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露天開采礦產資源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處理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有關於礦產資源的監管工作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統一主管,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一般來說不屬於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十一條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
② 礦產資源屬什麼部門管
礦產資源屬國務院組成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管的。
③ 礦山由什麼部門管理
礦山是由國務院進行管理的,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條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
國家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礦產資源。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礦產資源的保護工作。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准取得探礦權、采礦權,並辦理登記;
但是,已經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在劃定的礦區范圍內為本企業的生產而進行的勘查除外。國家保護探礦權和采礦權不受侵犯,保障礦區和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響和破壞。
(3)沂南縣礦產資源歸哪個部門管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十一條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
④ 礦產資源由哪個部門管理
《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1994〕第152號發布)第三條規定: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國務院授權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全國礦產資源分配實施統一管理。
⑤ 偷采礦產資源有哪個部門管理
法律分析:由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或是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管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國務院授權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全國礦產資源分配實施統一管理。此外,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依法追究刑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第三條 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國家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礦產資源。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礦產資源的保護工作。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准取得探礦權、采礦權,並辦理登記;但是,已經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在劃定的礦區范圍內為本企業的生產而進行的勘查除外。國家保護探礦權和采礦權不受侵犯,保障礦區和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響和破壞。從事礦產資源勘查和開採的,必須符合規定的資質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⑥ 石礦開采歸哪個部門管
法律分析:石礦開采一般歸安監、工商、質監等部門管。安全監管是安全管理的一種措施,主要是為了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運用行政力量,並且對安全進行監督與管制的一種特殊活動。現代管理中的監督通常是指,管理主體為獲得較好的管理效果,對管理運行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活動所實行的檢查、審核、監督督導和防患促進的一種管理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第十五條 設立礦山企業,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並依照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由審批機關對其礦區范圍、礦山設計或者開采方案、生產技術條件、安全措施和環境保護措施。
⑦ 礦業權由哪個部門來管理
礦業權管理是礦產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指國家礦產資源行政管理機關為行使國家礦產資源所有權,保護礦業權人合法權利的基本要求,對探礦權、采礦權從設立到注銷全過程的行政管理。
《礦產資源法》(1986年通過,1996年修正)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
《礦產資源法》(1986年通過,1996年修正)第三條規定: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准取得探礦權、采礦權,並辦理登記;但是,已經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在劃定的礦區范圍內為本企業的生產而進行的勘查除外。
備註: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1998〕5號),原地質礦產部的行政管理職能已劃入國土資源部,本文所指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即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⑧ 礦產資源管理制度
【礦產資源所有權管理制度】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管理的職能源自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礦產資源法》第三條第1款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這項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有:通過許可證制度,使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在法律上得以實現;通過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等,使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在經濟上得以實現;通過編制實施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實施探礦權、采礦權制度,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處置權得以實現等。
【勘查許可證制度】是指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海域從事礦產資源勘查活動的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必須向勘查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經批准取得探礦權,辦理登記手續並領取勘查許可證方可在批準的范圍內從事礦產勘查活動的制度。但已經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在劃定的礦區范圍內為本企業的生產而進行的勘查工作,不需要申請勘查許可證。國家保護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響和破壞。勘查區塊登記管理制度,是指勘查礦產資源,必須按照以基本單位區塊計算的勘查作業區范圍提出申請,經登記管理機關審查核准,繳納探礦權使用費,領取勘查許可證,成為探礦權人後,方可進行礦產資源勘查活動的基本制度。礦產資源勘查登記工作,由國務院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
【采礦許可證制度】是指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海域從事礦產資源開采活動的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必須向采礦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經批准取得采礦權,辦理登記手續並領取采礦許可證方可在批準的礦區范圍內從事采礦活動的制度。礦產資源開采根據礦床規模、礦產類型等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分四級審批。其中,開采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礦區的礦產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辦理申請、審批和采礦登記時,應當持有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文件。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制度】是指探礦權人、采礦權人依法經批准,在不同持有者之間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周轉過程中達到資源合理配置目的的制度。《礦產資源法》第6條規定了探礦權、采礦權可以轉讓的情況:「探礦權人有權在劃定的勘查作業區內進行規定的勘查作業,有權優先取得勘查作業區內礦產資源的采礦權,探礦權人在完成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後,經依法批准,可以將探礦權轉讓他人;已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而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
