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錦州市的由來和歷史
錦州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商貿重鎮,更是一座生機勃勃、蘊含巨大發展潛力的現代港口城市。
錦州市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獨具特色。錦州南臨渤海,北依松嶺山脈,位於著名的「遼西走廊」東端,是連
錦州市
接中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交通樞紐。京哈鐵路、秦沈鐵路客運專線、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橫貫全境。錦阜、錦朝高速公路及102線國道使錦州與周邊城市形成了「一小時城市群」。錦州港是中國沿海最北部的一類開放商港,已躋身於中國港口二十強。錦州機場是遼寧省西部唯一一座達國際4C級標準的民航機場,已開通錦州--北京中轉聯航,可飛往全國各地。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大大增強了錦州的城市影響力和經濟、文化的輻射力,也為錦州市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現代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天然的基礎。
錦州物華天寶,地產豐饒,素有「海上錦州」的美譽。錦州市擁有海岸線總長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積12萬公頃,沿海灘塗面積26.6萬畝,25萬畝近海漁場。錦州還是遼寧省主要產鹽區之一。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石灰石、膨潤土、螢石、花崗岩等。全地區目前已發現礦種有48個,已開發利用22個。膨潤土儲量為亞洲第一。
㈡ 錦州在什麼地方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
錦州市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是遼寧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物流中心,是環渤海經濟區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遼寧省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遼寧沿海第二大城市、遼寧省區域物流中心城市,已被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家戰略。
錦州擁有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錦州)示範基地,是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新銳金融生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城市。
(2)錦州有多少資源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設縣,當時各縣屬奉天省遼沈道轄;1928年廢除道制;1929年省改名遼寧,當時各縣直隸遼寧省: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各縣皆屬偽奉大省;1934年設錦州省,管轄各縣。
1937年偽政權施行市制,始設錦州市,中縣分治,偽省、市、縣公署皆駐錦州;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曾一度建立遼西專員公署和錦州市政府。
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後,屬熱河省熱東專署轄;1949年1月成立遼西省,省政府駐錦州;1954年8月遼東遼西省合並為遼寧省,錦州市為省轄市,以後兩次成立錦州專區;1968年專區撤銷後實行市領導縣體制;1980年,錦州市革委會撤銷,成立錦州市人民政府。
㈢ 錦州自然資源數據表格
急需一些07、08年的,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相關的數據或表格!最好是近期1、我國能源資源的狀況 中國自然資源總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資源總量約4萬噸
㈣ 錦州旅遊資源空間分布特徵
1、空間上的地域差異性,錦州的旅遊風景區的分布錦州南部比北部多。
2、構景的多樣性,錦州的旅遊資源的利用可謂是千變萬化,吸引遊客。
㈤ 錦州渤海有哪些資源
和其他海洋一樣!沒什麼特別的
水產也沒特別的,石油天然氣都一樣
㈥ 錦州市水資源有關數據
2005年錦州市水資源公報
--------------------------------------------------------------------------------
2006-3-22 www.jz.gov.cn
2005年我市為平水年,全市平均降水量與多年平均值持平,比2004年減少1.3%。全市地表水資源量7.17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了12.4%。全市中小型水庫蓄水量比去年略多,其中4座中型水庫蓄水量共增加了1729萬立方米,平原區地下水位繼續回升,全年總的供用水量少於去年,各河流水質與去年比較未見明顯好轉。
一、水資源量
(一)降水量 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63.1毫米,摺合水量為56.47億立方米,是繼2004年以來的第二個平水年。全年1月到3月降水很少,其餘時段降雨分布的比較適宜農時,農業生產獲得了豐收。
年內分配:5、6月份降水較多,尤其5月份是多年平均值的3倍左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9月至12月降水量偏少。其中:1月至2月降水6.7毫米,與多年平均值持平;3月至5月降水16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一倍以上;6月至9月降水427.9毫米,與多年平均值持平,佔全年降水量的68.8%;10月至12月降水23.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44.8%。
