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的企業或者單位上外網必須申請才行,到底什麼是外網國外的網頁一輸入網址就進去了,這還需要審核嗎
外網指的是該單位區域網以外的資源吧,上班時只允許瀏覽單位區域網內的資源,如需到網路尋找資源,許向單位申請,避免工作時間做其他事情,大概是這意思吧
Ⅱ 外網,內網,互聯網分別是什麼東西啊
回答一:
關於內網和外網
網上經常看到有人問內網和外網的區別,其實外網和內網的概念很模糊,全看你怎麼理解。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明確一些概念。
簡單的說,自己的單位或者家庭、小區內部有區域網;單位、家庭之外有覆蓋范圍極大的網路,比如internet,這個大網路延伸到了我們的單位、家庭(通過光纖、網線、電話線等)。我們把自己的區域網連接到internet上,那麼我們的訪問范圍就從區域網擴展到了整個internet。這時候,就說區域網是內網,internet是外網。
同理,如果你們單位的區域網很龐大,而你的辦公室裡面的幾台電腦組成的小區域網又連接到單位的整個大區域網,那麼也可以說單位的大區域網是外網,辦公室內的小區域網是內網。同時,如果單位的大區域網連接了Internet,那麼相對於Internet,也可以說單位的大區域網是內網。
內網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區域網,通過其中的網關(網關就是連接兩個網路的節點,說白了,就是有雙重身份的電腦,既有區域網的IP地址,又有Internet的IP地址,兩個IP地址分別捆綁在不同的網卡上)的代理訪問外部網路,比如網吧都是這樣實現的,其特徵是:網吧內的電腦的ip都是區域網專用ip,比如192.168.xxx.xxx或者10.xxx.xxx.xxx,而這種ip在internet上面是不會出現的。
(註:所謂代理,就是你提要求,他來辦事,類似於代購火車票。區域網的電腦想和外面聯絡,就把對方地址告訴伺服器,也就是網關,網關以自己的身份和對方聯絡,同時把對方發回來的消息轉送給區域網內的電腦。因此,對方看不見區域網內電腦的IP,只會以為是網關那台電腦在與自己交流。網吧內的所有QQ都顯示同樣的IP,現在你能理解為什麼了嗎?)
內網也可能是外網的一個部分,比如校園網,或者相對於單位區域網的辦公室內部區域網。其特徵是:內網電腦的ip就是整個外網ip范圍的一部分,內網的電腦通過網關(路由器)連接到外網,網關不需要進行代理服務,直接路由就行了。
(註:所謂路由,就是路徑選擇。路由器連接多個網路,因此一定是各個網路的網關,其作用類似於郵局。你想聯系區域網外的電腦,就把郵包發送給路由器,路由器會幫你投遞到郵包上標明的地址。這樣,收到郵包的人可以知道是誰把郵包發過來的,但是,他無法知道發郵包的人是不是幫別人代理發郵包的。或者說,收到數據的電腦可以知道是哪台電腦在與它聯絡,但它無法知道與它聯絡的這台電腦是否是某個區域網的代理伺服器。)
adsl比較特殊,它有兩種工作方式。第一種,adsl的modem打開代理功能,這時候,modem實際上就可以看作一台電腦,它是internet(外網)的一個節點,同時,它與你的電腦連接成為區域網,也就是內網,內網網關就是modem。第二種,通過電腦進行撥號上網,這種情況下,modem就是電腦的一個外部設備,而你的電腦通過電話線直接連接在internet上,不存在其它網路,因此也就無所謂內網外網。
20世紀,通信技術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之一,就是利用通信技術把許多計算機聯系在一起形成的網際網路,即互聯網。互聯網的出現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空間。說到互聯網,它是繼電報、電話、無線電、電腦之後的一個偉大發明,全世界的電腦能夠通過互聯網聯系起來,進行通訊或分享訊息資源。無線電話加上互聯網,是整個地球的主要通訊工具。 互聯網(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計算機網路。它的形成使計算機不但能處理信息,而且可以獲得信息和傳遞信息,其迅速發展對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具有深遠的影響。目前互聯網被認為是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或前身。
Internet譯為中文,有譯成互聯網、國際網路、網際網路等,這里使用互聯網這個名稱。互聯網的來源地是美國,而追溯美國互聯網的起源,是可以從1957年蘇聯搶先用火箭發射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Spunik一號說起,那時蘇聯搶在美國前頭發射人造地球衛星,使美國朝野大受刺激,全面檢討國家的科學技術政策和教育,以便急起直追。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決定設立一個用來發展科學技術的機構,叫做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就是這個機構後來提供經費設立最早的互聯網,它叫做APRANET。
