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煙台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煙台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27 18:31:23

Ⅰ 紅色文化教育都有些什麼

有 唱 紅 歌 、 閱 讀 紅 書

Ⅱ 煙台及周邊地區的革命老區紅色旅遊區有哪些

海陽地雷戰根據地,這個離煙台比較近。可以去的。

Ⅲ 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北京豐台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秘書處所在地、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歷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同時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來侵略和佔領台灣的各類文物,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歷史側面。

二、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原名「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舊居陳列館」。1963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提議在韶山建立陳列館,陳列、宣傳毛澤東的生平事跡。經中共中央同意後,中共湖南省委即擇定距毛澤東故居0.5公里的引鳳山下為館址,著手籌建。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三、遵義會議紀念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而建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21個革命紀念館之一。

從1956年開始,遵義會議紀念館連續三年派出專業人員爬山涉水,不辭辛勞,沿著紅軍長征在貴州的路線,用10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了44個縣(市)及川南、滇東北5縣的徵集采訪任務,比較全面地掌握了中央紅軍長征在貴州路線和戰斗情況的資料。

四、延安革命紀念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為了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陝北領導中國革命的豐功偉績,早在1950年7月就組建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它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最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

歷經幾次變遷,現在的延安革命紀念館主體建築位於延安城東北三華里處的王家坪。延安革命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3.5萬多件,歷史照片1萬余張,圖書1.3萬余冊,調查訪問資料百餘卷;開放有「延安革命史」、「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兩個基本陳列展館。

五、紅安革命歷史教育館

大別山,紅色的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這里爆發了黃麻起義和商南、六霍等武裝起義,成為中國人民革命武裝斗爭的重要發祥地。

大別山,英雄的山。從黃麻起義到三年游擊戰爭,歷時十年。十年浴血苦鬥,大別山孕育了多少感天動地的英烈;十年紅旗不倒,大別山造就了多少橫刀立馬的將軍。巍巍大別山,成為中國共產黨培養治黨治國治軍傑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為人民共和國的將軍搖籃。

Ⅳ 紅色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偉人故里、革命歷史事件和活動遺址、遺跡、墓碑(群)/烈士陵園、綜合性的革命歷史紀念館、革命歷史的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1、偉人故里:主要是革命偉人、將帥祖籍地或出生成長的地方,其核心資源包括故居、墓地/陵園、生產生活活動遺址遺跡和曾使用過的物品及口頭與非物質遺產資源。如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周恩來故居和鄧小平故居等。
2、革命歷史事件和活動遺址、遺跡:是指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在革命戰爭、歷史事件、重要機構及活動發生地的遺址、遺跡等遺留下來的物質遺產。主要是指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活動舊址及其遺留下來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包括建築和歷史文物等。如井岡山革命紀念地和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湖南瀏陽的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
3、墓碑(群)/烈士陵園:主要指為紀念為革命犧牲的戰士而修建的墓碑(群)、烈士陵園等。其主要功用是緬懷革命烈士,學習革命精神,如雨花台烈士陵園。
4、綜合性的革命歷史紀念館:是指後人為紀念這段歷史,在本身擁有一定紅色旅遊資源的前提下建造的綜合性歷史紀念館和其他標志性建築物,包括紀念碑、博物館、紀念館及收藏的物品等。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5、革命歷史的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指在這段歷史中遺留下來的革命故事、革命傳說、革命文藝,具有感召力和時代精神的文化遺產,包括革命精神、革命道德傳統等,如:劉三姐的故事、毛澤東詩詞、鐵道游擊隊。

Ⅳ 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紅色教育基地有西柏坡基地、沂蒙山紅色基地、紅船精神基地、瑞金紅色基地、古田會議紅色基地、井岡山基地、韶山基地、百色起義基地、遵義精神基地和延安精神基地等。

1、西柏坡基地

西柏坡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總面積為16440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故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命運定於此村」的美譽。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西柏坡遷入北平。

2、紅船精神基地

在距離浙江嘉興老火車站1.2公里的南湖景區的湖心島邊,有一條飛檐斗角的畫舫在水光瀲灧中默默停駐,這便是「紅船」。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在這艘小船上宣告成立,這艘黨的「母親船」是中國革命航船揚帆起航的地方,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也正因為如此,嘉興南湖也成為全國人民嚮往的革命聖地。

3、瑞金紅色基地

瑞金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葉坪、沙洲壩、烏石壠、雲石山等地。葉坪在瑞金東北月六公里處,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里召開,中央工農民主政府舊址也也位於此。1961年3月4日獲得「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上級批准改為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被評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古田會議紅色基地

