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怎麼樣考古專業主要是學什麼的
我覺得考古學還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特別是北京大學的考古學,那就更值得學習了。
因為考古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因為我國歷史非常悠久,有5000年的歷史,所以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時代印記。而這些時代印記只有通過考古來發現。所以說,考古學要重要的。因為通過考古,我們可以考察到古代某個時期的特點,有很多東西是傳統的史料中很難記載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個人之見,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贊關注留言,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
『貳』 請問北大考古系的具體狀況,以及就業狀況畢業後的工作方向。最好是學這個系的學長學姐們根據自身實際幫我
一般都承認北大是國內考古的第一高校。但出去之後大多數轉行了,讀個北大,學考古?還要讀碩士才有資格參加招聘,一個月2000來塊錢,你不覺得難受你爹媽朋友都受不了,考古本科99%轉行,剩下幾個偏執的堅守陣地。
『叄』 你覺得北大考古學這個專業怎麼樣
首先我認為專業沒有好壞高低貴賤之分,單方面從考古學這個專業而言是一個比較有研究型的一個專業,對於鍾愛歷史和樂於探索奧秘的同學來說是一件很有興趣和意義的事情,通過考古研究,你可以揭示出不同的歷史奧妙,了解與我們不同時代的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獲取他們那一個時期的信息,甚至可以對我們現代產生不一樣的啟示和影響。
最後祝那些喜歡考古的同學都能有機會到北大深造啊!努力吧少年。
『肆』 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如何畢業後就業方向以及薪酬情況
摘要 根據個人能力畢業薪資在4千到2萬之間。
『伍』 北大的考古系怎麼樣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學科體系和優勢
學科的優勢以及教學的軟、硬環境,是一個專業吸引力所在。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培養文物考古專門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經由幾代考古人的不懈追求與努力,擁有了相對完善的學科體系、優秀的教學力量、豐富的教學資源。
學科的建設,最能體現一個專業的傳統和創新。結合傳統與考古學的發展趨勢,現學院設立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古代建築四個本科生專業及方向。其中文物保護專業方向和古代建築專業方向為1998年與國家文物局聯合辦學後,根據國家需要分別於1998年、1999年開始招生。
考古學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現有碩士研究生專業1個,即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包括舊石器考古與古人類學(含動物考古)、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漢唐宋元考古、佛教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陶瓷考古、田野考古學、博物館學、博物館藏品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科技考古、文物保護科學等12個研究方向。現有博士研究生專業1個,即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包括舊石器時代考古、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戰國秦漢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陶瓷考古、宗教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科技考古、古代建築、文物保護科學、古代文物研究等13個研究方向。考古專業設有全國人文社會科學第一批博士後流動站(與北京大學歷史系共有)。1個博士點中所能招生的研究方向及博士生導師的數量,在全國高校考古專業中也是僅有的。其中舊石器考古教學與科研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列,在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及微痕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屬國內一流。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漢唐考古、佛教考古,是學院考古教學和科研的特色之所在。目前,國內外高校的許多教師,都曾在學院進修過上述相關方向的課程。這從另一方面說明學院在上述教學和研究領域中的優勢。目前上述方向在師資力量及學術水平方面仍屬國內一流,學術隊伍的梯次配備,也較合理。
博物館學專業是1988年組建的,1998年設立博物館學方向碩士點,依託考古專業扎實的教學和科研基礎及其雄厚的師資力量,現其課程已經比較完善(圖06)。