互聯網的發展成世界性的特大網路,本來是用來在各大學之間交換科學研究信息,但後來大家更感興趣是它的電郵功能(E-mail)。就是說,大家更感興趣的是利用互聯網傳送各種各樣的信息,包括私人的信息。早在互聯網只能傳送文字信息的時候,有機會接觸互聯網的人用它來討論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現在已成
為一個重要操作系統,就是在那個時候由散居世界各地的電腦編程人員,通過互聯網進行討論和交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
後來在互聯網中產生具有多媒體功能的萬維網(WWW),本來其目的就是讓世界各地的核子物理學家能夠分享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研究資料。結果對萬維網最感興趣的是互聯網的普通用戶,而這個時候個人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價錢便宜的已具有多媒體的功能,就是說大家已有條件使用萬維網了。因此萬維網的用戶越來越多,讓用戶可通過電話線以計時的方式接駁到互聯網。
於互聯網所用的方法簡單好用,很快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資料,而由於大家都習慣了互聯網所用的方法,因此現在企業內部的網路也用互聯網的方法,它叫做內聯網(Intranet)。
互聯網在發展遠程教育、人際交流和計算機開發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多媒體與網路結合實現「互動式」傳播,進而引起新的傳媒革命。互聯網的出現也引發了許多新生事物,如網上婚姻、網上購物、網上大學等。
Ⅲ 怎麼通過外網訪問內網的資源,比如可以通過學校的網訪問一些網站,怎麼通過外網訪問,不能管理學校路由器
讓內網的網站可以從外網訪問到的方法有:
將內網伺服器開設埠,埠設置為外網可以訪問;
設置虛擬客戶端,外部訪問時提交信息,給予訪客許可權,可隨時切斷虛擬客戶端進行保護;
建設虛擬資料庫,外部訪問時判斷其訪問來源,呈現虛擬資料庫,給予其操作許可權,操作指令身審核後,上傳到內部實際資料庫。
Ⅳ 內網和外網不是都能上網嗎那還要區別內外網干什麼還有如果有些地方沒有外網會有什麼影響懂得朋友給
其實下面的解析可能lz看不懂吧,我就用打比方的方式來簡單的解析一下,什麼是內網,什麼是外網。
1、內網說出來了就是多台計算機躲在路由的後面,多台的計算機共享一個ip和所有的埠,而外網就很簡單了,那就是一台計算機直接撥號連接,單佔一個ip,和所有的網路埠,說到這里你應該明白他們之間的區別了吧?
2、為什麼要區分內外網?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ip資源不足,因為全世界的ip數量是有限的,就算不扣除網路特殊網段的ip,全世界可用的ip數也只有255*255*255*255個,也就是只有那麼多台的電腦可以上網,但是事實上,目前介入互聯網的計算機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數字………算然目前已經引入ipv6,但是由於各種問題,尚未普及,所以,使用內網,多台計算機共用一個ip是必須的手段…
3、從安全性來考慮,一般而言內網因為躲在路由的後面,所以安全性會更高,但是對於某些軟體或者軟體而言,外網的使用會更加的簡單,而內網則必須要更復雜的設置,如bt,你要設置upnp,如果要搭建伺服器,內網就必須要做埠映射,讓某一台計算機獨占必要的埠等等,所以,一般作伺服器的電腦,都是使用外網的
Ⅳ 外網與內網的區別
一、內網和外網的區別
1、范圍大小
區域網(LAN)相對於廣域網(WAN)而言,主要是指在小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網路。這個「小范圍」可以是一個家庭,一所學校,一家公司,或者是一個政府部門。BT中常常提到的公網、外網,即廣域網(WAN);BT中常常提到私網、內網,即區域網(LAN)。
2、IP地址
廣域網上的每一台電腦(或其他網路設備)都有一個或多個廣域網IP地址(或者說公網、外網IP地址),廣域網IP地址一般要到ISP處交費之後才能申請到,廣域網IP地址不能重復;區域網(LAN)上的每一台電腦(或其設備)都有一個或多個區域網IP地址(或者說私網、內網IP地址),區域網IP地址是區域網內部分配的,不同區域網的IP地址可以重復,不會相互影響。
3、傳輸速率
由於較小的地理范圍的局限性,區域網(LAN)通常要比廣域網(WAN)具有高得多的傳輸速率。例如,LAN的傳輸速率為10Mb/s,FDDI的傳輸速率為100Mb/s,而WAN的主幹線速率國內僅為64kbps或2.048Mbps,最終用戶的上限速率通常為14.4kbps。
二、內網
內網又稱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區域網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台計算機組成。
區域網主要特點是: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只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局部范圍內聯,如一座或集中的建築群內。