福建省上杭的古田會議舊址群內除主會場上杭縣古回鎮原廖氏宗祠的古田會議會址外,還有八申街原耕心堂的紅四軍前委機關政治部舊址、中共閩西「一大」舊址蛟文昌閣、閩西特委機關舊址蘇家坡槐樹堂及紅四軍司令部舊址。

5、沂蒙山紅色基地

沂蒙山根據地旅遊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夏蔚鎮,距縣城以西30公里。旅遊區南北長約12.7公里,東西長約5.7公里,總面積32.6平方公里。由夏蔚、雙山、王莊、大戰地、雲頭峪五大景區構成。

景區內東、西方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跡眾多:中共山東分局舊址、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舊址、大眾日報創刊地及孟良崮戰役陳毅指揮所舊址、百年天主教堂、聖母山聖母堂、沂蒙紅嫂園、民俗支前村、沂蒙山紀念館及根據地廣場等景點融教育、愛國、休閑、參與於一體。令您體悟戰爭的殘忍,珍惜和平,愛好和平。

Ⅵ 煙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什麼地方

煙台市64處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
膠東革命紀念館
煙台北極星鍾表文化博物館
煙台市圖書館
煙台市檔案館
煙台市城市規劃展示館
煙台市青少年宮
煙台方誌史料陳列館
東炮台海濱風景區
西炮台國防公園
煙台第一中學校史展館
芝罘區方誌館
福山區烈士陵園
牟平區圖書館
八路軍膠東軍區司令部遺址(牟平區觀水鎮)
煙台愛國軍事主題展覽館
方圓集團有限公司
海陽市博物館
海陽市亞沙展覽館
地雷戰遺址(海陽市行村鎮)
海陽地雷戰紅色旅遊度假區(海陽市朱吳鎮)
八路軍膠東軍區機關舊址(許世友將軍在膠東紀念館)

Ⅶ 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上海紅色基地
重慶紅色基地
井岡山基地
古田紅色基地
焦裕祿精神
沂蒙精神基地
楊善洲紅色基地
金寨紅色基地
南水北調基地
甘肅高台基地
南湖紅船基地
延安紅色基地
紅旗渠基地
瑞金紅色基地
大別山精神
湖北紅安精神
阿壩州精神
涇縣鐵軍精神
愚公移山基地
膠東紅色基地
南京紅色基地
韶山紅色基地
西柏坡基地
遵義紅色基地
於都紅色基地
東北抗聯基地
塞罕壩精神
深圳改革開放
廣西百色基地
照金精神基地
紅色教育是指以紅色作為時代精神內涵的象徵、務實的落點在於教育。呼喚有志青年憂國憂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同時,革命老區也需要與時俱進,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當年奉獻出無數紅軍戰士以致將軍和元帥的革命老區正在涌現新一代風雲人物,而且還在呼喚更多各方面的緊缺人才。紅色教育將以紅土地教育下一代,以哺育人才建設紅土地,在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滋養綠色生命,實現革命老區與人的可持續發展。
紅色教育,服務於公民道德體系建設、未成年人教育,特別著力於鼓勵大專畢業生樹立遠大的抱負為建設革命老區求學、成才、創業。

紅色教育,為全社會緬懷歷史、堅定信仰、學習老區、支援老區,提供直接的便利與服務。

紅色教育將幫助革命老區建設紅色「數字化網路服務系統」,以便革命老區捕捉發展機遇,運用時代快捷手段,與外部交流互動。

紅色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遵循寓教於樂的原則,結合重大節日和紀念日,對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教育」。

如學校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進行紅色教育的合理分層,細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在一二年級開展「識黨旗、認黨徽」教育,主要開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我心目中的抗日小英雄」故事比賽等,讓每一位學生在自己的心目中,確立起至少一位崇拜的英雄人物,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三四年級開展「明黨史、知黨情」教育,主要開展「革命歌曲」歌詠比賽、「我喜歡的紅色格言」徵集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傳唱革命歌曲,確立人生格言,激勵他們時常戒勉自己,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五六年級開展「感黨恩、跟黨走」教育,側重於開展針對性強、形式活潑、具有特色的「紅色」主題隊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聽革命傳統報告,參加扶貧助殘等豐富直觀的教育形式,「感黨恩、跟黨走」,把自己的成長自覺的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結合起來。

方向
近段時間以來,紅色老區鄉鎮黨委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創先爭優活動中,利用革命老區愛國主義基地和烈士園等紅色教育基地,努力營造以「紅色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圍,探索出一條「常規教育日常化、特色教育品牌化、校地互動雙向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為黨員幹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行積極地探索。

