0.35×108t,佔全國總產量的19%;鋼產量300×104t以上的企業有11家,總計產鋼0.6×108t,占鋼產量的33%。與世界主要鋼鐵強國相比,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要低得多。如日本五大鋼鐵企業鋼產量佔全國的80%,而英國的英鋼、法國的於齊諾爾、義大利的伊瓦爾等鋼鐵企業幾乎佔全國總產量的100%。
從鋼鐵工業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水平分析,我國落後的技術裝備仍占較大的比重,耗能高、效率低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如在國內重點企業和地方骨幹企業中,達到國際水平的裝備,煉鐵佔25%,轉爐佔9.4%,電爐佔9.7%。而日本鋼鐵生產設備以大型化、現代化為特點,生產率較高。我國生產設備與之相比,差距巨大。一些國際上已成熟使用的技術裝備,如轉爐煤氣回收、鐵水預處理、在線爐外精煉等,我國普及率還很低。若以生產能力統計,全國鋼鐵工業落後的裝備約占總生產能力的50%左右。
5.礦產資源保證程度低
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論證,我國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2010年可以滿足需求的只有21種,到2020年僅為6種。更為嚴重的是,一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大宗礦產,除煤以外,大部分不能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到21世紀中葉,我國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將達到高峰。因此在未來的50年中,我國礦產資源的供需矛盾將會不斷加劇。
❿ 什麼是資源綜合利用
中文名稱:資源綜合利用英文名稱:integrated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定義1:對自然資源各組成要素進行多層次、多用途的開發利用過程。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資源地理學(二級學科)定義2: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對自然資源各組成要素進行的多層次、多用途的開發利用。應用學科: 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資源科學總論(二級學科)
主要是指在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對共生、伴生礦進行綜合開發與合理利用;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液)、廢氣、余熱余壓等進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對社會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物進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資源綜合利用目錄
伴生資源生產的產品
1 、煤系伴生的高嶺岩(土)、鋁釩土、耐火粘土、膨潤土、硅藻土、玄武岩、輝綠岩、大理石,花崗石、硫鐵礦、硫精礦、瓦斯氣、褐煤蠟、腐植酸及腐質酸鹽類、石膏、石墨、天然焦及其加工利用的產品;
2 、黑色金屬礦山和黃金礦山回收的硫鐵礦、銅、鈷、硫、螢石、磷、釩、錳、氟精礦、稀土精礦、鈦精礦;
3 、有色金屬礦山回收的主要金屬以外的硫精礦、硫鐵礦、鐵精礦、螢石精礦及各種精礦和金屬,以及利用回收的殘礦、難選礦及低品位礦生產的精礦和金屬;
4 、利用黑色、有色金屬和非金屬及其尾礦回收的鐵精礦、銅精礦、鉛精礦、鋅精礦、鎢精礦、鉍精礦、錫精礦、銻精礦、砷精礦、鈷精礦、綠柱石、長石粉、螢石、硫精礦、稀土精礦、鋰雲母;
5 、黑色金屬冶煉(企業)回收的銅、鈷、鉛、鋅、釩、鈦、鈮、稀土,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回收的主要金屬以外的各種金屬及硫酸;
6 、磷、鉀、硫等化學礦開采過程中回收的鈉、鎂、鋰等副產品;
7 、利用采礦和選礦廢渣(包括廢石、尾礦、碎屑、粉末、粉塵、污泥)生產的金屬、非金屬產品和建材產品( *1 );
8 、原油、天然氣生產過程中回收提取的輕烴、氦氣、硫磺及利用伴生鹵水生產的精製鹽、固鹽、液鹼、鹽酸、氯化石臘和稀有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