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汝州國土資源局長叫什麼

汝州國土資源局長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09 10:22:22

❶ 仝孟蛟案判決書

只查到相關報道:
賣官窩案被查8人受賄落馬
三門峽原副市長張君貴等官員落馬後,市委原組織部長李衛民被立案
9月22日,三門峽市委門口天陰雲沉,當地展開反腐風暴已1年有餘,多名處級以上幹部落馬。
河南三門峽市的系列反腐案持續至今已1年有餘,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在這場反腐風暴中,三門峽原副市長張君貴、原市交通局局長單向東、原市房管局局長黃國華等8名官員,相繼因受賄落馬。

其中單向東、原盧氏縣交通局局長揣予蘇、原澠池縣委書記仝孟蛟,均有賣官情節。仝孟蛟受賄近千萬,絕大部分與賣官有關。今年8月27日,安陽市委副書記李衛民被河南省檢察院反貪局立案偵查。河南省紀委初步查明,李衛民在擔任三門峽市委組織部長期間,利用幹部選拔任用之機,收受他人賄賂。

李衛民現已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他成為三門峽系列反腐案中,又一名落馬官員。

8月27日,河南省檢察院反貪局以「涉嫌受賄罪」對安陽市委副書記李衛民進行立案偵查。

而李衛民在被立案之前就已失蹤。

今年5月19日,身為河南省安陽市委副書記的他,參加完原海南省常務副省長方曉宇在北京的遺體告別儀式後,乘車返回安陽途中,於石家莊市一家賓館內失蹤。

李衛民是2009年8月從三門峽市調任至安陽,此前是三門峽市委組織部長。

在他調任期間,三門峽市掀起一場反腐風暴,包括一名副市長在內的多名處級以上官員落馬。

7官員落馬1官員出逃

從去年開始三門峽發現系列腐敗、落馬官員有賣官情節,前市委組織部部長出逃

李衛民調任安陽只工作了9個月。在其出走之前,他周圍的一些同事朋友已感到其「不對勁」。一名知情者說,當時好多工作需要他參加,他都沒參加。

在李衛民調離三門峽市之際,河南紀檢部門業已陸續披露當地的腐敗案有5起。

它們分別是:三門峽市原副市長張君貴(副廳級)涉嫌受賄;三門峽市交通局原局長、黨委書記單向東涉嫌受賄;三門峽市房管局原局長、黨組書記黃國華涉嫌受賄;三門峽市交通局原助理調研員田成亮涉嫌受賄,以及盧氏縣交通局原局長揣予蘇涉嫌受賄。

此外,據記者調查,三門峽官方尚未披露但坊間流傳著的另2起案件業已進入司法程序。它們分別是:三門峽市財政局原局長呂萬松案和澠池縣委書記仝孟蛟涉嫌受賄案。

其中,據三門峽市原交通局局長單向東的法院判決書顯示,他被認定的受賄事實總共9起,其中4起與用人提拔有關。每次,單向東為他人職務提拔提供幫助,就會收受數萬不等的賄賂,最低3萬元,最高10萬元。

如2008年下半年,單向東接受薛某某的請托,為其職務提拔提供幫助,收了對方3萬元;2001年至2009年,單向東接受林某的請托,為其職務提拔幫忙,先後分九次收了對方總共10萬元。

判決書未透露這些被提拔者的身份和級別。

目前無證據顯示,這些被提拔者和李衛民存在利益關系。只是他們被提拔的時期均是在李衛民任三門峽市委組織部部長期間。

調查還發現,上述涉案人中,原三門峽市房產管理局長黃國華、原三門峽市財政局長呂萬松、原澠池縣委書記仝孟蛟的職務調整和晉升,也是在李衛民任三門峽市委組織部部長期間。

而據官員任免規定,市直部門正處級官員調整、任命,縣長和縣委書記的調整、任命,都必須先由市委組織部給初步意見,才能進入隨後的程序。

三門峽市一名知情者稱,李衛民的意見對初級官員晉升很重要。

土地案牽出系列腐敗

一塊交通用地開發中,市國土局土儲中心主任被查出受賄100餘萬元,牽出原市交通局局長

對於此次反腐風暴的源頭,在三門峽市存在著這樣一個說法,它是由一名叫代躍進的副處級官員引發的。

代躍進原是三門峽市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主任。此前,他是三門峽陝縣國土資源局的黨組書記和局長。

因為陝縣一起土地問題被舉報,而牽出了代躍進。

代躍進於今年4月,被三門峽市中院認定,在2003年10月至2007年底其任陝縣國土局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或房地產公司牟取利益,先後收受「好處費」144萬元,獲刑12年。

據了解,代躍進所涉案中,其中一筆受賄款涉及交通用地,也由此牽出了包括三門峽市交通局長單向東,以及曾分管交通工作的三門峽副市長張君貴。

調查中,也有受訪者稱,單向東於去年早已被河南省紀委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單向東,三門峽人,生於1955年,上世紀90年代,曾任三門峽市湖濱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偵破過三門峽當地領導幹部受賄案,後調三門峽市政府任法制科科長,歷任三門峽市國土局副局長、三門峽市信訪局局長。

2000年2月,單被任命為三門峽市交通局長,一直連任至案發落馬。

三門峽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大代表說,單向東的東窗事發,或與內部舉報有關。

「人代會上,曾通報過單向東的兩個問題,一是被指蓋房、修路過程中收受承包商上百萬賄賂,再個是幫助提拔一名幹部收受賄賂10萬元。」上述人大代表說。

單向東的法院判決書顯示,早在2009年3月,單向東就已經得到了省紀檢委正在查他的信息。單先後籌集資金260萬元,欲通過朋友找關系行賄,以阻止對其查處。後行賄未果,贓款被追回。

2009年7月2日,單向東被羈押。同年8月20日,單被三門峽市人大常委會免去交通局局長職務。

2009年12月,單案指定在安陽市北關區法院異地審理。法院認定,2001年至2009年期間,單利用擔任三門峽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的職務便利,為有關單位、個人牟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賄賂款共計人民幣264萬元、美元1萬元、港幣5萬元,獲刑13年。

副市長牽連落馬

原市交通局長主動交代向副市長張君貴行賄,張被查出利用職務之便受賄400餘萬元

單向東落馬後,三門峽市副市長張君貴也被調查。

據單向東的判決書顯示,單向東法庭受審時稱,他主動交代向副市長張君貴行賄,應屬立功行為,這點後被法院認定屬實。

張君貴升任副市長期間,主抓三門峽全市交通工作,與身為三門峽市交通局長的單向東來往較多,關系密切。

據了解,2009年6月15日,張君貴尚出現在督查「三夏」和防汛工作現場,直到那年10月21日,三門峽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十七次會議上,才出現檢察機關對張君貴採取強制措施的消息。

張君貴,河南靈寶人,與單向東同年,生於1955年,畢業於河南電大財政專業。

1986年7月,張君貴進入三門峽市財政局工作,歷任預算科科長、市國資局局長,1996年2月至2002年1月任三門峽市財政局局長、黨組書記。2002年2月7日,張被任命為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這個老財政局長為人豪爽,講義氣,在三門峽的口碑不錯。」一位熟識張君貴的知情人說,在任財政局長期間,張曾牽涉經濟問題,其愛人還被檢察院帶走調查過,後來風波得以平息。

