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潮汐水能資源指的是什麼
擴展閱讀
筷子怎麼卷發不用工具 2025-05-15 09:33:41

潮汐水能資源指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18 14:51:34

Ⅰ 水資源和水能資源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

水資源
從廣義上說「水資源」是指自然界中任何形態(包括水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的形式)、存在於地球表面和地球的岩石圈、大氣圈、生物圈中的水。而狹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保證的、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水能資源
水能資源: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

Ⅱ 水能與潮汐能的區別

水能:

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是清潔能源,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常規能源,一次能源。水不僅可以直接被人類利用,它還是能量的載體。太陽能驅動地球上水循環,使之持續進行。地表水的流動是重要的一環,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區,水能資源豐富。隨著礦物燃料的日漸減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廣闊的替代資源。目前世界上水力發電還處於起步階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運動均可以用來發電。

潮汐能:

因月球引力的變化引起潮汐現象,潮汐導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所產生的能量成為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勢能形態出現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漲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勢能與動能。

潮汐發電與普通水利發電原理類似,通過出水庫,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在水庫內,以勢能的形式保存,然後,在落潮時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差別在於海水與河水不同,蓄積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較大,並且呈間歇性,從而潮汐發電的水輪機結構要適合低水頭、大流量的特點。潮水的流動與河水的流動不同,它是不斷變換方向的,潮汐發電有以下三種形式:
(1)單池單向發電
(2)單池雙向發電
(3)雙池雙向發電

Ⅲ 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水資源主要指與人類社會用水密切相關而又能不斷更新的淡水。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統稱為水資源。它們三部分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輔相成的。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是淡水資源,就是指在目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可為人類利用的河川徑流量。淡水湖泊量及可開採的地下水量。

水能資源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 。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到20世紀90年代初,河流水能是人類大規模利用的水能資源;潮汐水能也得到了較成功的利用;波浪能和海流能資源則正在進行開發研究。

Ⅳ 什麼是水能資源他媽說廢話

水能一般指水力發電

Ⅳ 什麼是潮汐能

於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分別產生的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的總稱。固體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彈性—塑性形變,稱固體潮汐,簡稱固體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漲落與進退,稱海洋潮汐,簡稱海潮;大氣各要素(如氣壓場、大氣風場、地球磁場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產生的周期性變化(如8、12、24小時)稱大氣潮汐,簡稱氣潮。其中由太陽引起的大氣潮汐稱太陽潮,由月球引起的稱太陰潮。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陽近,月球與太陽引潮力之比為11:5,對海洋而言,太陰潮比太陽潮顯著。地潮、海潮和氣潮的原動力都是日、月對地球各處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間互有影響。大洋底部地殼的彈性—塑性潮汐形變,會引起相應的海潮,即對海潮來說,存在著地潮效應的影響;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質量的遷移,改變著地殼所承受的負載,使地殼發生可復的變曲。氣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於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動,使海潮的變化更趨復雜。作為完整的潮汐科學,其研究對象應將地潮、海潮和氣潮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但由於海潮現象十分明顯,且與人們的生活、經濟活動、交通運輸等關系密切,因而習慣上將潮汐一詞狹義理解為海洋潮汐。

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態出現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漲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勢能。海水漲落的潮汐現象是由地球和天體運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於地球的旋轉,這種水位的上升以周期為12小時25分和振幅小於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東向西傳播。太陽引力的作用與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為12小時。當太陽、月球和地球在一條直線上時,就產生大潮;當它們成直角時,就產生小潮。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變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轉運動還產生許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環,其周期可以從幾天到數年。同時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運動離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離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漲落的引潮力。除月球、太陽外,其他天體對地球同樣會產生引潮力。雖然太陽的質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太陽離地球的距離也比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還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其他天體或因遠離地球,或因質量太小所產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如果用萬有引力計算,月球所產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563m,太陽引潮力的作用為O.246m,但實際的潮差卻比上述計算值大得多。如我國杭州灣的最大潮差達8.93m,北美加拿大芬地灣最大潮差更達19.6m。這種實際與計算的差別目前尚無確切的解釋。一般認為當海洋潮汐波沖擊大陸架和海岸線時,通過上升、收聚和共振等運動,使潮差增大。潮汐能的能量與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說,與潮差的平方和水庫的面積成正比。和水力發電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當於微水頭發電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較大值約為13~15m,但一般說來,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實際應用價值。

潮汐是因地而異的,不同的地區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統,它們都是從深海潮波獲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獨特的特徵。盡管潮汐很復雜,但對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進行准確預報。海洋潮汐從地球的旋轉中獲得能量,並在吸收能量過程中使地球旋轉減慢。但是這種地球旋轉的減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幾乎覺察不出來的,而且也並不會由於潮汐能的開發利用而加快。這種能量通過淺海區和海岸區的磨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只有出現大潮,能量集中時,並且在地理條件適於建造潮汐電站的地方,從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雖然這樣的場所並不是到處都有,但世界各國已選定了相當數量的適宜開發潮汐能的站址。據最新的估算,有開發潛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約200TW·h。

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論蘊藏量約為3 ×109kw。我國海岸線曲折,全長約1.8×104km,沿海還有6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1.4×104km的海岸線,漫長的海岸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潮汐能資源。我國潮汐能的理論蘊藏量達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兩省蘊藏量最大,約佔全國的80.9%,但這都是理論估算值,實際可利用的遠小於上述數字。

Ⅵ 潮汐能是指什麼

潮汐能指的是由於潮汐在漲落的過程海水的落差會形成能量來加以利用。

Ⅶ 潮汐能是一種什麼能源是怎樣產生的

潮汐能可以說是一種清潔能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是一種水能,可以說只要地球不毀滅,這種能源就不會消失。可以從水庫的角度解釋這個潮汐能。其實利用潮汐能來發電,原理上和建水庫的來發電是差不多的,都是利用水從高處留往低處流所產生的動能來推動發電機的的轉子來進行發電。不過潮汐能室友規律的,不能持續不斷地進行發電,一個月之中只有幾天可以用來發電。

不過潮汐能的體量很大,一次發電。理論上只要電機組足夠多這個就可以幾乎無限的發電。因為海水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幾乎用不完。還有就是地域有區別,有很多地方的潮汐能是無法利用的。除了用來發電。潮汐能還可以用來進行海洋魚類的捕撈,每次潮汐漲潮的的時候都會帶來很多豐富的海洋魚類,還有各種海洋財富。

眾所周知地球的衛星就是月亮。這兩個星體之間存在萬有引力。月球對地球的萬有引力,作用於地球的大陸還有海洋,大陸在大陸架的固定作用下,這種引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海洋不能。在地球的自轉作用下,自轉對海洋具有慣性的作用,當萬有引和地球的自轉的慣性的綜合作用下,這就會引起海洋的周期性運動,這就是潮汐的來源。而且月亮對地球的公轉是有周期的,所以潮汐也會有周期。還有就是與月球對地球的公轉軌道不是完美的圓形,而是橢圓形的。在月球離地球近的時候,潮汐能比較大。在離地球遠的時候,潮汐能比較小。

Ⅷ 水能資源是指什麼

水能: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是清潔能源,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常規能源,一次能源。
水資源: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