地區分布:從流域分布看,繞陽河流域平均降水量561.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3%,為平水年;大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528.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小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633.2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5.1%,為豐水年;沿海杏山地區平均降水量512.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4.4%,為偏枯水年份。
從行政區分布看,市區平均降水量為659.9毫米,為豐水年;義縣平均降水量為588.2毫米,為偏豐水年;凌海市平均降水量為568.2毫米,與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為平水年;黑山縣、原北寧市降水量分別為528.5毫米、549.3毫米,屬偏枯水年份。
(二)地表水資源 1.地表水資源量。地表水資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體的動態水量,用天然徑流量表示。2005年全市地表水資源量為7.17億立方米,摺合年徑流深71.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2.4%。
各流域地表水資源量和多年平均值相比,繞陽河為3.13億立方米,偏多15.5%;大凌河為2.39億立方米,偏少15.0%;小凌河為1.53億立方米,偏少36.1%;沿海地區0.13億立方米,偏少53.8%。
2.水庫蓄水量。全市年末中小型水庫蓄水量比上年末有所增加,其中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3950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729萬立方米,但水庫整體蓄水量仍嚴重不足,遠沒有達到其設計蓄水能力。
(三)地下水資源 1.地下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指降水、地表水體入滲補給地下水含水層的動態水量。2005年全市地下水資源量為8.56億立方米,其中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為2.71 億立方米,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為7.05億立方米,山丘區和平原區重復計算量為1.20億立方米。
2.地下水動態。由於連續兩年降水比較接近多年平均值,2005年全區地下水位絕大部分有所上升,全區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39米左右。其中上升幅度比較大的地下水站有:黑山縣薛屯站上升了1.31米;凌海城區上升了2.39米;義縣的聚糧屯站上升了1.35米。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站點不多,下降幅度也很小,均沒超過0.30米。
3.海水入侵。到2005年年末,全市海水入侵面積176.7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凌海建業、閻家等鄉鎮。
(四)水資源總量 水資源總量指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產水總量(扣除兩者的重復量)。2005年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2.99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7.4%,與2004年比較增加了3.9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7.1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8.56億立方米,地表水與地下水重復計算量為2.74億立方米。
二、水資源利用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種水源工程為用戶提供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毛供水量。2005年全市總供水量7.75億立方米,包括向外區(阜新、盤錦、葫蘆島市)供水0.6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0.35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4.6%;地下水供水量7.40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95.4%。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0.005 億立方米,佔地表水供水量的1.4%;引水工程供水量0.35億立方米,佔地表水供水量的98.6%。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深層水供水量0.12億立方米,佔地下水供水量的1.6%;淺層水供水量7.28億立方米,佔地下水供水量的98.4%。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給用戶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毛用水量。2005年全市總用水量7.11億立方米,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3.96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55.6%;林牧漁業用水量0.46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6.5%;城鎮生活用水量0.76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10.7%;農村生活用水量0.35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4.9%;工業用水量1.59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22.3% 。