2、使用專門鋪設的傳輸介質進行聯網,數據傳輸速率高(10Mb/s~10Gb/s)
3、通信延遲時間短,可靠性較高
4、區域網可以支持多種傳輸介質
三、外網
外網又被稱為廣域網(WAN),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Internet,它是一個遍及全世界的網路。它可以連接極其大的物理范圍,屬於遠程性的網路,已經實現了跨國互聯,區域網以及城域網都遠遠比不上外網,外網是許多的計算機相互之間用線路連接形成的。
目前為止,網際網路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外網,它的覆蓋范圍無可匹敵。一些相隔較遠的設備就需要外網的連接,這些設備中比較常見的是路由器和交換機 。
外網還分為了好幾類,按照網路的使用類型可以分成公共傳輸、專用傳輸和無線傳輸三類網路傳輸。
Ⅵ 外網有什麼
很多寬頻用戶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內網還是外網,以至於在使用BT等軟體進行下載前,盲目進行埠映射等操作,反而事倍功半。
首先糾正一個普遍錯誤的說法。我們經常會聽到諸如「某某ADSL是內網」或者「某某ADSL是外網」的說法,這種說法本身是錯誤的。因為「ADSL寬頻」只是寬頻的運營商所提供的一種服務形式,它只是一項技術、一項業務而已,並沒有什麼內網還是外網的概念。我們所提到的內網還是外網,指的實際上是使用這種ADSL寬頻業務的終端用戶的計算機當前所處的網路位置是屬於內網還是外網。或者換句話說,終端客戶的計算機是內網還是外網,完全在於他如何使用ADSL這種寬頻業務,而與他使用的到底是哪種寬頻形式無關。
下面先給出我的結論,然後再進行詳細的分析:
1、 第一種情況:使用電信ADSL的用戶,如果只有一個用戶一台計算機在使用此寬頻,沒有使用路由功能,而是用撥號軟體直接撥號上網的,這種情況下,該用戶目前所處的網路為外網;或者更加簡單的說,電信局派人安裝完ADSL後,什麼都沒有改動的情況下,此時計算機屬於外網;
2、 第二種情況:使用電信ADSL的用戶,如果在ADSL modem中設置了路由功能,多人共同使用同一條ADSL線路進行上網的話,此時每台計算機都屬於內網;
3、介紹一種比較特殊的寬頻形式:內網中的內網;
在具體分析之前,首先說明對於內網外網的判斷標准:(引述自BitComet的幫助信息)
1、 判斷標准之一:0.50或以上版本的BitComet的「全局統計」,裡面的對外IP就是公網IP,對內IP就是內網IP,如果這2個值相同那麼您就是公網用戶,否則就是內網用戶。當然,內網用戶通過埠映射可以獲得和公網完全一樣的效果。
2、判斷標准之二:用MSN Messenger「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注意:這里用的是MSN Messenger,不是Windows Messenger。Windows Messenger高級連接信息與MSN Messenger的不一樣)。 高級連接信息有以下幾種類型組成:
「直接連接」
表示用戶是公網,沒有使用Windows XP自帶的Internet連接防火牆(ICF),不需要使用UPnP。但這種情況不排除用戶安裝了第三方的網路防火牆軟體,如諾頓網路安全特警2002/2003/2004系列、國內著名的天網防火牆等等。這類用戶在使用BT時,只要BT軟體所監聽的埠沒有被ISP封掉,一般不用怎麼設置就可以達到最佳速度。安裝了第三方的網路防火牆的用戶注意讓防火牆允許BT軟體監聽所需的埠。
「直接連接,使用了Internet連接防火牆(ICF)」表示用戶是公網,使用了Windows XP自帶的Internet連接防火牆(ICF),不是一定需要使用UPnP。這類用戶要想讓BT獲得最佳下載速度,可以在ICF的高級設置中為BT軟體手動打開相應監聽的埠,也可以打開BitComet的「允許打開Windows網路共享和防火牆ICS/ICF埠」,在下次Bitcomet啟動時提示網路連接保護設置即將被更改的對話框上點確定,讓BitComet自動操作。
「通用即插即用(UPnP)網路地址轉換(NAT)」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路由器支持的NAT支持UPnP(而且打開,目前支持UPnP的網關類軟體有Windows XP的ICS、KERIO的WinRoute Firewall 5系列)。這類用戶要想讓BT獲得最佳下載速度,最好使用支持UPnP的BT軟體,如BitComet。
「非通用即插即用(UPnP)網路地址轉換(NAT)」、「非對稱NAT」、「對稱NAT」、「級聯」等等 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路由器的NAT不支持UPnP,或雖然支持UPnP,但UPnP被ISP、網路管理員關閉了。這類用戶很難讓BT軟體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想提高下載速度,可以試一下對外連接能力特別強的BitComet系列。
「非UPnP防火牆」通常與NAT類型一起出現,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由器上使用不支持UPnP的網路防火牆,如諾頓網路安全特警2002等等。這類用戶同樣很難讓BT軟體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想提高下載速度,還是推薦使用對外連接能力特別強的BitComet系列。
