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歐盟每年進口多少資源
擴展閱讀
速賣通產品圖片哪裡來的 2024-04-27 10:51:22
精靈之森資源原名叫什麼 2024-04-27 10:48:41

歐盟每年進口多少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18 09:01:11

1. 2020年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總額為多少

歐洲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歐盟去年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2.2%,進口增長了5.6%。相比之下,歐盟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8.2%,進口下降了13.2%。2020年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總額達到5860億歐元,與美國的貿易總額為5550億歐元。

此外,盡管2020年底前英國仍是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的一部分,但歐盟與英國的貿易額亦大幅下跌,進、出口均減少逾13%。2020年英國以約4450億歐元的貿易額排在中、美兩國之後,為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

(1)歐盟每年進口多少資源擴展閱讀

未來中歐關系將會更加緊密:

歐洲貿易專員瓦爾迪斯·唐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當前的危機推動我們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夥伴攜手合作。「通過團結起來,我們可以在經濟上更快地復甦,並在諸如貿易和投資關系等共同關心的領域取得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中歐關系將會更加緊密。去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已經完成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彼時雙方宣布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簽署。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准程序後生效。

2. 統計中國,日本,美國和歐盟等近20年的貨物貿易進口,出口和進出口總額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消息,據海關統計,今年1-4月,中國進出口總值791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4%。累計實現貿易順差58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9%,凈減少49.5億美元。4月份當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207.4億美元,增長23.9%,月度進、出口規模均在千億美元以上,均創歷史新高。月度進口規模首次超過千億美元。當月實現貿易順差166.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統計數據顯示,1-4月,歐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的地位,中歐雙邊貿易總值為1298.6億美元,增長25.4%。其中,中國對歐出口879.4億美元,增長25.4%,比1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占同期中國出口總值的20.7%;中國自歐進口419.2億美元,增長25.3%,比1季度放緩0.3個百分點;對歐盟貿易順差460.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6%。

同期,美國繼續保持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023.4億美元,增長11.4%。其中,中國對美出口743億美元,增長6.9%,比1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占同期中國出口總值的17.5%;自美國進口280.4億美元,增長25.6%,對美實現貿易順差462.6億美元。

日本仍然處於第三大貿易夥伴的位置,1-4月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846.9億美元,增長14.6%。其中,對日本出口363.4億美元,增長12.4%;進口483.5億美元,增長16.4%,對日本出現貿易逆差12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9億美元。

此外,印度繼續在中國10個貿易夥伴中位列第八位,中印雙邊貿易總值為188億美元,增長65.2%,發展速度位於前10大貿易夥伴之首。

3. 誰知道03-06年歐盟的進出口額知道某年的也成!

中國與歐盟國家的貿易條件分析(轉)支持作者:金陵強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出口導向型貿易增長會惡化一國的貿易條件,而貿易條件的惡化又會降低一國的福利水平。近年來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高速增長,為了探討中國從中歐雙邊貿易中的獲益情況,本文實證研究了中國與歐盟三個主要國家(德國、英國和法國)1993年到2003年的貿易條件變化,具體到大類產品,並分析其原因。