全市各行業用水量情況見圖。
(三)耗水量 耗水量指在輸水、用水過程中消耗掉,而不能回歸到地表水體或地下含水層的水量。2005年全市實際耗水量4.31億立方米,綜合耗水率61.0%。其中農田灌溉耗水量2.32億立方米,是耗水量大戶,耗水率59.0%;林牧漁業耗水量0.44億立方米,耗水率94.0%;城鎮生活耗水量0.41億立方米,耗水率54.0%;農村生活耗水量0.34億立方米,耗水率98%;工業耗水量0.80億立方米,耗水率50.0%。
三、水質概況
(一)廢污水排放量 2005年全市廢污水排放量為10820萬噸,其中向大凌河排放廢污水3100萬噸,佔全市廢污水排放總量的28.7%;向小凌河排放廢污水7720萬噸,佔71.3%。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5年全市污染物排放總量為10.1萬噸,其中向大凌河排放污染物7.80萬噸,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2.42萬噸,五日生化需氧量1.40萬噸,化學需氧量3.11萬噸。向小凌河排放污染物2.26萬噸,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0.586萬噸,五日生化需氧量0.32萬噸,化學需氧量1.28萬噸。評價結果表明:市區的廢污水一部分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污染物排放量有了明顯減少,基本上達到了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三)地表水水質 流經錦州市境內的較大河流大、小凌河水質污染較重。此次採用《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按豐水期(6-9月),枯水期(1-5,10-12月)對河流水質進行了評價,評價參數選用PH 、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銨氮、銅、氟化物、砷化物、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揮發酚14項,評價參數濃度代表值選用平均值。
1.大凌河水質 大凌河評價河長237公里,其中支流西河河長83公里,代表河段3個。豐水期:大凌河幹流義縣段為Ⅲ類水質;凌海段為超Ⅴ類水質;支流復興堡段為Ⅴ類水質。枯水期:義縣段為Ⅴ類水質;凌海段、復興堡段為超Ⅴ類水質。
2.小凌河水質 小凌河評價河長105公里,代表河段2個。豐水期:缸窯口段為Ⅲ類水質,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錦州段為Ⅴ類水質。枯水期:錦州段為超Ⅴ類水質;缸窯口段為Ⅴ類水質。
評價結果表明:在評價總河長342公里中,豐水期超Ⅴ類水質河長57公里,占評價總河長的16.7%;Ⅴ類水質河長128公里,佔37.4%;Ⅲ類水質河長157公里,佔45.9%。枯水期超Ⅴ類水質河長185公里,佔54.1% ;Ⅴ類水質河長157公里,佔45.9% 。
大、小凌河主要污染物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銨氮、揮發酚、氟化物、汞等。
(四)地下水水質 2005年對市常規地下水9眼井進行了水質分析,評價標准採用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93),評價結果表明,大部分地下水井水質較好,符合地下水質量標准。但在局部地區存在著污染,超標項目有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應引起重視。
四、2006年上半年供需水預測
根據2005年水資源量狀況及2006年上半年來水量預測,2006年上半年全市可供水量4.3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供0.21億立方米,地下水可供4.14億立方米。
經測算,2006年上半年全市需水量4.55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灌溉需水量2.78億立方米、林牧漁業需水量0.35億立方米、工業需水量0.86億立方米、城鎮公共需水量0.12 億立方米、居民生活需水量0.43億立方米、生態環境需水量0.016億立方米,按行政分區進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凌海市缺水比較多,為0.50億立方米,主要表現在大、小凌河扇地資源性短缺。市區缺水0.27億立方米,主要表現在郊區農業生產用水。其餘各縣區供需水量基本平衡。
2005年重要水事
1.落實責任,積極備戰,打好防汛攻堅戰
2005年汛期,全省平均降雨量要較常年多1-2成,我市各河流水勢上漲,發生大暴雨洪水的可能性很大。為此,我們本著「抓早、抓實、抓緊」的原則,扎扎實實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市防汛指揮部按照防汛責任及所轄區域,形成由市政府領導成員及市水利局領導組成的行政領導責任人和搶險責任人、市水利局中層幹部組成技術責任人的防汛領導體制。各責任人將按照各自責任區,認真檢查度汛工作,落實度汛方案。
2.建女兒河左岸帶狀公園,抓緊女兒河治理工程
為做好女兒河帶狀公園工程,6月份,我局開始了女兒河治理工程。該工程地處女兒河左岸錦朝高速公路至錦葫公路段,堤長3.9公里,其中原有土堤加高培厚1公里,新建土堤2.9公里;錦葫公路橋至女兒河南橋段,原有土堤加高培厚2.83公里,該工程已完成土堤建設20萬土方,完成投資300萬元,目前已竣工。
3.防止海水入侵,保護大小凌河扇地水資源
為保護大小凌河扇地水源地,我局自年初開始著手防海水入侵前期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成,有效地阻止了海水沿著小凌河入侵上游水源地。二期工程可研報告已於11月1日通過省水利廳技術審查,目前正在申請省發改委批復工作,二期工程將於2006年4月份動工興建,預計10月份全部竣工,整個工程預計總投資3600萬元。