「UPnP防火牆」
通常與NAT類型一起出現,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由器上使用支持UPnP的網路防火牆,如諾頓網路安全特警2003、Windows XP的ICF等等。如果與3一起出現,用戶可以嘗試具有UPnP功能的BT軟體;如果與「非通用即插即用(UPnP)網路地址轉換(NAT)」、「非對稱NAT」、「對稱NAT」、「級聯」等等一起出現,就不必強求使用支持UPnP的BT軟體了,因為即使防火牆支持UPnP,但NAT不支持UPnP,UPnP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這時還是推薦使用對外連接能力特別強的BitComet系列。
下面分別對以上二種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種情況:用戶安裝完撥號軟體後,「網路連接」中增加了一項PPPOE的連接,
撥號上網後,我們進行IP地址的查詢
可以看到,此時的IP地址有兩個,一個是本地連接的IP地址192.168.1.4,一個是PPP連接的IP地址61.144.215.221。
我們此時斷開撥號連接然後重新撥號上網,再進行IP地址的查詢,發現本地連接的IP地址未變化,但PPP連接的IP地址變為218.18.93.57,這說明PPP連接的IP地址是動態分配的。
那麼此時我的計算機是屬於內網還是外網呢,我們根據上面的兩個標准來判斷一下:
1、 打開Bitcomet,點擊「全局統計」,如下圖:
我們看到對內和對外的2個IP地址是相同的,這說明此時用戶屬於外網;
用BC進行下載,用戶列表中有「遠程」,表明你可以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
2、 打開MSN登陸成功後,點擊「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
這說明此時用戶屬於外網。
這樣的用戶使用BT、電驢等P2P軟體不需要進行埠映射,直接使用即可正常下載。
下面我們來分析第二種情況,即使用了路由功能的情況。
現在很多用戶安裝了ADSL寬頻後,為了與大家共享網路資源,往往在ADSL MODEM中設置了路由功能,這樣一條ADSL線路可以滿足多人上網的要求,每台計算機可以不用撥號,直接插上網線即可上網。
路由設置方法可參考: http://sxworkroom.blogchina.com/sxworkroom/1378762.html ;
一般來講,如果設置了路由功能,那麼共享網路的幾台計算機都要指定具體的IP地址,以避免IP地址沖突,如下圖:
可以看到此時只有一個本地連接的IP地址,而沒有PPP的連接。
那麼這種網路形式下,每台計算機是內網還是外網呢。
1、 我們打開Bitcomet,點擊「全局統計」,如下圖:
我們看到對內對外的IP地址是不同的,這說明我們此時是內網用戶;
2、打開MSN登陸成功後,點擊「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
這說明此時用戶屬於內網。
這樣的用戶要使用BT下載,就要進行埠映射,否則你不能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下載時在BC的用戶列表中也看不到「遠程」,只有「本地」,自然下載速度也會大大降低。
具體的埠映射的方法請參考此文:
http://sxworkroom.blogchina.com/sxworkroom/1378770.html ;
當然還有一種電信ADSL的形式,那就是固定IP的ADSL寬頻,使用這種網路的用戶屬於外網用戶。但這種寬頻的使用費用昂貴,根據各地的不同,包月費用大概在幾千到上萬元。之所以如此昂貴,就是因為現在網路IP地址的資源是有限的,而這種用戶又獨佔了一個IP地址資源,所以與其說你支付的是寬頻使用費,還不如說你支付的是IP地址資源費。當然這種寬頻很少有人申請,因此本文並未重點描述,一筆帶過。
下面將詳細介紹一種比較特殊的寬頻情況:
用戶是撥號上網用戶,有modem設備,沒有設置路由,但卻屬於內網用戶。(以下截圖得到了lkkcn的大力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以下截圖因為是在不同時間段所截取,由於IP地址的動態變化會有前後不一致的現象,大家只注重原理即可。
1、進入ADSL modem的設置界面,我們看到「廣域網介面」只有多個橋接(Bridged)方式的eoa連接,而沒有路由方式的PPPOE連接,表明用戶是撥號上網用戶;
2、進行IP地址的查詢
可以看到,此時的IP地址有兩個,一個是本地連接的IP地址192.168.10.2,一個是PPP連接的IP地址172.16.22.82。
我們此時斷開撥號連接然後重新撥號上網,再進行IP地址的查詢,發現本地連接的IP地址未變化,但PPP連接的IP地址變為172.16.23.61,這說明PPP連接的IP地址是動態分配的。
3、 打開MSN登陸成功後,點擊「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如下圖:
4、打開Bitcomet,點擊「全局統計」,如下圖:
那麼,如何解讀這種寬頻呢,它到底是內網用戶,還是外網用戶呢?
