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蘭州市自然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營業費用成本是指什麼 2025-05-17 10:42:44

蘭州市自然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21 06:58:38

自然資源有哪些



石油、煤、金屬、天然氣、森林、土地、水、可燃冰、動物、植物等。自然資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給人類衣、食、住、行、醫所需要的物質原料,也稱為:地球資源。陸地上重要的自然資源有六種,它們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種類、礦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兩大類。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指的是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斷自己再生的物質。最典型的可再生資源有:植物、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氣和其他所有礦產資源。它們經過了上億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

Ⅱ 北京到蘭州多少公里

北京到蘭州1455.4公里。是自駕游的話,一天到不了蘭州。自駕游一天開七八百公里,還是可以的,兩天能夠到達。前幾天盡量不要超速行駛,在時間的安排上,應盡量富裕一些,要有大休息和小休息的時間,以保持行駛中的安全,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蘭州地處中國西北地區、中國大陸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位於甘肅中部,是甘肅政治、文化、經濟和科教中心,國家向西開放的戰略平台,西部發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區科學發展示範區,歷史悠久的黃河文化名城,西部地區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市,面向一帶一路、輻射中亞西亞南亞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會。

蘭州的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截至2014年,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主要有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和能源礦產等9大類、35個礦種,臨近蘭州的白銀、金昌是中國鎳、鉛、鋅、稀土和鉑族貴金屬的重要產地。

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石英岩、硅鐵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煤炭保有儲量為9.05億噸。

水資源,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於中國平均水平,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蘭州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河川徑流地表水資源總量384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9.6億立方米。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上游幹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達1500萬千瓦。

Ⅲ 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哪些

自然資源按提供物質能量的種類可為分為5種: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按性質可分為兩類: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
如果想一種種的說出自然資源,那太困難了,因為太多了,總之,凡是取自於自然環境、可以被人類生產活動大規模利用的,都可以稱為自然資源。

Ⅳ 要深圳,鄭州,蘭州,烏魯木齊的地理知識

看網路啊~
深圳市,又稱為「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准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深圳(Shēnzhèn)與香港山水相連。在短短的30年裡,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奇跡。深圳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戶之一,有著強勁的經濟支撐與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將建設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遊勝地,將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

鄭州(Zhèng Zhōu ),是河南省省會,地處中華腹地,九州通衢,北臨萬里黃河,西依中嶽嵩山。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萬[2]。現轄6區5市1縣,一個國家級新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處在東經102°30"-104°30"、北緯35°5"-38°之間,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在大西北處於「座中四連」的獨特位置。市 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層巒疊嶂,既體現了大西北的渾壯雄闊,又展現了江南的清奇秀麗。蘭州,在西北地區處於「座中四聯」位置,是黃河上游經濟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的支撐點和輻射源,是我國東中部地區聯系西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樞紐。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匯於此,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貨運站和新亞歐大陸橋上重要的集配箱轉運中心,也是西部地區通信樞紐和信息網路中心。 蘭州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市區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氣溫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較理想的居住和投資創業之地。

歷史上烏魯木齊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質,其特點是開放、熱情、豪爽和奮進,是中亞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烏魯木齊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獨特的服飾和賽馬、叼羊、姑娘追、達瓦孜表演、阿爾肯彈唱等民族文化活動以及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對異國他鄉的遊客頗具吸引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烏魯木齊市北有準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東有吐哈油田,且地處准噶爾儲煤帶的中部,市轄區內煤炭儲量就達100億噸以上,被稱為「油海上的煤船」。此外還蘊藏豐富的各種有色、稀有的礦產資源。境內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積雪被稱為「天然固體水庫」。山區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場,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餘種。光、熱和風能資源也極為豐富,有亞洲最大風力發電廠。這些自然資源,為烏魯木齊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Ⅳ 自然資源包括哪些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自然資源分為: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自然資源泛指存在於自然界,能為人類利用的自然條件(自然環境要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義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通常包括礦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與生物資源等。它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聯系;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又是社會生產的原、燃料來源和生產布局的必要條件與場所。自然資源僅為相對概念,隨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與科學技術進步,部分自然條件可轉換為自然資源。如隨海水淡化技術的進步,在乾旱地區,部分海水和鹹湖水有可能成為淡水的來源。

