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阿拉伯該如何解決水資源問題
擴展閱讀
切氣塊的工具是什麼 2025-05-16 01:22:44

阿拉伯該如何解決水資源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8-07 03:46:02

㈠ 如何解決沙烏地阿拉伯的缺水問題

用南極冰山來解決他們水資源短缺的方法短期內臨時救急是可行的。而且他們確實那樣干過。但從長遠來看此法不可取。對地球環境的影響不可忽視。因為這等於人為加速南極冰川融化。對全球海洋和氣候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許多國際環保組織對此嚴厲批評。綠色和平組織還曾派船隻前去攔截。若要真的執行的話應選擇最佳的航線來節省資金。首先要經澳大利亞西岸,那裡的西澳寒流可幫助
船支北上,經過印尼之後,到達孟加拉灣南部海域。在夏季此海域盛形向西的季風洋流,而且強大的東南信風也會使船支節省更多的能源!之後就到達了阿拉伯海,直接沿伊朗沿岸行進,從」油閘「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此處有由阿拉泊海到波斯灣的密度流,又是順水,越過了波斯灣就到了沙特本土了!
有的科學家曾提出過運輸冰山形式水的構想。他們甚至還想出了將百噸重的冰山從南極洲運往沙烏地阿拉伯的幾種可能的方案。
聯想到目前的科技水平,大抵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案來運輸冰山:
1.以液態形式:但這需要花大量的資金來融化冰山;
2.以小冰塊的形式:盡管這樣會節省大量的資金,但花費在各種設備上的投入必將增加;
3.以大冰塊的形式:盡管這種方法資金投入少,但可能會造成許多嚴重的裝載問題。
由於這三種方法的資金投入都非常大,因此,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運輸冰山的成本都特別高。而目前,操作及運輸設備方面的技術水平還不具備處理如此大密度、大面積重物的條件。同時,有冰山的地區(南極洲和格陵蘭島)也不適合這些重型設備和機械的操作。此外,地球上現在還沒有能夠承擔運輸這種巨型冰塊任務的船隻。
他的方法可能嗎
這也便是工程師卡米德•克哈里多夫為何提出運輸冰山問題的新方案的原因,這個方案充分考慮到冰山處理方法、工具,船隻的建造以及運輸方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所有這些建議都申請了專利。更重要的是,與核能水脫鹽工廠的生產成本相比,該方案中涉及的高質量純凈水的成本降低了。美國現代化脫鹽工廠每生產1升的水,所需成本是6美元,而使用克哈里多夫的技術,每融化1升的冰山水,只需1美分。

㈡ 阿拉伯人是採用什麼方式解決水資源缺乏問題的

阿拉伯人所在的波斯灣地區,大量出口石油,比較富裕,他們很有錢,可以大量進口淡水,另外還可以建立海水淡化廠,直接抽取海水淡化,這樣來得快,較為直接。還有就是可以抽取深層地下水來用。

㈢ 沙烏地阿拉伯的節水農業措施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西亞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氣候乾旱、降水很少,水資源不足是制約生產和生活的重要因素;該地解決水資源匱乏的措施有:防止水資源浪費和水污染;發展節水農業,選擇耐旱農作物;海水淡化等;目前從南極地區輸入冰川的方法還不成熟,故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㈣ 沙烏地阿拉伯淡化海水的方法是什麼

海水是諸多水源中資源最豐富、供應最穩定的水源,海水佔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可稱之為「取之不竭」,且較少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但是,海水又苦又澀,無法直接飲用,如果海水能夠淡化,那該多好。在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的幫助下,海水淡化已經變為現實,在一些地方,海水淡化的工廠已經投入運行。

在海水淡化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已取得了不少經驗。早在1928年,為解決吉達市居民的飲水問題,沙烏地阿拉伯就在那裡建了兩套蒸餾設備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盡管當時的設備較為簡陋,但找到了解決水源問題的路子。

沙烏地阿拉伯海水淡化採用的技術是所謂的閃蒸法。這種方法先將海水送入加熱設備,加熱到150℃,再送到擴容蒸發器,進行降壓蒸發處理,使海水變成蒸汽,這些蒸汽被送入冷凝器凝結成水,再在得到的水中加入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或低鹽地下水,這樣就得到了人們可以飲用的淡水。這一方法因所使用的設備、管道均用銅鎳合金製成,所以成本很高,但可一舉兩得,即在獲得淡水的同時,又可利用蒸汽帶動蒸汽渦輪機發電。

沙烏地阿拉伯大規模進行海水淡化始於60年代。隨著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多元化發展計劃的實施,水的問題日益嚴重。為此,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在60年代初制定了兩項計劃,即解決嚴重缺水地區居民飲用水供應的短期計劃和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遠景目標在全國建立大型海水淡化廠的長遠計劃。隨後,於1965年成立了海水淡化總公司,全面負責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設和實施。沙烏地阿拉伯海水淡化廠基本上是沿海灣和紅海海岸建立的,接近工農業發展的重點地區,而且,各廠之間由管道相連,形成供水網路。80年代初,沙烏地阿拉伯第一個大型海水淡化聯合企業在西部的吉達地區建成投產,不僅解決了西部地區的缺水問題,也解決了全國1/3地區的用電問題。緊接著又在東部的朱拜勒地區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廠,日產淡化水13.18億升,發電165萬千瓦。同時還修建了世界上最長的直徑為1.5米、長為466千米的海水淡化輸送管道,將淡化水從東部送到首都利雅得及其附近地區。經過數十年的建設,沙特的海水淡化工程有了長足的進步,與1970年相比,淡化廠的數量由屈指可數的幾個簡陋的工廠發展到目前的23個大型的現代化工廠,產量一翻再翻,由1970年日產0.2273億升淡化水增加到現在的23.64億升,同時發電3600兆瓦。海水淡化事業的迅速發展,使沙烏地阿拉伯登上了「海水淡化王國」的寶座。長期令人苦惱的淡水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但沙烏地阿拉伯沒有滿足於現有的成就。現在,6個新的採用現代最新技術設備建設的大型海水淡化工廠正在緊張施工,不久即將投入使用,屆時沙烏地阿拉伯淡化廠的總日產水量將達到36.37億升。