歐盟在2004年東擴之後,連續兩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中國也已成為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額在不斷大幅增長,但是貿易額的增長並不能說明中國從中獲益的情況。本文將從貿易條件出發,以中國與歐盟三個主要國家即德國、英國和法國為例討論中國從中國歐盟雙邊貿易中的獲益情況,並分析其原因。
貿易條件基本知識
(一) 貿易條件的概念和相關理論
貿易條件是用來衡量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出口相對於進口的盈利能力和貿易利益的指標,在雙邊貿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貿易條件有3種不同的形式:價格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和要素貿易條件,它們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國的貿易所得。其中價格貿易條件最有意義,也最容易根據現有數據進行計算。本文採用的正是價格貿易條件。
價格貿易條件又稱為凈實物貿易條件,為一國出口與進口的交換比價,其計算公式為:
TT=Px/Pm其中Px 和Pm分別表示出口和進口價格指數。TT值增大表示一國貿易條件改善,意味著一國出口價格的上升快於進口價格的上升(或出口價格的下降低於進口價格的下降),表示該國在貿易中獲益增多;反之,TT值增大則表示一國貿易條件的惡化,該國在貿易中獲益減少。
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出口導向型貿易增長會使一國的貿易條件惡化,而進口導向型增長則會改善一國的貿易條件。同時,根據克魯格曼的標准貿易模型:一國貿易條件的改善會增加一國的福利水平;反之,貿易條件的惡化會降低一國的福利水平。
(二) 國內對貿易條件的研究
目前比較系統地研究中國貿易條件的資料是2001年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室接受聯合國的研究課題而發表的《1993-2000中國貿易條件研究》。該研究認為,1993-2000年,以1995年為基期的中國整體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3%。之後一些學者也研究過中國整體的貿易條件變化情況,如林麗和張素芳的研究表明1994-2002年間中國的價格貿易條件下降了37%,崔津渡和李誠邦的分析表明1995-2005十年間中國的價格貿易條件下降了26%。但是專門研究中歐貿易條件變化的幾乎沒有。而本文探討的正是中國與歐盟主要國家的貿易條件。
中國與歐盟國家貿易條件的變化
(一) 數據來源和處理方法
為了研究中國歐盟的貿易條件的變化,本文選取了中國和歐盟三個主要國家即德國、英國和法國的貿易條件來研究。此三國是歐盟的主要成員國和核心國,而且中國與這三國的國際貿易額佔到了中國-歐盟總貿易的一半以上,2003年,中國與此三國的貿易總額佔中國-歐盟雙邊貿易總額的56%。
以中英貿易為例,我們首先說明計算價格貿易條件的方法和數據來源。我們在聯合國商品貿易(COMTRADE)資料庫中選取了中國和英國1993年和2003年(其中包含各商品數量的最近期為2003年)按照國際貿易標准分類第三次修訂本(SITC3)分類到3位數的數據。其中包含大部分產品的貿易數量和價值額數據。由於數據的可得性以及為了保持數據的可比性,我們從中剔除以下產品:貿易數量不可得的產品;單邊貿易的產品,如中國僅從英國進口或出口的產品;僅在1993年或2003年存在貿易關系的產品。
在經過這樣的處理之後,我們得到150個產品組,其1993年貿易份額占總貿易份額的95%,2003年貿易份額為中英總貿易份額的68%,可以代表中英貿易的總體情況。
根據產品i的進出口貿易額和貿易數量,可以算出產品i的出口價格Px=Xi/Qx和進口價格Pm=Mi/Qm,從而得到i產品的價格貿易條件TTi=Px/Pm。再根據產品i在總貿易額(這里指所取產品的總貿易額)的份額進行加權,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總體的貿易條件指數。同時,如果所取的權重為某一特定類別,如初級產品,勞動密集型製成品或者資本技術密集型製成品,我們同樣可以求出某一特定類別價格貿易條件的變化。
根據同樣的方法,我們可計算出中德和中法的貿易條件變化。
(二)中國與歐盟三國貿易條件變化
根據上面所列方法,我們分別算出中國與三國總體貿易條件以及各分類的貿易條件變化,從中可以看出以下特點:
1.中國與三國的價格貿易條件總體惡化,且幅度較大。其中中德的全部商品貿易條件惡化62%,中英31%,中法77%。而且其中製成品的貿易條件也都惡化了,中德、中英、中法分別為65%、28%和79%。
2.雖然整體貿易條件惡化,但其中也有部分產品的貿易條件得到改善。如中德在初級產品和中英在技術或資本密集型產品的貿易條件均得到15%的改善,中法在初級產品上的貿易條件也略有改善,為3%。在貿易條件得到改善的產品上,1993年中國的出口價格遠遠低於進口價格,但隨著出口價格的不斷上升和進口價格的下降,兩個差價越來越小,表現為貿易條件改善。
3.製成品中,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惡化程度更加嚴重。雖然中德、中英、中法在製成品上的貿易條件均惡化,但是在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上的表現要比在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上好。中德、中法在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上的惡化程度分別為72%和75%,但在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上只有55%和45%。而中英的貿易條件雖在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上惡化了43%,但在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上上升了15%。
4.中國與三國的貿易條件惡化程度有所不同。其中中德和中法惡化程度更為嚴重,均超過了60%,而中英貿易條件惡化程度相對較輕,惡化了31%。
(三)中國與歐盟三國貿易條件變化的差異
德國是我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在1993-2003年間增長較快,年均增長率為16%。中國出口到德國的產品多屬輕工產品,出口的數量雖較大,但價值含量低而且需求彈性較大。同時,中國從德國進口的主要是機械設備、電子和電氣產品、汽車及其零件、飛機、光學儀器、塑料製品、鋼鐵製品、鋼鐵、銅及其製品和有機化學品等商品。德國產品質量高,售後服務周到,供貨准時贏得了中國合作者和消費者的信任但同時價格也高。
中國出口到法國的產品相對集中。2004年,中國出口法國最多的前10大類產品依次為:辦公機器和信息設備、服裝和裘皮製品、體育用品和玩具等、音像接收錄制設備及其製品、皮革製品旅行用品和鞋類、電器設備、聲音和圖像發射傳送設備、金屬製品、家用器具、塑料製品。法國進口這10大類產品金額為121.2億歐元,占當年法國進口中國產品總額的73.5%。同時,中法雙邊貿易近幾年快速增長。
與德國和法國不同,英國對中國的開放比較早而且貿易增長比較穩定。中德和中法的貿易比較不穩定,中德雙邊貿易在1996年和1997年出現負增長,中法貿易在1996年也出現負增長而且中英貿易一直保持正增長。雖然1993-2003年間中英雙邊貿易額的增長率(15%)略低於中德(16%)和中法(17%),但是比較穩定,所以貿易條件的變化也相對小於中德和中法。
總體而言,1993年到2003年間,中國與德、英、法三國的價格貿易條件均表現為大幅度的惡化,但是在具體的產品分類和國家上又有所差異。從產品分類上看,製成品惡化幅度大於初級產品,而製成品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惡化程度又大於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從國家上看,中英貿易條件的惡化程度相對較輕。
中國與歐盟國家貿易條件變化的原因
(一) 總體價格貿易條件惡化
1.出口退稅等出口鼓勵措施。中國政府為了鼓勵出口,採取了出口退稅,出口補貼等一系列政策。出口退稅和出口補貼使得很多企業採取「只外銷,不內銷」策略,因為出口意味著可以減少成本。同時,1993年以來,我國開始改革高度集中的外貿體制,進一步放開外貿經營權,下放出口的審批權,同時,還採取了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措施並設立保稅區,促進出口組織等。這樣,一方面,增強了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出口價格水平。
2.國內對進口產品需求的增長。近十幾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一方面國內企業對先進技術設備,國外原料,中間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且依賴度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國外消費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兩方面的需求引起進口價格的持續上漲。
3.出口企業中大量外資的存在。中國政府也推出一系列吸引外資的特惠政策,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出口企業中外資份額在不斷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初30%以下逐漸上升到2005年的80%以上。外資中很大部分是跨國公司。為了達到減輕稅負、逃避管制和轉移資金及利潤等目的,它們通常會採取高價進口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機器設備,而低價出口製成品的做法。即提高了進口產品價格,又降低了出口產品價格。
(二) 勞動力密集型產品貿易條件惡化
1.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低廉且供給充裕。中國的勞動力價格都非常的低,2004年非熟練勞動力年薪在5000美元以下,熟練勞動力的年薪也是略高於5000美元,遠遠低於西歐的勞動力成本—均在30000美元以上。同時中國勞動力供給量也很大,不僅農村存在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可以從事大量低技能的勞動,而且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充足的供給和激烈的競爭自然會壓低勞動力的價格。
2.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惡性價格競爭。中國的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大部分面臨完全競爭,很少有打得出去的品牌,核心價值低,替代性強;為了在眾多的同質企業中更有競爭力,這些企業往往採取低價戰略,結果形成惡性循環,這在頻繁的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中也可以看出。
3.我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上的競爭力有所上升。與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不同,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替代性相對較弱。而且,隨著我國不斷地引進外資和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我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所以此類產品貿易條件的惡化情況相對好於勞動密集型產品。
總之,中國與歐盟3個主要國家的價格貿易條件在近10多年來惡化程度很深,但惡化程度又因具體的產品分類和國家而有所差異。一方面,我國要不斷增強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產業升級和增強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檔次,另一方面,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的時候不能過分依賴主要產品;在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也要注意貿易條件的變化。越來越多地以低價出口產品不是長久之策,提高出口產品的價值從而提升貿易條件不可忽視。