文物保護專業方向199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教師由考古文博學院及北京大學相關院系的教師和國家文物局系統有關專家擔任。國家文物局直屬院所及北京大學有關院系,將為學生的實習提供必要條件,現發展趨勢看好。該專業還擁有一個文物保護實驗室(圖07-08)。
古代建築專業方向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教師由考古文博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及國家文物局系統專家擔任。自該專業成立以來,學院對它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強,外聘一流專家長期兼任導師,在教學中不斷摸索課程的改進和教學內容的充實。同時,在山西、浙江等省籌建專業實習基地(圖09)。
考古教學除了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外,還要進行實地的考察與發掘。這是考古教學中富有魅力的環節。北大考古專業成立伊始,便兼顧教學與田野考古。田野考古實習,是將教學、研究和考古發掘緊密結合的主要途徑(圖10-17)。考古文博學院長期堅持本科教學與田野考古實習緊密結合的方針,田野考古學理論與方法以及田野考古技術水平均屬一流。經過長期的積累,學院現有7個考古教學實習基地,即遼寧營口金牛山、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窯、湖北天門市石河鎮、山西曲沃縣曲村、河南鄧州八里崗、四川忠縣乾井溝和陝西扶風歧山周原。這些田野實習基地都是各個時段的重要遺址,對重大問題的解決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選擇它們作為長久的實習基地,一方面是為了能更持久地、更為全面地發掘遺址,以深入地認識遺址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穩定的實習條件。
除了優秀的師資、合理的學科建設與教學方法外,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教學還賴以優秀的外部條件保障。
首先,學院擁有亞洲高校最大的博物館——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圖18-20)。該館由北京大學和美國阿瑟•賽克勒博士合作建立,1993年5月落成。它坐落於北京大學校園西北的鳴鶴園中,現有萬余件館藏文物,館藏陳列從舊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時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習條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固定展覽內容不僅得到不斷充實、更新與完善,而且不時有定期、不定期的特展,不僅充實了博物館的陳列,也豐富了北大的校園生活。總之,學院正在加強博物館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使之真正成為備受廣大群眾歡迎的參觀場所,專業學生實習的良好基地。
其次,學院擁有高精度的科技考古實驗室(圖21-32)。大力加強實驗室建設,充分發揮實驗室教學、科研方面的作用,這是學院的一項工作重心。學院科技考古的教學及科研工作,從1973年開始建立科技考古實驗室,20世紀90年代又獲世行貸款資助,逐漸發展和完善了各種測年手段及相關的科技考古研究手段,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考古學中的應用」、「定量考古學」、「第四紀年代學」等課程。其師資力量與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目前,科技考古實驗室中的第四紀年代學測定實驗室測量精度位居世界前十位,它先後承擔「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以及「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計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項目的測年工作,對夏商周年代學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學院致力於田野考古設備與技術的現代化建設,努力構築了一個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的研究平台。同時,注意考古研究領域的多樣化,注重多學科綜合研究,已開展了動物考古、植物考古、鹽業考古、環境考古和冶金考古等領域的研究。
改革開放以後,學院又迅速地重新與世界考古學的發展接軌,繼續保持在中國考古學等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並穩步開拓一些新的研究領域,特別是西方已經發展比較成熟的前沿領域。如,學院完善了田野考古數字化、科技考古、動物考古實驗室。這些舉措使得學院的科研手段大為提高,而且也能開拓學生的學術視野。
再次,學院的多個研究中心也給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教學、科研互相促進的平台。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落戶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這是對學院教學科研綜合水平肯定的結果。2003年12月,考古文博學院與倫敦大學合作成立「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學研究國際中心」(圖33),邁出了國際合作的重要一步。此外,學院還有古代文明中心、公眾考古與藝術中心、陶瓷考古研究所、宗教考古研究所、玉器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分別進行各種專門研究。這些機構的建立和運行使得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水平一直保持著上升的強勁勢頭。它們也帶動了學生盡早參與考古前沿課題。