今年初,河南省紀委常委、監察廳副廳長郭鍀昌通報:張君貴利用其曾擔任三門峽市副市長的職務之便,為他人牟取利益,涉嫌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260.8萬元,接受禮金218萬元。張君貴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據張君貴案代理人介紹,張案已於去年下半年移交檢察機關,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但尚未開庭。對於案情及異地審理等信息,張案代理人以敏感為由未予透露。

張君貴受賄案,成為去年河南省35起商業賄賂和工程建設領域典型案件之一。張也因此成為河南省去年因受賄落馬的18名廳級幹部當中的一員。

縣交通局長助人買官

揣予蘇和原市交通局長單向東案有著高度相似,均有提拔他人收取好處費;揣受賄128萬元

張君貴、單向東、代躍進於2009年12月22日,被終止市人大代表資格。那天,同被終止人大代表資格的還有一人:揣予蘇。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揣予蘇案與上述3人的關系。但三門峽當地一名知情人稱,他們幾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交通系統的。

揣予蘇原是三門峽盧氏縣交通局長,現已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09年11月,三門峽義馬市法院對其作出一審判決,揣予蘇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128.3萬元,另有217萬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被判有期徒刑12年。

在揣予蘇案被公開的受賄案情節中,能發現其與單向東案有著高度相似。

法院判決書顯示,揣予蘇的多起受賄事實中,2002年春節至2009年春節期間,揣通過幫助或提拔他人工作職務,每年都會收取數額不等的「感謝費」,少則1萬元,多則10萬元。

調查中,記者發現,在單向東案辦理的同時,三門峽交通系統還曝出這樣一起腐敗案,三門峽市交通局原助理調研員田成亮利用曾擔任臨(臨汾)三(三門峽)高速公路項目辦公室副主任職務之便,用欺騙手段,違規報銷63720元。

據了解,目前田成亮已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市財政局長被抓

副市長落馬後,原市房產管理局長被查出受賄94.8萬元;市財政局長也被移送檢察機關

三門峽當地有這樣一種說法,副市長張君貴落馬後,牽出了原市房產管理局局長黃國華。「張君貴早先向組織交代,黃國華曾向其行賄。而在開庭時,張又稱自己記錯了。」

黃國華的代理律師對此予以否認。

黃國華今年54歲,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任三門峽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2008年10月任三門峽市房產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至案發。

今年4月6日,黃國華受賄案在許昌縣法院審結。

法院審理查明,黃在任三門峽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和三門峽市房產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期間,先後收受16人20次財物,受賄94.8萬元,獲刑7年。

黃國華被抓之後,去年8月,河南本地論壇出現這樣的消息,「三門峽『財神爺』呂萬松被河南省紀委雙規。」

呂萬松原是三門峽市財政局長。

他的仕途從澠池縣財政局副局長起步,歷任澠池縣財政局長、三門峽市信託投資公司經理、三門峽市城市信用社理事長(三門峽商業銀行前身)。

今年1月12日,三門峽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次會議,免去呂萬松三門峽市財政局長職務。

今年4月20日,三門峽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表決通過許可檢察機關對呂萬松採取強制措施的決定。

據三門峽市檢察院一知情人介紹,呂萬松現已被移送檢察機關,據說涉及一筆50萬元的案子,但具體案情不清楚。關於何地審理、是否已開庭等信息均不詳。

澠池縣委書記受賄千萬?

三門峽系列腐敗案中,仝孟蛟為涉案金額最大處級官員,很大一部分受賄與賣官有關

三門峽系列腐敗案到此並未結束。就在三門峽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同意通過對呂萬松採取強制措施決定時,會議還審議通過了「關於停止澠池原縣委書記仝孟蛟人大代表資格」的報告。

仝孟蛟生於1962年,在職研究生學歷,曾任三門峽市水利局長,2007年任澠池縣委書記。2009年7月,調三門峽市委任副秘書長,9月被雙規。

當地知情人稱,仝的落馬,與當地企業舉報有關。

澠池縣一國有企業改制,合同約定由河南天瑞集團參與重組,而隨後該國企又被「賣」給一上海企業。河南省優化辦會同三門峽市紀委,來澠池縣調查,發現仝孟蛟有違規行為,隨後查出仝一系列受賄問題。

網上消息稱,仝孟蛟涉嫌受賄金額高達2000多萬元,是已經披露三門峽腐敗案中涉案金額最大的一個處級官員。

對此,仝孟蛟代理人透露,仝確實主要被控涉嫌收受賄賂,但檢方指控的金額不及網路傳言,總計不到1000萬元。

仝孟蛟的代理人還透露,仝孟蛟被控受賄金額中,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仝孟蛟為幫助他人安排工作及提拔升遷後,收到的感謝費。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8月6日,河南汝州市法院受理的一起正縣級領導幹部行賄案,行賄對象即為仝孟蛟。

據檢方指控:2007年4月,時任澠池縣城關鎮黨委書記的王河渠,在時任澠池縣委書記仝孟蛟的推薦和幫助下,被提拔為三門峽市醫葯總公司(管理局)副總經理(副局長)、黨委委員。為表感謝,王河渠於2007年4月向仝孟蛟行賄10萬元。

三門峽一政府官員告訴記者,仝孟蛟落馬後,澠池縣副縣長毋世芳也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

今年6月,毋世芳在蘇州考察學習期間,被三門峽市檢察院帶走,「他沒有走雙規程序」。

這名知情者稱,澠池縣政協副主席周年生也已被澠池縣檢察院立案偵查。

迴避制能否遏制賣官?

仝孟蛟被指藉助制度漏洞、有本地為官嫌疑;有人質疑市委組織部為何不嚴把關

今年9月1日上午,仝孟蛟案代理律師對記者介紹仝孟蛟案的最新進展。他說,三門峽市紀委找仝談話,仝主動退贓。此案8月份已在平頂山中院開庭。目前在等待法院判決。

澠池一知情人反映,2007年,仝孟蛟升任縣委書記後,連續三次調整科級幹部,人數達二百餘人,並傳仝孟蛟在提拔他人過程中大肆收取賄賂。

對於仝孟蛟案中最大的疑問是仝被提拔的程序。有人認為仝是澠池縣本地人,2002年為何能調澠池任縣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黨政領導幹部任職迴避暫行規定》,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實行迴避制度,擔任縣(市)委書記、縣(市)長職務以及縣(市)紀檢機關、組織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長地任職。

一名熟悉仝孟蛟的知情人說,當初確實有過關於迴避任職的爭論,但支持者一方的觀點是,仝孟蛟雖是澠池人,但成長地不在澠池,而在附近的義馬。

義馬和澠池存在這樣一種微妙的關系。

上世紀70年代,義馬只是澠池縣轄區的一個鄉鎮,直到1981年,隨著義馬礦區的發展壯大,義馬才脫離澠池縣成立縣級市。

「仝父在義馬市人大主任位子上退休,仝很小的時候就舉家遷往義馬。」前述知情人說,但是,在澠池,仝孟蛟還有很多親戚和朋友。

「仝孟蛟1962年出生,義馬1981年建市,也就是說,仝孟蛟20歲之前,都算是在澠池縣,你說澠池到底是不是他的成長地?」三門峽的一位處級幹部說。

由於縣委書記、縣長任命需要市委組織部給於初步意見,所以當仝孟蛟落馬、前市委組織部部長李衛民出逃之後,三門峽當地有人產生疑問,李衛民和仝孟蛟是否存在某種利益關系。

記者從仝孟蛟的代理人處獲知,檢察機關的卷宗內,並不涉及仝孟蛟與李衛民之間的關系。

在李衛民老家——安陽青春村,記者見到其堂弟李食堂。他說,村裡在今年六七月份就已知道李衛民出事。但具體什麼事,他們一直不得而知。他已有多年未見李衛民,即便去年冬天李衛民回鄉祭祖,他們也未謀面。