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基本解決了淡水資源的問題,農業發展非常迅速,耕種面積己達300多萬公頃,糧食自給有餘,早在1991年,就居世界小麥出口國的第6位。

盡管用閃蒸法進行海水淡化在中東產油國已得到普遍的應用,但是造水的能耗和裝置的造價都不能使大多數地區所接受。實際上,用這種辦法得到的淡水的價格要比石油的價格貴得多,在這里,真是「水貴如油」。

㈤ 你認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解決沙烏地阿拉伯的水資源短缺問題這些措施有什麼局限性

沙烏地阿拉伯(地理位置見附圖)的大半國土被沙漠覆蓋,然而自80年代以來,這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農業發展迅速,耕種面積已達300多萬公頃,糧食自給有餘,早在1991年小麥出口就居世界第六位。產生這一奇跡的原因是:向大海要淡水。

在海水淡化方面,沙特已走在中東國家的前列,甚至是世界的前列。早在1928年沙特就在吉達市建設了兩套蒸餾設備,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盡管當時的設備較簡陋,生產能力也很有限,但找到了解決水源問題的一條路子。

沙烏地阿拉伯海水淡化採用的技術是閃蒸法。這種方法是:先將海水送入加熱設備,加熱到攝氏150度,再送到擴容蒸發器,進行降壓蒸發處理,使海水變成蒸汽,這些蒸汽被送入冷凝器凝結成淡水。再在得到的水中加入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就得到了可供人們飲用的淡水。這一方法成本很高,但可一舉兩得,即在獲得淡水的同時,可以利用蒸汽帶動蒸汽渦輪機發電。

沙特大規模進行海水淡化始於20世紀60年代。隨著沙特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多元化發展計劃的實施,缺水問題日益嚴重。為此,沙特於60年代初制定了「解決嚴重缺水地區居民食用水供應的短期計劃」和「根據國家緊急發展遠景目標在全國建立大型海水淡化廠的長遠計劃」,並於1965年成立了海水淡化總公司,全面負責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設。沙特海水淡化廠基本上沿波斯灣和紅海岸建立的,接近工農業發展的重點地區,各廠之間由管道相連,形成供水網路。80年代初,沙特第一個大型海水淡化聯合企業在西部吉達(Jiddah)地區建成投產,不僅解決了西部地區的缺水問題,也解決了全國三分之一地區的用電問題。接著又在東部朱拜勒(Al Jubayl)地區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日產淡水13.18億升,發電165萬千瓦。同時還修建了世界上最長的直徑為1.5m,長為466Km的淡化海水輸送管道,將淡水從東部送到首都利雅得(Riyadh)及附近地區。

經數十年的建設,沙特的海水淡化工程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沙特擁有23家大型現代化海水淡化工廠,日產淡水23.64億升,同時發電360萬千瓦。海水淡化事業的迅速發展,使沙特登上了「海水淡化王國」的寶座,長期以來令沙特人苦惱的淡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後註:海水淡化成本很高,淡化每1000升海水需費用1.05~1.60美元,因此只有天然淡水資源十分缺乏,且能承受高費用的國家或地區適用海水淡化技術。天津是我國海水淡化最具規模的城市之一。80年代中期,大港電廠兩套多極閃蒸淡化裝置投入使用,日產淡水6000噸,年產淡水量約219萬噸,約為全國海水淡化產量的二分之一。海水淡化還在我國西沙、南沙、舟山、長山島等島嶼得到應用。

㈥ 你認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沙烏地阿拉伯水資源短缺問題(從開源和節流方面考慮)

沙特有石油,所以沙特是一個很富裕的國家,採取海水淡化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沙特可以承受高運營成本;在沙特實行節水設施,建立人工蓄水設施等等

㈦ 阿拉伯半島上的國家應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海水淡化,波斯灣沿岸的那幾個土豪國家海水淡化能力和水平都很強。農業是發展滴灌

㈧ 沙烏地阿拉伯缺水解決措施人工降水可以嗎

可以,但是不易實現;沙烏地阿拉伯地區乾燥,成雲致雨的機會少
為解決缺水問題,沙烏地阿拉伯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來考慮)
開源措施:合理開發地下水,修建水庫蓄積水,開渠修河調度水,海水鹹水淡化水,人工增雨補降水。
節流措施:公眾提高節水意識,農民改進灌溉技術,工業重復利用水等。
這些解決缺水的措施有局限性么?如果有,請分別分析。
海水淡化——成本較高,技術難度大且供應量有限;
開采地下水——長期開采地下水會導致地下水資源枯竭和地表下陷等問題;
人工降水——沙烏地阿拉伯地區乾燥,成雲致雨的機會少 。
植樹造林——沙烏地阿拉伯地區生態環境惡劣,不利於植物成活。
跨流域調水——整個西亞地區的水資源都相當緊張,另外不同國家之間存在利益紛爭問題。」近水「救不了沙烏地阿拉伯的急。

㈨ 唯一建在沙漠上的發達國家,他們是如何解決水資源問題的

這個國家就是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領土面積超過22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12大領土大國,占據整個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 沙特雖然沒水但是有石油,有石油就有錢,沙特投入大量的錢,進行海水淡化,每年沙特海水淡化的量,占據全世界的四分之一,以滿足沙特百姓的吃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