中國貿易條件變化趨勢及問題分析
杜哲俊

摘要:在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過程中,普雷維什提出的「貿易條件惡化論」對發展中國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通過理論和實證分析,認為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貿易條件發生了惡化,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改善我國貿易條件的政策建議。

正文:
19世紀初由李嘉圖提出的、在20世紀被赫克歇爾與俄林發展的比較優勢學說,從比較成本和要素稟賦差異出發,論證了國際貿易對所有國家都有好處,因此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比較優勢學說因而也被奉為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但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貿易條件惡化論」卻對其提出了重大挑戰,對當代國際貿易,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貿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貿易條件惡化論的內容
1.1�貿易條件惡化論的提出及其主要觀點
貿易條件惡化論是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針對1929年大危機後拉丁美洲國家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在1949年5月向聯合國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提交的一份題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主要問題》中提出來的。
二戰後,傳統貿易理論所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對貿易條件的爭論。普雷維什經研究得出結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處於長期惡化之中。普雷維什認為,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惡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技術進步的利益不能平均分配。從理論上講,如果發達國家和處於劣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的收入能根據各自生產率增長的比率而增加,那麼,初級產品和製成品的相對價格就會依生產率增長的不同比例而調整。但是,實際上兩者的價格並不是嚴格地按照生產率的變動而變化,當技術進步實現後,製成品的價格不一定下降,如果企業家和生產要素的收入增加幅度大於生產率的增長幅度,則製成品價格反而會上升。而在發展中國家,其收入增長低於生產率增長,所以,初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價格呈下降趨勢。
其次,製成品市場結構的壟斷性。由於國際市場製成品具有壟斷性,在世界經濟繁榮時期,製成品價格的下降幅度比初級產品低得多,致使兩者的相對價格即貿易條件向不同的方向變化。製成品的貿易條件上升,而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產品——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則不可避免地惡化。
1.2�貿易條件惡化論的發展
在普雷維什提出這一理論後,漢斯·辛格根據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拓展了這一理論的應用領域。他注意到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出口製成品的事實,開始將貿易條件惡化論拓展為以下3方面的內容:一是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貿易條件的惡化比率高於發達國家初級產品貿易條件惡化的比率;二是發展中國家出口製成品的價格比發達國家出口製成品的價格下降的更快;三是初級產品占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較高比重意味著初級產品貿易條件惡化對它們的影響更甚於發達國家。
這樣,辛格認為,發展中國家以出口勞動密集型製成品代替出口初級產品,實行出口導向戰略,其結果只能是轉換了貿易條件惡化的內容,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長期惡化的問題。
2�中國貿易條件的實證分析及發展問題
2.1�中國貿易條件的實證分析
自20世紀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2003年已躍居世界第四大貿易國,這成為帶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從發展態勢來看,我國外貿非常令人滿意,特別是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實現了轉換升級,工業製成品占絕對比重。這種情況會使我們認為我國的貿易條件較之以前大為改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根據上文對貿易條件惡化論的敘述,我們可知,一國的出口價格相對於進口價格下降表示貿易條件惡化,即該國必須出口更多的商品以換取同樣數量的進口商品。從1998年到2003年,我國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即整體貿易條件下降了14.2 %,造成的負面收入效應在2000—2003年相當於當年GDP的1.0 %~1.2 %。這其中工業製成品貿易條件下降成為導致我國整體貿易條件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期製成品貿易條件下降了14 %,初級產品貿易條件下降了2 %。實際上,從1998年至今,製成品貿易條件與初級產品貿易條件走勢幾乎相同,但從1999年後兩者開始分道揚鑣,製成品貿易條件繼續惡化,初級產品貿易條件好轉。由於初級產品在我國對外貿易中所佔比重較小,且貿易條件改善的程度有限,因此未能帶來整體貿易條件的好轉。由此可見,我國的貿易條件在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並沒有得到改善。
2.2�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原因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與普雷維什和辛格的貿易條件惡化論所論述的內容有很大相似之處,但我國也存在自己的具體情況。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國貿易條件呈惡化趨勢呢?
(1)進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我國出口產品中製造業產品所佔比重不斷上升,初級產品的比重有很大下降,而初級產品的國際價格近年來漲幅大大高於製造業產品價格。從出口方面來看,由於我國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後,產品技術含量高,勞動生產率高,致使某些產品大量出口,從而壓低了國際價格。另外,從進口的構成看,由於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特別是重、化工業的生產和投資增長,導致對原油、鐵礦石等初級產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其占進口的比重也隨之大幅上升。我國新增的鐵礦石進口量佔2003年全球新增產量的51 %,新增原油消費佔全球新增量的35.3 %。而這些初級產品的進口價格由於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的影響,在近幾年一路攀升。出口產品價格下降,而進口產品價格上升,這就造成了我國貿易條件的惡化。
(2)外商投資企業進行企業內貿易的結果。企業內貿易,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同一企業內部所開展的國際貿易,即在跨國企業的母公司與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間的跨國貿易行為。現實中,跨國企業進行產業內貿易主要是為了利用轉讓價格獲得高額利潤。就跨國企業而言,對於發生在其內部各實體之間的交易價格,完全可以由企業按照整體規劃來自主確定。跨國企業在我國往往採取高價進口機器設備和原材料而低價出口製成品的策略,來達到其減少企業稅負、避開風險與管制、調撥資金和有效分攤費用的目的。而外資企業在我國貿易額中已佔到1/2強,因此,它們的這種做法使我國的貿易條件更趨惡化。
(3)關稅制度的不完善。雖然我國近年來已經對關稅體系進行了深入改革,但我國的關稅結構仍不盡合理,關稅「虛保護」現象嚴重,關稅的實際徵收率明顯低於名義徵收率。在關稅平均水平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實際徵收率並未得到實質性提升,並未起到其應有的保護作用,而且,對於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佔大部分的加工貿易來說,進口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的高關稅,必然導致進口的高價;同時,出口退稅、進口減免稅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產品的價格。這樣又進一步惡化了我國的貿易條件。
