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南郴州什麼地區有礦產
郴州是全球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有色金屬之都)(有色金屬博物館),現已經發現的礦種達一百一十種,探明儲量的七類七十多種,預計價值超二千六百億。錫儲量全國第三,鋅儲量全國第四,鎢、鉍儲量全球分列第一和第二。其它礦石品種也極其豐富。截止2009年底,郴州開採的礦山有:煤礦292個,鐵礦22個,鉍礦1個,錳礦1個,鉛鋅礦78個,鎢礦10個,錫礦10個,金礦2個,銀礦1個,螢石16個,砷礦2個,石墨礦17個,砂、石、粘土522個。
礦物晶
郴州有特色的礦物晶有燕尾雙晶, 燕尾雙晶
香花石,水晶與黑鎢,菱鎂礦石,立方體透明螢石,九九歸一礦物晶體,紅色立方體方解石,車輪晶體礦,層解石等
B. 湖南有哪些有色金屬礦
湖南目前已探明儲量的有色金屬一共有37種,其中銻的儲量居世界首位,鎢、鉍、獨居石等名列全國榜首,鉛、鋅等儲量也很豐富。
大自然成就了湖南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其儲量幾乎占據了中國有色金屬儲量的三分之二,全球的三分之一。作為全球重要的礦物資源集聚區,湖南的有色金屬資源種類豐富且儲量較大,婁底的錫礦山被稱為"世界銻都」,郴州的柿竹園礦床富含140多種礦物,是世界罕見的特大型多金屬礦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另外湖南的鉛鋅鉍銅等有色金屬礦的儲量也是十分可觀的。所以,對於湖南有色金屬礦產特徵以找礦方向的研究對於合理開發利用湖南地區的有色金屬礦產有著重要的意義。
大湖之南,雪峰之下,蘊藏著一個瑰麗的「有色金屬之鄉」湖南。大自然的厚愛,使得這片大地上聚集了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除了「世界銻都」錫礦山、「世界鉛都」水口山之外,湖南郴州的柿竹園更是富含140多種礦物,成為世界罕見的特大型多金屬礦床,儲量幾乎占據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
1湖南有色金屬資源的地質成因: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指出:「礦產分布規律,一部分和成生條件有關,但主要受構造體系的控制。」活動性的構造帶或某個構造體系中比較活躍的部分是有色金屬的分布帶,而湖南地區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正是由於其自身具備的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
湖南位處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早在16至17億5前之時,湖南地區正處於地造發展階段,沉積作用下形成了數千米厚的岩石層。岩層中富含有鉛鎢鉍鉬等元素以及大量的硅鋁質成分,成為有色金屬礦床形成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每一次強烈的構造運動都會使岩層產生部分褶皺帶和拗陷帶,當地殼再次受到強烈擠壓與扭動時,已經褶
皺成山的岩層再次褶皺或發生斷斷,並沉入拗陷帶之內。這些岩石在巨大的壓力與熱力作用下,經過重新熔化形成了有色金屬礦質豐富的岩漿,為各種元素的富集提供了非常好的導礦構造與儲礦構造條件。地殼運動所引起的花崗岩活動非常劇烈,從而使許多與花崗岩相關的有色金屬如鎢、鉍、錫、鈹、鉛、鋅等礦床大量形成,這種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使湖南有幸成為有色金屬之鄉,不能不說這是大自然最慷慨地賜予。到目前為止,區內已經發現各類礦產地約5000多處,特大型的礦床約8處,大型的礦床約105處,中型的礦床約277處,小型的礦床約1250處。這些礦產地位置主要分布在湘中、湘南及湘西北成礦帶。
C. 湖南省郴州市東坡鉛鋅礦
東坡鉛鋅礦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是南嶺多金屬成礦帶的重要礦床之一,以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而聞名於世,是我國重要的鉛鋅原料生產基地。
礦區位於南嶺緯向構造帶中段北緣,處於西山背斜與五蓋山背斜之間的東坡-月枚復式向斜的北部昂起端,屬於南嶺W-Sn-Mo-Bi-Pb-Zn-Cu-Fe-Mn-Au-Ag多金屬成礦帶。礦田內褶皺、斷裂構造及花崗岩非常發育,成礦條件非常有利。
1.礦區地質簡述
(1)地層