學術刊物是研究實力的體現。考古文博學院現擁有兩個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考古學研究》、《古代文明》。此外,尚有《古代文明研究通訊》和《青年考古學家》兩個內部刊物。《青年考古學家》是學院學生團體文物愛好者協會的內部刊物,該協會多次被評為北京大學十大優秀學生社團。以上四種刊物在國內外考古學界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成為不同層次的展示學院師生研究風採的重要平台。
而學院資料室和標本室則是教學、科研的保障(圖34)。今資料室藏書10多萬冊,其中中、外文期刊各90多種,中文期刊基本涵蓋了國內所有的專業雜志。除了學院多年購置的圖書之外,資料室還得到3位著名學者的捐獻。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將所有藏書2056冊捐給資料室,是為蘇秉琦圖書室。國學大家張政烺先生捐獻了13861冊圖書,其中有不少是善本的線裝書,是為張政烺文庫。著名考古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先生將所藏外文書700冊捐給學院,是為張光直文庫。目前資料室正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合作,進行分管建設工作。現有藏書都已經實現了網路檢索。此外,資料室還與波士頓大學合作,共同建立亞洲地區圖書資料資料庫。同時,資料室跟國內外多家相關考古研究機構和學術刊物都有交流,互相交換圖書,成為學院對外的一個重要窗口。標本室也初步建設和完善了舊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漢唐考古及陶瓷考古等教學標本。這都極大地方便了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
『陸』 來北大讀考古專業,前途怎麼樣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考古專業甚至還遠不如歷史專業
歷史和考古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學好考古的前提是歷史一定要好。我覺得興趣最重要,你可以先看看一些考古基礎方面的書,看看自己是否是真的有興趣可以學下去,考古除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比如地層學,還有各個文化形態以及出土文物的特點也要記牢,等等。從事這個專業還要有一定的膽量,因為發掘的現場不只有我們通常見到的陶器、瓷器之類的,骸骨也是常見的,野外考古中的古墓發掘最為經常。
現在考大學多數要考慮到就業問題,考古學的就業主要是一些研究機構如考古所、文物研究所,另外主要是一些與之相關的文博機構,如各類的歷史博物館等。
學這個專業將來工作的話,如果是野外考古是相當辛苦的,而且從體力上和在野外生活的方便上來講確實是男生較女生更適合,另外現在這個專業讀到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好就業些,一些大的省市級單位現在一般只招研究生以上學歷的,男生也比女生也好就業些。現狀基本是這樣,好好考慮一下是不是真的有興趣,並且最好有信心讀下碩士。
『柒』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爭議,該專業真的這么沒前景嗎
考古學專業有前景,沒有讀過考古專業的人,不能切實地體驗此專業確切情況是無法去理解。這么說的人可能是對考古這個專業不是很了解,甚至只看到了表面。
考古這個專業為什麼說是冷門?在廣大人民群眾印象里,考古專業就是挖墓的,工作崗位少,工作專業性強,那麼考古專業學生的就業就成了問題,薪資也是一個問題,而且全國所需的考古專業人才比學生基數不成正新人就高額薪資呢,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有能力者優先,知識掌握得越深厚,無論是哪一個專業都越受歡迎。
冷門的說法大多是因為就業崗位少,積累時間長,但是只要有能力者,是金子總會發光,冷門不冷門,掌握權在你自己手裡。現在即將開展電子博物館項目,這些項目的撰寫和完善還需要這些考古學的專業人士來完成。
『捌』 北大考古系就業
考古學的基本課程有,考古學概論、通論、舊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秦漢考古、魏晉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和宋元明考古。除此之外,還有田野考古、文物學概論、古文字學、古代漢語、中國古代史、世界史、外國考古、文化地理學、科技考古學概論、文物保護概論。這些都是接觸的。看《考古學通論》(南京出版社)和《田野考古方法論》,你應該先看看是否喜歡。
個人覺得性格活潑不太適合搞考古什麼的,當然進了北大以後看看是否喜歡也很重要,畢竟現在還不甚了解。考古系保研率很高,60%以上吧,讀個研究生出來的話還可以,就業方向一般博物館或考古所之類的比較窄,也可以進高校,但要進好點的大學得讀個博士,你要是喜歡研究的話應該還不錯。
實在不行,你可以考慮考慮轉行啊,考公務員什麼的。
總的來說,北大的每個專業都是王牌的,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