(4)經濟全球化的作用。隨著我國加入WTO,國際上對我國貿易自由化的呼聲越來越高,隨著自由貿易的開展,我國產業安排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忽視了對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安排,這樣雖然發揮了我國的比較優勢,但長此以往會使我國經濟發展陷入「比較優勢陷阱」之中。而且,由於發達國家與我國相比,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技術含量,因此發達國家的生產率提高速度與產品更新速度均快於我國。這更造成了我國貿易條件的惡化。
3�改善我國貿易條件的政策建議
如上所述,我國貿易條件特別是製成品貿易條件確實處於不斷惡化之中,而且隨著我國加入WTO,使用關稅、配額等手段來改善我國貿易條件的空間越來越小,我國貿易條件有可能進一步惡化。而貿易條件惡化的趨勢將會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採取相應措施,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保持我國經濟良好的發展態勢,維護改革開放帶來的輝煌成果。
3.1�優化升級產業結構
由於一國貿易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國產業結構所決定的,因而結合我國產業技術水平來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實現比較優勢的升級優化,提升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改善我國貿易條件的重要途徑。
(1)應加大產業轉移力度,在確保就業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以機電產業為主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新材料、醫療、生物、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知識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更要向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轉變。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進行了產業調整,2003年機電產品出口已佔到出口總額的51.9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也佔到了25.2 %,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層次和規模差距還很大,因此我們要積極吸引世界先進技術,提高我國產品的技術含量,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2)由於我國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在貿易中具有相當的地位,我們應當繼續發揮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和資源豐富的優勢,對其進行現代化的改造。要大力加強對傳統出口產品的深加工,提高其技術含量,積極將新技術、新材料向傳統產業滲透,促使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升級,使其重新獲得比較優勢。
(3)我們還應當擴充完善產業鏈,強化基礎工業力量,大力發展零部件加工工業,以降低對加工貿易中零部件進口的依賴性,從而大量降低中間產品高價進口對出口效益增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促使貿易條件改善。
3.2�加強行業協會和進出口商會以及中介機構的建設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是以市場信息為導向的,特別是價格信息,是一個企業經營決策之本。由於體制因素,我國企業獲取市場信息的手段也極為有限。在此情形下,發揮各種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中介機構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們可以承擔許多國際貿易中不宜由政府或企業管理的事務。但在我國,這些協會、商會往往帶有半官方的性質,習慣於行政管理和謀求自身的經濟利益。有時它們不僅不能成為進出口企業的好幫手,還橫生枝節,給企業以額外負擔。因此,我們應當大力加強各種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中介機構的建設,將其進行市場化運作,擺脫政府色彩,發揮其收集市場信息,協調行業競爭,提供咨詢服務,推進行業技術進步等積極作用,以此來促進我國貿易的發展。
3.3�強化對關稅體制的改革力度
我們應積極推進關稅體制改革,優化關稅結構,促進我國貿易更好地發展。我們應當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減免稅政策,特別是要規范加工貿易關稅方面的政策,努力把加工貿易引向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同時要針對整個產業實施關稅優惠政策,而非針對單個企業、項目;要給予國內外所有企業國民待遇,以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
3.4�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改革力度
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但其中我們要花大力氣對外貿企業進行改革,因為外貿企業是進行進出口業務的載體,只有它們適應了經濟發展的要求,才有可能促進我國貿易的健康、平穩運行。為此,我們要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真正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外貿企業制度;要加強外貿運作中的科技含量,推進外貿企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同時,還要改變企業分散經營的狀況,實施行業集中策略,實現規模經濟,以此來促進外貿企業整體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江小涓,楊聖明,馮雷.中國對外經貿理論前沿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呂春成.國際貿易原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3]�呂春成.戰略性貿易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4]�謝飛.貿易條件、技術進步與發展戰略選擇[J].財貿研究,2003(6):1-6.
[5]�董國輝.「貿易條件惡化論」的論爭與發展[J].南開經濟研究,2001(3):11-14.
[6]�陳雪梅,郭熙保.貿易條件惡化論述評[J].教學與研究,1999(7):52-57.
[7]�趙玉敏,郭培興,王婷.中國貿易條件變化趨勢分析[J].國際貿易,2002(7):18-25.
[8]�張覺力,王文龍.貿易條件惡化論的發展及其意義[J].經濟問題探索,2002(10):13-16.
http://www.softscience.gov.cn/view_info.jsp?INFOID=7110
參考資料:http://vip.bokee.com/252384.html

4. 歐盟主要從俄羅斯進口的礦產

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的礦產品主要為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

5. 急需 歐洲(或歐盟)近五年的進出口數據,包括 進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出口總額 進出口差額

另,可提供各國最詳細的進出口商品統計,如有更多需求,歡迎和我聯系。

6. 歐盟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幾

這種數據不會有太新的,以08年為例:

2008年世界貿易總額為15.77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德國以1.47萬億美元出口總額躍居首位,中國以1.43萬億美元列第二,美國以1.30萬億美元列第三。 日本、荷蘭、法國、義大利、比利時、俄羅斯和英國依次排名第4至10位。 在進口排名名單中,美國以2.17萬億美元進口總額繼續占據首位,德國以1.21萬億美元列第二,中國以1.13萬億美元列第三。日本、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韓國分列第4至10位。
而進出口總額方面美國,德國,中國以3.47萬億美元,2.78萬億美元,2.56萬億美元分列前三.