Ⅵ 自然資源有哪些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鐵,由於長期受紫外線的照射,鐵就生成了一層紅色和黃色的氧化物。誇張一點說,火星就像一個生滿了銹的世界。由於火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溫度大約比地球低30多攝氏度,晝夜溫差可達上百攝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溫度可達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氣。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約佔95%,還有極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還發現了有水的痕跡。

Ⅶ 自然資源的類型有哪些

自然資源就是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用於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包括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風光為主的旅遊資源等。

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基礎、原料、動力,是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物質保證。但是,人類活動又在同時影響著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特別是由於人口的迅猛增長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已經是擺在人類面前的重大課題。

Ⅷ 黃河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1.黃河流域土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資源豐富,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發展潛力很大。

2.流域內現狀有耕地1.79億畝,林地1.53億畝,牧草地4.19億畝。宜於開墾的荒地約3000萬畝。黃河流域上游地區的水能資源、中游地區的煤炭資源、下游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都十分豐富,在全國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我國的「能源流域」。例如,位於河口的勝利油田,為我國的第二大油田。

3.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1990年探明的礦產有114種,在全國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中,黃河流域有37種。其中具有全國性優勢(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硅質原料、銳、煤、鋁土礦、鋁、耐火粘土等8種。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分布相對集中,為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Ⅸ 自然資源都有哪些

(1)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規律性
以淡水資源為例,一些地方十分豐富(如江南水鄉),可以發展淡水養殖(但在一些時段會發生水災),在某些地方就比較缺少(如西北乾旱地帶)。在新疆庫爾勒市,一年的降雨低於200毫米,蒸發量卻達2500~3000毫米;而在江漢平原的四湖流域地帶,地下水位很高,水災是當地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長江三峽大壩建成以前,每到汛期,人們為了不受水災危害,往往要耗去很多人力、財力和物力。
(2)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無限性
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說明現實的自然資源是很有限的,但是開發利用及其轉化是無限的,這與科技水平關系很大。比如能源,如果只用石油或者煤炭作為能源,其儲藏量比較有限,消耗一噸就減少一噸,再生的時間很長。如果用水能、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能等作能源,不僅來源廣闊,也比較經濟。如太陽能,人們可以用作熱源、發電或作動力等多種用途,也可以借用科技支撐將有限的資源開發出無窮的效益。
(3)自然資源的多功能性
自然資源的多功能性表現在自然資源可以有多種用途。如玉米的秸稈,既可以作為養殖業的飼料喂養牲口,用做肥田的肥料,還可以用作沼氣的生產原料,也可以用作工業原料。
(4)自然資源的系統性
這里主要指的是各種自然資源彼此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整體系統,改變其中一種自然資源或生態系統某種成分,都會形成連鎖反應,從而影響整個自然資源系統的變化。如地表植被破壞→地表徑流增加→水土流失→土地資源損毀→地面蒸發增強→土壤水分減少→地表乾旱→地面空氣乾燥→氣候資源改變。

Ⅹ 蘭州的地理概況

蘭州,甘肅省省會,中國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中國七大軍區之一的蘭州軍區本部所在地,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本部,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地處黃河上游,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氣溫10.3℃,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蘭州是唯一黃河穿越市區中心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

地理氣候

蘭州市[1]位於北緯36°03′,東經 103°40′,中國大陸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被稱為中國「陸都」,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區)的省會平均距離最近。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流而過,枕山帶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徵。

蘭州地處內陸,大陸性特點明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年平均氣溫10.3℃。年溫差、日溫差均較大,夏季稍熱,最高溫約30℃左右,冬季寒冷但並不奇冷,最低溫約-10℃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46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自然資源

目前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石英岩、硅鐵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煤炭保有儲量為9.05億噸,主要開采地為窯街和阿干鎮兩礦,基本滿足蘭州的近期要求,水電資源,黃河上游甘肅段積石峽至黑山峽有8個梯級電站可供開發,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開發。

新落成的金城皇冠假日酒店

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資源豐富,貫穿市域的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達337億立方米,且水量穩定,各季不封凍,含沙量也較小,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測全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

全市有林業用地182550公頃,占總面積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頃,進一步植樹造林潛力較大。天然草場面積為77萬公頃。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亦較豐富。野生植物總數約600種,有明顯經濟利用價值的種類占總數的40%,飲譽全國的甘肅特產甘草、當歸、黨參、麻黃、秦艽、鬼臼、祖師麻、玫瑰等中葯材,在蘭州地區均有布。野生動物有187種,珍稀動物有:黑鸛、藏雪雞、金錢豹、藍馬雞等。

