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師自身的教育資源有哪些
談點我的看法,教師是個崇高的職業,就教師個人修養和素質就格外的重要。教書育人之中難以演示教育工作者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都可以從教師的言行細致表現出來,先知先覺先達者可為師,然而教師的品德和思想境界才是教師所擁有教育資源的根本。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也是教師自身教學資源之一,教師所擁有的生活閱歷和人生經驗的積累與總結是珍貴的無形資產,會在有意和無意識中間接和直接的傳達給學生。其實老師這個詞語即包含了尊敬又包括了知識的廣博,她所擁有的所有正確的東西都是教師自身的教育資源。謝謝請多給分!葉飄香留。
② 怎樣理解教師在課程資源開發中的作用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學生簡潔有效學習知識,發展身心的必要條件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有效教學的普遍規律,。教師受過專門訓練,精通所教的專業知識,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懂得如何組織和教學,藉助老師的教導與幫助,才能簡潔有效的掌握人類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身心發展水平,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正確發揮,有賴於教師的激發和引導,否則往往導致盲目、自發與低效,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首先是由教師教的好壞決定的,一般來說,只有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才能培養出成績優秀的學生。
③ 何為資源教師
現在的資源教師說起來就好像是好多年前的心理教師。學校有這個教室,然後設了這個崗位。希望過幾年這個現象有所改善吧。
資源教師就是管資源教室的人,要能規范教室使用,接待來訪的學生、家長、老師,展開教學。
資源教室對教師的要求其實很高,資源教室其實就是一個綜合的教育資源庫。這就要求資源教師能夠了解資源教室所涉及的所有的教學教法、教玩具。掌握這些只是知識技能方面的要求,心理素質和本身的一些個人品質也很重要,因為資源教師面對的兒童類型可能十分復雜,面對的教學環境也可能十分多變。
網路知道機構行家:七維教育發展中心
④ 什麼是科學教學資源
1.教學資源是指服務於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的各種物力和人力,不僅包括非生命的實物和信息,還包括具有能動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資源。教學資源作為學習與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日益受到教師們的關注,資源建設也成為各個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
2.教學資源是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資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也包括教師資源、教具、基礎設施等,廣義也應該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內容。 教學資源可以理解為一切可以利用於教育、教學的物質條件、自然條件、社會條件以及媒體條件,是教學材料與信息的來源。在教學資源構成的大環境下,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主動的利用資源來滿足。我們應該認識到,不僅教學媒體是教學資源,教師和學生也是教學資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完善的環境。
⑤ 怎樣理解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
首先,要讓教師對學校、對教育有情感歸屬,回答「願不願」的問題。
激發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除了應有的物質上的價值認同,更應當讓老師對學校有精神上的愉悅感,讓「我熱愛我的學校」成為流淌在教師心中的幸福語。能否給予每位老師精準恰當的評價,學校難以做到,畢竟教育不是可以數字化的度量品。但是,學校卻不能忽略老師對自身優秀的獲得感的期待,因為來自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將直接關乎著「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功能最大化。
其次,要讓教師對課堂、對教學有改革驅動,回答「能不能」的問題。
袁振國教授說過「進入互聯網時代,老師與學生之間不是知識多少的差異,而是知識結構和能力的差異」。
(5)教師資源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學生不是知識存儲器,而是推進社會發展的驅動源,並非知識多少的差異,如果說學生在知識上有差異的話,可能只是在知識的存儲方式上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已經把知識存儲在頭腦中,還有的學生卻仍然把知識存儲在書本上而已。
所謂的優劣主要體現在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有的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具有很強的分析、思考、語言表達能力等,而有的學生則不具備。
因此,教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應當成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引導者,於是,老師的教學目標不在於向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歷練習慣和能力,由「教書」轉向「育人」。
評價教學成敗則不是以學生對知識的擁有量為標准,而是看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發展的達成度。教育要回答 「培養什麼人」 和「怎樣培養人」兩個問題,歸根結底,需要解決「由什麼人培養」的問題。
⑥ 資源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資源
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要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具備良好的教學素養,善於哲學思考,富有教育之愛。
2.要具有扎實的心理學、心理咨詢方面的基礎和教育學、課程論、教學論的理論修養。
3.具有扎實的學科教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具有利用現代教學理念、高科技教學資源,依據學生能力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
資源教師又叫支援教師,是指規劃、建設、運用和管理資源教室的特殊教育以及相關專業的人員。資源教師是資源教室工作方案的主要實施者,是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溝通的橋梁,其職責是對特殊兒童進行個別輔導、補救教學,向普通班教師和家長提供咨詢與支援服務。
⑦ 各地教學資源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師。教師資源是影響教育質量最重要的資源,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是有一批優秀的教師的。但是一個新教師要成長為優秀的教師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現在很多城市都在擴展,辦了很多新學校,就需要大量的老師補充,這些老師從哪裡來呢,除了引進剛畢業的師范生外,目前的現狀基本上還是村裡的優秀老師到鎮上,鎮上的到縣城,縣城的到地級市,地級市到省會,全國各地優秀教師向一線城市流動。這就造成了教師隊伍的巨大差異, 有的學校有很多位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有的地方一個縣都沒有多少位特級教師。
