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HR該掌握的人事政策和勞動法規有哪些
做HR的,必須要懂法律。包括有關經濟犯罪的法律,包括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地方政府的規定也算,比如有關最低工資的),包括財務制度和法律,等等。可以說,現在沒有幾個公司是完全乾凈的。大多數行業的利潤如果完全合法就都給國家了。但是要知道自己哪裡不幹凈。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倒霉的就是管理人員。
力資源管理。企業對人力配置規劃使用的部門,分6個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配置,薪資福利,員工關系,培訓和發展,績效管理.
管理者圍繞下述3個P所採取的政策與做法:崗位,人員,績效。
首先要界定崗位使命,職責,及入職要求等;
再以次確保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歸根結底要確保該崗位上的人工作卓有成效,實現崗位使命與關鍵績效。
人力資源規劃內容
(一) 預測未來的組織結構
一個組織或企業經常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未來組織結構的預測評估應列為第一步。
(二) 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計劃
該計劃應考慮以下三點:
(1) 因業務發展、轉變或技術裝備更新所需增加的人員數量及其層次。
(2) 因員工變動所需補充的人員數量及其層次,這種變化包括退休、辭職、傷殘、調職、解僱等。
(3) 因內部成員升遷而發生的人力結構變化。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H7siDUyyy0cX3UKhrm2yyg
⑵ 人力資源管理 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識
需要掌握的其實有很多,但是最直接、最需要吃透的是三個:公司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
另外,可以分類了解,比如:
1、勞動合同類: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關系促進法、仲裁法……
2、工資福利及社會保險類:工資總額規定、社會保險法、五險一金保險法、職工休假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3、其他類: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4、地方政策法規。
凡是涉及就業、社保、個稅、工資、職工安全、工會方面的法律,人力資源工作者都得了解,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查閱(可以參考《人力資源管理適用法律法規全案(弗布克人力資源管理操作實務系列)》)。前三個是要爛熟於心並靈活運用的。
⑶ 人事專員需要掌握哪些勞動法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個人所得稅法、單位所在省的勞動合同條例、單位所在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單位所在省的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分析
人事工作人員需要掌握很多基礎知識:1、事務性工作:所謂事務性的工作就是人力資源日常工作內容: 例如郵件查收、常去瀏覽的網站內容、勞動關系管理、公積金管理、勞動合同簽訂 這些需要工作經驗。2、人力資源基礎知識:需要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人力資源基礎工作分析、崗位分析、如何進行招聘、什麼是績效考核、什麼是薪酬管理、什麼是福利、福利在薪酬管理中起到什麼作用等等。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規:所有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都應該了解人力資源管理設計的法律法規。 熟悉法律法規也是人力資源工作的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是通過模塊劃分的方式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所涵蓋的內容進行的一種總結。具體是指: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人力資源是社會各項資源中最關鍵的資源,是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的資源,歷來被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以及成功人士、有名企業所重視。許多企業就非常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人力資源配置就是指在具體的組織或企業中,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化而實行的對組織或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七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八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⑷ 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是什麼呢,很多人雖然了解人力資源管理這個職業,可是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才對人力資源管理概念的介紹吧,看看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吧。
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三才
告訴我們,宏觀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政府對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過程。我們通常所說的人力資源管理涉及的是微觀的,即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內部對人的管理。
長期以來,人力資源管理一直試圖解決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所未能解決的一個問題,即組織應該如何來管理人以使組織的績效和個人的滿意度達到最大化。人作為組織中一個有價值的資源.這種觀點已經被許多從事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研究的學者所接受。但是.學者們都從各自研究的領域解釋人力資派管理,結果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反而變得模枷不清,難以形成一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定義。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呢?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獲得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整合、調控及開發,並給予他們報償從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
看完了上述三才培訓機構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之後,想必我們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有了一個全面而科學的認識了吧。如果我們有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的想法,建議我們選擇一家正規的人力資源師培訓機構去參加正規的培訓與學習,才是順利拿證的保障。
⑸ 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於《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
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是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的條例。
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
5、《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為了規范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而制定的辦法。
6、《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是為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規。
7、《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為規范社會保險稽查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的條例。
⑹ 人力資源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個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是勞動關系相關的最基本法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勞動合同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就業促進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7、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新);
8、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9、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10、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的若干問題的意見。
(6)人力資源為什麼要了解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需要掌握的其實有很多,但是最直接、最需要吃透的是公司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
另外,可以分類了解,比如:
1、勞動合同類: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關系促進法、仲裁法……
2、工資福利及社會保險類:工資總額規定、社會保險法、五險一金保險法、職工休假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3、其他類: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4、地方政策法規。
凡是涉及就業、社保、個稅、工資、職工安全、工會方面的法律,人力資源工作者都得了解,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查閱。
⑺ 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條例和條款和其他的一些法律法規等
其實人力資源管理挺繁瑣的,我之前做過,但是沒多長時間,就放棄了,下面給你一下章節目錄你看一下吧 !!如果對你用幫助的話,別忘記加分啊~~謝謝!!