如果這樣來比較歐盟的排名,這樣比較的話,肯定是第一,因為歐盟是包含多個發達國家的集合體~關鍵看怎麼比~

希望對您有幫助~

7. 歐盟對俄羅斯煤炭的禁令正式生效,這會對歐盟本身造成什麼影響

2022年8月11日,歐盟對俄羅斯煤炭的禁運正式生效,這對歐盟本身會造成極大的損失。歐盟內部認為如果禁運俄羅斯煤炭,就會讓煤炭的價格進一步上漲,就會讓本地區的電價進一步上升,會對當地的消費者造成比較大的負擔。2022年4月份,歐盟就已經決定要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同時也會實施煤炭禁運的相關規定,歐盟表示會給成員國90天的過渡時間,但德國對此並不怎麼滿意,認為需要延長至120天。歐盟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情況,因此對於煤炭的需求量是不一樣的,比如德國就不怎麼希望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因為德國是能源非常匱乏的國家。

歐盟為了解決天然氣短缺的問題,已經在積極的尋找替代能源,在短時間內想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替代源,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且如果過多的使用煤炭,還有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大多數煤電廠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來支持煤電的發展,目的是為了緩解天然氣短期的問題。

8. 歐洲聯盟的經濟

歐盟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深化又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繁榮。2013年,歐盟28個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萬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3100歐元。歐盟為世界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最大進出口方。歐盟對外貿易中,美國、中國、俄羅斯、瑞士為主要貿易夥伴。歐盟也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援助者,多邊貿易體系的倡導者和主要領導力量。
歐盟的誕生使歐洲的商品、勞務、人員、資本自由流通,使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快速提高。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
歐盟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經濟力量。28國面積為242.0萬平方千米,人口3.50億。1992年歐共體12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8412億美元(按當年匯率和價格)。歐共體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1992年外貿總額約為29722億美元,其中出口14518.6億美元,進口15202.7億美元。
歐盟成立後,經濟快速發展,數據顯示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提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由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
歐盟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而隨著歐盟的擴大, 歐盟的經濟實力將進一步加強,尤其重要的是,歐盟不僅因為新加入國家正處於經濟起飛階段而擁有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市場容量,而且歐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的國家集團和商品與服務出口的國家集團,再加上歐盟相對寬容的對外技術交流與發展合作政策,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歐盟可以稱得上是個經濟「巨人」。
2010年歐盟國內生產總值16.106萬億美元,人均GDP32283美元。 歐盟28個成員國基本情況統計
(人口、實際GDP、人均GDP均為歐盟統計局公布的2013年數據) 入盟
(年份) 面積
(平方公里) 人口
(百萬人) 實際GDP
(億歐元) 人均GDP
(歐元) 歐盟 / 4379663 505.7 117645 23100 比利時 1952 30538 11.2 3278 29500 保加利亞 2007 110900 7.3 275 3800 捷克 2004 78866 10.5 1192 11300 丹麥 1973 43094 5.6 2090 37200 德國 1952 357031 80.5 24824 30200 愛沙尼亞 2004 45227 1.3 128 9600 愛爾蘭 1973 70925 4.6 1667 36200 希臘 1981 131957 11.1 1610 - 西班牙 1986 505124 46.7 9217 20100 法國 1952 549087 65.6 18127 27600 克羅埃西亞 2013 56594 4.3 3573 8400 義大利 1952 301338 59.7 13652 22400 塞普勒斯 2004 9251 0.87 142 16400 拉脫維亞 2004 64589 2.0 144 7100 立陶宛 2004 65300 2.97 251 8500 盧森堡 1952 2586 0.54 340 62400 匈牙利 2004 93030 9.9 886 9000 馬爾他 2004 316 0.42 58 13700 荷蘭 1952 35518 16.8 5430 32300 奧地利 1995 83858 8.5 2726 32200 波蘭 2004 312685 38.5 3331 8600 葡萄牙 1986 91916 10.5 1494 14300 羅馬尼亞 2007 238400 20.0 1428 7098 斯洛維尼亞 2004 20273 2.1 304 14800 斯洛伐克 2004 49035 5.4 512 9500 芬蘭 1995 338150 5.4 1648 30300 瑞典 1995 449974 9.6 3411 35500 英國 1973 244101 63.9 19568 30500
英國、瑞典和丹麥外的11個國家(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芬蘭、荷蘭、盧森堡、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於1998年首批成為歐元國,1999年1月1日起在11個國家開始正式使用。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從此統一交由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負責。
2000年6月,歐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費拉舉行的首腦會議批准希臘加入歐元區。
2002年1月1日零時,歐元正式流通。
2006年7月11日,歐盟財政部長理事會正式批准斯洛維尼亞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這將是歐元區的首次擴大。同時該國將成為新加入歐盟的10個中東歐國家中第一個加入歐元區的國家。
2007年1月1日,歐盟第五次擴張,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正式加入。因此,議會將新增53位議員,執委會增加兩個職位。羅馬尼亞委員的職位名稱為歐洲執委會多語委員(European Commissioner for Multilingualism),遭到部分人士批評太過狹隘。同一天,斯洛維尼亞開始使用歐元,但立陶宛等其他國家因通貨膨脹而拒絕。
2008年1月1日,塞普勒斯、馬爾他加入了歐元區。
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成為歐元區第16個會員國。
2011年1月1日,愛沙尼亞加入歐元區。
2012年2月下旬,法國正式宣布停止流通原有本土貨幣法郎,在全法國境內統一流通歐元。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歐元區有18個成員國。 不斷升級的債務危機成為危及歐盟經濟復甦的頭號殺手。根據歐盟委員會2010年5月初發布的預測,歐盟和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率將僅為1%和0.9%,復甦步伐明顯落後於美國等其他發達經濟體,更無法與新興經濟體相比。
希臘
希臘等國發行的國債大量被歐洲金融機構內部「消化」,因此愈演愈烈的主權債務危機令歐洲金融形勢再度吃緊。受債務危機影響,歐洲金融市場再度陷入劇烈動盪,歐元信心遭遇沉重打擊。自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的半年多時間里,歐元對美元匯率已累計下挫約20%,並一度探至4年多來的新低,債務危機對於歐洲經濟的殺傷力由此可見一斑。