首先我們補充一點內網外網的知識:(引述自網路技術文章)
內網接入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保留地址有如下3種形式:
10.x.x.x;
172.16.x.x至172.31.x.x;
192.168.x.x;
內網的計算機以NAT(網路地址轉換)協議,通過一個公共的網關訪問Internet。內網的計算機可向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但Internet上其他的計算機無法向內網的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
公網接入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網的計算機和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可隨意互相訪問。】
我們看到,該寬頻用戶的本地IP地址是192.168.10.2,PPP連接的IP地址是172.16.*.*,這兩個地址都不是公網的IP地址,而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換句話說,用戶通過撥號並沒有直接撥到公網上,而是還要再進行一次IP地址的轉換才能到公網。
從MSN的連接信息也可以看出,此用戶屬於內網用戶,而且需要進行兩次轉接才上公網,屬於內網中的內網。
而BC全局統計中的IP信息表明:本地IP是172.16.11.229,對外IP是61.50.187.66。這個其實不是該用戶本地的狀態,而是第二次IP地址轉換時的IP地址狀態。所以,我們看到本地的IP地址其實是用戶的PPP連接的地址,而對外IP才是真正的公網IP地址。
這樣的用戶要使用BC進行下載,在本地進行埠映射是沒有用的,下載時BC的「用戶列表」中仍然只有「本地」,而不會看到「遠程」。需要在第二次IP轉接的地方進行相應的埠映射才有效。但此類用戶可以打開BC選項中的「內網互聯」功能,在BC下載時用戶列表中可以看到「內網互聯」,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BC的下載速度。
補充說明:上面提到了幾個判斷內網外網的方法,即:
1、在DOS窗口輸入ipconfig進行本機IP地址的查詢;
2、查看MSN的「高級連接信息」;
3、查看BC全局統計中的IP地址狀態;
其實上面的這3種方法只需要查看其中一種就可以判斷出你是內網還是外網了,並不需要3個條件全部判斷完才得出結論。
Ⅶ 做外網資料,需要哪些給排水外網的資料求告知
如果是做設計需要的外場資料的話。
1.市政給水引入管管徑、壓力,需要引幾路,具體位置。
2.市政污水預留接入井位置,管徑,井底標高。
3.市政雨水預留接入井位置,管徑,井底標高。
4.有中水的話,還需要中水位置、管徑、壓力。
如果能要到市政外場圖紙最好。
Ⅷ 內網與外網有什麼區別干什麼的為什麼會有內網與外網呢
一般來說內網就是區域網,外網就是網際網路。因為IPv4的IP資源有限,而且中國分到的IP又少,所以我們使用動態IP的方式,即IP地址不歸用戶佔有,只是用戶需要的時候臨時用一下,所有ADSL用戶斷線再撥號後IP就會改變。
還有一種節約IP的方式就是內網了,若乾颱電腦組成一個區域網,共用一個IP地址上網際網路。當然了,IP是電腦在網路里的標志,所以在內網里也有IP,但是內網IP和外網IP之間的通訊要通過路由器做轉換。
Ⅸ 什麼叫做內網、外網、公網
1、內網:也叫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在一個局部的地理范圍內(如一個學校、工廠和機關內),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將各種計算機,外部設備和資料庫等互相聯接起來組成的計算機通信網。
2、公網:公網是相對於內網而言的。內網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ternet上的保留地址;而公網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網際網路的公用地址,是非保留的地址。公網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上的其他計算機可隨意互相訪問。
3、外網:廣域網(英語:Wide Area Network,縮寫為 WAN),又稱廣域網、外網。是連接不同地區區域網或城域網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所覆蓋的范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
(9)哪些資源需要外網擴展閱讀:
區域網的特點: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只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局部范圍內聯,如一座或集中的建築群內。
2、使用專門鋪設的傳輸介質進行聯網,數據傳輸速率高(10Mb/s~10Gb/s)。
3、通信延遲時間短,可靠性較高。
4、區域網可以支持多種傳輸介質。
Ⅹ 關於BT下載 什麼是內網,外網
一、什麼是內網?
通俗的講就是區域網,網吧、校園網、單位辦公網都屬於此類。另外光纖到樓、小區寬頻、教育網、有線電視Cable Modem上網雖然地域范圍比較大但本質上還是基於乙太網技術,所以任然屬於內網。
二、怎麼判斷我是不是內網呢?
你可以詢問 ISP 看看你是不是前述幾種用戶之一。如果你每次上網都要撥號,那麼你不是內網用戶。但情況也不絕對!比較可靠的方法是依據IP地址來判斷。
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開始→運行 WIN9X輸入COMMAND.COM WIN2K、XP輸入CMD.EXE),在DOS提示符下輸入ipconfig
在 IP Address 項顯示的就是本機的 IP 地址。
當IP地址為以下三種形式之一時你即處於內網: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如果你有多個網路連接,只要有一個IP不符和上述的三種形式之一,那麼你也不是內網!
三、我是內網,怎樣提高BT下載的速度?
