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內蒙古泊江海子煤礦
距離鄂爾多斯東勝區那裡有 70公里路
網路出來的距離53.3公里 存在偏差
⑵ 泊江海子鎮的介紹
泊江海子鎮位於內蒙古東勝區西50公里,東與罕台鎮毗鄰,南與伊旗敏蓋鎮接壤,西與杭錦旗塔然高勒鎮相連,北臨達旗呼斯梁鎮,109國道橫穿東西,烏泊旅遊線縱貫南北。榮烏高速橫穿泊江海鎮和伊旗敏蓋鎮交界處,北部有運煤專線塔韓鐵路並且設有貨運站。
⑶ 安徽省淮南礦業集團在內蒙古開的煤礦在哪裡
泊江海子井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境內的泊江海子鎮,行政區劃屬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管轄。109國道從井田南部東西向穿過井田,經過109國道,可西至烏海市(約距305km),東至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約距55km)。東勝區為鄂爾多斯市政治、經濟、文化、通信中心及交通樞紐,經此可至包頭市等全國重要城市。
⑷ 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在具體位置在哪裡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泊江海子鎮和伊金霍洛旗一帶,這是相關報道 內蒙古東勝大營鈾礦普查項目召開野外驗收會 http://www.0477bbs.com/ordos-39726-1-1.html
⑸ 想知道: 內蒙古自治區 大營鈾礦 在哪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泊江海子鎮和伊金霍洛旗一帶
⑹ 遺鷗的體貌特徵,棲息地
遺鷗冬羽和亞成體體羽與棕頭鷗、黑嘴鷗、紅嘴鷗等鷗鳥極為相似,野外不易識別。藉助於長焦鏡頭,此次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意外拍攝到遺鷗,並鑒別出其為第一個東亞成鳥。
遺鷗是鷗類中被最遲發現的一種,是人類認識最晚的鳥之一。1971年遺鷗被確認為獨立種,當時它的種群數量不滿1萬只,被列為世界瀕危物種。上世紀90年代末,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高原發現了大量遺鷗的繁殖種群,它才從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從那時起,中國的遺鷗繁殖種群便受到一些國際組織和國內外鳥類學家的重視和關注。近年來由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遺鷗保護區環境惡化,遺鷗已經變得極為少見。遺鷗在國內的繁殖地主要在內蒙古,但遺鷗的越冬地及其遷徙路線始終是個謎。此次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意外發現遺鷗,並拍到其野外照片,證實了黃河三角洲地區是中國南北乃至亞太地區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停歇地。
目前,對遺鷗鄂爾多斯種群的研究和保護成為一個全球矚目的課題,中科院將其列入重大研究項目,諸多國際組織和機構也給予了合作和幫助。由於缺乏鷗類的專項調查、野外識別較難、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灘塗面積大難以進入等原因,對遺鷗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分布及遷徙停留時間等缺少第一手資料。為此,保護區科研人員在今後幾年將開展遺鷗的專項調查。
遺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繁殖地有4處,分別為我國內蒙古泊江海子、哈薩克的阿拉湖、俄羅斯赤塔的托瑞湖、蒙古國的塔沁查干淖爾。泊江海子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泊江海子鎮的,屬於我國21處國際重要保護濕地之一。上世紀80年代,在這里發現世界上最大的遺鷗繁殖種群,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經過10多年卓有成效的保護,這里遺鷗種群的數量由2000餘只增至約1萬只,為全球最大且最為穩定的種群,約佔世界種群的60%以上,一度被譽為「遺鷗的天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專家在這片濕地上共發現鳥類80多種、15000餘只,除遺鷗外,還有東方白鸛、黑鸛、白尾海雕等國際珍稀、瀕危鳥種。2000年這里被列為「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然而,目前「遺鷗的天堂」正面臨被掠奪式旅遊開發破壞的境地。2000年,鄂爾多斯市勝達有限責任公司依託濕地和鳥島開發了旅遊項目——鄂爾多斯世珍園。據了解,遺鷗保護區面積達88平方公里,其核心區為10平方公里。而世珍園就建在保護區的核心地帶,遺鷗等珍稀鳥類繁殖的鳥島成了世珍園的園中園。「吃生態環境的飯,發生態環境的財」,這是記者日前赴保護區采訪途中看到的一條巨幅廣告詞。
世珍園內賓館、碼頭、觀鳥台、滑沙場等娛樂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泊江海子湖面上,轟鳴的汽艇來回穿梭,遊客只要每人花20元就可以乘汽艇在湖面上遊玩觀鳥。在海子南岸,越野吉普車、沙地卡丁車馬達轟鳴載著遊人恣意馳騁,潮濕的泥土上留下道道凌亂的車轍痕跡。由於水位下降,鳥島南面已經露出一小塊湖底與岸相連,沒有受到任何人的阻攔,就能輕松登上鳥島。在鳥島上,記者發現了很多方便麵袋和礦泉水瓶。水邊留有不少沒有孵化出來的鳥蛋。面對入侵者,受驚的鳥只有在空中無力地鳴叫,捍衛著自己的領地。
旅遊開發過度破壞了濕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迫使包括遺鷗在內的鳥類數量急劇下降。據統計,2000年至2002年遺鷗築巢的巢數分別為3587巢、2800巢、2200巢,2003年竟劇減至326巢,且孵化率低,僅孵出幼鳥100多隻。遺鷗數量也從1998年的10000餘只下降到2003年的3000多隻。
國家明令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搞開發建設,而世珍園為了架一座空中索橋,竟在海子北岸挖了一道長200多米、寬10多米的人工河,在南岸挖了一條長100多米、寬5米、高3米的土壩。保護區管理局規定:遊人不得登鳥島遊玩,在5至7月間遺鷗繁殖季節禁止游覽。而遺鷗繁殖季節恰恰是旅遊旺季,世珍園內的一張遊客流量表顯示,今年6月份遊客量高達26萬人次。
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任永奇介紹,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其實就是東勝區泊江海子國營治沙站,兩塊牌子一套人馬。20多名員工主要擔負5.3萬畝林地、易林地的管護任務,以現在的狀況根本無力開展有效的保護工作。
保護區臨近毛烏素沙地和庫布其沙漠,生態非常脆弱。任永奇擔憂地說,近兩年氣候比較乾旱,降水少,導致泊江海子面積從最初的10.2平方公里萎縮到7平方公里。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已經成為尖銳矛盾,加強對濕地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