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歐美人均資源比中國高多少
擴展閱讀
鑽石家庭影音多少錢 2025-05-25 13:45:36
做衣櫃子需要哪些工具 2025-05-25 13:41:59

歐美人均資源比中國高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16:22

『壹』 美國人均淡水資源量約為1.38萬立方米,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美國的1/6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是多少

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0.21萬立方米,還不到美國的六分之一。

這道題用到了數學中的乘法:

1.38*1/6=0.21

中國人均水資源量指中國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平均到每個人的佔有量。據2012年的統計,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目前全國城市中有約三分之二缺水,約四分之一嚴重缺水。

(1)歐美人均資源比中國高多少擴展閱讀

1、乘法: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2、除法:

1)商不變的性質即被除數與除數同乘以或同除以一個數(零除外),商不變。a/b=(a*n)/(b*n)=(a/n)/(b/n)

2)兩個數的和(差)除以一個數,可以用這個數分別去除這兩個數(在都能整除的情況下),再求兩個商的和(差)。

(a+b)/c=a/c+b/c;(a-b)/c=a/c-b/c

『貳』 為什麼大部分同樣的行業,歐洲國家的工資都比中國高出很多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是歐洲發達國家的科技先進,他們的高科技產業十分的多,比如英國勞斯萊斯、法國空客以及德國保時捷等,這些都是巨大利潤的產業。而且,他們已經慢慢的拋棄了一些傳統人力的工種,他們的工作崗位偏向於操作機械,通過機械來提升效率,一天工作的量可能比人力做一星期還要多;
第二個原因是旅遊業發達,每年赴歐洲旅遊的人數越來越多,這極大的帶動了當地奢侈品以及金融等行業的發展,要知道能夠去歐洲旅遊的大多數都是富裕人家。比較典型的就是法國了,雖然人口只有6000多萬,可是每年接待的遊客卻超過了9000萬,要知道這些都是消費人群,可是遠比10億本國居民還要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
經濟增長了,自然企業能夠給員工的福利待遇就多了,所以在歐洲發達國家,工資高都是依靠變相的「剝奪」遊客而來的。比如LV這樣一個包憑什麼能夠動不動就值幾萬塊?其實它的材質成本花不了多少錢,剩下巨大的利潤自然企業會分給員工。
第三個是主要原因,為什麼西方國家能夠最先步入到發達國家的行列?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在大航海時代的時候到處去侵略殖民其他地區,通過掠奪免費的勞動力和資源來積累原始資本。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現在的歐洲人就坐享其成,站在原始資本上面著享受著高福利的成果。

『叄』 美國人均淡水資源量為1.38萬立方米,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美國的1/6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是多少

由1.38*1/6=0.21,得出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0.21萬立方米,還不到美國的六分之一。

人均水資源量是衡量國家可利用水資源的程度指標之一。中國人均水資源量指中國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平均到每個人的佔有量。

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3)歐美人均資源比中國高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多年平均降水量約6萬億立方米,其中54%即3.2萬億立方米左右通過土壤蒸發和植物散布又回到大氣中,餘下的約有2.8萬億立方米絕大部分形成了地面徑流和極少數滲入地下。這就是我國擁有的淡水資源總量,這一總量低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六位。

但因人口基數大,人均擁有水資源量是很少的,僅為2200立方米,佔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專家預測,我國人口在2030年將進入高峰時期,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大約只有1750立方米,中國將成為嚴重缺水的國家。

乾旱缺水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每年就影響工業產值達2300億元。此外,伴隨著主要河流下游及幹流普遍出現的斷流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還引起了如沙塵暴頻發等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

『肆』 中國和美國哪個資源豐富

我認為還是美國高。
中國資源;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積量列第7位。但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相當於世界森林覆蓋率的61.3%,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的1/8。
全國森林資源的現狀是:森林面積15894.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6.55%;森林蓄積量112.7億立方米;全國人工林面積(不含台灣省)4666.7萬公頃,蓄積量10.1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回答者:lyl_1016 - 助理 二級 10-14 20:08

