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朝鮮地理概況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是位於朝鮮半島北部的國家。簡稱「朝鮮」,另因其地理位置而稱為「北朝鮮」、「北韓」,首都為平壤。其成立於二戰後的1948年9月9日,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南部與韓國以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分隔,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西臨黃海,東臨日本海。南部與韓國以三八線非軍事區分隔,北部隔鴨綠江和圖們江與中國、俄羅斯接壤,西臨黃海,東臨日本海,全國地形多山,森林覆蓋率較高。1958年朝鮮宣布完成了城市、農村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70年宣布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朝鮮是由金日成所提出的主體思想主導國家政策。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執政,而經濟政治體系則由嚴格激進的先軍政治所主導,堅持計劃經濟。1991年9月17日同韓國一道加入聯合國。朝鮮核問題是東北亞局勢緊張的重要因素。
地理:
朝鮮半島從亞洲大陸向南延伸大約1,104公里,西面有黃海和朝鮮灣,東部臨日本海,南部則有朝鮮海峽以及東海。北部多為山區,東北地區多深狹的山谷,而海岸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區,耕地面積佔14.4%。主要河流包括朝中界河鴨綠江和圖門江以及朝鮮半島西部部的大同江。
氣候
朝鮮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天的雨季降雨較多,冬天有時非常寒冷,年平均氣溫8~12°C,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朝鮮最大的城市是首都平壤市,人口328萬,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南部的開城、西北部的新義州、東部的元山和咸興以及東北部的清津。
礦產
朝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用礦200多種。石墨、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亦有石油資源,其中,位於咸鏡北道中朝邊境地區的茂山鐵礦已探明儲量50多億噸,可開采量30億噸。水力和森林資源也較豐富。
以2008年為基準,朝鮮地下礦物資源總價值高達6983萬億韓元(約合6.4萬億美元),其中黃金2000噸、鐵5000萬噸、菱鎂礦60億噸、無煙煤45億噸、銅 290萬噸等。僅朝鮮正在開發的一個菱鎂礦,就足夠朝鮮使用1.8萬年。
兩百多種儲量豐富的礦物質、估價約6萬億深埋地下的寶藏,自2012年9月以來,密集的招商活動正在中國的北京、丹東等地連續展開。這個「隱士之國」蘊藏著兩百多種儲量豐富的礦物質,不僅有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還有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甚至有石油資源。
謝謝
望採納!
B. 南北朝鮮的能源和資源各是多少呢
朝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用礦200多種。石墨、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其中,位於咸鏡北道中朝邊境地區的茂山鐵礦已探明儲量50多億噸,可開采量30億噸。水力和森林資源也較豐富。
C. 朝鮮是窮國家嗎
朝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用礦200多種。石墨、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亦有石油資源,其中,位於咸鏡北道中朝邊境地區的茂山鐵礦已探明儲量50多億噸,可開采量30億噸。水力和森林資源也較豐富。
以2008年為基準,朝鮮地下礦物資源總價值高達6983萬億韓元(約合6.4萬億美元),其中黃金2000噸、鐵5000萬噸、菱鎂礦60億噸、無煙煤45億噸、銅 290萬噸等。