對於李衛民的出逃,李食堂感到可惜,他說,李衛民是他們村裡出的最大的一名官員。

以下官員涉嫌賣官

李衛民

河南省紀委初步查明,李衛民在擔任三門峽市委組織部長期間,利用幹部選拔任用之機,收受他人賄賂。

單向東

被認定的受賄事實共9起,其中4起與用人提拔有關。單每次會收受數萬元不等的賄賂,最低3萬,最高10萬。

揣予蘇

被認定於2002年至2009年期間,通過幫助或提拔他人工作職務,每年收取「感謝費」,少則1萬元,多則10萬元。

仝孟蛟

仝孟蛟代理人透露,仝被控受賄金額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其為幫助他人安排工作及提拔升遷後,收到的感謝費。

□本報記者 劉剛 河南三門峽、安陽報道

❷ 伊川縣國土資源局

伊川縣位於河南省西部,距省會鄭州152公里,北連洛陽市,南接嵩縣境,東與登封縣比鄰,西與宜陽縣搭界,東北與偃師市相交,東南與汝陽縣相接。全縣跨越北緯34°13′~34°33′,東經112°12′~112°46′,東西長50.7公里,南北寬34.5公里,總面積1059.45平方公里(注:由於數據誤差造成,2009年為1058.41平方公里)。伊川縣隸屬洛陽市,轄城關、彭婆、鳴皋、水寨、白沙、江左、高山、呂店8鎮和平等、白元、葛寨、鴉嶺、半坡、酒後6鄉,369個行政村,總人口72萬餘人。

黨書卿 黨委書記、局長

張積學 黨委委員、副局長

杜群淵 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趙貴星 黨委委員、副局長

李生秦 黨委委員、副局長(女)

周紅欽 黨委委員、副局長

郭松喜 黨委委員、副局長

侯金木 黨委委員、副局長、紀檢組長

張鎖君 黨委委員、副局長

鍾樹卿 黨委委員、副局長

黨書卿簡介:伊川縣呂店鄉人,196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漢族,大學本科學歷。1978年12月參加工作,先後任伊川縣高山鄉鄉長、農機局局長、林業局局長、建設局局長;2008年8月至今,任伊川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設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人事教育科、財務科、紀檢監察室、法規監察科、信訪科、建設用地科、耕地保護科、地政地籍科、土地利用科、規劃科、測繪科、礦產開發科、資源與環境科、檔案科、窗口辦、女工辦、安全監督科、績效考核辦公室、工會辦公室21個科室;設土地監察大隊、礦產稽查大隊、土地儲備中心、地產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冶金管理所6個二級機構;轄城關、鴉嶺、高山、平等、鳴皋、酒後、白沙、半坡、江左、白元、水寨、呂店、葛寨、彭婆14個國土資源所和城關、彭婆、白沙、高山、半坡5個礦管站。截至2010年12月31日,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有幹部職工365人(注:2009年為381人,退休16人)。

【土地資源】根據伊川縣第二次土地調查統計,伊川縣土地資源總面積為105944.75公頃。其中,耕地60600.61公頃,占總面積的57.2%;園地898.47公頃,占總面積的0.85%;林地3426.08公頃,占總面積的3.2%;草地2646.04公頃,占總面積的2.5%;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184.11公頃,占總面積的13.4%;交通運輸用地2949.35公頃,占總面積的2.8%;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547.96公頃,占總面積的3.35%;其他土地17692.13公頃,占總面積的16.7%。

【耕地保護】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有關制度,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全縣耕地保護面積穩定在60939公頃(注:土地調查數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始終保持在57115.37公頃以上。在全縣范圍內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369個,基本農田保護塊2247個,設置保護標志478個;完善基本農田檔案資料,製作基本農田保護塊統計表和匯總表300餘份,同時製作鄉村基本農田保護牌300餘個,編制鄉村基本農田保護圖400餘張,做到責任人、面積、四至明確;縣與鄉(鎮)、鄉鎮與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與小組、小組與個人分別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明確各級對基本農田保護的責任;以縣政府名義下發了《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明確各鄉(鎮)長為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2010年,伊川縣國土資源局積極申報補充耕地儲備項目兩個批次,總面積347.7233公頃,新增耕地面積312.9678公頃,可用於占補平衡面積312.9678公頃;實施補充耕地項目5個,補充耕地129.8633公頃,為洛欒高速路、濱河新區、產業集聚區等建設項目補充耕地129.8633公頃,做到占補耕地略有盈餘。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組織報件15個,面積4226.68畝。其中,城市批次2個,面積927.41畝,全獲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鄉鎮批次3個,面積1638.98畝,已獲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2個批次,面積1518.48畝;調整鄉鎮建設用地區位1個,面積66.34畝,已獲洛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農轉用;衛片執法組織報件2個,面積782.4畝,已獲洛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農轉用;全省清查違法違規專項行動中,組織上報8個補辦批次,面積3398.39畝(包括徵收4個批次,面積1858.74畝,已報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審批;鄉鎮4個批次,面積1539.65畝,已獲洛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農轉用)。依法、及時保障了洛欒高速路、濱河新區、產業集聚區等多項重點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

【規劃管理】2010年,嚴格執行伊川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和伊川縣土地利用年度計劃(2010年),依法預審了河南龍泉金亨電力有限公司2×600兆瓦發電工程鐵路專用線項目、洛陽新奧華油燃氣有限公司洛陽市管道天然氣利用工程高壓輸配管網一期建設項目、西氣東輸二線入市管道大庄門站項目、河南省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西氣東輸二線洛陽一偃師支線》大庄輸氣站建設項目等建設項目。2010年,引導龍鼎集團、伊川電力集團、商仝公司等13個招商引資項目入駐產業聚集區或工業園區。

【國土資源規劃修編】2010年,在伊川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順利通過河南省人民政府審批的基礎上,伊川縣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修編工作認真落實縣級規劃下達的各項控制指標,優化土地利用布局,在保證「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按照「有限指標保重點,一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優先保障城鎮基礎設施、能源、交通、水利等重點項目用地,統籌城鄉發展,合理安排新農村建設用地。2010年3月,伊川縣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修編工作通過洛陽市人民政府批准。伊川縣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修編文本(初稿)已上報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審批。

【地籍管理】2010年,完成日常土地登記發證370宗,其中,集體土地登記260宗,國有土地登記170宗(包括城鎮宗地變更登記110宗,抵押登記60宗)。2010年5~6月,積極開展城鎮地籍更新調查數據建庫工作,完成城鎮宗地檔案拍照7570宗,並建立宗地檔案電子文檔;完成外業補測2.7平方公里,初步建成伊川縣城鎮地籍電子資料庫。2010年11月,伊川縣城鎮地籍更新調查數據建庫工作順利通過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和洛陽市國土資源局聯合驗收。

【土地二次調查】在2009年的基礎上,2010年8月26日,伊川縣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第二次土地調查辦公室復核驗收。

