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地球的資源包括什麼什麼
擴展閱讀
為什麼巴西沒有煤炭石油 2025-05-19 23:13:44
lol段位鑽石是什麼水平 2025-05-19 23:13:07

地球的資源包括什麼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26 06:44:10

⑴ 地球上的資源可分為幾類分別是什麼

首先地球資源有:
1、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天然氣;
2、水資源;
3、土地資源;
4、森林資源;
5、礦產資源;等等資源
詳細說下各種資源當前的現狀如下:
第一、全球使用的90%能源取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80%以上工業原料取自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但這些資源都屬於用一點少一點的耗竭性資源,是無法再生的。目前在地球上探明的可採石油儲量僅還可使用45~50年,而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總計還有180億立方米,估計只能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至於一些主要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大概還可使用幾十年至百餘年。如果按照目前的開采規模而不加以控制的話,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數礦產資源包括銅、鋁、錫、鋅、金、銀等都將被開采完畢。
第二、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蓋,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地球上的水資源有97%被鹽化,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地區的固體冰川,但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大規模利用。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目前,全球80多個國家的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0億人口缺水,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
第三、全世界現有的可用耕地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0%,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印度和中國等國的耕地面積占的比例比較大。但由於我們人類的原因,世界土地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正在不斷下降,主要表現在:土壤的肥力下降,就全世界而言,產量高的耕地面積大大小於產量低的耕地面積;土壤嚴重退化,主要是土壤鹽鹼化、沙化、沼澤化和受農葯化肥污染的情況日益嚴重;土壤遭受侵蝕,在世界上每年因為森林被我們人類砍伐而引起侵蝕的土地面積高達數億畝;農田被侵佔,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每年約有數千萬畝農地被工業及交通運輸業等侵佔。據統計,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適合耕種的土地都已經被利用了。在亞洲,83%的可耕種土地被利用, 在歐洲這個比例是88%,前蘇聯的比例是61%,在北美洲也有一半以上的可耕種土地已經被開發利用了。世界還可一利用的土地資源正在迅速銳減,我們在土地資源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第四、全球森林損失嚴重
全球森林資源現狀據埃菲社9月2日報道,該報告以美國馬里蘭大學和谷歌公司提供的數據為依據,稱熱帶國家受影響最大,佔990萬公頃,超過了損失林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的森林損失面積為2001年以來最多的一年。數據顯示,東南亞湄公河流域、南美的大查科地區(包括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維亞)、西非和馬達加斯加成為新的重點地區。
報道稱,按國家看,2014年森林面臨損失速度最快的國家是柬埔寨,其次是獅子山、馬達加斯加、烏拉圭、巴拉圭、賴比瑞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越南和馬來西亞等。
報告顯示,對橡膠和棕櫚油需求的逐漸增長,以及大豆種植面積、農場和其他農產品生產的擴大導致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區也出現了林地面積縮小的現象。
報告還強調,全球熱帶雨林最多的巴西在過去10年中亞馬孫樹木砍伐率下降了70%,被認為是林地保護方面的成功案例。但是,報告也指出,2014年巴西的森林損失率出現顯著上升,這可能是受到某些消費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
外媒稱,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世界資源研究所2日發布報告稱,2014年全球損失了超過1800萬公頃林地,相當於兩個葡萄牙的國土面積。
據埃菲社9月2日報道,該報告以美國馬里蘭大學和谷歌公司提供的數據為依據,稱熱帶國家受影響最大,佔990萬公頃,超過了損失林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的森林損失面積為2001年以來最多的一年。數據顯示,東南亞湄公河流域、南美的大查科地區(包括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維亞)、西非和馬達加斯加成為新的重點地區。
報道稱,按國家看,2014年森林面臨損失速度最快的國家是柬埔寨,其次是獅子山、馬達加斯加、烏拉圭、巴拉圭、賴比瑞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越南和馬來西亞等。
報告顯示,對橡膠和棕櫚油需求的逐漸增長,以及大豆種植面積、農場和其他農產品生產的擴大導致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區也出現了林地面積縮小的現象。
報告還強調,全球熱帶雨林最多的巴西在過去10年中亞馬孫樹木砍伐率下降了70%,被認為是林地保護方面的成功案例。但是,報告也指出,2014年巴西的森林損失率出現顯著上升,這可能是受到某些消費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
第五、礦產資源是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具有現實或潛在經濟價值的天然富集物。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20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對人類最為重要的有煤礦、鐵礦、石油、黃金等。

⑵ 地球上有什麼資源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https://pan..com/s/1az2Ldr6hzan4_hRsbBE2Ww

提取碼:gu7x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⑶ 地球有哪些資源

地球資源指的是地球能提供給人類衣、食、住、行、醫所需要的物質原料,也稱為「自然資源」。陸地上重要的自然資源有六種,它們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種類、礦山、和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兩大類。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指的是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斷自己再生的物質。最典型的可再生資源有植物、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氣和其他所有礦產資源。它們經過了上億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這些資源的儲量隨著人類的消耗而越來越少。地球上的生物物種也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意味著地球永久性地丟失了一個物種獨特而珍貴的基因庫。因此,如果是由人的活動造成的物種滅絕,其損失將無法估量。

⑷ 地球上有哪些資源

地球資源是指維持人類的生命和生活所必需和經常利用的物質,是人類社會得以維持的物質基礎。主要分為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能源資源。
土地資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以及沙漠等。

⑸ 地球上的資源有哪些呢

礦產資源,地球是人類棲身之所,衣食之源。地球上的礦物已知有3300多種,並構成多樣的礦產資源。人類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是來自於礦產資源。礦產資源一般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等,有固體、液體、氣體三種形態。 地球資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對礦產資源的過度掘取和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必將帶來資源的枯竭和對地球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礦產資源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和「血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命脈。礦產資源不僅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更是全球經濟的產業基礎。

