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巴中哪些資源豐富
擴展閱讀
燒臘工具多少錢一套 2025-05-16 06:47:11
石油車壓爛了怎麼辦 2025-05-16 06:45:50
食堂成本是怎麼控制的 2025-05-16 06:45:38

巴中哪些資源豐富

發布時間: 2022-08-06 12:07:11

① 巴中特產有哪些呢

1、恩陽提糖麻餅

恩陽提糖麻餅,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恩陽鎮特產。提糖麻餅形如滿月,色澤金黃,滿月面上還有密密麻麻的白芝麻,宛如滿天繁星。它黃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味甲天下。

② 四川巴中有那些旅遊資源

溶洞啊、光霧山啊、九寨溝、望望山這些是景區,還有我家裡的人民廣場也很美哦,也很好玩!下面的是吃的:酸辣粉、麻辣串、燙鍋、火鍋等等好多的。

③ 四川巴中的特產有哪些

通江銀耳

通江銀耳是中國著名特產,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銀耳性中平,味甘,有很高的營養價使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糖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益氣和血、生津止咳的功效。為高血壓、動脈硬化、陰虛火旺病人的調養佳品。銀耳所含的多糖對腫瘤細胞有抑製作用。

南江黃羊

南江黃羊羊肉肉質細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體素質,提高抗疾病能力。而不會有其他副作用,所以現在人們常說:「要想長壽、常吃羊肉」。

南江金銀花

南江有豐富的金銀花本地種質資源和豐富的野生種植資源。

川明參

川明參是一種名貴的中葯品,即可葯用,也能食用,是集醫療、食療為一體的古之貢品。具有補肺、健脾、強身等功能,

④ 巴中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巴中特產有巴州川明參、江口青鱅、通江銀耳、大羅黃花、空山核桃等。
1、巴州川明參
巴州川明參系傘形科植物,廣泛分布在巴州區海拔高度500—800米的叢林、山坡中。很早以前,巴州人民就發現了川明參植物的食用和葯用價值。巴州川明參通體黃亮白潤,形狀細長規整,質地堅實硬脆,斷面紋理清晰,粉質充足細嫩,其味甘甜,富含營養。
2、江口青鱅
春秋時期,范蠡《養魚經》中介紹古代養魚技術和狀況的時候,有鱅魚的記載;江口青鱅營養豐富,肉質堅實脆嫩、十分鮮美,魚肉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較高的粗蛋白。
3、通江銀耳
四川省通江縣是銀耳的發源地,中國銀耳之鄉,通江銀耳因主產於此而得名,以其獨到的質厚、肉嫩、易燉化和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及葯用價值而享譽海內外。
4、大羅黃花
大羅黃花,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大羅鎮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大羅黃花」種植歷史悠久,據《巴中縣志》(1994年版)記載:「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鼎山大羅鄉農民開始種植黃花,年產量約2000斤左右。大羅黃花色澤黃潤,條形均勻一致,肉質肥碩,彈性強,油分大,香氣純正、濃郁,味道微甜、鮮脆,無異味。
5、空山核桃
空山核桃栽培歷史悠久,已有1500多年歷史。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環境,空山核桃果實外形呈橢圓形、圓形、果面較光滑、縫合線低平、仁色白、飽滿,口感圓潤清香、澀味淡。

⑤ 巴中有哪些特產

通江銀耳

通江銀耳是中國著名特產,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銀耳性中平,味甘,有很高的營養價使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糖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益氣和血、生津止咳的功效。為高血壓、動脈硬化、陰虛火旺病人的調養佳品。銀耳所含的多糖對腫瘤細胞有抑製作用。
巴中 通江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多種食用菌的生長,是銀耳的發源地。通江縣有一百五十多年銀耳栽培歷史,被譽為「中國銀耳之鄉」,現有耳林資源7萬公頃,年產銀耳60萬千克,開發出銀耳食品、銀耳飲料、銀耳保健品、銀耳化妝品等系列產品10多個,年產值1億多元,成為縣城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推動銀耳產業化進程,通江縣委、縣政府成立了通江縣銀耳產業發展局,專門從事銀耳產業發展的規劃、組織、管理和服務,並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歡迎海內外客商來通江從事段木銀耳集約化生產、精深加工和產品流通。

南江翡翠米

南江翡翠米的特點是無污染、營養豐富,飯粒光亮油潤、口感柔韌、略帶糯性。南江翡翠米曾出口法國、古巴,並長期暢銷於成都、攀枝花、甘南等地區,在周邊市場更已成為人們的首選大米。
翡翠米僅產於四川省南江縣長赤區。該區位於大巴山脈米倉山南麓。這里山清水秀、風光秀美,森林覆蓋率達42%,平均海拔800—1000米,日照充足,生態條件獨特,是傳統的稻穀主產區,被譽為「南江米糧倉」。在稻穀生產過程中,因地制宜,大量施用「農家肥」。長期以來當地政府,始終注重生態與環境保護,在種植業中,倡導保持傳統耕作方式,發展「稻田養魚」,明令禁止銷售使用高殘毒農葯,大力推廣生物技術防蟲治病,使種植業與生態環境形成了良性互動。目前,該區已列為「巴中地區綠色優質稻基地」。