礦田內出露的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及第四系,總厚度大於4500m。地層以泥盆系—石炭系為主,次為寒武系—震旦系,二者出露面積佔地層分布面積的80%以上。寒武系—震旦系主要分布於本區東部的西山山脈、樅樹板一帶,為一套類復理石碎屑岩系,其岩性為變質砂岩、砂質板岩、硅質岩,是裂隙充填型錫鉛鋅銀礦床的主要賦礦圍岩;泥盆系—二疊系廣泛分布於中西部地區,以碳酸鹽岩為主夾碎屑岩,是接觸交代型、交代-充填型礦床的有利圍岩。上古生界以角度不整合於下古生界岩層之上。
(2)構造
本區位於華南褶皺系湘南加里東-印支穿插褶皺帶,構造變形強烈,褶皺斷裂發育,演變歷史悠久,經歷了地槽、地台、地台活化等3個構造發展階段,與之相對應,形成了加里東構造層、海西印支構造層和燕山構造層。不同構造變形階段形成的構造形跡彼此交截、疊加和改造,呈現出以東西向構造為基底,南北向、北北東—北東向、北西向構造為骨架的構造格局。其中北北東—北東向構造是重要的控岩控礦構造,對鎢錫鉛鋅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3)岩漿岩
3個礦段分別位於千里山主體北、東、南側,千里山岩體呈岩株狀產出,走向近南北向,平面出露北寬南窄,形似倒葫蘆狀,面積近10km2。該岩體形成於燕山早期,由於構造運動的多期性,致使岩漿活動具有多期、多階段侵入的特點,形成了復式酸性岩體。千里山花崗岩體可劃分出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兩個侵入期,早期又可劃分為3個侵入期次,晚期又可劃分為兩個侵入期次。
2.礦床特徵簡述
(1)礦體特徵
區內礦體主要有銀鉛鋅礦體及鉛鋅礦體、矽卡岩型鎢多金屬礦體、大理岩網脈型鎢多金屬礦體(W2-1)、雲英岩型多金屬礦體(W2-3)、石英脈型鎢礦體(Ⅰ1)。銀鉛鋅礦體及鉛鋅礦體均受斷裂構造控制,主要賦存於泥盆系佘田橋組及棋梓橋組灰岩中,礦體多呈脈狀產出;矽卡岩型鎢多金屬礦體主要有2個,即W1礦體和W2-2礦體。兩個礦體產狀均受岩體接觸帶控制,矽卡岩體往往就是礦體。
標本采自東坡礦區Ⅰ鉛鋅礦帶內,位於野雞尾—牛角壠礦段,該礦段包括Ⅰ2、Ⅰ3、Ⅰ5、Ⅰ6等數條銀鉛鋅礦體及Ⅰ1、Ⅰ4等多條鉛鋅礦體。Ⅰ鉛鋅礦帶走向北東5°左右,傾向東,傾角45°~80°,主要產於F3斷裂下盤棋梓橋組灰岩中,礦帶中礦體呈脈狀產出。控制延伸長度幾百米,傾向延深幾十米至幾百米。礦帶中銀鉛鋅礦體單層見礦厚1.07~19.69m,單礦體平均品位:Pb2.10%~7.94%,Zn2.39%~3.25%,Ag60~564.22g/t。Ⅰ4鉛鋅礦體,單層見礦厚度1.58~6.54m,單礦體平均品位:Pb7.83%,Zn4.8,Ag25.90g/t。
(2)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由於各種礦體所處地質環境和形成條件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礦石類型。不同的礦石類型礦物組合不同,主要有磁黃鐵鉛鋅礦石、銀鉛鋅礦石、鉛鋅礦石、矽卡岩型鎢鉬鉍錫礦石、雲英岩型鎢鉬鉍錫礦石、網脈狀大理岩型鎢鉬鉍錫礦石及矽卡岩型磁鐵鎢鉬鉍錫礦石。
區內礦石結構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結構、他形晶結構、交代結構、交代殘余結構、包含結構、乳滴狀結構、鱗片狀結構等。礦石構造主要有浸染狀構造、條帶狀構造、細脈狀構造、網脈狀構造、塊狀構造。
標本名稱 鉛鋅礦礦石 編號 DB063-1 形成時代 燕山期
中國典型礦山大型礦石標本圖冊
本礦石標本采自東坡礦區。標本表面為灰褐色,具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緻密塊狀構造。礦石礦物主要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白雲石、方解石等。Pb平均品位為3.79%,Zn平均品位為3.95%,Ag平均品位為18.04g/t
成因類型 矽卡岩型 產地 湖南省郴州市東坡鉛鋅礦
D. 郴州市宜章縣有什麼礦產
宜章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含有金、銀、鉛鋅、錫等礦產,品
宜章縣
種繁多,共有9類36種,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年產量達300多萬噸,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另外,花崗石、大理石儲量近40億立方米,品種繁多、花色齊全,多屬中、高檔石材,其「宜章紅」系列被稱為「中國第四紅」,蜚聲中外。
E. 郴州礦產主要分布在哪些縣
主要分布在。貴陽、汝城、資興及郴州市的魯塘
F. 湖南的主要礦產都有哪些
南省礦產資源相對較豐富,已發現各類礦產120種(141亞種),已有探明儲量的礦產83種(101亞種)。現有特大型礦床8處,大型礦床97處,中型礦床231處,小型礦床865處,礦點5000餘處。目前已開發利用礦產88種,礦山企業6810個,其中大型礦山11個,中型礦山40個,小型礦山3435個,小礦山3324個。