信心受挫
債務危機更對經濟信心構成重創,導致私人消費和投資萎縮,令歐盟脆弱的經濟復甦失去兩個重要的增長引擎。當前,歐盟嚴峻的就業形勢依然沒有好轉,失業率仍在攀升,消費增長反彈勢弱。截至2010年4月,歐元區失業率已升至10.1%,創下1998年8月以來的新高,歐盟失業率則升至9.7%。
其他國家
葡萄牙、義大利等國的形勢同樣不容樂觀。甚至連身處歐元區之外的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等國也難免遭到殃及,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挑動市場敏感的神經,掀起軒然大波。
進退兩難
債務危機還將歐盟置於兩難境地。為了遏制危機蔓延,歐盟各國紛紛出台財政緊縮計劃,削減公共支出,努力鞏固財政,以重塑市場信心,但在經濟復甦尚未企穩的情況下,急於「退出」卻有可能令復甦夭折。 2012年1月31日,歐盟領導人確認從2012年7月起引入永久性歐洲穩定機制(ESM)。歐洲穩定機制的貸款能力將為5000億歐元,將取代為愛爾蘭和葡萄牙提供了救助的暫時性救助基金——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
另據媒體報道,歐盟主席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30日稱,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5個都將簽字同意建立永久性的援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
據新華網消息,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30日晚宣布,除英國和捷克以外的歐盟成員國當晚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通過了「財政契約」草案。
范龍佩在歐盟峰會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歐盟同意加入「財政契約」的成員國將於3月開始簽署草案,隨後啟動批准程序,只要歐元區12個成員國批准便可付諸實施。這一契約將對歐元區國家以及其他願意加入的歐盟成員國施加更嚴格的財政紀律,對違反財政紀律的國家自動處以懲罰等。
歐盟起初計劃於2013年7月引入ESM,但是德國敦促盡早引入該機制,以建立更為穩定的永久性基金,增強抵禦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能力。 概況
歐洲中央銀行(ECB)於1998年6月1日成立。1999年1月1日,歐洲中央銀行承擔起在歐元區制定貨幣政策的責任,實現了實施單一貨幣歐元和在歐元區國家實行統一貨幣政策的目標。
體系
歐洲中央銀行體系
歐洲中央銀行體系由兩個層面構成,一個層面是具有法人資格的歐洲中央銀行,另一個是歐盟成員國的中央銀行。歐盟成員國中尚未採用歐元的國家,雖然是歐洲中央銀行體系的成員,但不能參與歐元區貨幣政策的制定,也不能參與貨幣政策的操作和實施。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理事會(Governing Council)和執行董事會(Executive Board)是歐洲中央銀行兩個主要決策機構。
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機制
歐洲中央銀行體系的貨幣政策可分為三類:公開市場業務、常設工具和最低准備金。
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在指導利率、管理貨幣市場、向市場發出政策信號等方面發揮主要作用,具體有四種方式:一是再融資,成員國中央銀行根據投標程序每周進行一次,兩周到期,向市場發出政策信號。再融資利率也是歐洲中央銀行調控經濟的最主要的杠桿利率。二是長期融資業務,成員國中央銀行根據投標程序每月進行一次,三個月到期。三是微調操作,由成員國中央銀行在特定情況下通過投標程序和雙邊程序進行。四是結構操作,只要歐洲中央銀行想調整資金結構,就可由成員國中央銀行通過投標程序和雙邊程序進行。
歐洲中央銀行的匯率機制
匯率政策是歐元區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歐元區將在保持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制定匯率政策。
匯率政策的制定機制。歐元區匯率政策制定權歸歐盟理事會,歐洲中央銀行和歐委會也發揮重要作用。在協調匯率政策方面,歐盟理事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對歐元匯率走勢進行監督,向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理事會提出有關看法,歐洲中央銀行負責組織實施歐盟理事會制定的匯率政策,歐盟理事會有權決定簽署有關匯率體制協議,確定與第三國及國際組織有關匯率的立場。
外匯管理和干預。《馬約》規定歐洲中央銀行具有實施外匯業務的全部權力。歐洲中央銀行擁有外匯儲備500億歐元,這些外匯由成員國中央銀行按其所在國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比例繳納。根據歐洲中央銀行體系規定,歐洲中央銀行可自由支配這500億歐元外匯儲備,在必要時,還可動用成員國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歐元區成員國中央銀行在動用其外匯儲備時,必須徵得歐洲中央銀行批准,以防止成員國中央銀行進行外匯業務時出現與歐元區匯率政策不一致問題。必要時,歐洲中央銀行可在歐洲理事會指示下,對歐元區與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貨幣進行外匯干預。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理事會確定如何分配外匯干預的職權范圍,並根據信貸信譽、競爭價格、資產規模等標准,選定進行外匯干預的銀行和信貸機構。
歐洲銀行業聯盟
2012年6月舉行的歐盟領導人峰會提出了建立銀行業聯盟的構想,其由三大支柱支撐。除了「單一清算機制」外,另外兩大支柱是「單一監管機制」和「共同存款保險機制」,即建立一套完善機制來保護歐元區銀行儲戶的存款。歐盟希望銀行業聯盟能夠成為阻斷銀行業危機向主權債務危機蔓延擴散的防火牆,並為建立更廣泛深化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打下基礎。
2012年12月,歐盟財政部長達成協議,賦予歐洲中央銀行新的權力,自2014年起統一監管歐元區銀行業。這意味著歐洲向建立銀行聯盟邁出實質性的第一步。財政部長還決定,允許歐委會立即直接監管至少150家歐洲大型銀行,並且在麻煩初露端倪時介入規模較小的銀行。
2014年3月,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經過長時間談判,就銀行業單一清算機制規則取得一致,為該機制如期立法生效鋪平道路。「單一清算機制」旨在讓銀行股東及債權人在銀行破產時實行「自救」,而不是像上次歐債危機時那樣接受政府救助。此外,單一清算機制有助於讓資不抵債的銀行進行有序破產,讓銀行業健康的部分繼續存活下去。
債務危機以來歐元區的貨幣政策
2009年第四季度歐債危機爆發後,歐元區金融形勢再度緊張。多個外圍國家融資成本升至歐元啟動以來新高,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超過35%;銀行業之間互不信任,同業拆借規模大幅下降,導致拆借利率飆升;銀行為規避風險,紛紛提高貸款標准,收縮信貸資金投放,導致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無法融資;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等外部投資者抽逃資金,進一步加劇歐洲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局面。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歐央行會同成員國央行一起,創造性地推出多項貨幣政策操作,向市場投放大量流動性,以穩定金融市場,避免金融動盪沖擊實體經濟。2011年11月新行長德拉吉上台後,歐央行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務實。
購債。2010年5月10日,歐央行推出名為證券市場計劃的購債措施,通過購買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外圍國家國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穩定歐元區主權債券市場。
降息。經過數次降息,從2014年6月11日起歐央行將主要再融資利率從0.25%降至0.15%,邊際貸款利率從0.75%降至0.4%,存款利率從0%降為負0.1%。
流動性操作。債務危機發生後,歐央行重啟金融危機時期曾使用過的長期再融資操作工具,先後恢復了6個月和一年期再融資操作,向銀行業提供較長時期貸款資金。
直接貨幣交易機制。2012年9月初,歐央行通過「直接貨幣交易機制」(OMTS),干預歐元區主權債券二級市場,以保障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性以及貨幣政策的統一性。