【國有土地資產管理】嚴格控制建設用地供應總量,努力實現土地資產價值,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加強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堅持土地集中統一管理;嚴格執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除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設施等用地符合劃撥條件的,其他建設使用土地一律採取招投標方式公開出讓;加強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管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要依法公開交易,杜絕隱形交易,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要在有形土地市場公開進行,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加強地價管理,確保土地出讓金應收盡收,杜絕國有資源流失。2010年,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則,依法依規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9宗,面積1314.48畝,出讓土地價款13932.96萬元;依法依規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供應2宗,面積1070.22畝。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2010年2月,伊川縣人民政府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活動,下發了《伊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活動實施意見》(伊政[2010]35號),明確創建活動的工作目標、方法步驟、工作要求等內容;認真貫徹洛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標准化廠房建設的意見》,強化措施,穩步推進,伊川縣標准化廠房累計建設171400平方米,完成投資16397萬元;在規劃修編中,利用新一輪土地規劃修編之機,合理配置產業聚集區用地規模,將9000畝建設用地指標向產業聚集區傾斜,使之成為河南省唯一一家發展區、控制區全部安排為建設用地的產業聚集區;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置換土地1265畝。

【土地收購儲備】2009年,上報小庄鋁板材項目用地,面積159畝,2010年3月,洛陽市國土資源局轉發了河南人民政府批復。

【土地開發整理】2010年12月21~23日,國家投資1429萬元、規劃總面積681.40公頃的伊川縣酒後鄉土地整理項目順利通過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終驗。同時,投資421.46萬元、規劃面積106.41公頃的白沙鄉土地整理項目和投資442.58萬元、規劃總面積171.9公頃的呂店鄉土地整理項目順利通過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的初驗;2010年6月18日,投資960萬元的呂店彭婆土地整理項目開工建設,截至12月31日,工程量完成了40%。

【執法監察】2010年,伊川縣國土資源局巡查發現和接到舉報的各種土地違法案件有89起,立案查處81起,強制拆除8宗,逮捕4人,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7人;立案查處礦產資源違法案件19宗,罰款86萬元;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案件發現率、查處率、移交移送率達100%,按期辦結率達92%,全年無重大違法違規佔用耕地案件發生。

【衛片執法檢查】2010年,全國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涉及伊川縣54個圖斑,遙感面積1099.9畝。通過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有關科室與各國土資源所的實地勘測、定界測量,54個圖斑實際涉及佔地88宗。其中,合法用地61宗,佔地面積765.1畝;偽變化26宗,佔地面積322.97畝;違法佔地1宗,佔地面積5.4畝,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0.7%。

【信訪穩定】2010年,共接待來信、來訪人員310人次,立案162起,結案144起,辦結率達88%,辦理京、省、市、縣批轉案件87起,辦結80起,辦結率達91%;受理行政復議、應訴案件25起,維持原決定或勝訴25起,勝訴率100%。

【測繪管理】2010年,伊川縣境內實施測繪的伊川縣永佳地勘測繪有限公司、伊川縣伊苑房地產測繪隊、伊川縣規劃局測繪隊三家單位均按要求備案;2月,通過公開招聘、組織決定的方式,從鄭州測繪工程學院招聘4名測繪專業人才充實到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測繪隊;3月,在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籌資32萬元,為測繪科添置了電腦1台、手提GPS全球定位儀1部、勘測定界軟體1套,建立起了CORS基站;4月,按照河南省測繪局有關測繪資質復審換證統一要求,將注冊資金由原來的3萬增資到50萬元人民幣;在「8·29」測繪宣傳日中,國土資源局會同城建、規劃等部門的測繪單位在縣城人民大街設立宣傳一條街,扎宣傳彩虹門2個,懸掛橫幅16條,設立咨詢台2個,散發宣傳彩頁1000份,同時在縣有線廣播電視台播放宣傳字幕5天,利用移動通信發送測繪公益簡訊10000條,廣泛宣傳了測繪知識,提高了廣大群眾對測繪管理的認識;9月17日,「數字城關」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河南省測繪局專家組檢查驗收;11月26日,成功申報了「數字伊川」項目,爭取配套資金70萬元,並和河南省測繪工程院簽訂《伊川縣數字縣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及應用示範項目協議書》;按照洛陽市國土資源局、伊川縣人民政府有關規范用地專項行動的精神,對全縣54宗違法佔地進行了勘測定位,並依法出具測量報告,為建設項目的合法用地及早日產生經濟效益作出應有貢獻。

【礦產資源】伊川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煤、鋁礬土、磷礦石、花崗石、鐵礦石、石油、礦泉水等37種礦產資源。其中,煤儲量1.8億噸,鋁礬土儲量2億噸,煤炭資源主要分布於半坡、白沙、高山、常川、呂店等鄉鎮境內,總儲量18653萬噸左右,采出3173萬噸,現保有15480萬噸。鋁礬土資源主要分布於伊川、登封、汝州三縣市交界處的白窯至魯溝一帶,地質儲量約750萬噸。磷礦資源主要位於葛寨鄉石梯至酒後鄉翟溝一線,估計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鐵礦石地質儲量約90萬噸。

【采礦權管理】2010年,加強對采礦權(探礦權)的設立、變更、出讓、登記、儲量、年檢的管理。3月和6月,分兩批向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申請設立14個采礦權,8月,全部獲批准;5月,伊川縣有5家非煤礦山企業采礦許可證到期,4家提出延續申請,2家延續完畢,2家正按要求、按程序辦理手續,1家按程序依法予以注銷;認真開展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及時解決了礦業權實地核查中發現的23個問題,並根據洛陽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印發洛陽市采礦權登記資料庫更新與換證工作方案的通知》(洛國土資[2010]263號)的要求,圓滿完成了采礦權登記資料庫更新和采礦許可證的換證工作;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批轉河南省煤炭企業兼並重組實施意見的通知》(豫政[2010]32號)、《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兼並重組煤炭企業辦理采礦權轉讓變更及延續登記手續有關問題的通知》(豫國土資[2010]57號)和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的有關要求,及時對伊川縣兼並重組煤炭企業上報的資料進行了初審,並按《河南省煤炭企業兼並重組領導小組關於下發第一批兼並重組小煤礦名單的通知》(豫煤重組[2010]3號)要求,及時將第一批21個兼並重組小煤礦轉讓變更資料報至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試行)》(國土資發[2003]197號)等有關采礦權出讓的法律法規規定,經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批准,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掛牌出讓7宗采礦權;全縣有32家煤礦和10家非煤礦山參加儲量動態管理,占應檢90%,合格率95%;全縣有41家礦山企業參加礦業權年檢,占應檢90%,合格率為95%。

【地質災害防治】2010年3月,成功申報了中央財政投資741萬元的伊川縣酒後鄉瑤來村、梁疙瘩村不穩定斜坡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8月26日,中央財政投資220萬元的伊川縣半坡鄉白窯村礦山環境治理項目開工建設。截至12月31日,該項目已完工,正等待洛陽市國土資源局驗收;10月16日,伊川縣寶雨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通過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專家組初驗。

【冶金管理】2010年,由於受伊川縣「3·31」特別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影響,伊川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處於全面整頓的局面,伊川縣冶金行業管理也處於停滯階段。