南江黃羊

南江黃羊羊肉肉質細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體素質,提高抗疾病能力。而不會有其他副作用,所以現在人們常說:「要想長壽、常吃羊肉」。
南江黃羊是南江縣經41年培育而成的我國第一個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種,以其個體大、生長快、適應性強而著稱。它是從1954年引種雜交改良大巴山區的本地山羊開始,所獲四川銅羊和含努比羊血緣的雜種公羊同金堂黑羊、本地山羊母羊雜交的後代,經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適應了當地生態條件,經過橫交及多年的定向培育而形成的。於1995年10月正式通過國家級鑒定。1996年農業部正式將南江黃羊命名為「我國目前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種」。十餘年來已向全國十四個省及本省110多個縣(市)推廣,總量已達10萬多隻,在各地無論是純繁還是雜交,效果均十分顯著,特別是改良效果好,雜交優勢十分明顯,其優勢率均達到50%以上,最高可超過100%。其繁殖力和生產性能均接近和超過原產地指標。

巴山銀杏

銀杏又稱為「白果」。「巴山銀杏」因其獨特的地理特徵,而成為四川省最佳的銀杏適生區而得名。大巴山山脈位於秦嶺以南,橫亘於四川省盆地北部和東北邊緣,包括南江、通江、鎮巴、萬源、城口等地,境內最高峰為南江北面的光霧山。
大巴山以南為我國著名的第三紀植物的避難所,倖存下來的古老的孑遺植物銀杏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以南的南江、通江、鎮巴、萬源、城口。尤以通江縣的銀杏資源豐富、品種優良,質量上乘,以「巴山銀杏」冠名,名符其實。
「巴山銀杏」是世界上現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是特等優質的經濟林木,樹齡可達數千年,有「活化石」之稱,銀杏原產於長江中下游,後引種各地,歷史悠久。
「巴山銀杏」對土壤和氣候的適應性較強,樹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5米,一般實生苗約20年後結實,40年後進入盛產期,人工大砧嫁接後2—3年即能結實。銀杏屬陽性喜光向陽樹種,深根系、耐旱,抗大氣污染。但不耐水澇,不耐陰,抗風力差。
銀杏果仁俗稱「白果」,營養豐富,葯食兩用,通江百姓用白果做食療歷史悠久,有銀杏止咳湯、白果銀耳粥、白果臘八粥等。《日用本草》、《本草綱目》、《醫林要集》等中醫古書也將白果列為重要葯材。近現代研究表明,白果及其附屬產品在治療高血壓、心腦血管、牙齒蟲齲、小兒腹瀉、痤皰疽瘤、慢性淋濁、遺精遺尿等方面功效顯著。銀杏葉提取物中含160多種成份,主要是黃酮甙及銀杏內酯等,其中黃酮類化合物就有44種。銀杏葉提取物還可研製成營養口服液、保健品和化妝品等。其花粉、外種皮都是較好的制葯原料。
「巴山銀杏」是優良的用材林樹種。其木材結構勻稱、紋理緻密,不翹不裂,耐腐蝕性強,是工藝雕刻、精美傢具、豪華建築以及室內維修的優良材料,素有「銀香木」之稱。
「巴山銀杏」適應能力強,是速生豐產林,可以提供大量的優秀木材、葉子和果實,同時還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保持水土、防治蟲害、調節氣溫、調節心理等,是良好的造林、綠化和觀賞樹種。「巴山銀杏」樹冠高大、雄偉挺拔,世界上各大中城市已把銀杏作為庭院、街道和園林綠化樹種廣泛栽植。已有不少專家支持將銀杏立為「國樹」。植於商代的山東莒縣浮來山定林寺的古銀杏樹、植於晚宋的鵓鴣山鴛鴦合歡古銀杏、頗受宋代蘇東坡喜愛的凈居寺銀杏現都已成為「國寶」。
據統計,通江縣現有投產的銀杏大樹8800株,常年產量在100斤以上的盛產樹28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銀杏樹142株。

南江金銀花

南江有豐富的金銀花本地種質資源和豐富的野生種植資源。早在60年代初,南江縣在全國率先人工栽培金銀花,70年代初,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南江召開了「金銀花人工栽培現場會」,1981年南江被列為「全國金銀花基礎縣」1999年10月,南江被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四川)基地協調領導小組列為首批13個「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四川)基地全國金銀花種植示範區」之一。

通江茶葉

通江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代通江茶葉生產的規模和品質就享譽華夏,羅村茶就屬四川八大名茶之一。全縣現有茶園面積5.5萬余畝,其中投產茶園3萬畝,2005年全縣茶葉產量820噸,其中名茶25噸,優質茶380噸,產值達2685萬元,名優茶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名優茶生產基地初具規模。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開發的「天崗銀芽」、「天崗雲霧」、「羅村茗眉」、「佛龍香茗」、「翰林茶」、「漢城銀毫」、「龍虎銀芽」等十多隻歷史名茶和創新名茶獲部、省級名茶稱號。到2002年建成名優茶生產基地20000畝,a級綠色食品(茶葉)基地10000畝,無公害生產基地15000畝。通江雨量市沛,氣候適宜,土壤含硒豐富,茶園遠離工廠、農田、森林覆蓋率高,生態良好,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建立生態高效茶園,又有利於生產安全、衛生、營養的高檔名茶,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及有機茶。

