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力資源審查包括哪些方面
擴展閱讀
車輛工具箱在什麼地方 2024-04-26 03:38:13
日本制圖工具哪個好用 2024-04-26 03:36:34

人力資源審查包括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 2022-08-17 09:24:22

Ⅰ 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人力資源部主要查哪些內容對應的條款有哪些

4.2.2 文件控制:要建立《部門受控文件清單》表格,就是本部門所使用的文件,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部門編制的作業文件等。
4.2.3 記錄控制:要建立《部門記錄清單》表格,就是把本部門所使用的表格名稱,登記在表格上,要有記錄編號,保存時間。要有文件接收/發放記錄。
5.3 質量方針:辦公室要有公司質量方針文件,可以是標語或者列印的文件、本部門人員要牢記。
5.4:策劃:辦公室要有公司質量目標文件,可以是標語或者列印的文件、本部門人員要牢記。
要有《部門分解質量目標》,該文件要規定目標的測量方法,要有部門分解目標完成情況,要求每月要有一張記錄表格或者統計圖表說明和相關的支持數據、年完成情況統計圖表等。
5.5 職責、許可權和溝通:制定公司所有《部門職責》、《崗位職責》、《公司組織機構圖》、《本部門組織機構圖》、《會議制度》、《公司會議紀要》、有哪些宣傳質量的工具:如行政部門負責的:管理看板、宣傳欄、廣播、廠報、通報等(沒有也沒關系就說以會議溝通就行了)。
6.1:資源的提供:最高管理者提供了:辦公設備、設置了人力資源部對外招聘所需人員等。
6.2:人力資源:質量人員(主要是質量部)職責中要說明崗位具體的能力要求(學歷、培訓、技能、經驗),員工檔案:招聘登記表、員工登記表、培訓記錄:年度培訓計劃、培訓需求計劃、培訓實施記錄、培訓評價記錄等到。
6.3:基礎設施:如果部門不管廠房基建設施\生產設備管理可以不關注此條。
6.4:工作環境:如果部門不管6S管理可以不關注此條款。
8.4數據分析:結合5.4.1質量目標條款實施。
8.5改進:上年度外審或內審部門是否有不合格項,如有採取了哪些糾正措施以及相關支持記錄。沒有可不關注此條款。

5.6.2和5.63是管理評審內容,人力資源部一般不涉及此內容,但力資源部必須要有上次管理評審的部門管理評審輸入資料,就是提交給管理評審的書面總結,還有就是上次管理評審報告中涉及到人力部需要改進的,需要有相關整改報告,如果沒有可以在審核中說明。

Ⅱ 人力資源考試的資格審查都有什麼內容如何證明職業時間

你好,目前國內的人力資源考試資格審查相對比較寬松,主要是看你的學歷和工作年限是否達標。職業時間需要你目前所在公司給你開具一份證明,即註明某某某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多少年之類的一個很簡單的說明即可,然後蓋上公司的公章或者公司人力資源部的章就行了。具體要求資格如下: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國家職業資格四級)
1.具有大專學歷(含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經本職業人力資管理員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具有大專學歷(含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助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1.取得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員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經本職業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含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經本職業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3.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經本職業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4.具備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1.取得本職業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經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者;
3.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連續從事本職業3年以上;
4.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士學位,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5.具有大專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8年以上,經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6.具有高中、中專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0年以上,經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高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1.取得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者;
2.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Ⅲ 人力資源包括哪幾個部分分別是什麼

人力資源包含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勞動關系等。

1、人力資源規劃是指為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通過對企業未來人力資源供需狀況的分析和估計,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的獲取、配置、使用、保護等職能政策進行規劃,制定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平衡計劃。

從而實現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平衡確保組織在規定的時間和崗位上獲得各種必要的人力資源,保證人和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激勵和發展員工的計劃。

2、招聘是指招收和聘請工人、職員參加工作。

3、培訓就是培養+訓練,通過培養加訓練使受訓者掌握某種技能的方式。

4、績效,是指考核主體對照工作目標和績效標准,採用科學的考核方式,評定員工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員工的工作職責履行程度和員工的發展情況後給出的一定獎勵。