【「空心村」整治】2010年3月,為貫徹落實國家、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有關「空心村」整治活動的精神,伊川縣國土資源局要求各國土資源所對本轄區內的「空心村」進行一次全面排查,並對清理出來的「空心村」的位置、面積、存在原因等情況建立台賬,分類登記造冊,匯總後報縣局規劃科;制訂下發了《伊川縣空心村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治理意義、目標任務、治理標准、治理重點、工作措施、組織驗收等內容,為扎實開展「空心村」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採取試點村帶動的方式,逐步在全縣推廣開展「空心村」整治活動。4月,伊川縣選定呂店鎮翟溝、周溝、下范、孫窯等6個行政村為試點村,預計整治面積約700餘畝。截至12月31日,已完成2個試點村,整治面積300餘畝,現在處於等待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檢查驗收的階段。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2010年6月,根據國土資源部、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有關開展「千村整治」示範工程的精神,伊川縣國土資源局報請縣政府制定下發了《伊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伊川縣土地綜合實施方案的通知》(伊政[2010]65號),通知特別確定了縣土地綜合整治的規劃目標是2010年啟動整治1個行政村,整治村莊建設用地300畝;2011年,啟動整治4個行政村,整治村莊建設用地面積2000畝;到2020年,整治集體建設用地1.5萬畝,完成規劃目標。按照整治方案的要求,2010年7月,伊川縣國土資源局確定高山鎮鄭村為試點村。該項目涉及927戶,3572人,總面積5650畝,規劃綜合整治1068畝,拆遷農戶200餘戶,規劃新建區佔地100畝。截至12月31日,高山鎮鄭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地測量工作完成70%,其他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新農村建設】2010年2月6日,伊川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成員分赴所包的鳴皋鎮董王坡、馬良寨、韓窪等5個行政村的100戶老、弱、五保等弱勢群體進行春節慰問,為每戶送去麵粉1袋,食用油1壺,現金100元;4月,積極響應國家、河南省、洛陽市有關支持村衛生室建設的政策,籌集資金5萬元,分別撥給鳴皋鎮董王坡、馬良寨、韓窪等5個行政村的衛生室現金各1萬元,用於購買醫療儀器;6月,籌集5萬元資金支持呂店一中購置教學器材。

【宣傳教育】2010年4月,針對國土資源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以及國家不斷出台的新政策,伊川縣國土資源局邀請洛陽市國土資源局耕地保護科、地籍科、法規科、執法監察大隊等科室負責人、業務骨幹到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授課,解讀了國土資源管理新政,提高了系統業務科室及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為正確履行職責奠定了基礎。10月,邀請洛陽市委黨校教授做了題為《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執行力》的專題報告,講解了當前形勢下怎樣搞好協調,怎樣搞好部門協作,怎樣提高執行力等內容,報告進一步統一了系統幹部職工思想,提高了系統幹部職工抓工作落實的能力。11月,為調動全系統幹部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制定下發了《建立學習型機關的通知》(伊國土[2010]113號),明確規定對通過自學取得國民教育系列學歷以及取得土地、礦產、法律等相關專業職稱的系統幹部職工,按照專科、本科的檔次給予一定標准補助。2010年,縣國土資源局有2人取得國家土地登記代理人專業資格,1人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證書,1個取得土地估價師專業資格。

【幫扶活動】2010年12月29日,積極響應伊川縣委、縣政府「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的號召,向伊川縣民政局捐款15650元。

【大事記】2010年3月31日19時20分,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國民煤業公司發生一起特別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4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直接經濟損失2728.4萬元。

(侯曉輝)

❸ 石龍區國土資源局

李新廣 黨組書記、局長

路春陽 黨組副書記、主任科員

龐清水 黨組成員、主任科員

雷偉周 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少鋒 黨組成員、副局長

寧建勇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慎海彥 黨組成員、副局長

余朝輝 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英歌 副主任科員

梁延生 副主任科員

李新廣簡介:男,漢族,寶豐縣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1985年7月~1995年2月,在寶豐縣煤炭局工作;1995年2月~2002年12月,在寶豐縣地礦局工作;2002年12月~2007年6月,在寶豐縣國土資源局工作;2007年6月至今,在石龍區國土資源局工作;2010年3月,任石龍區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截至2010年底,全局共有幹部職工126人,機關內設辦公室、土地規劃耕保股、土地利用審批股、地籍地政管理股、礦產資源管理股、礦產資源稽查大隊、土地監察執法大隊7個職能股室;轄9個二級機構,分別是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副科級)、測量隊、地產開發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徵收辦公室和人民路、高庄、龍河、龍興4個國土資源管理所,全部為財政全供事業單位。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石龍區土地總面積52337.7畝,農用地面積為20101.5畝(其中,耕地面積16454.2畝,園地面積621.5畝,林地面積1457.9畝,其他農用地面積1567.9畝),建設用地面積為17447.2畝(其中,居民點和工礦用地面積15982.8畝,交通運輸用地面積980.8畝,水利設施用地面積483.6畝),未利用地面積14789.0畝(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積1474.2畝,其他土地面積314.8畝)。

【耕地保護】2010年,為確保轄區內耕地保有量不低於585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391.1公頃,制定了《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並與四個街道辦事處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量化責任,嚴格考核。對調整後的基本農田重新調查、重新劃定、重新設立三級基本農田保護標志,進行嚴格保護。加強用途管制,嚴把農用地轉用關,嚴格控制建設項目佔用耕地,對佔用耕地的進行異地補充,控制建設用地總量,確保耕地佔補平衡。2010年上報審批非農建設兩個批次,佔用耕地43.6267公頃,分別補充到了魯山、汝州和洛陽市宜陽縣,共繳納耕地開墾費484.781萬元。

【國土資源規劃編修】2010年,修編了《石龍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核減石龍區350公頃(5250畝)基本農田,增加建設用地指標24公頃(3660畝)。從嚴控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優先保障市、區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政策支持發展的建設項目用地,為石龍區經濟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按照石龍區礦產資源的特點及開發利用情況,編制了《石龍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20年)》,對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以及礦山環境與恢復治理等方面進行了總體部署。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嚴格按照批準的規劃設置采礦權,使礦產資源總量與全區的礦產資源實際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切實推進土地利用方式和觀念的根本轉變,努力實現了「保障發展與保障資源」雙贏的目標。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4.4780公頃,全部通過掛牌形式出讓,並出讓國有建設用地4.4780公頃,出讓價款總計614.6055萬元。

【地籍管理】2010年,開展了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調查總面積35.85平方公里,農村土地調查1:10000資料庫是平頂山市第一個通過核查的。至年底,農村土地調查外業全部完成,二調成果(農村部分)順利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預檢。2010年,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3宗,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初始登記2宗,他項權利登記1宗。集體土地使用權發證8宗,發證率為100%。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上報省政府審批建設用地3個城市批次,涉及25個用地項目,總面積74.3029公頃。其中,產業集聚區項目用地62.7782公頃,涉及18個用地項目;城市基礎設施用地、新農村建設用地和商服用地11.5247公頃,涉及7個用地項目。

【礦產資源】全區礦產資源共4大類13種:能源礦產為煤;建築材料礦產有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磚瓦用粘土、飾面花崗石、玄武岩、飾面大理岩、建築石料;有色金屬礦產為鋁土礦;冶金輔助原料礦產為耐火粘土。煤炭是石龍區優勢礦產。據2010年全國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全區煤炭資源總儲量2.04億噸,消耗1.38億噸,現保有儲量6543萬噸;非煤資源中石灰石保有儲量為1.35億噸,其他為零星分散資源。