不僅在經濟領域,礦產資源同樣在政治領域顯示著其重要的價值。縱觀上個世紀大大小小幾百次戰爭,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抑或是海灣戰爭,除了對領土的爭奪外,各種礦產資源的佔有權更是常常成為引發戰爭爆發的導火索。而為了保證國家在非常時期的安全,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很早就著手進行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 石油又叫原油,它是一種濃稠的黑色液體,由幾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和較淺的內海中的小動物、海藻、原生生物形成的。大多數的石油儲藏在地下砂岩層或石灰岩層的小孔中。石油的形成需要幾億年的時間,從這一點上講,它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⑹ 地球上的資源分為哪兩種例如什麼

地球上的資源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類。

自然資源:

1、可再生

這類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太陽輻射、風)、水資源、地熱資源(地熱與溫泉)、水力、海潮。

2、可更新

這類資源可生長,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為能生長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機體,其更新速度取決於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環境條件,應有計劃、有限制地加以開發利用。

3、不可再生

包括地質資源和半地質資源。前者如礦產資源中的金屬礦、非金屬礦、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礦周期往往以數百萬年計;後者如土壤資源,其形成周期雖較礦產資源短,但與消費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緩慢的。

對這類自然資源,應盡可能綜合利用,注意節約,避免浪費和破壞。這類資源形成周期漫長或不可再生。

社會資源:

1、有形資源

例如人力(職員、顧問和義工等)、物力(設備、傢具和用品等)、財力(私人捐獻、政府補助和企業贊助等)、場地空間等。

2、無形資源

例如技術、知識、組織、社會關系等。

(6)地球的資源包括什麼什麼擴展閱讀:

資源系統特點

1、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產生不同種類、不同數量、不同質量的社會資源。

2、社會資源是可超越國界、超越種族關系的,誰都可以掌握和利用它創造社會財富。

3、繼承性。社會資源的繼承性特點使得社會資源不斷積累、擴充、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人類社會知識積累到一定階段和一定程度的產物,就是積累到「知識爆炸」,使社會經濟發展以知識為基礎,這種積累使人類經濟時代發生了一種質變。

即從傳統的經濟時代(包括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有局部質變)飛躍到知識經濟時代,這是信息革命、知識共享必然的結果。

⑺ 地球上的資源有哪些

礦物,植物,動物,風力,水力,動能,電能,核能

⑻ 地球上的主要資源有哪些

地球資源指的是地球能提供給人類衣、食、住、行、醫所需要的物質原料,也稱為「自然資源」。陸地上重要的自然資源有六種,它們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種類、礦山和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地球上的這些自然資源又可分為「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兩大類。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指的是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斷自我再生的物質。最典型的可再生資源有植物、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氣和其他所有礦產資源。它們經過了上億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人類的消耗使得這類資源越來越少。

在可再生資源中,植物資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地球上的植物約40萬種,人類已經命名了其中的近25萬種。有3000種植物被人類作為農作物試種過,然而只有300種被試種成功,其中100種用於大規模耕種,給人類提供食物、油料、棉花、蔗糖等重要生存物質。目前,全世界人類的主要糧食絕大部分來自於8種植物:小麥、稻米、玉米、大麥、燕麥、高粱、小米和黑麥。每年全球糧食的總產量約為15~16億噸。女果全球都停止生產糧食,世界的存糧大約只能維持全人類生存40天左右。

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資源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也是異常重要的。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有百分之九十是從化石燃料中提取的,它們就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化石燃料都是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時間才得以形成的,不可再生。

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種也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意味著地球永久性地丟失了一個物種獨特而珍貴的基因庫。因此,如果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物種滅絕,其損失將無法估量。

中國是一個資源大國,有土地、淡水、森林、礦產、海洋、內陸水產和動植物等多種。但由於我國人口多,使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典型的幾項數據有:淡水資源為世界人均的1/4,森林資源為1/9,耕地資源為1/5(為美國的1/10),45種主要礦產資源為1/2。因此,我們不應該總是津津樂道地大物博。分配開來,我國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對於我們來說,保護資源、合理利用資源顯得更為重要。

⑼ 地球上資源的種類

地球上資源的種類:

一、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是在當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生物資源具有再生機能,如利用合理,並進行科學的撫育管理,不僅能生長不已,而且能按人類意志,進行繁殖更生。

二、農業資源

農業資源是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的總稱。農業自然資源含農業生產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要素,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等。

三、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長的森林有機體的總稱。這里以林木資源為主,還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動物、土壤微生物等資源。林地包括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宜林地。

四、國土資源

國土資源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土資源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管轄的含領土、領海、領空、大陸架及專屬經濟區在內的資源(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其它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

五、海洋資源

海洋資源是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礦產及海洋化學資源等的總稱。海洋生物資源以魚蝦為主,在環境保護和提供人類食物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海洋能源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氣、潮汐能、波浪能以及海流發電、海水溫差發電等,遠景發展尚包括海水中鈾和重水的能源開發。

六、氣象資源

氣候資源是在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的太陽輻射所帶來的光、熱資源以及大氣降水、空氣流動(風力)等。氣候資源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很大影響,既具有可長期可用性,又具有強烈的地域差異性。

七、能源資源

能源資源是在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可為人類提供的大量能量的物質和自然過程,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風、流水、海流、波浪、草木燃料及太陽輻射、電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然資源

⑽ 地球上有什麼資源

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種類、礦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