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傳統資源型工業有哪些
擴展閱讀
石油怎麼加工成汽油的 2025-05-15 22:38:28
單張列印成本多少錢 2025-05-15 22:32:19
人力資源有什麼樣的前途 2025-05-15 22:31:03

傳統資源型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07 19:56:17

Ⅰ 我國傳統工業主要包括哪些部門經濟發展過程中,傳統工業有哪些弊端

我國的傳統工業主要包括比如說瓷器,絲綢等等,傳統工業當中一般技術比較落後。

Ⅱ 中國傳統工業是什麼

一、傳統工業大多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工業。

二、普遍存在的問題
1、工業過於集中,工業用地緊張、水源緊缺,社會問題嚴重。
2、傳統工業大部分是污染工業,污染工業聚集分布,使環境污染嚴重,不易治理。
3、傳統工業工廠規模大,調整產業結構、經營機制受工業慣性影響比較嚴重。
4、傳統工業區運輸量大且集中,造成交通壓力大。

Ⅲ 貴州的資源深加工工業主要有什麼行業

主要有黑色冶金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化學工業,建材工業。

進入新發展階段,貴州把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以十大工業產業為抓手,奮力推進「工業大突破」。在剛剛結束的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將全力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升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如今,以十大工業產業振興行動為指引,一幅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貴州工業產業新畫卷在拼搏中精彩擘畫。

近年來,貴州依託自身礦產資源、生態環境資源等發展起來的十大工業產業產值全部躍上千億級,正是這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獨特產業,成為推動貴州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力量。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十大工業產業合計總產值13887.28億元,全省十大工業產業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數為4266個,其中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企業數為121個。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今天,作為貴州工業經濟的「四梁八柱」,十大工業產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基礎能源產業向改革要活力、現代化工產業向綠色要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向創新要動能;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勢頭強勁;健康醫葯產業朝氣蓬勃;新型建材產業「效」「綠」齊升;基礎材料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優質煙酒產業活力增強;清潔高效電力產業重拳出擊;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大有作為。

裝備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走進貴陽雙龍臨空經濟區的貴州寶能汽車項目產業園,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加快建設速度。作為我省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工廠的重點項目,產業園總投資超百億元,預計今年實現首車下線,建成後將成為雙龍臨空經濟區高端製造業的領軍者。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貴陽基地總經理亢書生告訴記者,公司計劃將貴陽基地打造成集新技術、新工藝、優質新能源及互聯網汽車產品於一體的綠色環保工廠。

隨著一批以先進裝備製造為主導的產業園拔地而起,航空、航天、汽車等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花繁葉茂,先進裝備製造產業正朝著貴州工業的「新脊樑」目標快馬加鞭。2020年,我省航空、航天、汽車三個產業增加值佔全省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9%,較「十二五」末提高近12個百分點。高端產業集群競相崛起為貴州工業發展提振了信心。

優質煙酒產業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如今正闊步走上產業集群發展道路,呈現出「上帶一產、下促三產」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茅台、金沙、國台、董酒等重點品牌斬獲了「貴州特色」的專屬口碑,打出白酒產業「集群牌」,朝著貴州白酒「一醬引領」的目標快速挺進。2020年,十大工業產業中利潤總額超過40億元的產業有8個,其中,優質煙酒產業實現利潤總額772.79億元,佔十大工業產業利潤總額的63.5%。

與此同時,我省正加快推動煤化工、磷化工、鋁及鋁加工等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大力推動資源型產業往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建立起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有效解決能源工業運行大起大落影響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難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創造性施行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2020年磷石膏基本實現「產消平衡」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機遇,貴州持續加快推進大數據與傳統產業融合,「十三五」期間,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全國第一,實施融合標桿項目183個、示範項目1874個,貴州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全國僅有的四個面向特定區域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測試項目之一,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47.7,位列全國第21位。

依託貴州自然資源優勢,我省還在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和民族醫葯產業上做足文章。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過去五年直接吸納就業16.9萬人,帶動就業100萬人以上。引進廣葯集團、娃哈哈、光明乳業等投資刺梨產業,刺梨產品銷售額年均增長50%,帶動6.5萬戶、20萬餘人增收,工業經濟「帶動作用」越來越凸顯。

新時代新征程,新目標新作為。我省將進一步以振興十大工業產業為重點,加快鞏固提升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壯大新興產業,精耕細作優勢領域,從推動產業配套、強化龍頭帶動、狠抓平台聚集等方面全面發力,奮力推動工業大突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Ⅳ 勞動密集型 資源密集型 資本密集型 知識密集型工業各有什麼特點

1、勞動密集型

勞動密集型是指單位勞動佔用的資金數量較少,或資本有機構成較低的那一類型的經濟活動。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成本中,或勞動消耗所佔的比重較大,而物化勞動消耗(主要是指固定資產轉移的部分,一般不包括作為勞動對象的原材料、燃料等的轉移部分)所佔的比重較小。

2、資源密集型

資源密集型產業,亦稱「土地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較多的土地等自然資源才能進行生產的產業。土地資源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泛指各種自然資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種礦產資源。

雖然生產力獲得較大發展,創造了巨大財富,但對資源環境不合理地開發和使用,也付出沉重代價。

3、資本密集型

資本密集型產業是指需要較多資本投入的行業、部門。又稱資金密集型產業。如冶金工業、石油工業、機械製造業等重工業。技術裝備多、投資量大、容納勞動力較少、資金周轉較慢、投資效果也慢。