首先建議你把系統升級到XP,這是因為內網的總出口帶寬有限,當帶寬緊張的時候,使用WIN2K、XP的用戶比WIN9X的用戶有優勢。其次BT軟體大都是非常消耗系統資源的。在WIN9X下極其容易引起系統變慢、失去響應甚至藍屏,而基於NT內核的XP在資源管理和穩定性上都比WIN9X強得多。
客戶端軟體我強烈推薦BitComet。
BitComet是基於BitTorrent協議的p2p免費軟體;高效的網路內核,多任務同時下載依然保持很少的CPU內存佔用;支持對一個Torrent中的文件有選擇的下載;磁碟緩存技術,有效減小高速隨機讀寫對硬碟的損傷;只需一個監聽埠即可滿足所有下載需要;自動保存下載狀態,續傳無需再次掃描文件,作種子也無需掃描文件;支持多Tracker協議;綠色軟體,不需安裝,僅運行時關聯.torrent文件;多語言界面。原名SimpleBT。還支持UPNP自動埠映射、自動打開WINDOWS網路共享和防火牆埠!
安裝後運行BitComet,打開選項對話框。在高級設置項確保選中「支持Tracker的內網報告擴展」、在網路連接項把所有可選項選中、在磁碟緩存項把緩存的數值根據你的內存多少適當調大一點(免得你的硬碟過早的翹掉)。
四、我已經照前面說的做了,為什麼還不行?(我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升級為XP)
那你就要做埠映射了,如果你通過代理伺服器上網,可以在伺服器上用PortMap做埠映射。請點 這里下載PortMap。
如果你使用路由器的話,每一種路由器的設置方法都可能不同。所以請你詳細閱讀路由器說明書或咨詢經銷商。
該操作可以讓區域網上的各種服務也能被Internet訪問。
軟體映射
WinRote Pro是一個集路由器、DHCP伺服器、DNS伺服器、NAT、防火牆於一身的代理伺服器軟體,同時它還是一個可以應用於區域網內部的郵件伺服器軟體,所以它不但可以實現區域網內的所有微機共享一個Internet連接(連接方式包括Modem、ISDN、xDSL、DDN、DirectPC等),而且可以實現區域網內部的郵件管理,實現區域網與Internet之間的郵件交換。
WinRoute軟體安裝使用非常簡單,僅需在伺服器安裝即可,是應用於區域網共享Internet連接絕佳代理伺服器軟體,它可以埠映射實現反向代理功能,讓外部訪問受NAT保護的內部網路所提供的一些服務。
PortTunnel的中文意思就是「埠通道」,它的作用就是在伺服器上為客戶機的計算機指定一條通道,使得客戶機直接與Internet建立連接。它必須運行在伺服器端,這樣才能夠實現埠映射的目的。
ADSL的埠映射
有的ADSL有自帶的代理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讓我們不需要主機就可以實現多機共享上網了,但也就無法實現外網訪問Web、FTP等服務了。下面以全向ADSL 1680來實現外網訪問內網Web服務這一服務。
訪問IP地址:10.0.0.2(這是1680的預設內網IP地址),預設用戶名輸入「Admin」,預設密碼為「qxcommsupport」。
點擊「虛擬服務」,進入埠映射配置主界面。
在「公網埠」里填入我們想在Internet開放的埠80,並且在「內網埠」上填入內網機器已經開放的80埠。
選擇「埠類型」是TCP協議還是UDP協議(如Web、FTP協議為TCP,QQ為UDP協議)。
最後在「主機IP」里加上內網開放Web服務的電腦IP地址。
寬頻路由器埠映射
在IE地址欄里輸入「192.168.0.1」(這里假設該IP為路由器)登錄到路由器。
輸入初始密碼。
點擊「Virtual Server/DMZ」進入埠映射的配置主界面。
如果要添加Web伺服器勾選上「HTTP(Port 80)」然後把內網主機IP地址的最後一位填入,在「(Port No.)」里輸入埠號80,並點擊下方的「Save」按鈕,這樣一個埠就添加成功了。
其實無論是Winroute、PortTunnel、ADSL和寬頻路由器的使用都很簡單,我們只需添加不同的IP地址和埠就能實現各種服務了,利用好軟體和硬體的映射功能將會為我們在網路上的應用帶來無限的便利。
很多寬頻用戶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內網還是外網,以至於在使用BT等軟體進行下載前,盲目進行埠映射等操作,反而事倍功半。
首先糾正一個普遍錯誤的說法。我們經常會聽到諸如「某某ADSL是內網」或者「某某ADSL是外網」的說法,這種說法本身是錯誤的。因為「ADSL寬頻」只是寬頻的運營商所提供的一種服務形式,它只是一項技術、一項業務而已,並沒有什麼內網還是外網的概念。我們所提到的內網還是外網,指的實際上是使用這種ADSL寬頻業務的終端用戶的計算機當前所處的網路位置是屬於內網還是外網。或者換句話說,終端客戶的計算機是內網還是外網,完全在於他如何使用ADSL這種寬頻業務,而與他使用的到底是哪種寬頻形式無關。
下面先給出我的結論,然後再進行詳細的分析:
1、 第一種情況:使用電信ADSL的用戶,如果只有一個用戶一台計算機在使用此寬頻,沒有使用路由功能,而是用撥號軟體直接撥號上網的,這種情況下,該用戶目前所處的網路為外網;或者更加簡單的說,電信局派人安裝完ADSL後,什麼都沒有改動的情況下,此時計算機屬於外網;
2、 第二種情況:使用電信ADSL的用戶,如果在ADSL modem中設置了路由功能,多人共同使用同一條ADSL線路進行上網的話,此時每台計算機都屬於內網;
3、介紹一種比較特殊的寬頻形式:內網中的內網;