4.抓好農村飲水、改水工程建設,確保人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截至目前,新建水源井58眼,配備水泵58台套,蓋井房58座,受益戶數4850戶、16200口人,4000頭大牲畜,完成投資343萬元。防氟改水完成水廠建設54處,配備水泵54台套,微機30台,壓力罐9個,架設高低壓線路18公里,鋪設管路220.3公里,解決95個自然屯、17971戶、64032口人吃上合格水。完成投資1313萬元,其中省補932萬元,自籌381萬元。
㈦ 錦州的地理環境
錦州市區域成礦地質條件較好,區內各時期岩層及地質構造均很發育,大地構造位於華北地台的東北部,區域構造位於山海關台拱、遼西台陷帶南部及遼北斷陷這三個構造的相接部位;由其控制的沉降帶和中生代斷陷盆地產有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石油、天然氣,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控制著內生礦產分布,西部以中生代的火成岩為主,賦存有金、銀、銅、鉛、鋅、鐵、錳、磷、煤及其它一些非金屬礦產,在沿海一帶賦存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與地下水,東部山區以建平群和火成岩為主,賦存著煤、膨潤土及其它非金屬礦產,平原區主要為第四系,賦存有地下水。錦州地區中生代地層發育,不僅賦存著有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及與岩漿作用有關的礦產資源,在我國乃至世界地層研究中有重要位置,而且有鳥類、魚類、爬行類、葉肢介、昆蟲、植物、孢粉和輪藻等各門類的化石,組成了極其豐富的「熱河生物群」,並已稱著於世。全區現已發現礦種48種,可開發利用的34種,已被開發利用的22種,其中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金、銀、螢石、膨潤土、花崗岩等。
1、能源礦產
區內已知有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和泥炭。煤主要分布在凌海市班吉塔鎮、義縣九道嶺鎮、前楊鄉和黑山八道壕鎮地區,截止2004年底全區尚有煤炭儲量1.2億噸。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凌海市與盤錦市交接地區及遼東灣錦州海域,錦州採油礦區面積57.27平方千米,提供地質儲量1.8億噸。油頁岩分布於義縣頭台滿族鄉上侏羅統金剛山組中,估計儲量50萬噸(由於銷路不清,未開發利用)。泥炭分布於凌海市大湖鄉,估計儲量約30萬噸,由於地質工作程度低未被利用。
2、金屬礦產
全市已發現礦產地45處,其中貴金屬23處,礦種為金、銀;黑色金屬7處,礦種為鐵、錳;有色金屬13處,礦種為銅、鉛、鋅、鉬、汞和鎳;稀有元素1處,礦種為鍺;稀有金屬1處,礦種為獨居石。除金銀鐵外,其餘礦種均未開發利用。截止2004年底金儲量34.2萬噸,鐵儲量為42萬噸。
3、冶金、化工輔助原料及特種非金屬
硅石共有礦點8處,位於義縣大榆樹堡鎮,凌海市三檯子鎮、高峰和雙羊鎮,太和區女兒河、營盤鄉和天橋區。白雲岩主要分布在義縣頭台、留龍溝滿族鄉和聚糧屯滿族鄉,北鎮市高山子、汪家墳;保有儲量7585萬噸。耐火粘土分布於凌海班吉塔鎮一帶,保有儲量53萬噸。螢石、重晶石分布於義縣頭道河滿族鄉、劉龍台和地藏寺,僅地藏寺三寶屯為大型礦床,保有儲量61萬噸。水晶僅在義縣瓦子峪,有壓電和熔煉2種,保有儲量71噸。其它如鉀長石見於凌海高峰鄉、義縣頭台鄉、天橋孫家灣和後三角山;磷礦見於天橋、凌海娘娘宮和高峰鄉、義縣頭台鄉、北寧廣寧和汪家墳鄉;紅柱石見於黑山蛇山子;上述礦產均未開發利用。
4、建築材料及其它非金屬
膨潤土是我市主要礦產,其中黑山十里鈉質膨潤土礦為大型礦床,余者為義縣後營溝、凌海羊草甸子、義縣小石廠等,截止2004年底保有儲量3218萬噸。石灰岩主要分布於凌海班吉塔鎮。小凌河後石灰窯子規模最大,儲量1.09億噸;沸石有7處礦點,在義縣上石廠、下石廠、後營溝、土嶺溝、從查溝和市區觀音洞,保有儲量404萬噸。高嶺土僅義縣二台一處,儲量為40萬噸。花崗岩是我市主要礦產,分布於閭山周邊地區,儲量達1.4億立方米。其它尚有長石、珍珠岩、黑耀岩、玄武岩、滑石、硅藻土、瑪瑙、白堊土、石墨、石棉等。
5、礦泉水和地熱
礦泉水現已發現4處,既太和區鍾屯和電廠附近、北寧沙河子和凌海大碾子地區;地熱共發現2處,湯池子地熱位於凌海市沈家台鄉湯池子村;湯河子地熱位於太和區女兒河鄉北湯河子村。錦州市主要泉水有:白砬子泉、稍戶營子泉、牛角山泉、老黑山泉、興龍泉、雙興泉、湯池子溫泉、湯河子溫泉。 遼寧錦州藏東風電場位於錦州北側的余積鎮藏東村。其地理坐標為121°15′E,41°15′N,場址位於遼寧風能資源豐富區內。藏東場址為一台地形,台地四周為平原。台地又可分為南北兩塊,每塊呈東西走向,長約3km、南北約2km。由於該場址周圍大多為平原,加之處於季風氣候區內,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南北向氣流在這里受地形強迫作用抬升加速,風速比周圍地區明顯偏大。該場地的地形特點及道路、電網等社會自然條件有利於建設風電場。
㈧ 錦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錦州南臨渤海,北依松嶺山脈,位於著名的「遼西走廊」東端,是連接中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交通樞紐。
錦州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級森林保護區1處。
1、錦州的筆架山「天橋」潮漲隱、潮落現。隱可馳舟,現可行人,是當今世界唯一的此類自然奇觀之一。
2、筆架山上的三清閣,有中國海上唯一的盤古造像,同時集儒、道、釋三教派於一閣之內,在諸多的宗教場所中實實屬罕見。
3、義縣奉國寺內供奉著七尊巨佛,面目相同,手勢各異,釋迦牟尼行列第七,國內唯一。
4、醫巫閭山山峰峻秀,景觀奇特,被譽為「中國東北三大名山之首」。
5、青岩寺觀音聖母,造型奇特,遊人如織。
6、遼沈戰役紀念館攻克錦州全景畫,中國最大。遼沈戰役紀念館已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吃的有:什錦小菜、凌川白酒、北鎮鴨梨、溝幫子熏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