5、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

6、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



(3)人力資源審查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的發展歷史:

20世紀初人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的含義是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在《管理實踐》首次提出並明確了人力資源的含義。彼得·德魯克認為,人力資源具有其它資源目前所不具備的素質,即「協調能力、整合能力、判斷力和想像力」。

它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只有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開發利用,為企業帶來看得見的經濟價值。

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提出了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體現在由投資形成的勞動者數量和素質所表達的資本中。這一理論使得人力資源的概念更加流行。

Ⅳ 人力資源分析機制包括什麼內容

人力資源分析機制包括數量、類別、素質、年齡結構、 職位結構分析
(一) 人力資源數量分析
人力資源規劃對人力資源數量的分析,其重點在於探求現有的人力資源數量是否與企業機構的業務量相匹配,也就是檢查現有的人力資源配量是否符合一個機構在一定業務量內的標准人力資源配置。在人力資源配置標準的方法運用上,通常有以下幾種:
1、 動作時間研究。動作時間研究指對一項操作動作需要多少時間,這個時間包括正常作業、疲勞、延誤、工作環境配合、努力等因素。定出一個標准時間,再根據業務量多少,核算出人力的標准。
2、 業務審查。業務審查是測定工作量與計算人力標準的方法,該方法又包括兩種:
(1) 最佳判斷法。該方法是通過運用各部門主管及人事、策劃部門人員的經驗,分析出各工作性質所需的工作時間,在判斷出人力標准量。
(2) 經驗法。該方法是根據完成某項生產、計劃或任務所消耗的人事紀錄,來研究分析每一部門的工作負荷,再利用統計學上的平均數、標准差等確定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人力標准。
3、 工作抽樣。工作抽樣又稱工作抽查,是一種統計推論的方法。它是根據統計學的原理,以隨機抽樣的方法來測定一個部門在一定時間內,實際從事某項工作所佔規定時間的百分率,以此百分率來測定人力通用的效率。該方法運用於無法以動作時間衡量的工作。
4、 相關與回歸分析法。相關與回歸分析法是利用統計學的相關與回歸原理來測量計算的,用於分析各單位的工作負荷與人力數量間的關系。
有了人力標準的資料,就可以分析計算現有的人數是否合理。如不合理,應該加以調整,以消除忙閑不均的現象。
(二) 人員類別的分析
通過對企業人員類別分析,可現實一個機構業務的重心所在。它包括以下兩種方面的分析:
1、 工作功能分析。一個機構內人員的工作能力功能很多,歸納起來有四種:業務人員、技術人員、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這四類人員的數量和配置代表了企業內部勞力市場的結構。有了這項人力結構分析的資料,就可研究各項功能影響該結構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企業處在何種產品或市場中,企業運用何種技能與工作方法,勞力市場的供應狀況如何等。