9. 歐盟成員國多為經濟發達國家,進口額佔世界百分之多少

19.56%
歐盟多為經濟發達國家,其進口的產品主要有原料如礦石,鋼鐵,食材,進口額佔世界19.56%;出口的產品主要有機械,汽車,衣服和食物等工業製成品,出口額占出世界43.29%。

10. 俄羅斯與歐盟的石油天然氣貿易

歐盟是能源消費大國,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能源消費量超過14億噸油當量,佔世界消費量的17%。1999~2000年歐盟國家能源供應中的進口比重大約為40%,其中進口石油的比例達到85%,進口天然氣達到40%,進口煤炭達到35%。可見,歐盟依賴進口程度非常高,且還有增高的趨勢。

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歐洲是俄羅斯油氣出口的傳統市場,目前俄羅斯力爭保有歐洲天然氣27%的份額,占歐盟石油進口的17%,在中東歐則佔60%市場份額。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道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的油氣產品主要是向西出口到歐洲和獨聯體等28個國家。

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2005年出口量為1561億立方米,出口收入為6191億盧布,主要出口到德國(360億立方米)、義大利(220億立方米)、土耳其(180億立方米)、法國(132億立方米)、匈牙利(90億立方米)、斯洛伐克(75億立方米)、捷克(74億立方米)、波蘭(70億立方米)、奧地利(68億立方米)和羅馬尼亞(50億立方米),出口到其他歐洲國家為242億立方米。奧地利、斯洛伐克和波羅的海各國更是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2006年,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公司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達1615億立方米,比2005年增長了3.5%,據初步估算,2007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共出口了1480億~1490億立方米天然氣。2008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天然氣出口量將增長4%~5%,對非獨聯體國家的供應計劃為15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

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能源供應商,歐洲1/3的石油來自俄羅斯,石油出口的84%通過管道運輸,13%~16%通過鐵路運輸。俄羅斯原油向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確立了石油出口大國的地位。有關資料顯示,2004年在俄羅斯原油出口中排前五位的是荷蘭(16.11%)、德國(10.99%)、烏克蘭(8.16%)、波蘭(7.80%)、義大利(5.73%)。2004年俄羅斯出口到獨聯體國家的原油為2943.39萬噸,佔全部石油出口量的12.78%;出口到獨聯體以外國家的原油為2億噸,佔全俄原油出口的87.22%,其中西北歐方向佔45.31%,東歐方向佔20.49%。

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石油天然氣輸出系統也較完善,俄羅斯天然氣80%以上供應歐洲市場,天然氣管線主要從西西伯利亞出發,經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到達歐洲,年運輸能力約1358.4億立方米。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天然氣有90%要經過烏克蘭,存在一定的供氣安全風險。俄羅斯每年通過烏克蘭管道向歐洲出口1120億立方米天然氣,烏克蘭收取過境費。烏克蘭每年還以優惠價格從俄羅斯購買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隨著「顏色革命」尤先科上台,烏克蘭拋棄了俄羅斯投向西方世界,這讓把獨聯體看作其後院的俄羅斯難以忍受,俄羅斯出口到獨聯體和波羅的海三國的天然氣價格較歐洲低,出口歐洲的天然氣與國際石油市場掛鉤,價格較高。近年,俄羅斯提高了出口到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天然氣價格,遂爆發了俄烏天然氣之爭。喬治亞總統稱俄羅斯天然氣提價實為對格烏施加影響。俄烏天然氣之爭實為一場地緣政治之爭,雖然尤先科表示絕不挑起與俄羅斯的「天然氣戰爭」,最終以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天然氣領域達成協議為結局。