朝鮮劃分為3個直轄市(即特別市)和9個道,分別為平壤市、開城市、羅先市和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咸鏡南道、咸鏡北道、江原道、黃海南道、黃海北道。朝鮮於1991年底設立了第一個經濟特區——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後改稱羅先經濟貿易區),朝鮮政府設有人民武裝力量省,常備武裝力量為朝鮮人民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現役部隊110萬人。常設領導機關為總參謀部和總政治局,朝鮮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鐵路運輸,它擔負著貨運量的90%和客運量的70%。朝鮮鐵路總長約3900公里,88.3%已實現電氣化。國內主要干線有:平壤-新義州、元山-羅津、南浦-高原。還有平壤-北京、平壤-莫斯科的定期國際列車。朝鮮的內河運輸以鴨綠江居首,主要港口包括東海岸有:清津、興南、羅津、元山、金策。西海岸有:南浦、海州、松林港。平壤順安國際機場為國際機場。定期國際航線主要有平壤—北京,平壤—沈陽,平壤—曼谷等。
D. 為什麼朝鮮和辛巴威沒有列入最不發達國家名單內
辛巴威
自然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較好。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工業製成品向周邊國家出口,正常年景糧食自給有餘,為世界第三大煙草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在南部非洲地區僅次於南非,製造業、礦業和農業為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私有企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0%。自然資源豐富,有煤、鉻、鐵、石棉、金、銀、鋰、鈮、鉛、鋅、錫、鈾、銅、鎳等。煤、鐵、鉻、石棉等礦藏以量多質好飲譽世界。津一直是瘋狂掠奪非洲財富的西方殖民者的垂涎之地,獨立前它被稱為「英國王冠上的寶石」。煤蘊藏量約270億噸。鐵蘊藏量約2.5億噸。鉻和石棉的儲量均很大。
朝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用礦200多種。石墨、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亦有石油資源,其中,位於咸鏡北道中朝邊境地區的茂山鐵礦已探明儲量50多億噸,可開采量30億噸。水力和森林資源也較豐富。
以2008年為基準,朝鮮地下礦物資源總價值高達6983萬億韓元(約合6.4萬億美元),其中黃金2000噸、鐵5000萬噸、菱鎂礦60億噸、無煙煤45億噸、銅 290萬噸等。
朝鮮劃分為3個直轄市(即特別市)和9個道,分別為平壤市、開城市、羅先市和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咸鏡南道、咸鏡北道、江原道、黃海南道、黃海北道。朝鮮於1991年底設立了第一個經濟特區——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後改稱羅先經濟貿易區),朝鮮政府設有人民武裝力量省,常備武裝力量為朝鮮人民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現役部隊110萬人。常設領導機關為總參謀部和總政治局,朝鮮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鐵路運輸,它擔負著貨運量的90%和客運量的70%。朝鮮鐵路總長約3900公里,88.3%已實現電氣化。
E. 朝鮮的主要出口和進口有哪些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2017年向其貿易夥伴運送了價值約18.44億美元的商品。2016年到2017年下降了-36.7%。
從大陸角度來看,按價值計算,朝鮮出口的95.9%已交付給亞洲其他國家。少得多的1.6%賣給了歐洲進口商。朝鮮又向非洲運送了價值1.2%的貨物,其中有1%運往了拉丁美洲,不包括墨西哥,但也包括加勒比海。北美僅占朝鮮出口的0.3%。
鑒於朝鮮人口為2520萬人,其2017年的出口總額為18.44億美元,相當於該國每個居民的收入約為70美元。
以下出口產品組是2017年朝鮮全球裝運中美元價值最高的類別。還顯示了每種出口類別在朝鮮整體出口中所佔的百分比。
一,服裝,配件(非針織或鉤編):4.998億美元(占總出口的27.1%)
二,包括石油在內的礦物燃料:4.2億美元(22.8%)
三,礦石,礦渣,灰分:1.875億美元(10.2%)
四,魚類:1.64億美元(8.9%)
五,鋼鐵:8,320萬美元(4.5%)
六,水果和堅果:7900萬美元(4.3%)
七,針織或鉤編服裝,配飾:6570萬美元(3.6%)
八,鹽,硫,石頭,水泥:4,420萬美元(2.4%)
九,電氣機械和設備:4,360萬美元(2.4%)
十,包括計算機在內的機械:3,520萬美元(1.9%)
F. 朝鮮和韓國經濟實力對比
韓國有人口4856萬。面積996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487人每平方公里。
朝鮮有人口約2400萬。面積12276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196人每平方公里。
從韓國的人口密度對比中,可以看到,朝鮮人均土地面積是韓國的2倍多。朝鮮處於優勢。兩國氣候類似。
