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回收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擴展閱讀

資源回收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05 20:04:01

『壹』 家庭生活垃圾中有哪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家庭生活垃圾中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有:紙類、玻璃、塑料、金屬、合成材料等。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再生循環的、可被再次利用的垃圾,如紙類、玻璃、塑料、金屬、合成材料等。最常見的可回收垃圾有五大類,即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

區分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其最大的要點就在於垃圾還能否被重復利用。此外,有些垃圾即使能被重復利用,但由於其在一次使用後產生了污染,因此也應被歸入不可回收垃圾的范疇,如農葯包裝等。這些垃圾需要經過特殊處理後才能被再次利用。

(1)資源回收的主要來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的處理方式:

對於居民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垃圾分類。將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按要求進行分類放置,使得這些垃圾在後續階段能被有效處理。

對於可回收垃圾,現階段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回收、加工、再利用。首先要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和篩選,挑選出其中適合回收再利用的垃圾,之後,再將不同類型的垃圾運送到不同的垃圾回收處理廠,接受進一步處理。

以紙張為例,回收的舊紙張會被集中粉碎、製成紙漿,並經漂白處理生成新的紙張。

對於不可回收垃圾,我們更需認真對待。針對有毒有害的不可回收垃圾,往往採用焚燒和固化的處理方式。當不可回收垃圾內部不具潛在危害性時,往往採用填埋(偶爾也會採取焚燒)的處理方式。

『貳』 什麼叫可回收資源

帶三角循環標志都可回收

『叄』 再生資源回收包括什麼

再生資源包括廢舊金屬、報廢電子產品、報廢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廢造紙原料(如廢紙、廢棉等)、廢輕化工原料(如橡膠、塑料、農葯包裝物、動物雜骨、毛發等)、廢玻璃等。
再生資源回收以物資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成為全球潮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可持續發展就是,既符合當代人類的需求,又不致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是我們在注意經濟增長的數量,同時要注意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主要的標志是資源能夠永遠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肆』 資源回收利用主要是對什麼資源

資源回收利用,資源種類有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舊塑料、廢紙張、廢舊輪胎、廢棄電器電子設備、報廢車、報廢船艇、廢玻璃和廢電池十類。

現階段資源回收利用是一個風尚行業,它的運用發展跟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需求,應試著資源再生,針對節約能源有非常大的奉獻。資源回收利用對環境保護節約能源控製成本有關鍵的意義。能夠降低節省人力資本和資源。

再生資源的回收,非常大程度上節省了成本,一個新的產品和折舊的價格大打折扣,回收後進行生產。針對社會而言,發展了小市場經濟。推動了市場的人氣值,運營模式也變得越來越受到歡迎。從長久來看,人類日常生活的地球上,資源是有限的。

終將會有匱乏的那一天。資源的再生運用不僅能夠遠遠地延遲資源枯竭那一天的到來,還能夠保護地球的環境,降低自然災害的出現。就我國自然資源而言,我們是一個相對匱乏的國家,資源短缺、消耗嚴重和生態惡化的現象,促使資源節省與開發利用。

『伍』 可回收再生的資源有什麼

可回收再生資源如下:

再生資源回收以物資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正在成為全球潮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可持續發展就是,既符合當代人類的需求,又不致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是我們在注意經濟增長的數量,同時要注意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主要的標志是資源能夠永遠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根據節能減排的要求,為解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整合有限的資源構造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轉運、加工利用、集中處理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近幾年,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據統計,「十五」期間我國回收利用再生資源總量為4億多噸,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8000萬噸,年平均增長率為12%以上,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總值超過了65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了20%。2007年回收利用再生資源1.82億噸,其中廢鋼鐵8392萬噸,廢有色金屬999.65萬噸,廢紙6021萬噸,廢塑料1488萬噸,其他如廢橡膠、廢棉、廢麻、廢化纖、碎玻璃等1300萬噸。

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從1997年才開始起步,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屬於朝陽產業,雖然我國再生資源行業得到迅猛發展,但與我國再生資源產生量和需求量相比,與發達國家對再生資源的利用情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再生資源發展還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陸』 什麼是資源回收