第1章 人力資源常用法律法規
1.1 勞動法律淵源與效力
1.1.1 人力資源勞動法律淵源
1.1.2 勞動法律法規的效力
1.2 全國性勞動法律法規
1.2.1 勞動合同適用法律法規
1.2.2 勞動標准適用法律法規
1.2.3 社會保險適用法律法規
1.2.4 勞動保護適用法律法規
1.2.5 勞動爭議處理法律法規
1.3 地方性勞動法律法規
1.3.1 北京市勞動法律法規
1.3.2 上海市勞動法律法規
1.3.3 廣東省勞動法律法規
第2章 員工招聘與錄用管理
2.1 招聘與錄用
2.1.1 招聘信息引起的歧視
2.1.2 法律禁止的招聘行為
2.1.3 錄用員工的背景調查
2.1.4 入職手續的風險防範
2.2 畢業生錄用
2.2.1 實習協議的簽訂
2.2.2 就業協議的簽訂
第3章 員工勞動合同的管理
3.1 勞動合同的訂立
3.1.1 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3.1.2 勞動合同試用期約定
3.1.3 無效勞動合同或條款
3.1.4 合同中工資條款約定
3.1.5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簽訂
3.2 合同履行與變更
3.2.1 勞動合同履行
3.2.2 勞動合同變更
3.2.3 勞動合同續訂
3.2.4 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3.2.5 經濟補償金該如何計算
3.2.6 員工承擔違約金的情形
3.2.7 企業支付賠償金的情形
3.2.8 員工支付賠償金的情形
3.3 解除和終止合同
3.3.1 試用期間合同的解除
3.3.2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3.3.3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3.3.4 勞動合同的終止
第4章 員工工作時間與休假
4.1 員工工作時間
4.1.1 不同工時制度適用情形
4.1.2 員工加班相關法律規定
4.2 規定員工休息休假
4.2.1 法定節假日
4.2.2 其他節假日
第5章 工資支付與保險福利
5.1 員工工資支付
5.1.1 試用期的工資約定
5.1.2 員工工資發放與支付
5.1.3 醫療期間的工資計算
5.1.4 女職工「三期」工資計算
5.1.5 工資折算和加班費計算
5.2 保險福利
5.2.1 社會保險費繳納法律規定
5.2.2 北京2009年社會保險繳費
5.2.3 上海2009年社會保險繳費
5.2.4 廣州2009年社會保險繳費
5.2.5 員工構成工傷事故的情形
5.2.6 工傷認定申請及待遇支付
5.2.7 住房公積金
第6章 員工培訓與績效考核
6.1 培訓協議訂立
6.1.1 培訓協議服務期限的約定
6.1.2 培訓協議中違約金的約定
6.2 訂立保守秘密和競業限制協議
6.2.1 訂立保密協議
6.2.2 訂立競業限制協議
6.3 績效考核
6.3.1 試用期員工考核
6.3.2 員工考核時常遇到的問題
第7章 企業勞動紀律管理
7.1 勞動防護和健康檢查
7.1.1 勞動防護
7.1.2 職業病
7.2 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
7.2.1 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
7.2.2 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
7.3 企業規章制度管理
7.3.1 規章制度生效的要件
7.3.2 企業員工紀律管理
第8章 集體合同、勞務派遣及非全日制用工
8.1 集體合同管理中要注意的事項
8.1.1 集體合同管理
8.1.2 集體合同約束力
8.2 勞務派遣管理
8.2.1 勞務派遣管理
8.2.2 勞務派遣用工
8.3 非全日制用工
8.3.1 勞動合同管理
8.3.2 非全日制用工管理
第9章 外企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法律問題
9.1 招聘與社會保險管理
9.1.1 外資企業員工招聘管理
9.1.2 外資企業社會保險管理
9.2 勞動合同管理
9.2.1 外資企業勞動合同簽訂
9.2.2 外資企業勞動合同履行
第10章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
10.1 勞動爭議處理
10.1.1 勞動爭議的法律界定
10.1.2 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
10.1.3 勞動爭議的舉證責任
10.1.4 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
10.1.5 勞動爭議的一裁終局
10.1.6 勞動爭議的法律訴訟
10.2 勞動爭議案例
10.2.1 實習生勞動關系認定
10.2.2 約定工資中含加班費
10.2.3 解除無固定期限合同
10.2.4 調崗辭退引起的爭議
10.2.5 公司活動中工傷認定
10.2.6 外派員工培訓費賠償
第11章 人力資源相關合同及文本
11.1 錄用通知書
11.2 培訓協議書
11.3 保密協議書
11.4 勞動合同範本
11.5 員工手冊範本
11.6 競業限制協議書
11.7 勞務派遣服務協議書
11.8 勞動合同變更協議書
11.9 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11.10 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
11.11 勞動爭議調解申請書
11.12 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
附錄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附錄C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附錄D 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
附錄E 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
人力資源管理適用法律法規全案 書摘:
第1章 人力資源常用法律法規
1.1 勞動法律淵源與效力
1.1.1 人力資源勞動法律淵源
人力資源管理者在進行勞動用工管理時,需要熟知並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勞動法律淵源是指法的具體表現形式,即法是由哪個具體的國家機關、通過什麼方式並以何種法律文件形式表現,根據創制機關和方式的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的類別,並具有不同等級的效力范圍。圖所示的是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排列,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適用,由國家制定認可的勞動法律規范的各種表現形式。
1.1.2 勞動法律法規的效力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中相關條款規定了勞動者享有的基本權利,如勞動權、休息權等。
勞動法律的法律效力僅低於憲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
國務院勞動行政法規的法律效力低於憲法和勞動法律,如《工傷保險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等。
勞動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相關部門(主要是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等。
⑻ 人力資源勞動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以《勞動合同法》為代表的各種適用於人力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對人力資源的規范化管理做出了相關方面的約束。企業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熟知相關法律法規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⑼ 行政人事要知道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必須掌握的法律法規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法、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合同法、公司法、工傷保險條例、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
2、需要掌握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會計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