人均土地面積大了,可能,就人均礦產資源多,從概率上看,應該如此。但是,朝鮮半島的資源分布,竟如此不均。資源大部分都分布在朝鮮境內。
朝鮮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占整個半島儲量的80%~90%,享有「有用礦物標本室」的稱譽。具有經濟開發價值的礦產蘊藏區約占國土面積的80%,已探明礦物有300多種,其中有經濟開發價值的礦物達200多種。最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鎢、鉬、鉛、鋁、鎂、鋅、鐵礦;石灰石、雲母、石棉、重晶石、螢石、石墨和菱鎂礦,以及煤炭等。朝鮮自古以來就有「產金國」之稱,而且金常與銀、銅等礦共生。菱鎂礦和石墨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大約為49萬噸的菱鎂礦儲量在世界占最大比重,佔全球儲量的40%~50%。
另一個地方的內容,鐵礦石以茂山鐵礦為首的20多個礦山進行生產。其中茂山鐵礦埋藏量約10億噸,是年生產能力達800多萬噸的朝鮮最大的鐵礦山,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礦山。特別是菱鎂礦的埋藏量在全世界處於第一位,在前十位的礦物還有鎢,鉬,石墨,重晶石,螢石等7種。應該是世界前十位。
看了上面的內容,我們會很吃驚,原來朝鮮相對韓國礦產資源如此豐富。幾乎每種礦物的儲藏量都比韓國多,有些是遠遠的多。韓國人口總量是朝鮮的二倍,朝鮮人均礦產資源,就更比韓國多了。一般是,朝鮮人均比韓國人均礦產資源多10倍以上,有些會更多一些。一個小小的朝鮮,竟然還有佔世界前列的礦產資源,前十名的就好幾個,還有第一名的,可見世界礦產資源分布是多麼不均。擁有資源確實是好現象,因為有利於自己經濟的發展。從礦產資源上看,朝鮮相對於韓國很有優勢,應該經濟發展的更快一些。
朝鮮半島沒有石油,這對於韓國與朝鮮都很平等。從能源上看,朝鮮擁有幾乎足夠用的燃料煤。朝鮮煤炭的探明儲量為147.4億噸,其中無煙煤儲量117.4億噸,褐煤儲量30億噸,現有技術條件下的可開采儲量約為79億噸,主要缺乏煉焦煤。而韓國是哪種煤都缺乏。
朝鮮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其河流發電能量估計約在1000萬千瓦以上。韓國大概就沒有這么多水能了。畢竟朝鮮多山,且國家面積大,在氣候相似時,水能一般要多一些。由於朝鮮人口總量少,那麼,朝鮮人均的水力資源,就比韓國更多了,應該至少多一倍吧!這看來也是朝鮮相對於韓國,一個不小的優勢。
淡水資源,也是朝鮮人均比韓國大。不過,淡水一般都是過剩的資源。因此,人均多一些淡水資源,也不見得能沾多大光。
朝鮮的森林面積在2005年大概有930萬公頃,韓國森林面積在2005年有640萬公頃。朝鮮森林面積比韓國的多290萬公頃。朝鮮人均森林面積幾乎是韓國的3倍。森林也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在土地資源中,僅次於耕地的價值。這應該也是朝鮮相對於韓國的一個小優勢。
在朝鮮國土面積中,農業用地約為20%,其中耕地只佔16%(1997年總耕地面積約為185萬公頃),因此,可以估計出2005年的朝鮮的人均耕地。耕地2775萬畝,人口2400萬,人均耕地1.16畝。韓國2005年有耕地2925萬畝耕地,人口4865萬人。人口密度490人每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6畝。朝鮮人均耕地面積幾乎是韓國的2倍。考慮到朝鮮的氣候冷一些,朝鮮耕地就是打八折,打折以後,朝鮮人均擁有的耕地照樣也比韓國的多。這應該也是一個優勢。耕地資源是土地資源中最有價值的資源。
前幾十年來,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增長都很快。短短幾十年內人口就翻番。現在韓國人口,由於生活富裕,生育率已經很低了。朝鮮的生育率依然比較高,但是死亡率也很高。
如果從上面的各個資源對比中,可以看出,朝鮮要佔優勢,如果一個國家的資源,真的能決定自己的人口數量的話,那麼,朝鮮相對於韓國,人口的壓力應該更小。如果韓國沒有人口壓力,那麼朝鮮就更應該沒有人口的壓力了。韓國現在確實是沒有人口壓力,因為,韓國在大力鼓勵自己國民生育,如果有人口壓力就不會這樣做了。既然這樣,那麼朝鮮就更不會有人口壓力了。比朝鮮人口密度更小的大陸也不會有人口壓力了。但是,朝鮮的現狀是那麼的不理想,人民經常飢餓。按照大陸的人口理論,就是朝鮮人口太多了,資源太少了,需要減少人口。看來,朝鮮如果想解決自己的飢餓問題,似乎只有學習大陸,通過計劃生育減少自己人口這一條路了。大陸現在應該積極的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計劃生育經驗輸送給朝鮮。或者把計生系統的人員或者專家,輸送給朝鮮,來解決朝鮮的飢餓問題。如果朝鮮只有很少的人,就不會有飢餓現象了。並且,朝鮮還可以實現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一舉兩得。
以下是經濟文化及實力數字比較:
經濟方面:朝鮮的人均一個月的工資摺合人民幣40塊錢
韓國人均一個月的薪水摺合人民幣8555元
兩國人民的工資懸殊是200多倍!