【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礦產資源的使用者即探礦權人、采礦權人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必須向所有權人以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的形式支付一定費用的法律制度。《礦產資源法》第5條規定,「國家對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開采礦產資源,必須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監督管理制度】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法律制度。按《礦產資源法》的規定,監督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監督礦山企業採用合理的開采順序、開采方法和選礦工藝;監督礦山企業開採回採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達到設計要求;監督綜合開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情況;等等。
【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是指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以國家的身份依法向探礦權、采礦權人徵收的體現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財產收益的行政管理活動。其主要內容有: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管理、礦產資源補償費的使用管理。
【不得壓覆重要礦床規定】是指在進行工程設施建設前未經國務院授權的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壓覆重要礦床的制度。法律中規定的工程設施建設的范圍包括:鐵路、工廠、水庫、輸油管道、輸電線路和各種大型建築物或者建築群。所謂不得壓覆的重要礦床是指:①經過勘查工作、探明儲量較豐富、品位高,開采技術條件比較優越,開發後預期經濟效益顯著的礦床;②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礦產地。在建設上述工程設施前,建設單位需向相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了解工程所在地區的礦產資源分布和開采情況。
【勘查用地補償制度】是指在礦產勘查時,在使用他人土地時對他人財產造成損害的,由探礦權人給予賠償的法律制度。具體賠償規定如下:對耕地造成損害的,根據受損害的耕地面積前三年平均年產量,以補償時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計算,逐年給以賠償,並負責恢復耕地的生產條件,及時歸還;對牧區草場造成損害的,按照與損害耕地相同的規定,逐年給以賠償,並負責恢復草場植被;對耕地上的農作物、經濟作物造成損害的,根據受損害的耕地面積前三年平均年產量,以補償時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計算,給以賠償;對竹木造成損害的,根據實際損害株數,以補償時當地市場平均價格逐株計算,給以賠償;對土地上的附著物造成損害的,根據實際損害的程度,以補償時當地市場平均價格,給以適當賠償。其中,勘查用地免於賠償的范圍,是指探礦權人在某些類型土地上勘查不需要支付賠償的范圍。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規定,探礦權人在沒有農作物和其他附著物的荒嶺、荒坡、荒地、荒漠、沙灘、河灘、湖灘、海灘上進行勘查的,不予補償。但是,勘查作業不得阻礙或者損害航運、灌溉、防洪等活動或者設施,勘查作業結束後應當採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地質環境行政管理】是指國土資源行政機關依法在地質環境保護管理職能范圍內對地質環境保護、治理活動中的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的行政管理活動。其主要內容有:地下水資源環境管理、地質環境資源保護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管理。
【國家采礦權補償制度】是指國家對因為設立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而被迫撤出的原采礦權人給予適當合理補償的制度。
【外商投資勘查開發礦產資源】是指外國投資為主體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個人在中國投資勘查開發礦產資源的行為。《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七條規定,國家允許外國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投資勘查、開采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監督管理機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規定,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協助國務院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設區的市、自治州和縣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管理礦產資源的部門,依法對本級人民政府批准開辦的國有礦山企業和本行政區域內的集體所有制礦山企業、私營礦山企業、個體采礦者以及在本行政區域內從事勘查施工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監督管理,依法保護探礦權人、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
⑨ 中國礦產資源的管理機構有哪些
滿意答案 好評率:100%
國土資源部——主管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其內設機構在礦產資源管理方面的主要職能:
政策法規司 組織起草有關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組織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辦理有關行政復議事宜;調研和起草綜合性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政策等。
規劃司 組織研究全國和重點地區國土綜合開發整治的政策措施,起草編制全國性及區域性的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規劃、地質環境規劃;土地復墾規劃等專項規劃等。
礦產開發管理司 依法進行采礦審批登記發證和采礦權轉讓審批登記;依法調查處理重大采礦爭議、糾紛;審核評估機構從事采礦權評估的資格,審核國家出資形成的采礦權評估結果;依法進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監督管理,依法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等。
礦產資源儲量司 組織擬定礦產資源儲量管理辦法、標准、規程、規范;組織建立健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的專家系統;承擔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和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組織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分析;研究擬定礦產資源政策。
地質勘查司 組織擬定地質勘查工作標准、規程、規范;組織礦產資源、海洋資源調查評價,起草編制地質勘查規劃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依法進行勘查審批登記發證和探礦權轉讓審批登記;審核對外合作勘查、開采區塊;依法調查處理重大地質勘查爭議、糾紛;審核評估機構從事探礦權評估的資格,組織確認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評估結果。
地質環境司 擬定地質遺跡等地質資源和地質災害管理辦法;組織編制和實施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與塌陷等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遺跡保護規劃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協調重大地質災害防治;指導地質災害和地下水動態監測、評價和預報;組織認定具有重要價值的古生物化石產地、標准地質剖面等地質遺跡保護區,組織保護地質遺跡和地質災害防治。
執法監察局 組織對執行和遵守國家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等。
中國鐵合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