羅村茶

通江羅村茶為恢復名茶,產於通江鐵溪鎮羅村。在唐、宋時品質超群,被列為四川八大名茶之一。1994年獲四川省第三屆「甘露杯」優質名茶證書和獎杯。2005年獲中茶杯一等獎。
羅村茶產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徵,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羅村茶以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一般清明前後開采,其工藝流程是:揀剔→攤青→殺青→抖散(清風)→初干→做形→回潮→烘焙→分級包裝。
羅村茶的品質特徵:外形扁平、直、勻整、色澤嫩綠、香氣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純回甘、葉底黃綠勻亮。

天崗銀芽

天崗銀芽為創新名茶,屬綠茶類,創制於1990年,產於通江縣火天崗茶場。1990年獲四川省首屆「甘露杯」優質名茶證書和獎杯;1993年參加泰國龍馬展覽並獲銀獎;1995年參加中國新技術、新產品交易博覽會獲銀獎,同年獲農業部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質獎。
火天崗位於我國三大富硒地段之一的秦巴山區南段海拔1200—1500米,現有茶園面積150公頃。茶園多為建園基礎好的集中連片的梯級茶園,栽培管理精細,茶園四周林木蔥郁、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潔凈、晨浴朝陽、晚罩雲霧、土壤泉潤,是出名茶的絕好環境。
採摘於清明、穀雨季節1芽1葉初展或開展的初嫩芽葉為原料。通過攤青→殺青→散濕→造型→烘焙→整理包裝而成。成品茶的品質特徵為:外形扁平、挺秀、勻整、色澤油潤、滿身披毫、香氣馥郁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鮮爽,葉底嫩勻成朵鮮亮。

川明參

川明參是一種名貴的中葯品,即可葯用,也能食用,是集醫療、食療為一體的古之貢品。具有補肺、健脾、強身等功能,國內市場每年需求量2萬噸以上,巴中市積累了川明參種植的經驗,常年種植1萬畝,產量約5000噸以上。
目前,巴中市已建立了3萬畝川明參種植基地,年產川明參2萬噸,且巴中市雙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已研製的川明參泥,產品生產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權,產品1994年、1995年獲四川省優秀產品稱號。年產量300噸,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深圳等全國20個大中城市。

⑥ 巴中的名勝有哪些具體點!

巴中旅遊聖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江光霧山和通江諾水河,被專家譽為「國畫風采,原始荒美」,可參觀景點660多個。景內人間仙境光霧山群峰突兀,瀑布珠連;地下奇觀諾水河百千溶洞,妙趣盎然;世界珍稀樹水青岡唯此可見。春有杜鵑紅花,映峻嶺燃霞;夏有萬山疊翠,悉熊崽甜鼻;秋有層林盡染,借紅葉毯地;冬有玉樹瓊花,壯無限關山。「九寨看水,桃園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
巴中市場廣闊。巴中旅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極佳,有著名的三國文化、巴人文化、紅軍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風光,可旅遊面積寬,市場潛力巨大,商機無限。面對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新形勢,市委、市政府確立了「鞏固提升農業,積極發展工業,擴大改革開放,加快基礎建設,努力開發旅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思路,帶領全市人民群策群力,艱苦奮斗,求實創新,堅持以跨越式發展為主題,大力弘揚「紅軍精神」,發展巴中經濟,建設革命老區,努力把巴中建成川東北綠色經濟強市、民營經濟富市、旅遊經濟新市。
巴中古屬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時為巴子國地。秦和西漢時為巴郡地。東漢和帝永元年間(公元89年至105年)始置漢昌縣。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屬巴西郡,後繼屬宕梁郡,又先後置歸化郡、大谷郡。北朝北魏宣武帝延昌3年 (公元 514年)首置巴州。 巴中州、郡、縣迭更, 建縣的歷史已達1910年,置郡已達1789年,置州已達1485年。自古以來,巴中是兵家必爭,群雄逐鹿之地。漢高祖劉邦打關中,巴江兩岸是重要的根據地和後助線。蕭何留守巴郡據通江得漢山"以通餉道";三國名將張飛從荊州沿江而上,夜襲巴州,智擒嚴顏老將;魏武帝曹操與張飛交戰漢水,直逼張魯退兵巴州;南宋四川安撫制置使余介在通江等地築城屯糧抗蒙;抗金名將岳飛率兵巴河東岸輕陽坡等等。至今,在南江縣尚可目睹當年連通蜀漢的"千里棧道"、漢王的金戈鐵馬、西晉南方獠人的岩墓等,這些無不記載著昔日巴中戰火硝煙的壯麗場景。

⑦ 巴中市有什麼產業

在地方城市規劃中可以看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