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棗庄資源枯竭城市什麼試點市
擴展閱讀
筷子怎麼卷發不用工具 2025-05-15 09:33:41

棗庄資源枯竭城市什麼試點市

發布時間: 2022-08-18 14:16:45

1. 資源枯竭城市名單有哪些呀

一、地級市9個:山東省棗庄市、湖北省黃石市、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銅陵市、黑龍江省七台河市、重慶市萬盛區(當作地級市對待)、遼寧省撫順市、陝西省銅川市、江西省景德鎮市。
二、縣級市17個:貴州省銅仁地區萬山特區、甘肅省玉門市、湖北省潛江市、河南省靈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合山市、湖南省耒陽市、湖南省冷水江市、遼寧省北票市、吉林省舒蘭市、四川省華鎣市、吉林省九台市、湖南省資興市、湖北省鍾祥市、山西省孝義市、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森工)、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森工)、吉林省敦化市(森工)。
三、市轄區6個:遼寧省葫蘆島市楊家杖子開發區、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河北省張家口市

2. 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有哪些

第一次回答可獲2分,答案被採納可獲得懸賞分和額外20分獎勵。3月5日,國家發改委網站最新消息稱,國務院日前確定了包括棗庄、黃石、淮北、銅陵、撫順、景德鎮等在內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中央財政將給予現有的44個資源枯竭城市進行資金支持。近年,暫不再審定新的資源枯竭城市。

據悉,2008年3月,國務院曾確定了首批12個資源枯竭城市,包括盤錦、白銀、大興安嶺、個舊、焦作、萍鄉等城市。此次,中央財政將給予包括這12個資源枯竭城市在內的共44個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

最新通知指出,為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近日,國務院確定了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 通知指出,今後一段時間,國家將暫不再審定新的資源枯竭城市。

國務院要求,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工作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並強調省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同時,國務院要求資源枯竭城市要抓緊制定、完善轉型規劃,提出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具體方案,進一步明確轉型思路和發展重點,切實做好相關工作,用好中央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為保增長、促協調,為全國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探出一條新路。

3. 山東一蹶不振的三座城市,分別是哪裡

一提到山東可能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泰山、趵突泉等名詞,當然了還有我們男同胞們都喜歡的青島啤酒。山東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自不必說,除此之外還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可以說是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海濱城市有青島和煙台,五嶽之首的泰山便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即便是我們被尊為孔聖人的孔子廟宇(孔廟)也在山東曲阜。雖然山東有著很多有名氣的城市,有些城市因為著名旅遊景點而聞名全國,但也有三座城市因為改名字而一蹶不振。

第三座城市:菏澤,菏澤市距離河南開封非常近,在改名之前菏澤又叫曹州。雖然不是什麼好聽的名字,但文化歷史底蘊卻要比菏澤深厚一點。在我個人看來,菏澤這個名字比曹州好聽,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盡管改名給城市的發展設置了阻礙,但我覺得這些名字都有改的必要。畢竟這些都是封建時候留下來的名字了,在今天很不適用。

4. 國家規定80個收縮型城市有沒有棗庄

收縮型城市總共84個,多數都在東北、西北地區,棗庄雖然也是資源枯竭城市,但是並不在收縮型城市內

5. 針對資源枯竭城市的工業發展有何建議

資源產業與資源型城市發展的規律,資源型城市必然要經歷建設—繁榮—衰退—轉型振興或消亡的過程。因此,資源枯竭型城市都面臨著如何尋找新的出路問題。我國一些典型資源型城市轉型初步取得成功。如大慶市以同種資源為基礎發展替代產業,撫順市以替代資源為基礎發展替代產業,淮北市以優勢產業為主、發展生態城市,棗庄市利用高新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煤炭產業,阜新市退出傳統的工礦業,發展現代農業。遼寧阜新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唯一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試點市。所以升級轉型方向很多,高新技術產業並不是唯一。

6. 棗庄在全國報廢城市之列嗎

棗庄是人口流出城市和資源枯竭城市

7. 資源枯竭城市的一二三批

2011年,國務院又批准了25座資源枯竭城市。根據主管部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東北振興司)統計,全國資源枯竭城市共有69個。 所在省(區市) 首批12座 第二批32座 第三批25座 大小興安嶺林區參照享受政策城市9座 河北 下花園區 井陘礦區 鷹手營子礦區 山西 孝義市 霍州市 內蒙古 阿爾山市 烏海市 牙克石市 石拐區 額爾古納市 根河市 鄂倫春旗 扎蘭屯市 遼寧 阜新市 撫順市 盤錦市 北票市 弓長嶺區 楊家杖子 南票區 吉林 遼源市 舒蘭市 二道江區 白山市 九台市 汪清縣 敦化市 黑龍江 伊春市 七台河市 鶴崗市 遜克縣 大興安嶺地區 五大連池市 雙鴨山市 璦輝區 嘉蔭縣 鐵力市 江蘇 賈汪區 安徽 淮北市 銅陵市 江西 萍鄉市 景德鎮市 新余市 大余縣 山東 棗庄市 新泰市 淄川區 河南 焦作市 靈寶市 濮陽市 湖北 大冶市 黃石市 松滋市 潛江市 鍾祥市 湖南 資興市 漣源市 冷水江市 常寧市 耒陽市 廣東 韶關市 廣西 合山市 平桂管理區 海南 昌江縣 重慶 萬盛區 南川區 四川 華鎣市 瀘州市 貴州 萬山區 雲南 個舊市 東川區 易門縣 陝西 銅川市 潼關縣 甘肅 白銀市 玉門市 紅古區 寧夏 石嘴山市