韓國2010年GDP是1200多億美元。
朝鮮2010年GDP只是韓國的6%~12% 。
兩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懸殊是10倍還要多!
G. 朝鮮GDP有多少
客觀來說,朝鮮並不富有,我們很難找到關於朝鮮經濟的公開數據,2019年朝鮮GDP大約是175.57億美元,預計受全球疫情影響,處在相對封閉環境中的朝鮮這兩年的GDP即便有增長,也不會高出2019年太多。
拓展資料:
朝鮮離我們很近,面積不大,但是也不算小,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為「閉關」,熟悉是因為它是鄰居。
朝鮮面積大約1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福建省的大小,人口2560萬左右。
外界對於朝鮮GDP真實數據知之甚少,相關朝鮮經濟數據都是從權威網站獲取的,無論在GDP總量上還是人均GDP上排名都是靠後的,單單從數字上來看,朝鮮經濟實力確實非常弱。
但朝鮮的神秘恰恰就在這里,經濟數據雖然不怎麼好看,但其真實的經濟實力卻不容小覷。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朝鮮失去了最大靠山,隨後禍不單行,自然災害頻發,導致了嚴重的飢荒,加上能源供給和資金技術的不足以及美國的長期制裁,朝鮮經歷了長期的經濟疲軟,朝鮮90%的外貿都遭禁止。
按照我們常人的理解,朝鮮經濟不行,朝鮮人收入不高,日常生活應該是緊張忙碌,但是真正的朝鮮人卻過得很悠閑。
從這個方面來看,朝鮮經濟實力讓人吃驚,不容小覷。
一、基本的生活有保障。
收入不高,不代表購買力水平差。
就好比現在的中國人均GDP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按照購買力平價法(PPP)計算,中國2010年的GDP總量實際上已經超過美國。
朝鮮人並不靠工資生活,朝鮮實行供給制,很多日常產品都可以免費領取,或者憑票低價購買。
國家供應的糧食,價格免費,和中國60-70年代一樣,朝鮮現在還用糧票肉票,成年人一天定量,重體力勞動者可增加。
二、福利好。
住房免費、上學免費、看病免費,這在中國需要花費畢生財富奮斗的財富,在朝鮮卻可以免費得到。
比如,免費的房子只是象徵性地交點房租,維修也不用掏錢。
再比如教育,別看朝鮮窮,但是朝鮮實行全民免費教育制度,學生在開學之前都可以領到學慣用品,好一點的學校還免費供應午餐,各種興趣小班可以自由免費參加,免費培訓。
朝鮮人雖然醫療條件不是很先進,但是朝鮮人看完病,直接可以取葯,不需要付錢。
三、資源豐富。
朝鮮礦產資源豐富,朝鮮是個很有經濟潛力的國家。已探明礦產資源種類多達300餘種,比如銅礦、螢石礦、金礦、石墨、鐵礦、鉛礦、鎂礦以及發展核能所不可或缺的鈾礦,潛在總價值超過2萬億美元。
並且朝鮮森林資源、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很大的水電潛能,並且水產資源海產非常豐富。
如果今後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就會快速積累資本,融入全球市場,朝鮮經濟未來非常可期!