垃圾回收再利用就是資源回收的一種

『柒』 再生資源回收屬於什麼行業

再生資源產業鏈涉及范圍較廣、產業鏈上各細分產業呈現分散化。從「回收-再生-再利用」的全產業鏈角度分析,再生資源行業的上游是廢棄物產生、排放;產業鏈的中游包括廢物回收、再生和再利用三個環節;行業下游主要則是再生產品或資源的消費、應用市場,包括塑料製品、電子家電和汽車等行業。本文將從產業鏈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等多角度深入分析我國再生資源產業。

一、再生資源產業鏈概覽

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科教、交通、國防等各項活動中被開發利用一次並報廢後,還可反復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質資源,它包括以礦物為原料生產並報廢的鋼鐵、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合金、無機非金屬、塑料、橡膠、纖維、紙張等。隨著再生資源市場的逐步放開,我國已形成了從產生源經固定收購點、流動收購點、拾荒者、資源加工企業等層層篩選、分類,最終到達利用企業的完整流程:

再生資源產業鏈涉及范圍較廣、產業鏈上各細分產業呈現分散化。從「回收-再生-再利用」的全產業鏈角度分析,再生資源行業的上游是廢棄物產生、排放,這些廢棄物產生於居民日常生活、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運轉等;

產業鏈的中游包括廢物回收、再生和再利用三個環節,其中根據廢品種類的不同,又可細分為廢鋼、廢紙、廢塑料、廢電子、廢有色金屬、報廢汽車等細分市場;

同時產業中游還包括再生資源加工設備的提供商;行業下游主要則是再生產品或資源的消費、應用市場,包括塑料製品、電子家電和汽車等行業。

二、產業上游:全國固體廢物產生量不斷增長

再生資源行業的上游是廢棄物的排放,從我國主要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來看,2016-2019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逐年上升,由2016年37.1億噸上升為2019年44.1億噸,上升18.7%;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由2016年5219.5萬噸,上升為2019年8126.0萬噸,上升55.7%;而生活垃圾清運量也從2016年的2.04億噸上升至2019年的2.42億噸。總體來看,全國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不斷增加,處置需求也不斷擴大。

三、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現狀

——回收量不斷增長

首先,從回收環節來看,2011-2018年,全國主要再生資源(廢鋼鐵、廢金屬、廢紙、廢塑料、廢汽車、廢電器電子、廢舊紡織品、廢電池、廢玻璃等)的回收量、回收價值都總體增長,2018年,全國主要再生資源的回收量為3.2億噸,回收價值達8704.6億元;

此外,根據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5億噸。

同時,根據資料的公開程度,前瞻整理了2019-2020年部分再生資源的回收情況,可以看出,與2018年相比,2019年廢棄物的回收量都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說明行業的回收經營情況較為穩定:

——利用率還有待提升

另從加工處置的角度來看,據生態環境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9年,全國一般工業固廢和工業廢物的綜合利用量總體上升。2019年,全國一般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量為23.2億噸,工業危廢的綜合利用處置量為0.75億噸。

同時,從部分細分市場的利用情況來看,在廢金屬市場中,再生銅鋁鉛鋅產量不斷增長,2020年約為1450萬噸;在廢棄電器電子市場,規范地拆解流程是其得以有效處置加工的前提,但目前的規范拆解率還有待提升;

而在廢舊輪胎市場,據人民日報報道的數據顯示,2019-2020年我國廢舊輪胎的利用率在60%左右,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四、再生資源競爭格局分析

——廢鋼市場的企業競爭力較強

在企業競爭格局方面,由於再生資源行業的業務范圍廣,行業的競爭者數量較多,但根據廢棄物種類的不同,各個企業的重點業務有所不同。2020年12月末,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公布了《2019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50強榜單》,其中,TOP10企業的排名情況如下,廢鋼回收處利用市場的上榜企業較多:

——華東地區的競爭優勢突出

在區域競爭格局方面,從2019年我國再生資源行業50強企業的注冊地分布來看,華東地區的上榜企業數量最多,佔比達46%,其中江蘇省的競爭實力最強。

五、「十四五」發展規劃:推動行業持續發展

從政策角度分析未來我國再生資源行業的發展趨勢,根據第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議,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將是「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重點,具體內容如下: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