8. 國務院批準的山西省第一個資源枯竭城市是哪個

答案:孝義

詳解如下:

國務院確定的44個資源枯竭城市名單(第一批、第二批)
根據《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的"2007-2010年,設立針對資源枯竭城市的財力性轉移支付,增強其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重點用於完善社會保障、教育衛生、環境保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專項貸款貼息等方面"要求,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原國務院振興東北辦會同財政部以東北辦前期完成的《我國資源型城市和資源枯竭城市界定研究》等課題為基礎,提出了首批12家資源枯竭城市名單,已經國務院批准。

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包括
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5個:阜新、伊春、遼源、白山、盤錦;
西部地區典型資源枯竭城市3個:石嘴山、白銀、個舊(縣級市);
中部地區典型資源枯竭城市3 個:焦作、萍鄉、大冶(縣級市);
典型資源枯竭地區1個:大興安嶺。

目前,財政部提出的2007年資源枯竭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方案也已經國務院批准,轉移 支付資金將於近期下達。在總結首批經驗的基礎上,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歸集相關數據,積極開展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的界定工作。

根據《若干意見》提出的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工作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的要求,目前各有關省區加強了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領導,分別組織制定本 地區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首批資源枯竭城市也在積極制定、完善轉型規劃,提出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具體方案,明確轉型思路和發展重點, 保證合理使用中央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

————————————————————————————————————————————————————————————

3月5日上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上刊出消息稱,國務院明確包括棗庄、黃石、淮北、銅陵、七台河、撫順、銅川、景德鎮等在內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

消息指出,中央財政將給予包括此前確定的12個資源枯竭城市在內的共44個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近年,暫不再審定新的資源枯竭城市。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38號),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近日,國務院確定了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

國務院要求,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工作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並強調省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同時要求資 源枯竭城市要抓緊制定、完善轉型規劃,提出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具體方案,進一步明確轉型思路和發展重點,切實做好相關工作,用好中央財力性轉移支付資 金,為保增長、促協調,為全國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探出一條新路。

國務院確定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

近日,國務院確定了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對於列入名單的城市(地區),中央財政將給予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具體名單如下:

一、地級市9個:山東省棗庄市、湖北省黃石市、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銅陵市、黑龍江省七台河市、重慶市萬盛區(當作地級市對待)、遼寧省撫順市、陝西省銅川市、江西省景德鎮市。

二、縣級市17個:貴州省銅仁地區萬山特區、甘肅省玉門市、湖北省潛江市、河南省靈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合山市、湖南省耒陽市、湖南省冷水江市、遼 寧省北票市、吉林省舒蘭市、四川省華鎣市、吉林省九台市、湖南省資興市、湖北省鍾祥市、山西省孝義市、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森工)、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 (森工)、吉林省敦化市(森工)。

三、市轄區6個:遼寧省葫蘆島市楊家杖子開發區、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

9. 棗庄資源枯竭城市產業轉型的路徑

1961年建市的棗庄是國家煤炭基地,經歷了130多年工業化開采後,2009年,棗庄被國務院確定為東部地區唯一的資源枯竭型城市。

其實,早在2007年煤炭「黃金期」,棗庄市委、市政府就已主動實施城市轉型。記者8月1日了解到,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煤炭量價齊跌的背景下,棗莊上半年全市GDP實現1030.9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1%,高於全省0.3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完成78.22億元,同比增長7.3%。市委書記陳偉認為,嚴峻的經濟形勢猶如一塊「試金石」,證明棗庄轉型取得初步成效。

煤化工——

燃料變原料,煤礦成「金礦」

8月2日,記者在聯想控股滕州化工基地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29支施工隊伍5000餘人正在緊張施工。

這是繼新奧、韓國SK之後落戶棗庄的第3個投資過百億的項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煤化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5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利稅5.3億元,同比增長267%。

陳偉解釋說,發展煤化工就是要把煤炭由「燃料」變為「原料」,將煤炭「吃干榨盡」。棗莊主攻烯烴及精細化工產品,拉長煤化工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棗庄城市轉型辦公室副主任梁家和算了一筆賬:煤轉化成電力可增值2倍,轉化為尿素可增值3倍,轉化成甲醇可增值4倍,轉化成醋酸可增值10倍,轉化成醋酸丁酯可增值40倍,轉化成二醋酸纖維素可增值近80倍,煤礦變成了「金礦」。