H. 朝鮮人真實的生活水平是什麼樣的
朝鮮人真實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顯著提高。
2018年4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做出重大決定,提出全力實施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戰略路線」。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強調,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現階段斗爭中,朝鮮面臨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國家一切力量進行經濟建設、夯實社會主義物質基礎。
隨後,在國際貿易和海外投資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朝鮮克服種種困難,在工業、農業、教育、醫療和文化教育等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
2019年12月2日,金正恩出席兩江道三池淵郡邑地區建設工程竣工典禮。短短兩年內,這座城市呈現出嶄新面貌,數百棟住宅和公共建築相繼建成。城市街道寬闊,房屋造型新穎,當地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山鄉巨變使這里成為朝鮮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樣板。
2020年1月,位於平安南道的陽德溫泉文化休養地正式對外營業。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溫泉治療服務基地和多功能的復合體育文化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後,這里顧客盈門,熱鬧非凡。朝鮮人民軍和建築工人不到一年就建成了代表朝鮮溫泉文化最高水平的陽德溫泉文化休養地,這證明了朝鮮人民戰勝一切嚴峻挑戰的能力和決心。
近幾年來,朝鮮還大力推動農業、水產品養殖、食品加工和旅遊等行業發展,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朝鮮的礦產資源價值多少美金擴展閱讀
朝鮮經濟發展潛力可觀:
朝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礦產資源種類多達300餘種,其中200多種具有經濟開發價值,最具代表性的有銅礦、螢石礦、金礦、石墨、鐵礦、鉛礦、鎂礦、以及發展核能所不可或缺的鈾礦。礦產資源總儲量占朝鮮半島總儲量的80%以上,潛在總價值超過2萬億美元,是韓國儲藏量的24倍。
朝鮮擁有較為豐富的其他自然資源,尤其以森林資源、水利資源、水產資源居多。森林覆蓋率達到 73%,盛產雲杉、冷杉、紅松等優質木材;水力資源豐富,鴨綠江、德川江、豆滿江等河流水量豐富,落差巨大,擁有較大的水電潛能;朝鮮兩面臨海,境內湖泊較多,水產品豐富。
朝鮮的人力資源基礎相當不錯,高度重視教育,實行全民免費教育制度。勞動力成本較低,這些無疑在未來全球化分工中具有較強的勞動力優勢。即使在嚴重經濟困難之際,朝鮮仍然盡力在教育和醫療保障兩個方面維護其人力資源。其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也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和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
近年來,朝鮮在核導、網路技術、無人機等高科領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拋開逆時代潮流的影響不說,其成功進行六次核試和中遠程導彈開發,足以說明朝鮮在以核導為中心的軍工領域已躋身世界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在嚴峻軍事威脅下經歷了近20年經濟沖擊和封鎖而仍未發生大規模動亂,反而在航天、核技術和計算機網路開發方面取得了相當進展,這一事實本身就表明了朝鮮社會的凝聚力,也顯示了這個國家在渡過難關、實現與西方大國關系正常化之後具有經濟復興的潛力。
I. 朝鮮獨立時間,人文,地理,歷史的資料
成立於1948年9月9日,由朝鮮勞動黨執政。
政區地理
朝鮮行政區劃圖(2010)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朝鮮全國劃分為1個特別市、1個直轄市,3個特區,9個道。 特別市:平壤特別市 直轄市:羅津先鋒市(羅先直轄市) 特區: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開城工業地區、金剛山觀光地區 道:兩江道、慈江道、江原道(北)、平安北道、平安南道、咸鏡北道、咸鏡南道、黃海北道、黃海南道。 行政區劃淵源 朝鮮的行政區劃名是從中國引入,唐代的一級監察區稱為道 ,如京畿道、河南道、隴右道、關內道 。 當時的新羅的政治制度便是效仿中國 ,到了宋時改稱路,元為行省,明清為布政使司 。但朝鮮卻一直沿用道作為一級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領土面積為122762平方公里。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北端,北部主要與中國相接,東北端與俄羅斯聯邦有陸地邊界,南部隔軍事分界線(三八線)與韓國接壤。朝鮮東面為朝鮮東海(包括東朝鮮灣,也就是日本海),西南面為黃海(包括西朝鮮灣)。 朝鮮平均海拔高度440米,北部多為山區,東北地區多深狹的山谷,而海岸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區,山地約占國土面積80%,耕地面積佔13.9%。主要河流包括了分割朝中邊界的鴨綠江和圖們江。朝鮮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年平均氣溫8~12℃,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1200毫米。
資源地理
朝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用礦200多種。石墨、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亦有石油資源,其中,位於咸鏡北道中朝邊境地區的茂山鐵礦已探明儲量50多億噸,可開采量30億噸。水力和森林資源也較豐富。 以2008年為基準,朝鮮地下礦物資源總價值高達6983萬億韓元(約合6.4萬億美元),其中黃金2000噸、鐵5000億噸、菱鎂礦60億噸、無煙煤45億噸、銅 290萬噸等。僅朝鮮目前正在開發的一個菱鎂礦,就足夠韓國使用1.8萬年。