4、知識密集型

知識密集型產業是依靠和運用先進、復雜的科學技術知識、手段進行生產的產業。比如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電子計算機工業等。這類產業的特點是設備、生產工藝等建立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科技人員在職工中的比重大,勞動生產率高,產品技術性能復雜。

(4)傳統資源型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除了上述幾種之外,還有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亦稱知識密集型產業。介於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之間的一種經濟類型的產業部門。屬於高技術產業部門。其特點是單位勞動力佔用資金比勞動密集型產業多,比資金密集型產業少。

在生產結構中,技術知識所佔比重大,科研費用高,勞動者文化技術水平高,產品附加價值高,增長速度快。包括新興的電子計算機工業、機器人工業、航天工業、生物技術工業、新材料工業等。

Ⅳ 我國的傳統產業有哪些

我國的傳統產業有:製鞋工業、紡織業、傢具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等行業。

1、製鞋工業

20世紀80年代製鞋中心從早期的義大利、西班牙等發達國家轉到日本、台灣、韓國等遠東地區,20世紀90年代後又逐步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中國大陸。從1996年起,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鞋類產品生產和出口第一大國。

2、紡織業

是一個勞動密集程度高和對外依存度較大的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對保證中國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穩定、解決社會就業及紡織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3、傢具製造業

指用木材、金屬、塑料、竹、藤等材料製作的,具有坐卧、憑倚、儲藏、間隔等功能,可用於住宅、旅館、辦公室、學校、餐館、醫院、劇場、公園、船艦、飛機、機動車等任何場所的各種傢具的製造。

4、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用金屬切削機床從事工業生產活動的工業部門。機械工業素有「工業的心臟」之稱。它是其他經濟部門的生產手段,也可說是一切經濟部門發展的基礎。它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為促進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必須加速發展機械工業。

5、造紙和紙製品業

是製造各種紙張及紙板的工業部門。它包括用木材、蘆葦、甘蔗渣、稻草、麥秸、棉秸、麻桿、棉花等原料製造紙漿的紙漿製造業,製造紙和紙板業以及生產塗層、上光、上膠、層壓等加工紙及字型用紙版的加工紙製造業幾個方面。

(5)傳統資源型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工業(instry)主要是指原料採集與產品加工製造的產業或工程。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

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2014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生產國。

紡織業在中國是一個勞動密集程度高和對外依存度較大的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對保證中國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穩定、解決社會就業及紡織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從事紡織製造業工作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製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對製造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製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

製造業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製造業在世界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的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份額。

根據在生產中使用的物質形態,製造業可劃分為離散製造業和流程製造業。

製造業包括:產品製造、設計、原料采購、設備組裝、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

互聯網向傳統行業滲透,實質是傳統行業需要互聯網。互聯網是技術平台、底層架構,它源於安全需求,卻在經濟領域大放異彩。傳統經濟正向網路經濟轉軌,這一有機聯系的經濟使各行各業均需連接,因此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聯接型技術逐漸滲透入各行業,引發了以融合為特徵的信息革命。

互聯網是滲透性因素,雖非直接生產力,但經與各行業融合,加速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廣電、銀行、電信、家居、教育、彩票、汽車、房產、零售業等正加速轉型觸網,以戰略融合、模式創新為重點,呈生產方式驅動特點,並以核心業務為線上線下結合的切入點。

Ⅵ 資源密集型工業有哪些部門勞動密集型呢資金密集型呢

資源密集型:如種植業、林牧漁業、採掘業等,勞動密集型:主要指農業、林業及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傢具等製造業,資金密集型:冶金工業、石油工業、機械製造業等重工業,有些門類之間可能有重疊現象

Ⅶ 常見的傳統工業和新興工業分別有哪些

傳統工業有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紡織等
新工業有電子、汽車、精密儀表、生物、石油化工

Ⅷ 傳統型工業指的是什麼

主要為西方經濟學家使用,指經濟發達國家的整個工業中,其地位逐漸下降的工業部門。主要是傳統的基礎工業,如鋼鐵、汽車、建築、紡織、橡膠、造船以及與它們相關的一些附屬工業部門。

Ⅸ 傳統工業指哪些工業

傳統產業是一個歷史相對概念,至盡沒有見到對傳統產業的標準定義,這里介紹一些學者對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內涵,並不期望給出嚴格的定義解釋。
北方交通大學的王稼瓊等認為,傳統產業是相對於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新興工業而言的,主要包括鋼鐵、煤炭、電力、建築、汽車、紡織、輕工、造船等工業。
台冰根據Dosi技術規范理論,把技術活動分為傳統技術和高技術,把相應技術所支撐形成的產業稱為相應的產業。因此,產業可以分為傳統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使用傳統技術規范來解決各種生產問題而形成的產業稱為傳統產業;而運用新的技術規范即高新技術解決生產中出現的、無法用傳統技術解決問題而出現的新產業稱為高技術產業。
劉世錦等認為,傳統產業是以傳統技術進行生產和服務的產業,是指工業化過程中起支柱與基礎作用的產業。主要是工業,也包括傳統農業和第三產業的一部分。工業經濟時代的支柱產業是紡織、鋼鐵、機電、汽車、化工、建築等物質生產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