【礦產資源管理】截至2010年底,全區共有礦山企業32家,其中煤礦企業26家,非煤企業6家。全區嚴格按照省、市對兼並重組小煤礦采礦權延續、變更、轉讓的規定,組織對兼並重組煤礦采礦權會審,按期上報,全區32家礦山企業,持證率達100%;採取「三高一嚴」的措施做好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管,即重視程度高,宣傳力度高,工作標准高,責任追究嚴。積極協調各煤礦企業編寫《礦產資源儲量地質檢測報告》,及時掌握每個礦山企業的儲量動用情況;嚴格按照《河南省礦產資源開發監督管理制度》對煤礦實施監督管理,實行每月兩次井下實測,嚴防超范圍開采。加大對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的晝夜巡查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2010年,共巡查620餘次,及時摧毀非法開采礦產資源的窩點18個,保證了全區礦產資源安全。

【本年地質礦產工作特色】2010年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完善了地質災害防治機制體制,健全了監測預報網路,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防災責任制。圍繞「有組織、有經費、有規劃、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十有建設內容實施建設,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

【執法監察】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共涉及石龍區10個圖斑11宗違法佔地,面積383.75畝,其中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3宗,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8宗。石龍區對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工作計劃和整改時間表,開展了集中拆除行動,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違法佔地全部拆除並復耕到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全部辦理了用地手續。在執法監察工作中,實行嚴格效能問責制,進一步強化執法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意識。與區公安局聯合成立了石龍區國土資源派出所,在執法工作中形成了國土所及時發現,執法隊和稽查隊迅速出擊,派出所密切配合的執法機制。建立了區、辦事處、村三級監察網路,強化了土地協管員職責,堅持案件集體會審制度,不斷完善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工作機制。與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監察局共同建立查處國土資源違法犯罪案件協調機制和聯絡員制度,通過提前介入、聯合辦案和合力打擊違法的辦法,切實解決查處難、移送難和執行難的執法難題。2010年,共查處土地違法案件5宗,結案5宗,結案率100%。

【信訪工作】2010年,共接待上訪群眾30餘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62個百分點;辦結上級交辦案件7宗,結案率100%,群眾滿意率達85%,全年未發生集體赴京、赴省、赴市上訪事件,保證了石龍區國土資源信訪大局穩定。

❹ 汝州市地質礦產局

汝州市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地理坐標為東經112°31′~113°7′,北緯33°56′~34°20′,東與禹州、郟縣接壤,西與汝陽、伊川相連,南與魯山、寶豐搭界,北與登封毗鄰,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34公里,總面積1572.84平方公里。市域南依外方山脈,北靠嵩箕山脈,北汝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形成兩隆一坳的槽形盆地,地理總趨勢為西北高、東南低。

侯成國 黨組書記、局長

楊景明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趙新建 副局長

韓路易 黨組成員、主任科員

張建路 黨組成員、副局長

連宏志 黨組成員、副局長

盧勝利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侯成國簡介:汝州市溫泉鎮人,1964年10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起歷任焦村、紙坊、寄料、楊樓等鄉鎮鄉鎮長、黨委書記;2005年8月,任汝州市委副秘書長;2007年4月,任汝州市農機總站黨組書記、站長;2009年11月,任汝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農開辦黨組書記、主任;2010年7月,任汝州市地質礦產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2010年,汝州市地質礦產局內設17個科室,分別為辦公室、綜合科、財務科、人事科、政策法規科、紀檢監察科、開發管理科、儲量地環科、稽查一隊、稽查二隊、礦權交易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國營科、保證金辦公室、冶金市場辦、冶金稽查隊、化驗室。下設7個地礦所,分別是小屯地礦所、蟒川地礦所、寄料地礦所、陵頭地礦所、大峪地礦所、臨汝鎮地礦所、中心地礦所。截至2010年底,共有幹部職工170人。

【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的礦產種類達46種,已開發利用26種,優勢礦產主要有煤、鋁土礦、水泥灰岩、高嶺土、玄武岩、葉蠟石、地熱礦泉水等。其中,煤炭資源主要賦存於石炭一二疊系地層中,垂深在1500米以淺的煤炭總儲量35.5億噸,已探明地質儲量9億噸;鋁土礦屬地台型沉積礦產,礦體賦存於石炭系中統本系組中、下部鋁土質、鐵質岩系內,勘查儲量7950萬噸,預測儲量2.37億噸;水泥灰岩主要賦存於寒武系下統辛集組、中統張夏組、上統崮山組地層中,普查儲量5億噸,總資源量20多億噸;其他礦產如葉蠟石、硅石、玄武岩、鉀鈉長石、石墨、重晶石等也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礦業秩序治理整頓】2010年,汝州市地質礦產局在礦業秩序治理整頓方面,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維護了礦業秩序的穩定。一是完善工作機制。實行領導分包區域責任制,制定下發了《汝州市礦產資源執法監察動態巡查辦法》,劃分巡查區域等級,明確巡查職責,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加強日常動態巡查,對各類違法開採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成立明察暗訪督導組,對各地礦所、稽查隊履職情況和非法開采舉報件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在規定時限內該發現未發現、該到場未到場或該處置未處置到位的,按規定追究責任,促進職責落實。2010年以來,共查處私采濫挖露頭煤小坑口4個、砂岩點13個、地熱水井4個(次)。

二是加強煤礦日常監管。嚴格執行煤礦企業井下實測、密閉牆動態監管制度,2010年,對具備入井條件的煤礦企業共入井檢查68礦(次),立案查處違法行為5起,督促7家煤礦設立密閉牆16處。按照市煤炭企業兼並重組指揮部的要求,由地礦所每周對轄區煤礦停產停工情況檢查1遍,確保煤炭企業兼並重組期間的安全。

三是開展打擊非法開採集中整治活動。7月,按照平頂山市政府統一部署,開展了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開采礦產資源專項整治活動,對全市進行拉網式排查。從11月1日開始,集中兩個月時間,再次開展集中整治活動,重點整治地面非法開采和以與村組、村民簽訂協議為名非法開采資源的行為;制定了詳細具體的實施方案,成立礦業秩序治理預備隊和應急大隊,制訂應急預案,實施全員執法;組織召開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參加的全市動員大會,邀請主管副市長發表電視講話,營造強大輿論聲勢;實施部門聯動,與公安部門聯合,加大對非法開採的追究力度,嚴厲打擊了一批非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有效震懾了非法開采者。

四是建立聯合執法機制。2010年,汝州市地質礦產局結合礦產資源執法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與公安部門的溝通協調,對地礦警務室人員進行調整充實,完善了硬體設施,抽調刑警人員進駐地礦警務室,運用刑事力量加大對妨礙公務、私采濫挖等違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的打擊力度,為礦產資源行政執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強化聯合執法機制。2010年以來,警務室協同有關部門出警30多次,抓獲非法開采人員10名,增強懲治礦產資源違法犯罪案件的效力和震懾作用。