俄烏斗氣讓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表示擔憂,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能源戰」更讓歐洲擔心不已,歐盟積極採取能源進口多元化的策略。中亞地區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裏海及其沿岸的哈薩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三國。裏海石油蘊藏量約為2000億桶,僅次於沙特,天然氣儲量約為14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7%。該地區沒有直接出海口,油氣主要經由俄羅斯出口到歐美國家。該地區一直是歐美能源爭霸較量的前沿,先是美國近年來策動的「顏色革命」,使獨聯體歐洲地區和中亞地區絕大部分倒向歐美。為避免此類事件發生,近年來,俄羅斯修建了幾條繞過烏克蘭的管道。俄羅斯更是利用土耳其開辟能源新通道。土耳其是俄羅斯主要能源貿易夥伴,更是俄羅斯能源通向歐洲、中東的橋梁。因此,俄羅斯將考慮修建經土耳其通往歐洲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以便向土耳其和歐洲南部提供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更有與土耳其加強電力合作輸電到中東伊拉克的想法。土耳其總理認為,經黑海海底、終點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全長1213千米,總造價32億美元,年輸氣設計能力為160億立方米的「藍流」天然氣輸送管道還有很大潛力,它是對俄土之間經烏克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天然氣運輸走廊的補充。俄羅斯是土耳其主要天然氣供應國,2003年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氣總量達145億立方米。1987~2003年,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氣達1058億立方米。

歐盟能源外交的主要目標就是確保外部能源供應安全,在此目標下,歐盟發起了與俄羅斯能源對話的倡議。2000年巴黎第六次俄歐首腦峰會上,普京與普羅迪簽署了俄歐戰略能源夥伴關系協議,定期開展能源對話。歐盟與俄羅斯能源對話的「普羅迪計劃」引起世人的關注,俄羅斯-歐盟峰會上能源對話得到肯定。歐盟國家已同俄羅斯建立了戰略性能源夥伴關系。俄歐能源合作是在俄歐夥伴關系與合作協定框架內進行的。2002年俄歐峰會後,在莫斯科成立了俄羅斯歐盟能源技術中心,依靠歐洲技術援助計劃,歐盟正在制定跨高加索運輸走廊和新獨立國家油氣管道計劃,在黑海-裏海地區發展運輸和管道交通線。可以說俄羅斯與歐洲能源合作關系是雙方關系中最重要的內容。

俄羅斯與歐盟能源對話已取得顯著效果,歐盟已參與薩哈林2號石油天然氣工程,哈里亞卡油田的開發,修建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北歐天然氣管道、「藍流」天然氣管道,這三條天然氣管線將俄羅斯最重要的油氣生產地與歐洲聯成一體,屆時俄羅斯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年輸送量將達到近927億立方米,較目前增長23.6%。俄歐雙方還通過能源對話解決了穿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友誼」管道與亞得里亞石油管網實現一體化的問題,完善了與《產品分割協議》相關的法律法規。2010年北歐天然氣輸氣管道(從俄羅斯沿波羅的海海底,通過德國和荷蘭,然後沿北海海底抵英國)建成運行後,歐洲80%的天然氣供應將來自俄羅斯。一些人士認為,屆時歐洲的政治、經濟、軍事及公共安全將取決於能源供應者———俄羅斯。由此可見,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太高,管道走向太單一,存在進口天然氣的政治風險。歐洲人士認為,俄羅斯對歐供氣合同的價格與石油價格掛鉤,是因為歐洲的天然氣市場缺乏競爭,供應方因此在價格決定方面占據優勢。

普京上台後,依靠能源出口使經濟迅速恢復,依靠能源外交提升了俄羅斯大國地位,不僅如此,還欲利用手中的能源獲得壟斷霸主地位。為此,俄羅斯積極籌建核工業巨頭確保能源壟斷。與中東、中亞等油氣國家醞釀籌建天然氣歐佩克。據初步預計,到2030年,歐盟25國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需求將分別達到6.85億噸和6.3億噸,其中石油的進口依存度將接近90%,天然氣的進口依存度將達80%。目前,俄羅斯能源出口一直穩占其GDP的20%以上和外匯收入的50%~60%,在俄羅斯能源出口創匯中,歐盟又是最重要的來源地。

俄羅斯是全部獨聯體國家及波羅的海國家天然氣的供給者。2005年俄羅斯對獨聯體國家的天然氣出口為766億立方米,出口收入為1084億盧布(不包括消費稅和進口關稅)。主要出口到烏克蘭(376億立方米)、白俄羅斯(198億立方米)、哈薩克(40億立方米)、亞塞拜然(38億立方米)、摩爾多瓦(28億立方米)、拉托維亞(28億立方米)、亞美尼亞(17億立方米)、立陶宛(14億立方米)、喬治亞(14億立方米)、愛沙尼亞(13億立方米)和烏茲別克(3億立方米)。2007年俄羅斯向獨聯體國家出口石油3625.5萬噸,比上年減少了1.3%。最近俄羅斯宣布將退出與獨聯體國家簽訂的石油過境協議,俄羅斯與獨聯體,一方欲壟斷控制;一方欲極力擺脫爭取獨立,因獨聯體國家均無出海口,歷史上總是依附於某一帝國,歷來是大國爭斗角逐的場所。目前,俄羅斯又將其牢牢控制在手裡。俄羅斯與其他獨聯體資源國的關系直接關乎歐洲的能源供給,乃至歐洲的經濟命脈。因此,雙方爭奪獨聯體的爭斗還將繼續下去,俄羅斯與歐盟這兩個資源國與進口國的關系,既有合作又有斗爭,它們之間各以自身利益為重,俄羅斯欲利用手中的能源取得政治經濟利益最大化,甚至,欲壟斷控制進口國的政治經濟命脈。歐盟作為世界上政治經濟重要一極,肯定會與俄羅斯周旋,積極發展與其他獨聯體資源國的關系,爭取能源進口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