一、做好「三個延伸」,不斷拓展紅色教育的外延 紅色老區鄉鎮黨委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做到立足黨員幹部,放眼普通群眾;立足基地教育,放眼社會實踐。通過不斷探索,兩個紅色基地在紅色教育中通過「三個延伸」,實現教育外延的拓展。 紅色教育向普通群眾延伸。紅色基地的紅色教育「點」多「面」少,主要體現在對黨員幹部教育多、對普通群眾教育少;在紀念節日教育多,平時教育少,造成教育的整體性、連貫性差。針對這種情況,紅色鄉鎮黨委要提出紅色教育要形成規模,形成傳統,形成系列,形成特色,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如在開展「三力建設」、「解放思想大討論」、「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七個一」等活動。同時通過邀請州團委、州婦聯等開展講座,組織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將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圍擴展至普通群眾。 紅色教育向基地外延伸。積極佔領思想教育陣地,在策劃中融入紅色教育元素。以紅色名人故居為重點,把博物館、烈士園、農村黨支部活動產所等納入愛國主義、黨史教育景點,積極開展「紅色之旅」活動。同時邀請老同志與紅色基地共建,創作一批上乘的文藝作品。 紅色教育向學校延伸。在開展紅色教育時,充分考慮中小學校屬地的優質資源,以發揮優勢,實現合作共贏。一是聘請部分經驗豐富的同志擔任學校兼職輔導員,利用他們豐富的經驗對中小學生開展教育;二是建立實踐基地,讓中小學生接受革命教育,同時學校也選派一批優秀學生到紅色基地開展義務講解活動;三是開展手拉手活動,即讓中小學生與老幹部手拉手緊密聯系。通過上述紐帶,廣交朋友、廣泛宣傳,紅色教育空間越做越大,紅色教育機制越來越完善。

二、打造兩個平台,不斷深化紅色教育的內涵(一)是以深入開展「紅色主題活動」為契機,促進革命老區精神薪火傳承。紅色鄉鎮要立足紅色基地,依託人文優勢,通過舉行入黨入團入少先隊宣誓儀式、多媒體教育、「解放戰爭史」講座等多種形式,促進革命老區精神薪火傳承,樹立一批先進模範群體的典型,打造基層黨團的鮮亮旗幟,帶動優良作風創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圍繞著「班子建設好、主題活動好、支部建設好、活動陣地好、特色創新好」這一標准,涌現出一批先進黨支部、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革命老區「邊疆文化陣地守護者」先進集體、先進分子。(二)是以擴充革命時期實物為抓手,讓革命傳統在黨員幹部群眾及青少年中生根發芽。同時在中小學生中開展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等活動,引起強烈的反響,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紅色老區要積累經驗,樹立品牌:紅色宣講循序漸進、逐步拓展;紅色實踐因地制宜、全面覆蓋,使紅色教育逐漸形成規模,形成傳統,形成系列,形成特色。

Ⅷ 紅色文化有哪些內容

紅色文化內容:

有唱紅歌、閱讀紅書、觀看紅色電影、書寫紅色勵志格言、舉辦紅色專題講座、了解紅軍長征歷程、游歷紅色旅遊景區等。

紅色文化是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紅色文化是一種重要資源,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其有別於其它文化的根本點在於紅色,紅色代表了權威、勇氣、革命等意義。

中國紅色文化有一個形成、發展、積淀、豐富、創新的文化演進過程,已經經歷或必將經歷包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各個歷史時期,直到共產主義最終實現的整個歷史進程。

紅色文化意義:

紅色文化是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中國特色先進文化,其中蘊含了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紅色文化是對中華優秀傳統和世界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創新。

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等種種優秀傳統,紅色文化極具民族特性,是非物質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Ⅸ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有什麼

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根據黨中央要求建立的,共青團中央主管的唯一一家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全國性培訓機構。地處風景秀麗的革命搖籃井岡山核心景區茨坪,是共青團中央直屬的正局級財政補助事業單位。

基地於2010年7月開工建設,2012年7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建築主體和主題內部都以「傳承歷史、開創未來」為主線。基地佔地75畝,建築面積44883.64平方米,擁有綜合樓、學員樓、學員餐廳、專家樓共4棟單體建築,可容納2000餘人同期培訓,是井岡山風景區培訓、接待能力最大的機構。

(9)煙台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標識以五角星和象徵「井岡山」地理元素的「井」字變體為設計元素。五角星象徵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和「紅星照耀下的中國」,體現了對歷史的傳承,同時也寓意著青年一代是民族未來的「希望之星」。

以「井」字變體作為圖案的主體元素,暗含了基地的地理位置,彰顯基地依託井岡山豐富的紅色資源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獨特優勢。「井」字與五角星相互輝映烘托出井岡山托起中國未來希望之星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