【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2010年,由於地方小煤礦兼並重組,全部停產整頓。面對礦業經濟低迷和煤礦企業兼並重組停產的嚴峻形勢,汝州市地質礦產局各徵收單位積極轉變徵收觀念,堅持以法律法規宣傳和服務礦山企業為突破口,充分利用兼並重組前的短暫時間,加大徵收力度,確保徵收工作新突破。緊抓轄區大礦徵收工作,嚴格審核納費申報,做到應收盡收,穩定大礦的徵收局面。堅持抓大不放小,加大對非煤礦點的徵收力度,嚴格依法徵收,確保了礦產資源補償費入庫任務的完成。2010年共徵收入庫礦產資源補償費2236萬元。

【采礦權管理】2010年,汝州市共有各類采礦許可證141個,其中,省國土資源廳發證52個,市本級發證89個。按礦種劃分,煤礦49個,鋁土礦2個,鐵礦1個,建築石料用灰岩16個,水泥用灰岩7個,砂岩2個,石灰岩18個,陶瓷土1個,白雲岩2個,石英岩18個,建築用砂岩1個,玻璃用石英岩5個,水泥配料用砂岩2個,建築用安山岩2個,重晶石3個,長石4個,石墨1個,葉蠟石3個,磚瓦用頁岩1個,鑄型用砂岩1個,玻璃用砂岩2個。采礦許可證總面積105.53平方公里。全年共辦理采礦權報件105件,其中延續7件,臨時延續23件,劃定礦區范圍10件,變更65個。開展采礦權人年度開發利用檢查,年檢率、實地抽檢率分別達91.2%、40%。兼並重組煤炭企業換證工作有序進行,積極主動搞好服務,38家參與兼並重組煤炭企業上報平頂山市國土資源局初審意見36家,換發新采礦證31家。非煤礦山資源整合有序開展,編制了《汝州市非煤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總體方案》和《汝州市省定非煤重點礦種資源整合實施方案》,省定的1個整合礦區簽訂整合協議,整體工作穩步推進。積極為礦山企業搞好服務,義務為企業提供咨詢78礦次,依法調處糾紛2起。編制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並進行了初審。

【地質勘查管理】2010年,汝州市轄區共有勘查許可證24個,其中,鋁土礦10個,煤礦3個,鉛鋅礦2個,水泥灰岩礦2個,鐵礦3個,多金屬礦1個,高嶺土礦1個,玄武岩礦1個,石墨礦1個,勘查總面積246.4平方公里。全年辦理勘查許可證延續徵求意見回函2件。認真搞好勘查項目年檢工作,應參加年檢探礦權22個(另外兩個為「兩權」價款項目,不參加年檢),實際收到年檢資料20個,年檢率達90.9%。

【礦產資源儲量管理】依法督促50家礦山(其中煤礦41家、鋁土礦2家、水泥灰岩7家),按季度開展儲量動態檢測,檢查企業台賬,核算動用儲量,考核回採率。搞好礦產資源儲量審核備案工作,配合資質單位實地核查乙類及零星分散礦點18個,編制儲量檢測報告18個,上報備案9個。完成44個省發證礦山、65個非煤礦山儲量登記統計工作。對王寨工業園區等4個重點建設項目礦產資源壓覆情況進行審查上報。

【礦產資源市場建設】認真執行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和分類出讓的規定,完善礦業權出讓制度,組織人員對擬出讓塊段進行踏勘、制圖,嚴格價款確認、公開出讓等程序,確保出讓進度。2010年發布掛牌出讓公告2期,公布采礦權2宗,成交2宗,有效維護了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益。

【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編制下發了《汝州市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汝州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市政府同各鄉鎮簽訂了汛期地災防治目標管理責任書;組織人員對全市因探礦、采礦可能開采誘發次生地質災害區域進行排查,確定隱患點7處,對兩處較大隱患實施治理;督促各鄉鎮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1000餘份,落實監測人和防災責任人;對大峪過風口滑坡和陵頭前門崩塌兩處重點隱患點重點預防,實施24小時監控,確保安全度汛;加大地質災害基礎投入力度,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汝州市成功創建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穩步推進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存儲保證金277.1萬元,10家企業簽訂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編制協議,已通過平頂山市初審3家;編制完成《汝州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年)》;加大地質遺跡保護力度,蟒川羅圈晚前寒武紀古冰川遺跡以第一名的位次入選河南省「十大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地質遺跡」。

【冶金礦山管理】認真落實市場統一調控制度,委託中鋁公司、匯源公司代扣代繳交易費、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全年共代征鋁粘土資源稅1075萬元。嚴格市場准運制度,依法查處私拉偷運行為4起,規范冶金礦山經營秩序。開展冶金礦山專項整治,制定下發《鋁土礦資源專項整治方案》,採取日常巡查和夜間突擊檢查相結合,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私采濫挖和以采代探等違法行為。針對小山溝部隊軍事保護區內非法開採的嚴峻形勢,與小山溝部隊建立聯合打擊非法采礦工作機制,建成伏牛山哨所,使這一地區的非法開采活動得到了有效制遏。2010年,全市共制止私采濫挖鋁土礦點30(個)次、無證開採金礦點6(個)次,立案查處12起,拆除工棚5間,暫扣沒收非法開采設備50餘台(件),抓獲非法開采人員9人,確保冶金礦山礦業秩序的穩定。

【地礦法制建設】利用「3·19」礦法頒布紀念日、「3·26」安全生產日、綜合治理宣傳日、法制宣傳日等時機,開展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國情國策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大力營造礦產資源管理的良好氛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集體會審、執法責任追究等依法行政制度,2010年共組織采礦證延續集體會審兩次,做到領導科學決策,工作人員依法辦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嚴格行政處罰案件的審核把關,共受理審核違反礦產資源法律法規案件30起,結案30起,有力打擊各類礦產資源違法開採行為。順利通過平頂山市人大礦產資源管理專項工作檢查。

【信訪穩定】按照「五個專用」,即專用車輛、專用電話、專用手機、專用相機、專用電腦,加強信訪工作硬體建設,改善信訪工作條件。定期不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及時掌握信訪苗頭。認真落實領導掛牌值班和包案制度,對上級交辦和排查出的信訪案件建立台賬,逐案明確包案領導、承辦單位和責任人。開通了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暢通來信來訪渠道,方便群眾反映問題。2010年,共辦理信訪件12件,全部按期辦結,信訪穩定工作在汝州市組織的月考評中7次名列各委局第一。

【機關和人事管理】制定了包括財務管理、出勤考勤、日常事務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機關管理。加強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完善硬體設施,利用「三八」婦女節、清明節組織開展各類活動,活躍職工文化生活,深化省級文明單位創建成果,通過年度復查驗收。搞好對外宣傳,編發信息34期、簡報36期,被市委、市政府及平頂山市國土資源局採用32條,在各級報紙、電視發表新聞稿件56篇,其中在《資源導刊》等地市級以上媒體發稿16篇。加強人才教育,全年共組織學習培訓以及選派人員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15期、601人次。積極做好職稱申報和工人技術等級考核,截至2010年底,全局共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1名、中級技術職稱人員23名、初級技術職稱人員21名,高級工37名、中級工30名、初級工26名。

❺ 鄉鎮國土資源局有哪些領導

有黨組書記、局長、副局長等領導。
國土資源局設有局長、副局長。黨委書記、正處級領導、副處級領導。
國土資源局鄉鎮國土資源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市、縣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做出的有關國土資源管理的決定和措施。
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和省(直轄市)、自治區)有關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市、縣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作出的有關國土資源管理的決定和措施。組織宣傳本鄉(鎮)有關國土資源工作安排,宣傳每年「全國土地日」、「世界地球日」等活動的宣傳主題和宣傳口號。
依據上級土地利用總規劃,參與編制和實施本行政區域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地質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協助做好規劃聽證工作。