編輯本段歷史
石器時代
1973年,據朝鮮考古研究發現,平安南道德川郡勝利山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德川人遺址』(10萬~4萬年前)和『勝利山人遺址』(4萬~3萬年前)。 1977年在平壤市力浦區大賢洞發現了『力浦人遺址』,1980年在平壤又發現了後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龍穀人』和種種石器。 同年又在平壤萬達里發現了『萬達人』化石。
檀君朝鮮
檀君朝鮮(前2333—前238)是朝鮮歷史的一個神話時代,記載於13世紀的野史《三國遺事》中。朝鮮在13世紀創造的《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變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為圖騰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後代檀君王儉在現在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檀君朝鮮,意思就是「寧靜晨曦之國」,此神話傳說記載於野史《三國遺事》、《帝王韻記》之中。
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約1122 ~ 194 ) 。在中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同時被周武王封為該地國君,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朝鮮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辰國
辰國是一個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存在於朝鮮半島中南部地域的初期國家。辰國被韓國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是三韓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漢江之南。辰國被認為是像三韓一樣的部落聯盟式的國家。
衛滿朝鮮
漢初,燕王盧綰叛漢後逃至匈奴,其部將燕國將軍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宮相。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衛氏政權建立後,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與西漢燕地相鄰。此時正值西漢惠帝時期,天下初定,遼東太守經漢廷批准,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衛滿為漢朝藩屬外臣。漢武帝把衛滿朝鮮的國土分為四郡,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合稱為「漢四郡」。
三國時期
公元前37年(西漢元帝建昭二年),朱蒙在西漢玄菟郡管轄范圍內建立政權,史書記載為高句麗國。高句麗強盛時期,其勢力范圍包括了中國吉林省的東部、遼寧省東北部和朝鮮半島的北部。高句麗主要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的中原王朝管轄范圍內,並與歷代王朝保持著隸屬關系,是受中原王朝制約和管轄的地方政權。不論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中原王朝的強烈影響。 公元4世紀,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的「朝鮮三國時期」。高句麗是這一時期半島的霸主,據高句麗「好太王碑」碑文的記載,高句麗好太王迫使百濟和新羅臣服於高句麗,並且擊退了入侵新羅的日本軍隊。此後,中國隋唐年間,高句麗不斷與中國交戰,開始不斷陷落。公元668年,高句麗被唐朝與朝鮮半島的新羅聯軍所滅,在歷史上持續了705年之久。 百濟由高句麗建立者朱蒙的兩個兒子在今首爾的位置建立。百濟吞並了馬韓部落,並在4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統治了朝鮮半島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後受到高句麗擴張的進攻,都城被迫遷往熊津(今公州),後又再次遷往泗沘(今扶余郡)。前57年,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東南部地區且吞並了辰韓部族立國。6世紀中葉前,新羅吞並了伽倻。668年,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征服了百濟後,滅高句麗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
統一新羅時期
新羅從百濟奪取到被高句麗霸佔的漢江流域後,疆域抵達黃海。新羅開始與唐朝結盟共同對付百濟和高句麗。公元660年唐聯合新羅滅百濟,次年進攻高句麗,久圍平壤不下而返。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終於當年9月攻克平壤,並由薛仁貴在高句麗與百濟舊地建立安東都護府,在朝鮮半島西南部設置熊津都護府(今公州),至此之後高句麗政權就退出了歷史舞台,朝鮮半島僅剩下新羅和唐朝勢力。 670~676年新羅與唐朝的戰爭後,新羅佔領百濟故地和原高句麗小部分領土,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定都慶州,效仿唐朝的國家制度進行統治。 9世紀,新羅各地農民起義。900年,部隊將領甄萱稱王,建立後百濟國,定都光州;918年,王建建立政權,定國號「高麗」,史稱「王氏高麗」;和原新羅並稱為「朝鮮後三國時期」。新羅於935年被王氏高麗所滅,新羅時代結束。
後三國時期
後三國是後百濟、後高句麗、新羅的統稱。持續了50多年,至936年高麗國的建立。新羅末期,貴族的王位爭奪之勢日益嚴重,中央集權逐漸弱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其中,胡族勢力日益增強。889年,新羅王督促地方征稅,遭到農民們的強烈反對,進入了全面的內亂時期。各地出現了許多反新羅勢力,代表性的有沙伐州的元宗和哀奴、北原的梁吉、完山州的甄萱、鐵原的弓裔、竹州的箕萱等。新羅名存實亡,割據者無數的地方勢力。甄萱於892年在武珍州(現光州)稱後百濟王,對外派遣使臣至吳越國。898年弓裔在松岳(現開成)定都,稱後高句麗王,910年移都至鐵原。
高麗王朝時期