⑧ 如何理解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資源是指教育教學過程所佔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總和。優質教育資源則可理解為有領先優勢的教育人力資源、豐厚的財力資源和優良的教育質量的綜合判斷。具體可包括先進的辦學理念、必要的硬體設施、優質的學校課程和優良的師資隊伍等基本元素。
⑨ 什麼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的對象是人,要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要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引導教師們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建功立業。
相關部門和教師們應當鼓勵創新,普職融合,均衡發展,擴大交流,照顧弱勢,讓師生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並且堅持發揮教師辦學治校的主體作用,構建現代學校制度,發揮教師作用,聽取家長意見,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社會參與。同時教育部門要確權、慎權、放權,妥當發揮權力的作用。
(9)教師資源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黨員及領導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民生工程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優先謀劃、優先支持、優先投入。
因此要吸引優秀人才從教,鼓勵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的院校師范專業提前批次錄取,提升生源質量。對符合政策要求的採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和選拔優秀青年就讀師范專業。完善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調整履約任教期限。
⑩ 為什麼說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紀之交,隨著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也引發了重大的變革,這就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課程資源。什麼是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例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它們的特點是作用於課程,但不是形成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實施范圍和水平。
課程與課程資源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沒有課程資源,就沒有課程而言,有課程就一定有課程資源。作為前提,課程資源不是固有的,需要開發。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適應性,不僅設置了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三級課程計劃框架,而且強調學校和教師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對學校教師而言,在諸多課程資源中,教師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本身就是一種資源載體,何以這么說,因為教師是教學的執行者,是教材的實施人,教師的素質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以及發揮效益的水平。教師的生活世界,特別是他們的經驗,智慧、理解、感受、問題、困惑、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素材性課程資源能夠與學生要獲得的書本知識和解題技能等一道進入課程。進入教學過程的時候,教師和學生才會真實地感受到教學過程是他們的人生過程,是他們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學才有可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健全發展,才有可能不斷地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才有可能普遍地恢復它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教師要分析哪些課程資源在整個課程資源中居於主導地位,並對課程資源結構功能的發揮具有決定意義。為學生們提供多種機會,讓他們參加一些感興趣的研究,這些研究應是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要創造一種靈活的、有助於探索研究的學生學習環境,確保學習環境的靈活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安全性,教師必須能掌握課程資源,而且還要選擇課程資源,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安全,資源的適當用途和可獲得性,也要讓學生們能夠保持積極參與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們有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評估和使用信息的機會。
教師決定著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如何利用好課程資源,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包括對教育觀念的理解、教學行為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豐富等。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本身也應是教師成長發展的過程。原有學習資源是有限的。而教師以此創造出的學習資源卻是無限的,這樣靠師生去補充、去創造、去升華。教師是課程生成的創造者,課怎麼上,關鍵在老師。在課程資源建設中,要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位,通過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的突破,來帶動其他課程資源的優化發展。
教師本人的生活經歷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人的一生會發生許多事情,教師也如此,如果在課堂上,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精神狀態,適時地講述自己的生活片段,同學們會顯現出前所未有的聽課興趣。因為教師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鮮明的生活性。教師的生活經歷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化素材。第二,特別的真實性。教師講述個人生活經歷是自己的親身感受。而且以第一人稱「我」方式講述,給學生真實可信感。第三,充滿了故事性。教師講述個人經歷,有時間、地點、事情經過等,給學生以好奇之感,興趣之感,增強學生注意力,所有這些需要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參與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以豐富自己的課程資源。
教師是重要的課程資源。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作為學校領導在課程改革大潮中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用「以人為本」的思想,引導教師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傳道、授業、解惑,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無愧於時代賦予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