❻ 汝南縣國土資源局

汝南縣地處駐馬店市域中部,位於東經114°04′~114°35′、北緯32°29′~33°11′之間。東與平輿縣接壤,南與正陽縣交界,西與駐馬店市驛城區、確山縣、遂平縣毗鄰,北連上蔡縣,全縣土地總面積1502平方公里,轄老君廟、和孝、梁祝、王崗、留盆、金鋪等6個鎮和張樓、羅店、韓庄、官莊、常興、南余店、三橋、板店等8個鄉,汝寧辦事處、三門閘辦事處、古塔辦事處,277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78.5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6.15萬人,中心城區總人口12.45萬人(城鎮人口10.38萬人)。汝南文物繁多,有文化遺址150多處,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被省政府確定為歷史文化名城,還被聯合國命名為「千年古縣」。轄區內有全國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宿鴨湖水庫,碧波萬頃,風景如畫;有亞洲最大的寺院——南海禪寺,寶剎雄偉,琳宮璀璨;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是天下之最中的標志物,也是中國古代地理中心和校核時間的地方,其中天中生態園風景如畫,四季常青,更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親書的「天中山」碑刻;還有世界著名的愛情傳奇梁祝故事的發祥地——梁祝故里,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梁祝之鄉」。

張軒安 黨組書記、局長

李華 黨組成員、主任科員

李進軍 黨組成員、主任科員

任燕 副局長

徐新春 副局長

楊景華 副局長

李功 紀檢組組長

王志中 黨組成員

張軒安簡介:河南省正陽縣人,1964年5月出生,漢族,專科學歷,中共黨員,畢業於信陽農業學校。歷任正陽縣油坊店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西嚴店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汝南埠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正陽縣招商辦黨支部副書記、副主任,正陽縣王勿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正陽縣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07年5月,任遂平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2010年6月至今,任汝南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土地利用與耕地保護股、土地規劃與地籍管理股、礦產資源管理股、法規監察股、人事股6個股室,設土地監察大隊、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土地市場服務中心、4個二級機構。

【土地資源】全縣土地總面積150355.11公頃。其中,農用地113746.66公頃,園地93.72公頃,林地3018.24公頃,其他農用地9543.61公頃,建設用地30184.89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加強了對新增建設用地的預審,嚴把佔用耕地關。進一步完善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形成了縣、鄉鎮、村組、農戶四級監管網路,同時按照市局要求完成了耕地保護目標履行情況檢查驗收。加強土地執法巡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確保了全縣96220公頃耕地保有量不減少,基本農田面積不低於82881公頃,實現了轄區內耕地佔補平衡有餘。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共組織13個批次報件,總面積6194.93畝。一是農用地轉用兩個批次,面積923.71畝,主要涉及中儲糧、新型牆材廠、三門閘安置區、劉屯社區、范胡社區、馬潭社區、東北環城路等項目。二是9個徵收批次,面積3903.49畝,其中,已經省政府批復3個徵收批次,面積934.34畝,主要涉及新興二路、馬潭安置區、縣醫院、清華園、交警隊、西城新區等項目;已報省廳待批6個批次(包括1個掛鉤徵收),面積2969.15畝,主要涉及產業集聚區、物流中心、汝河兩側開發、西關村等項目。三是兩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批次,面積1367.73畝,主要涉及2009年第二批和2010年第一批掛鉤項目,已批復西城新區等建新區面積1050畝。四是強化了土地供應,2010年共辦理國有建設用地手續24宗,總面積66.0354公頃(990.5307畝),劃撥供地1宗(經濟適用房及廉租住房面積5.3721公頃(合80.581畝),共收取土地讓金36224.803萬元。

【土地利用管理】一是積極開展城區土地清查工作。重點是對城區內的存量土地進行清查,共清查閑置土地46宗,面積606畝,低效利用土地258畝,批而未用土地835.2畝。二是擬拍賣的經營性用地清查工作。重點是清查規劃為經營性用地的存量土地35宗,面積約1203.782畝,與規劃部門結合,先後進入拍賣程序。2010年,共出讓城區經營性用地16宗,總面積605.72畝,收取土地出讓金33538萬元。三是認真製作完成了產業集聚區及西城新區土地徵用及報批情況示意圖和編制了汝南縣2011~2013年土地收儲出讓整治三年規劃。四是全面落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按照土地節約集約原則,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全面實施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加強和規范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管理與使用,通過收回土地、公開出讓、限期開發等形式共盤活存量土地66.0345公頃。四是不斷加強土地收購儲備工作。重點是加強了對新征經營性建設用地、工業項目用地、舊城區改造用地、企業破產和改制用地、原行政劃撥土地改變性質和用途及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土地收購儲備,全年共收儲土地3415畝,並對原氣象局、原運管所、原垃圾處理場、橋東街等土地進行了權屬調查。

【土地整理】積極做好新農村試點工作,完成了三橋唐寺、古塔范胡、宋庄、老君廟餘子河、梁祝楊庄、留盆留盆村、三門閘胡橋7個試點村的前期規劃工作,並已通過市國土資源局組織的專家評審論證,已上報市政府待批。同時推進韓庄鄉、和孝鎮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項目,面積5000畝,規劃設計已報市局評審,待批准後實施。

【第二次土地調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是國務院2006年部署,2007年啟動,2008年正式開展各項調查工作,具體任務是:①農村土地現狀調查;②基本農田調查;③土地專項調查;④城鎮地籍更新調查等。2010年全縣農村外業已完成各項成果自檢,並通過省、市專家組預驗,並對專家組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城鎮地籍調查外業已通過省、市專家組對城區及6個建制鎮33.2平方公里地籍更新調查成果預驗,並對提出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全縣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於2008年12月開始部署,2009年4月啟動,主要任務是科學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標和土地利用空間布局,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加強土地調控,實行土地用途管制。本輪規劃期限為2006~2020年,近期為2006~2010年,遠期為2011~2020年。2010年,縣級規劃已通過省級批准,鄉級規劃已通過市級批准,並結合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對部分鄉鎮總體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

【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粘土、河砂、地下水、礦泉水、地熱水等礦種,但分布散亂,相對匱克。

【礦產資源管理】加強安里井田的管理。安里井田位於駐馬店市確山縣東約12公里處,距駐馬店市約25公里,行政區劃隸屬確山縣劉店鎮和汝南縣東官莊鎮及韓庄鄉管轄。已勘探總面積25平方公里,礦區總面積12753830.5平方米,估算資源量5985.6萬噸(焦煤4342.7萬噸,貧瘦煤973.5萬噸,無煙煤669.4萬噸),已對轄區內的井田設置了界樁,進行了界定。

【執法監察】2010年,建立了「防範在前、發現及時、制止有效、查處到位」的執法監察體制,全面推進動態巡查制度,嚴格依法查處各類違法案件和行為。同時,在全縣范圍內建立了村級土地協管員制度,充分發揮了村級土地協管員的作用,做到執法關口前移,使村級協管員聘任率達到了100%,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強化土地執法各個環節的工作。全年共查處違法違規用地93宗,立案92起,結案89宗,結案率95.6%。

【信訪工作】全年共接訪群眾49餘批次117人,結案率100%,群眾滿意率95%。

(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