2、 工作性質分析。按工作性質來分,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又可分為兩類:直接人員和間接人員。這兩類人員的配置,也隨企業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最近的研究發現,一些組織中的間接人員往往不合理的膨脹,該類人數的增加與組織業務量增長並無聯系,這種現象被稱為「帕金森定律」。
(三) 工作人員的素質
人員素質分析就是分析現有工作人員的受教育的程度及所受的培訓狀況。一般而言,受教育與培訓程度的高低可顯示工作知識和工作能力的高低,任何企業都希望能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以期望人員能對組織做出更大的貢獻。但事實上,人員受教育程度與培訓程度的高低,應以滿足工作需要為前提。因而,為了達到適才適用的目的,人員素質必須和企業的工作現狀相匹配。管理層在提高人員素質的同時,也應該積極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以人員創造工作,以工作發展人員,通過人與工作的發展,促進企業的壯大。
人員素質分析中受教育與培訓只是代表人員能力的一部分,一個企業及組織中,不難發現一部分人員的能力不足,而另外一部分人員則能力有餘,未能充分利用,即能力及素質與工作的需求不匹配。其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
(1) 變更職務的工作內容。減少某一職務、職位的工作內容及責任,而轉由別的職務人員來承接。
(2) 改變及強化現職人員。運用培訓或協助方式,來強化現職人員的工作能力。
(3) 更動現職人員的職位。如果上述兩種方法仍無法達到期望時,表示現職人員不能勝任此職位,因此應予以調動。
以上三種解決方法究竟以選用何種為宜,事先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加強培訓能否是當事人有所進步。如果加強培訓可使能力不足的員工有所進步時,則沒有必要採取更動人員的措施。
(2) 擔任該職位可能的時間長度。如果某員工任該職位已屆退休或輪調期滿或組織結構更迭,則可採用臨時性的調整。
(3) 是否情況緊急,非立即改善不可。如果該職務比較重要。足以影響組織目標的實施,則必須採取組織措施;否則應盡量不用組織措施解決。
(4) 是否影響組織士氣。將某員工調職,是否會影響其他員工的情緒,是員工失去安全感,而有損組織的穩定。
(5) 有無適當的接替人選。如果短期內無法從內部或外部找到理想的接替人員,則應採取緩進的措施,以免損失更大。
(6) 此職位與其它職位的相關性程度。如果此職位與上、下、平行多個其他職位的相關往來頻度很高,則不應採取太突然的措施,以避免影響其他職位的效率和工作進展。
(四) 年齡結構分析
分析員工的年齡結構,在總的方面可按年齡段進行,統計全公司人員的年齡分配情況,進而求出全公司的平均年齡。了解年齡結構,旨在了解下列情況。
(1) 組織人員是否年輕化還是日趨老化。
(2) 組織人員吸收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3) 組織人員工作的體能負荷。
(4) 工作職位或職務的性質與年齡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
(5) 以上四項反應情況,均將影響組織內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組織效能。
企業的員工理想的年齡分配,應呈三角形金字塔為宜。頂端代表50歲以上的高齡員工;中間部位次多,代表35~50歲的中齡員工;而底部位人數最多,代表20~35歲的低齡員工。
(五) 職位結構分析
根據管理幅度原理,主管職位與非主管職位應有適當的比例。分析人力結構中主管職位與非主管職位,可以顯示組織中管理幅度的大小,以及部門與層次的多少。如果一個組織中,主管職位太多,可能表示下列不當的結果:
(1) 組織結構不合理,管理控制幅度太狹窄,而且部門與層次太多。
(2) 顯示工作程序繁雜,增加溝通協調的次數,浪費很多的時間,並容易導致誤會和曲解。
(3) 由於本位主義,造成相互牽制,勢必降低工作效率。
(4) 出現官僚作風,星辰官樣文章。