在具體分析之前,首先說明對於內網外網的判斷標准:(引述自BitComet的幫助信息)
1、 判斷標准之一:0.50或以上版本的BitComet的「全局統計」,裡面的對外IP就是公網IP,對內IP就是內網IP,如果這2個值相同那麼您就是公網用戶,否則就是內網用戶。當然,內網用戶通過埠映射可以獲得和公網完全一樣的效果。
2、判斷標准之二:用MSN Messenger「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注意:這里用的是MSN Messenger,不是Windows Messenger。Windows Messenger高級連接信息與MSN Messenger的不一樣)。 高級連接信息有以下幾種類型組成:
「直接連接」
表示用戶是公網,沒有使用Windows XP自帶的Internet連接防火牆(ICF),不需要使用UPnP。但這種情況不排除用戶安裝了第三方的網路防火牆軟體,如諾頓網路安全特警2002/2003/2004系列、國內著名的天網防火牆等等。這類用戶在使用BT時,只要BT軟體所監聽的埠沒有被ISP封掉,一般不用怎麼設置就可以達到最佳速度。安裝了第三方的網路防火牆的用戶注意讓防火牆允許BT軟體監聽所需的埠。
「直接連接,使用了Internet連接防火牆(ICF)」表示用戶是公網,使用了Windows XP自帶的Internet連接防火牆(ICF),不是一定需要使用UPnP。這類用戶要想讓BT獲得最佳下載速度,可以在ICF的高級設置中為BT軟體手動打開相應監聽的埠,也可以打開BitComet的「允許打開Windows網路共享和防火牆ICS/ICF埠」,在下次Bitcomet啟動時提示網路連接保護設置即將被更改的對話框上點確定,讓BitComet自動操作。
「通用即插即用(UPnP)網路地址轉換(NAT)」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路由器支持的NAT支持UPnP(而且打開,目前支持UPnP的網關類軟體有Windows XP的ICS、KERIO的WinRoute Firewall 5系列)。這類用戶要想讓BT獲得最佳下載速度,最好使用支持UPnP的BT軟體,如BitComet。
「非通用即插即用(UPnP)網路地址轉換(NAT)」、「非對稱NAT」、「對稱NAT」、「級聯」等等 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路由器的NAT不支持UPnP,或雖然支持UPnP,但UPnP被ISP、網路管理員關閉了。這類用戶很難讓BT軟體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想提高下載速度,可以試一下對外連接能力特別強的BitComet系列。
「非UPnP防火牆」通常與NAT類型一起出現,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由器上使用不支持UPnP的網路防火牆,如諾頓網路安全特警2002等等。這類用戶同樣很難讓BT軟體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想提高下載速度,還是推薦使用對外連接能力特別強的BitComet系列。
「UPnP防火牆」
通常與NAT類型一起出現,表示用戶是內網,經由網關或路由器上網,網關或由器上使用支持UPnP的網路防火牆,如諾頓網路安全特警2003、Windows XP的ICF等等。如果與3一起出現,用戶可以嘗試具有UPnP功能的BT軟體;如果與「非通用即插即用(UPnP)網路地址轉換(NAT)」、「非對稱NAT」、「對稱NAT」、「級聯」等等一起出現,就不必強求使用支持UPnP的BT軟體了,因為即使防火牆支持UPnP,但NAT不支持UPnP,UPnP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這時還是推薦使用對外連接能力特別強的BitComet系列。
下面分別對以上二種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種情況:用戶安裝完撥號軟體後,「網路連接」中增加了一項PPPOE的連接,
撥號上網後,我們進行IP地址的查詢
可以看到,此時的IP地址有兩個,一個是本地連接的IP地址192.168.1.4,一個是PPP連接的IP地址61.144.215.221。
我們此時斷開撥號連接然後重新撥號上網,再進行IP地址的查詢,發現本地連接的IP地址未變化,但PPP連接的IP地址變為218.18.93.57,這說明PPP連接的IP地址是動態分配的。
那麼此時我的計算機是屬於內網還是外網呢,我們根據上面的兩個標准來判斷一下:
1、 打開Bitcomet,點擊「全局統計」,如下圖:
我們看到對內和對外的2個IP地址是相同的,這說明此時用戶屬於外網;
用BC進行下載,用戶列表中有「遠程」,表明你可以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
2、 打開MSN登陸成功後,點擊「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
這說明此時用戶屬於外網。
這樣的用戶使用BT、電驢等P2P軟體不需要進行埠映射,直接使用即可正常下載。
下面我們來分析第二種情況,即使用了路由功能的情況。
現在很多用戶安裝了ADSL寬頻後,為了與大家共享網路資源,往往在ADSL MODEM中設置了路由功能,這樣一條ADSL線路可以滿足多人上網的要求,每台計算機可以不用撥號,直接插上網線即可上網。