918年,後高句麗的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遷都至自己的家鄉開城(松岳),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 993年,高麗契丹戰爭後高麗按協議與宋朝斷交,並獲得鴨綠江以東故地。並在以後兩次戰爭中擊退契丹。1231年,高麗蒙古戰爭,高麗國王逃至江華島;1258年,崔氏政權垮台,國王投降蒙古汗國,蒙古則答應撤軍。元朝建立後,不肯降元的三別抄繼續發動抗元戰爭;1273年,元軍佔領濟州島,高麗蒙古戰爭結束。高麗成為蒙元的藩屬國,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復時高麗朝廷才重新掌握統治權。
朝鮮王朝時期
1388年,高麗國王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則早已決心歸附明朝,他從鴨綠江邊回兵佔領首都開城並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漢陽。後來的李氏朝鮮長期是中國王朝的一個羈縻國。 朝鮮王朝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事大政策。從1416年至1449年,朝鮮在鴨綠江東岸地區設置「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置「東北六鎮」,將一部分建州女真部落驅趕到了中國境內(其中包括努爾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耳)。1591年日本的豐臣秀吉派兵20萬侵入朝鮮,一度佔領漢城(首爾)和平壤。中國派軍援朝;1598年日軍被中朝聯軍擊潰,朝鮮將領李舜臣和中國將領鄧子龍互相支援,最後都壯烈犧牲。史稱「壬辰倭亂」,中國稱「萬曆援朝戰爭」。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派軍援助明朝;1623年,朝鮮擅自廢國王琿,明登萊巡撫袁可立嚴辭主張「待中國更立」。1636年,後金軍攻佔朝鮮全境,朝鮮國王投降,改向後金(後來的清朝)朝貢,成為清朝的冊封國。 1863年,朝鮮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李熙即位,史稱朝鮮高宗,李昰應為「大院君」攝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封建勢力,對外閉關鎖國,放火燒毀進入朝鮮搶劫的美國軍艦,並多次擊退美國軍艦的進攻,擊毀三艘美國軍艦。 1873年,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1876年,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江華條約》,叩開了朝鮮國門。1882年,由於閔妃外戚閔謙鎬剋扣軍餉,朝鮮改革派在日本政黨協助下,策動了壬午兵變。兵變中起義士兵殺死日本公使館官員,攻入王宮。閔妃化裝成宮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閔妃請求下,中國派吳長慶率三千兵入朝鮮鎮壓兵變,囚禁大院君,閔妃外戚集團重新掌權。從此日本和清國均在朝鮮駐軍。 朝鮮貴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以閔妃為首的「守舊派」。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即為「甲申政變」;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之亂,朝鮮朝廷無力鎮壓,於是要求中國軍隊入境鎮壓。6月6日中國軍隊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也以此為借口趁機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發動壬午事變,佔領漢陽,強迫朝鮮簽定《濟物浦條約》(濟物浦即今天的仁川)。並且組織親日派政府平息內亂。1894年日本軍隊襲擊駐朝鮮的中國軍隊,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以後朝鮮被迫結束與中國的宗藩關系。 1895年4月,清朝戰敗,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獨立,於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政府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系。1896年,朝鮮高宗在俄國支持下,成立大韓帝國,從此李氏朝鮮改國號為「韓」。 1904年,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朝鮮政權徹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簽訂《乙巳保護條約》,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的勢力控制整個半島,而大批不願做日本屬民的朝鮮人,渡江進入中國避難,成為中國朝鮮族的主體部分。。1906年,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1907年,日本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是為朝鮮純宗。1909年,日本第一任駐朝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帝殖民時期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韓帝國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大韓帝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逼迫高宗退位,擁立朝鮮純宗。 1919年3月1日,因已退位的朝鮮高宗李熙暴卒(疑遭日本人毒死),再加上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語,朝鮮半島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柳寬順等青年學生在漢城(首爾)鍾路區的塔洞公園發表「三一獨立宣言」,並把獨立宣言傳遍全國。這些獨立活動喚起人民的反抗意識,民眾沖擊各地的日本警察機關,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鎮壓。史稱「三一運動」。同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成立臨時政府。