Ⅳ 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應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和工作任務

學術界一般把人力資源管理分六大模塊:
1、人力資源規劃
2、招聘與配置
3、培訓與開發
4、績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勞動關系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是通過模塊劃分的方式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所涵蓋的內容進行的一種總結。
工作任務:
(1)把合適的人配置到適當的工作崗位上;
(2)引導新雇員進入組織(熟悉環境);
(3)培訓新雇員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4)提高每位新雇員的工作績效;
(5)爭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建立和諧的工作關系;
(6)解釋公司政策和工作程序;
(7)控制勞動力成本;
(8)開發每位雇員的工作技能;
(9)創造並維持部門內雇員的士氣;
(10)保護雇員的健康以及改善工作的物質環境。

Ⅵ 人力資源的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工作

學術界一般把人力資源管理分八大模塊或者六大模塊:1、人力資源規劃;2、招聘與配置;3、培訓與開發;4、績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勞動關系管理。詮釋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核心思想所在,幫助企業主掌握員工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指導下,通過招聘、甄選、培訓、報酬等管理形式對組織內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用,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保證組織目標實現與成員發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就是預測組織人力資源需求並作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並進行有效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並進行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以便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的全過程。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的人,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或者說;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總和。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給企業帶來效益。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

1、制訂人力資源計劃
根據組織的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評估組織的人力資源現狀及發展趨勢,收集和分析人力資源供給與需求方面的信息和資料,預測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的發展趨勢,制訂人力資源招聘、調配、培訓、開發及發展計劃等政策和措施。
2、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與財務等部門合作,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體系,開展人力資源投入成本與產出效益的核算工作。人力資源會計工作不僅可以改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本身,而且可以為決策部門提供准確和量化的依據。
3、崗位分析和工作設計
對組織中的各個工作和崗位進行分析,確定每一個工作和崗位對員工的具體要求,包括技術及種類、范圍和熟悉程度;學習、工作與生活經驗;身體健康狀況;工作的責任、權利與義務等方面的情況。這種具體要求必須形成書面材料,這就是工作崗位職責說明書。這種說明書不僅是招聘工作的依據,也是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的標准,進行員工培訓、調配、晉升等工作的根據。
4、人力資源的招聘與選拔
根據組織內的崗位需要及工作崗位職責說明書,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如接受推薦、刊登廣告、舉辦人才交流會、到職業介紹所登記等從組織內部或外部吸引應聘人員。並且經過資格審查,如接受教育程度、工作經歷、年齡、健康狀況等方面的審查,從應聘人員中初選出一定數量的候選人,再經過嚴格的考試,如筆試、面試、評價中心、情景模擬等方法進行篩選,確定最後錄用人選。人力資源的選拔,應遵循平等就業、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原則。
5、僱傭管理與勞資關系
員工一旦被組織聘用,就與組織形成了一種僱傭與被僱傭的、相互依存的勞資關系,為了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有必要就員工的工資、福利、工作條件和環境等事宜達成一定協議,簽定勞動合同。
6、入廠教育、培訓和發展
任何應聘進入一個組織(主要指企業)的新員工,都必須接受入廠教育,這是幫助新員工了解和適應組織、接受組織文化的有效手段。入廠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組織的歷史發展狀況和未來發展規劃、職業道德和組織紀律、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障和質量管理知識與要求、崗位職責、員工權益及工資福利狀況等。 為了提高廣大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有必要開展富有針對性的崗位技能培訓。對於管理人員,尤其是對即將晉升者有必要開展提高性的培訓和教育,目的是促使他們盡快具有在更高一級職位上工作的全面知識、熟練技能、管理技巧和應變能力。
7、工作績效考核
工作績效考核,就是對照工作崗位職責說明書和工作任務,對員工的業務能力、工作表現及工作態度等進行評價,並給予量化處理的過程。這種評價可以是自我總結式,也可以是他評式的,或者是綜合評價。考核結果是員工晉升、接受獎懲、發放工資、接受培訓等的有效依據,它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檢查和改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8、幫助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有責任鼓勵和關心員工的個人發展,幫助其制訂個人發展計劃,並及時進行監督和考察。這樣做有利於促進組織的發展,使員工有歸屬感,進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組織效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幫助員工制訂其個人發展計劃時,有必要考慮它與組織發展計劃的協調性或一致性。也只有這樣,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才能對員工實施有效的幫助和指導,促使個人發展計劃的順利實施並取得成效。
9、員工工資報酬與福利保障設計
合理、科學的工資報酬福利體系關繫到組織中員工隊伍的穩定與否。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從員工的資歷、職級、崗位及實際表現和工作成績等方面,來為員工制訂相應的、具有吸引力的工資報酬福利標准和制度。工資報酬應隨著員工的工作職務升降、工作崗位的變換、工作表現的好壞與工作成績進行相應的調整,不能只升不降。 員工福利是社會和組織保障的一部分,是工資報酬的補充或延續。它主要包括政府規定的退休金或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節假日,並且為了保障員工的工作安全衛生,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訓教育、良好的勞動工作條件等。
10、保管員工檔案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有責任保管員工入廠時的簡歷以及入廠後關於工作主動性、工作表現、工作成績、工資報酬、職務升降、獎懲、接受培訓和教育等方面的書面記錄材料。

Ⅶ 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

1、人力資源宏觀管理是對社會整體的人力資源的計劃、組織、控制,從而調整和改善人力資源狀況,使之適應社會再生產的要求,保證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發展。