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支柱性作用的15種礦產(石油、天然氣、煤、鈾、鐵、鋁、銅、鉛、鋅、金、磷、硫鐵礦、鉀鹽、鈉鹽、水泥灰岩)中,湖南省除石油、天然氣、鉀鹽外,其餘12種礦產都有探明儲量。國內的45種重要礦產中,在湖南發現了37種礦產,有29種礦產探明了儲量。其中金剛石、錳、金、硼、鈷、鈾、鉛、鋅、硫鐵、磷、石膏、高嶺土、鈉鹽、水泥灰岩、玻璃用砂、螢石、鎢、錫、銻、芒硝、石墨、重晶石等22種具有優勢或潛在優勢。
其中鉛鋅9.77萬噸,煤93.6萬噸。煤炭資源主要分布於郴州、衡陽、婁底、邵陽、長沙、湘潭、株洲、懷化8個市。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中,以有色金屬礦居多,非金屬礦次之。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不論是礦種還是儲量在全國均佔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探明儲量的有色金屬37種,其中銻的儲量居世界首位,鎢、鉍、獨居石等名列全國榜首,鉛、鋅等儲量也很豐富。非金屬礦是僅次於有色金屬礦的第二大礦產資源,螢石、重晶石、長石、海泡石等儲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其他還有石灰石、硅石、白雲石、硫鐵礦、磷礦等30多種,分布在湖南省內的66個縣市。
G. 郴州有不有金礦.
沒有!.
金礦是什麼概念?
郴州只有有色金屬礦,
並且很多,大部分都是合生礦,
可能會一點點金的雜質.
H. 郴州被譽為有色金屬之鄉,那它到底有哪些有色金屬呢
郴州地處南嶺山脈多金屬成礦地帶,礦藏富集,是享譽國內的「有色金屬之鄉」。全市已探明礦物達110多種,礦產資源潛在價值1456.85億元,有色金屬探明儲量630萬噸,其中鎢、鉍、鉬、微晶石墨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錫、鋅儲量分別居全國第三位和第四位。距中心城區以東10多公里的柿竹園多金屬礦區,蘊藏礦物100多種,被國際地質界稱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新近探明的騎田嶺錫礦帶,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錫礦山。郴州微晶石墨佔世界總儲量的70%。郴州煤炭儲量達11億噸,為全國19個重點產煤地市之一,是華南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郴州水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達170萬千瓦,是聯合國小水電中心設在中國的唯一綜合性基地。
在湖南省郴州市千里山— 騎田嶺一帶,已探明儲量50萬t,潛在資源量近70萬t,有望突破 100萬t。該錫礦帶長90餘km,寬80餘km,總面積達7000km2 以上,厚度大,含量高,是目前世界上特大型錫礦資源基地。
已探明的金屬礦藏有鎢、鉬、錫、鉍、鉛、鋅、金、銀、錳、鐵、銅等11種;非金屬礦藏有石黑、煤、砷、硫、鉀長石、瑩石、硅石、石灰石、白雲石、大理石、花崗石、粘土、瓷土等13種。其中,魯塘無定型石墨礦儲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被譽為「石墨之鄉」。
I. 郴州有什麼礦哪些排在全國第一位
湖南的「南大門」——郴州,雖然總面積只有1.94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國土面積1/500,但卻擁有著儲量居全國首位的鎢、釹、鉍和鉬,儲量居全國第三位和第四位的錫和鋅,儲量居全國第十三位的鉛。離市區10多公里的柿竹園礦區,蘊藏礦物140多種,僅鎢的儲量就超過了美國、前蘇聯兩個產鎢大國儲量總和,佔世界儲量的1/4,被國際地質界稱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另外,郴州市永興縣的白銀產量約佔全國的1/3,被稱為「中國銀都」。郴州因此贏得了「有色金屬之鄉」的稱號。 郴州的非金屬資源也極為豐富。據了解,郴州的石墨資源儲量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煤炭儲量達8億多噸,占湖南的近1/3;另外,郴州還有獨特的香花石、鋰鈹石等,科研、收藏和觀賞價值極高,被國際礦物學會確認為世界稀罕礦物。 據原地礦部1996年標准,郴州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為2626億元。有專家認為,隨著地質勘查的投入加大,礦產資源價格越來越高,郴州的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超過1萬億元。 郴州好好發展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