截至目前,棗庄已建在建煤化工項目59個,總投資達600多億元;產品品種由2006年的11種發展到47種,翻了兩番多;主要產品醋酸、醋酐等產能位居全國前列。在國家規劃的7個煤化工基地中,棗庄是技術水平高、產業鏈完整、投資規模大的新型煤化工基地。

在煤化工的強勁帶動下,棗庄培植壯大機械裝備製造、新型建材、生物醫葯、鋰電新能源等8大工業集群,工業轉型攻城略地,非煤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8%。

建古城——

用得最值的50萬噸煤

8月3日七夕節,台兒庄古城異常火爆。古城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上半年,台兒庄古城共接待148.86萬人次,同比增長51%;綜合收入6600萬元,同比增長53%。

以台兒庄古城重建為突破口的服務業發展戰役,是棗庄城市轉型的重要轉折。2008年4月8日,棗庄開始重建台兒庄古城,5家煤礦各出10萬噸煤,共籌資4億元啟動古城重建。經過4年精雕細琢,一座美輪美奐的古城重現在世人眼前。目前,台兒庄古城評估價值已超過160億元。

當初出資的豐源集團董事長陶志遠說:「我挖了一輩子的煤,都燒了變成二氧化碳了,這10萬噸煤用得最值。」

造城難,賣城更難。挖慣了煤炭的手轉型搞旅遊談何容易,從理念到具體操作,人們對旅遊還是門外漢。棗庄在全國創新推出旅遊營銷模式「棗庄二日游」,「二日游」顯示出強大的「倒逼效應」,「吃住游購娛」等配套服務短板在一塊塊補齊。過去全市沒有一輛旅遊大巴、沒有一個地接導游,現在有100多輛旅遊大巴、400多名地接導游。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遊客789萬人次,同比增長8.9%,旅遊綜合收入57.2億元,同比增長12%。

文化旅遊業的強勢帶動,金融、餐飲、物流等服務業迅速崛起。目前,服務業新增就業佔全市新增就業人數的80%,提供稅收佔地方稅收比重超過60%。

舊變新——

在城鎮化進程中改善民生

像所有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一樣,棚戶區改造是棗庄城市建設中最大的難題,全市棚戶區面積達545萬平方米,佔全省的42.9%,涉及7.5萬戶25萬居民。

棗庄市委、市政府認為,棚戶區改造不僅把「舊房」變「新房」,而且要把「舊區」變「新區」、「城市建設」變「城市經濟」,努力在城鎮化進程中改善民生。因此,在棚改中,他們不僅注重「造城」,更注重「造市」,著力注入樓宇經濟、專業市場群、特色商業街區、各類產業園、鄰里中心等要素,建設城市綜合體。

通過棚改,全市新增商業面積190萬平方米,創造就業崗位10萬個,萬人個體工商戶數居全省第一,幼兒園、養老院、文化活動場所均翻了兩番。

棗庄市住建局副局長康寶奇告訴記者,目前全市累計改造各類棚戶區7.9萬戶、徵收房屋1165萬平方米,回遷安置居民6.4萬戶22.4萬人,帶動各類社會投資540餘億元。

專家認為,棗庄城市轉型找到了正確的路徑,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要實現「煤竭城榮」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資源依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服務業比重依然偏低,環境承受能力脆弱,建設資金捉襟見肘等制約著城市轉型的快速推進,這些是棗庄市轉型下一步亟需解決的難題。

10. 中國資源枯竭城市有那些

資源枯竭城市-第一批城市
2007年12月24日,國務院制定出台《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後,國家發改委於2008年3月17日確定了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共有12個城市被列入。 包括阜新、伊春、遼源、白山、盤錦、石嘴山、白銀、個舊(縣級市)、焦作、萍鄉、大冶(縣級市)、大興安嶺。 其中中部地區典型資源枯竭城市3個,分別是焦作市、萍鄉市、大冶市; 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5個,分別是阜新市、伊春市、遼源市、白山市、盤錦市; 西部地區典型資源枯竭城市3個,分別是石嘴山市、白銀市、個舊市; 典型資源枯竭地區1個,為大興安嶺。 12個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其中有8個城市是從60個典型資源型城市中選出的。[1] [1]
資源枯竭城市-第二批城市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38號),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2009 年3月,國務院確定了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中央財政將給予包括此前確定的12個資源枯竭城市在內的共44個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近年,暫不再審定新的資源枯竭城市。 一、地級市9個:山東省棗庄市、湖北省黃石市、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銅陵市、黑龍江省七台河市、重慶市萬盛區(當作地級市對待)、遼寧省撫順市、陝西省銅川市、江西省景德鎮市。 二、縣級市17個:湖南省耒陽市、湖南省冷水江市、貴州省銅仁地區萬山特區、甘肅省玉門市、湖北省潛江市、河南省靈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合山市、遼寧省北票市、吉林省舒蘭市、四川省華鎣市、吉林省九台市、湖南省資興市、湖北省鍾祥市、山西省孝義市、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森工)、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森工)吉林敦化(森工)。 三、市轄區6個:遼寧省葫蘆島市楊家杖子開發區、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