2、人力資源微觀管理是通過對企業事業組織的人和事的管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事的配合,充分發揮人的潛能,並對人的各種活動予以計劃、組織、指揮和控制,以實現組織的目標。

中國的人力資源數量巨大,但質量不容樂觀。學校教育,只是在知識上做了准備。而這些人要適應社會的要求,還需要社會、組織對人力資源的二次開發,二次培訓。

而這不僅包括技能方面的培訓,還應該包括人際交往和行為規范、社會道德等諸多方面的教育。而對企業來說,職業化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7)人力資源審查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將人視為一種資本來進行管理。人作為資本參與到生產活動中,具有以下的特點:

1、人力資本可以產生利潤。

2、人作為資本,可以自然的升值。

3、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可以產生利潤。

4、人作為一種資本,參與到利潤分配中。

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是將人視為經營活動中最重要的、應首先考慮的因素。在企業中,客戶的「上帝地位」被員工取代。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當企業滿足了員工的各種需求的時候(如工作環境、薪酬、尊重等),員工的工作效率、創作力將會極大的提升,可以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Ⅷ 人力資源考試的資格審查都有什麼內容,如何證明職業時間呢

人力資源考試的資格審查的內容:
1、填報信息中的「學歷」是指在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學習經歷。國外學歷證書需經過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認證。
2、將根據您填報學歷(學位)證書號碼或上一級職業資格證書號碼到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有關資料庫進行比對。如果填報上述信息有錯誤,將不能通過資格審查。
3、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報考,需提交規定格式的《應屆畢業生證明》並加蓋學校公章。
4、如需提交工作證明的報考考生,應在證明中加蓋工作單位公章。
5、考生選擇的報名條件中有「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要求的,考生須持具備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出具的畢(結)業證書參加資格審查。
職業的時間是需要工作單位進行證明的,找到現在工作單位的人事部門,給你開具工作時間的證明,要寫清楚起止時間,並蓋上工作單位的印章就可以證明了。

Ⅸ 人力資源審計的人力資源審計的范圍

行政管理審計:將檢查你的人事記錄保存的完整情況,包括個人人事檔案存放地點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一般人事文件的分類保管(如:工作申請材料、薪資情況、績效評估等)以及機密文件的保存;此類審計同時也檢查常規的人事職責,包括:工資支付處理,薪資福利管理及出勤記錄。
員工記錄審計:包括招聘和僱傭員工的實際操作。這一領域的審計將對人員的流動趨勢進行量化,揭示在滿足員工需求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幫助預測未來的人才需求。
員工關系審計: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檢查員工對人事部門處理問題的滿意程度和他們的培訓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培訓現在已被認為是一項主要的福利)同時也可以了解員工對有效激勵機制的看法。此項審計也應對流動性和工作滿意程度的面談結果進行審核。涉及的其他頗具成效的審計領域:
福利細項審計:如對保險公司進行索賠審計。有兩種類型:
對公司存在問題的方面進行集中審計;
對保險公司的整體索賠管理程序進行全面審計。
多樣性審計:即對你的組織機構是否做到多樣性進行審計。除對員工人數按不同的種族、宗教及性別進行分類以外它還會測試員工對公司多樣性方案的理解程度。
人事信息系統審計:在公司合並時人事信息的整合是不可缺少的,相應的審計就會很有幫助。該審計將審核所有軟體、硬設以及數據集成問題。通過結果可分析出你的公司是可以降低信息技術支出的預算還是需要進行新技術的采購。

Ⅹ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哪幾方面

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人力資源的戰略規劃、決策系統;
2.人力資源的成本核算與管理系統;
3.人力資源的招聘、選拔與錄用系統;
4.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系統;
5.人力資源的工作績效考評系統;
6.人力資源的薪酬福利管理與激勵系統;
7.人力資源的保障系統;
8.人力資源的職業發展設計系統;
9.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法規系統;
10.人力資源管理的診斷系統。
人力資源六大模塊:
1、人力資源規劃;
2、招聘與配置;
3、培訓與開發;
4、績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勞動關系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就是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與一定物力相結合的人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使人力、物力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制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