路由設置方法可參考: http://sxworkroom.blogchina.com/sxworkroom/1378762.html ;
一般來講,如果設置了路由功能,那麼共享網路的幾台計算機都要指定具體的IP地址,以避免IP地址沖突,如下圖:
可以看到此時只有一個本地連接的IP地址,而沒有PPP的連接。
那麼這種網路形式下,每台計算機是內網還是外網呢。
1、 我們打開Bitcomet,點擊「全局統計」,如下圖:
我們看到對內對外的IP地址是不同的,這說明我們此時是內網用戶;
2、打開MSN登陸成功後,點擊「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
這說明此時用戶屬於內網。
這樣的用戶要使用BT下載,就要進行埠映射,否則你不能獲得由其他下載者發起的連接,下載時在BC的用戶列表中也看不到「遠程」,只有「本地」,自然下載速度也會大大降低。
具體的埠映射的方法請參考此文:
http://sxworkroom.blogchina.com/sxworkroom/1378770.html ;
當然還有一種電信ADSL的形式,那就是固定IP的ADSL寬頻,使用這種網路的用戶屬於外網用戶。但這種寬頻的使用費用昂貴,根據各地的不同,包月費用大概在幾千到上萬元。之所以如此昂貴,就是因為現在網路IP地址的資源是有限的,而這種用戶又獨佔了一個IP地址資源,所以與其說你支付的是寬頻使用費,還不如說你支付的是IP地址資源費。當然這種寬頻很少有人申請,因此本文並未重點描述,一筆帶過。
下面將詳細介紹一種比較特殊的寬頻情況:
用戶是撥號上網用戶,有modem設備,沒有設置路由,但卻屬於內網用戶。(以下截圖得到了lkkcn的大力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以下截圖因為是在不同時間段所截取,由於IP地址的動態變化會有前後不一致的現象,大家只注重原理即可。
1、進入ADSL modem的設置界面,我們看到「廣域網介面」只有多個橋接(Bridged)方式的eoa連接,而沒有路由方式的PPPOE連接,表明用戶是撥號上網用戶;
2、進行IP地址的查詢
可以看到,此時的IP地址有兩個,一個是本地連接的IP地址192.168.10.2,一個是PPP連接的IP地址172.16.22.82。
我們此時斷開撥號連接然後重新撥號上網,再進行IP地址的查詢,發現本地連接的IP地址未變化,但PPP連接的IP地址變為172.16.23.61,這說明PPP連接的IP地址是動態分配的。
3、 打開MSN登陸成功後,點擊「工具->選項->連接」中的「高級連接信息」,如下圖:
4、打開Bitcomet,點擊「全局統計」,如下圖:
那麼,如何解讀這種寬頻呢,它到底是內網用戶,還是外網用戶呢?
首先我們補充一點內網外網的知識:(引述自網路技術文章)
內網接入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保留地址有如下3種形式:
10.x.x.x;
172.16.x.x至172.31.x.x;
192.168.x.x;
內網的計算機以NAT(網路地址轉換)協議,通過一個公共的網關訪問Internet。內網的計算機可向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但Internet上其他的計算機無法向內網的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
公網接入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網的計算機和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可隨意互相訪問。】
我們看到,該寬頻用戶的本地IP地址是192.168.10.2,PPP連接的IP地址是172.16.*.*,這兩個地址都不是公網的IP地址,而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換句話說,用戶通過撥號並沒有直接撥到公網上,而是還要再進行一次IP地址的轉換才能到公網。
從MSN的連接信息也可以看出,此用戶屬於內網用戶,而且需要進行兩次轉接才上公網,屬於內網中的內網。
而BC全局統計中的IP信息表明:本地IP是172.16.11.229,對外IP是61.50.187.66。這個其實不是該用戶本地的狀態,而是第二次IP地址轉換時的IP地址狀態。所以,我們看到本地的IP地址其實是用戶的PPP連接的地址,而對外IP才是真正的公網IP地址。
這樣的用戶要使用BC進行下載,在本地進行埠映射是沒有用的,下載時BC的「用戶列表」中仍然只有「本地」,而不會看到「遠程」。需要在第二次IP轉接的地方進行相應的埠映射才有效。但此類用戶可以打開BC選項中的「內網互聯」功能,在BC下載時用戶列表中可以看到「內網互聯」,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BC的下載速度。
補充說明:上面提到了幾個判斷內網外網的方法,即:
1、在DOS窗口輸入ipconfig進行本機IP地址的查詢;
2、查看MSN的「高級連接信息」;
3、查看BC全局統計中的IP地址狀態;
其實上面的這3種方法只需要查看其中一種就可以判斷出你是內網還是外網了,並不需要3個條件全部判斷完才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