全市土地面積為135.3萬公頃。其中,耕地21.9萬公頃,林地7.6萬公頃,牧草地76.5萬公頃,未利用的荒草地,鹽鹼地,沙地等近23.5萬公頃。土地資源可分3個類型,即:中低山林牧區,位於蘭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區,位於各河流的河谷階地;低山丘陵糧油區,分布於榆中北山,皋蘭縣西北部,永登縣秦正川等地帶。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宜發展農、林、牧、副、漁5業開發潛力較大。

蘭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的省會,西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處在東經102°30″-104°30″、北緯35°5″-38°之間,具有「座中連六」的獨特位置,輻射陝、甘、寧、青、新、藏等省區,區域優勢明顯,經濟腹地廣闊,交通便利條件得天獨厚。市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層巒疊嶂,體現了西北邊關的渾壯雄闊。

蘭州,是黃河上游經濟區經濟中心之一和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的支撐點和輻射源,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蘭州、徐州、鄭州、西安、烏魯木齊)。是我國東中部地區聯系西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樞紐和科研教育中心。隴海、蘭新、青蘭、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匯於此,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貨運站和新亞歐大陸橋上重要的集配箱轉運中心,也是西部地區通信樞紐和信息網路中心。

蘭州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乾燥,市區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氣溫10.3℃,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是西北比較理想的居住和投資創業之地。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系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在溝通和促進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絲綢之路也在這里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和燦爛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使蘭州成為橫跨2000公里,連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張掖大佛寺、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點的絲綢之路大旅遊區的中心。隨著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築起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我國東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正發揮著承東啟西、聯南濟北的重要作用。國家對蘭州的定位是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2011年,蘭州市生產總值達1360.03億元,增長15%,按當年人民幣兌換美元中間匯率計算,蘭州人均GDP為5989美元,2011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497.25億元,增長15.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50.57億元,增長57.21%,增速位列全國所有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第一位。2011年,蘭洲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9.7億元,增長17.4%;地區性財政收入達到350.63億元,增長17.26%。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150億元,增長18%;一般預算收入達到86.49億元,增長27.84%。

2010年,蘭州被中國烹飪協會正式授予「蘭州拉麵之鄉」稱號。中國烹飪協會於2010年6月28日~7月1日,派出專家組前往蘭州市進行了實地考察。結合專家建議,中國烹飪協會研究決定,命名甘肅省蘭州市為「蘭州拉麵之鄉」。蘭州市人民政府擁有這一稱號的使用權和管理權。

蘭州人口

據《蘭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3616163人,2010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112369戶,家庭戶人口為3138817人, 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849809人,佔51.15 %;女性人口為1766354人,佔48.85%。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為104.72 。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05月31日,蘭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

蘭州市 面積132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61.61萬人(2010年11月六普數據)。

城關區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127.87萬,大部分省級和市級行政單位機關均在城關區,是全省和全市的首善之區,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七里河區面積 397平方千米,人口56.10萬。老國有企業眾多,商貿發達,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西固區面積 385平方千米,人口36.40萬。中西部最大的石化企業中石油蘭州石化所在地,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安寧區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28.85萬。是國家級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區內高校雲集,是蘭州的科教區,未來蘭州市級行政中心所在地,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紅古區面積 575平方千米,人口13.61萬。白銀區單獨劃出成立白銀市之後成為蘭州僅剩唯一的遠郊區。

永登縣面積6090平方千米,人口50萬。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境內的秦王川是「蘭州新區」的主戰場,發展前景巨大。

皋蘭縣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3.18萬。縣人民政府駐石洞鎮。蘭白都市圈和蘭白經濟區蘭州白銀兩城市的銜接地帶。

榆中縣面積3362平方千米,人口43.71萬。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蘭州市的東大門,國家級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未來發展的主要區域,高原夏菜是榆中的招牌和特色產業。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7年12月;面積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10年11月,數據來自甘肅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

區域人口

全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22萬,常住人口361.18萬人,其中,建成區內非農業常住人口261萬人,外來流動人口50餘萬。全市有漢族、回族、蒙古族、壯族、苗族、瑤族、土家族、朝鮮族、藏族、彝族、裕固族、侗族、布依族、土族、滿族、哈尼族、等36個民族,(除回族外)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佔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