最後,三處臨時政府合並於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獲得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 1939年上海淪陷後,臨時政府幾次遷移,最終於1940年9月遷至當時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在中國政府幫助下,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中國成立「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臨時政府於12月9日向日本宣戰。1942年5月15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武裝合並為韓國光復軍,交由臨時政府直接統轄。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從1932年起,金日成在中國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活動。金日成抗日部隊曾在1937年攻佔朝鮮北部軍事重鎮惠山(現兩江道首府惠山市)附近的普天堡(普天堡大捷),是朝鮮武裝力量首次攻回朝鮮本土,1941年在日本關東軍的打擊下,金日成軍損失慘重,被迫退出朝鮮半島,到蘇聯休整。
南北對峙狀態
1945年2月,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共同託管;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鮮半島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美國和蘇聯隨即改變計劃,商定以北緯38°為在朝鮮半島接受日軍投降的分界線(三八線)同時,蘇聯、美國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朝鮮半島北、南半部,朝鮮半島從此處於分裂狀態。在美蘇的各自支持下,朝鮮半島南部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朝鮮半島北部於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48年10月,蘇聯把朝鮮半島北半部的行政權移交給朝鮮政府,同年12月25日,蘇軍全部撤離朝鮮。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起初一路勝利,將韓國軍隊壓制到釜山一帶,於是美國決心介入,糾集英國、土耳其、加拿大、泰國、紐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法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盧森堡、南非等17個國家的軍隊組成了「聯合國軍」。1950年9月,美軍率先在仁川登陸。朝鮮軍隊面臨被美軍攔腰斬斷之勢,被迫撤退。並被美軍一路進逼至鴨綠江一帶,在這時,朝鮮領導人向中國政府請求支援。同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幫助朝鮮作戰。 經過反復的拉鋸戰以後,1953年7月27日,美國被迫與中朝方面在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協定》,雙方最終決定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朝軍隊同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以監察朝韓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 1953年10月1日,美國和韓國共同簽署了《韓美共同防禦條約》,根據這一條約,美國長期在韓國駐軍至今,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 1994年,金日成因心肌梗塞在其官邸內病故,他的繼承人是長子金正日。 1997年,金正日就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對朝鮮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這是二戰以來日本首相首次訪問朝鮮。雙方還簽署《日朝平壤宣言》,實現朝日兩國關系正常化。首次與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與朝鮮有邦交的國家達到157個。 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第一次地下核試驗。 2009年5月26日,朝鮮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第二天,因韓國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宣布退出《朝鮮停戰協定》。 2011年12月17日,國家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因心臟病突發離世,享年69歲。
J. 據說朝鮮的礦產資源儲量令人恐怖,如今儲量究竟有多少
朝鮮的礦產資源豐富,其官方數據顯示,已探明礦種達300多種,其中具有產業價值的達200餘種,部分礦物儲量相當豐富。朝鮮的礦產資源主要包括可燃性礦及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礦。
其中朝鮮的石墨和菱鎂礦的儲量居世界前列。朝鮮礦業比重較大的部門主要是煤炭,鐵礦石,鉛鋅以及石灰石,菱鎂礦等生產部門。鐵礦石以茂山鐵礦為首的20多個礦山進行生產。其中茂山鐵礦埋藏量約10億噸,年生產能力達800多萬噸,是朝鮮最大的鐵礦山,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礦山。朝鮮煤炭的探明儲量為147.4億噸,其中無煙煤儲量117.4億噸,褐煤儲量30億噸。大體分為無煙煤和煙煤,無煙煤產地主要在平安南北道,煙煤主要分布在咸境南北道。
據統計,朝鮮的鋼鐵產量近200萬噸,稀土儲量高達56億噸。鐵礦及鉛、鉛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無煙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為朝鮮采礦業和礦山機械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檢德地區的鋅、鉛、鎂等儲量極為豐富,是朝鮮重點出口基地。礦產品出口也是朝鮮賺取外匯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