中國國家媒體周五(2月11日)報道說,中國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在2004年又發現了八億五千萬噸石油儲量,中國石油儲藏量增加了25%。
至去年年底,中國已發現石油儲藏量達到40億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該公司去年據報發現了五億二千萬噸石油儲藏量。
另一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發現了三億二千八百萬噸石油儲藏量。
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說,這兩家公司去年還探明422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藏量。
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達9.5%, 為1996年來增幅最大一次。由於經濟發展,中國三分之二省份缺電,能源短缺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
中國原油消耗量去年為二億八千八百萬噸,今年將達到三億二千萬噸,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由於對原油需求猛漲,中國石油公司從塔里木盆地,東至渤海灣,到處勘探石油儲藏。
中國一直在爭取從俄羅斯進口更多的石油,目前為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還已經與20個國家簽署了48項投資合作協議。去年該公司在海外獲得了一千六百萬噸石油的權益。
該公司最大的一個海外舉動就是鋪建一條1000公里的哈薩克-中國石油管道,耗資七億美元。這條管道建成後年輸送量為一千萬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還在委內瑞拉建設一個石油提煉廠,每年可提煉650萬噸石油。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遠遠小於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甚至估計,伊拉克的原油儲量可能高達300億噸。由於受聯合國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產量只有150萬到200萬桶(國際市場上原油一般以「桶」為計量單位,每桶合0.138噸),專家估計,如果伊拉克政權更迭後恢復原油生產,世界的石油供應可以每天增加300萬至500萬桶。
我國煤炭的資源量為1點5億萬噸。石油儲藏量是16000萬噸。我國石油儲藏量僅佔世界總量的2.3%,可開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我國北方水資源狀況
今春以來,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持續乾旱少雨,截至5月底,全國受旱面積已超過3.4億畝,出現了新中國成立50年來最嚴重旱災之後的跨年連旱,雖然北方大部分地區近日都連續出現降雨,但仍未能緩解今春以來的旱情。因此,水資源的短缺就顯得尤為明顯,廣大農村地區更是面臨著水危機的嚴重問題。就此我們專門走訪了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李強教授,請他就我國北方農村水資源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由於用水行為的不合理和無節制、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原因,我國北方農村地區可供使用的地表水資源日趨減少。地表水的衰減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依賴地下水資源。從目前的情況看,地下水已經成為農業灌溉的最主要水源。

從動態上看,農業灌溉對地下水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在農業用水來源中,河流與水庫將進一步退出,地下水將是農業灌溉的幾乎惟一的用水途徑。地下水位的加速下降是農村用水中的一個普遍存在且十分嚴重的問題。

我國水資源總量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佔有量僅有2400m3,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與人口、耕地分布狀況不協調。時間上,全年降水的70%-90%集中在6~9月份,冬季很少,年際間變化也很大。空間上,水資源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耕地僅佔全國耕地38%,水資源卻佔全國80%以上;而佔全國耕地62%的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20%。時空分布不均勻和年際變化大,造成水旱災害加重。90年代以來,年受旱災面積達4億畝左右,成災面積3倍於50年代。

我國石油資源還有較大潛力
我國石油資源總量較豐富。據2003年BP的統計,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和剩餘可采儲量分別居第11位和第10位。截至2003年底,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率為43%,總體屬於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階段。綜合分析資源情況和勘探潛力,預計未來15-20年內,我國石油儲量仍處於高穩定增長期,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儲量在1.4億-1.8億噸左右,大體保持目前的儲量增長水平。

在日前召開的2005(北京)石油石化經濟論壇上,中石油集團公司發展研究部主任嚴緒朝說,未來我國石油儲量增長的主要領域在西部和海上。從近期勘探和資源潛力分析來看,石油勘探應主要在前陸盆地、大型隆起帶、地層岩性油藏、渤海灣盆地淺層、海相碳酸岩鹽及海域(包括灘海)。這些將是我國今後進一步加強勘探的主要目標區,也是今後發現大中型油田,增加石油儲量的主戰場。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資源豐富,根據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約為100億噸,其中70%在我國斷續國界以內。據悉,周邊國家在南海我國斷續國界附近已經探明石油儲量8.6億噸,建立起的原油產能也超過了5000萬噸。嚴緒朝指出,我國應採取「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策略,三大公司聯手,在外交和軍事力量支持下,逐步開發利用這一區域的油氣資源。這對我國石油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當然專家也指出,雖然我國石油資源潛力較大,但隨著勘探總體程度的逐漸加深,我國油氣藏類型日趨復雜,資源品質明顯變差,勘探難度越來越大。

美國資源;縱觀美國經濟史,是一個從成功的殖民地經濟於20世紀過渡到世界最大的工業國的歷程。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產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雖然美國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矛,但財富相對集中,與西歐相比,40%的人口相對更為貧困,而前20%的人則更富裕。自1975年以來,社會流動程度較低,勞動力市場兩極化,經濟增長的成果流向收入較高的20%的家庭,這種差距是因為相對而言更高的經濟自由所產生的。不過,如同基尼系數顯示的,美國的家庭平均收入仍遠高於絕大多數的工業化國家。而且在聯合國發表的《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當中的美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中,美國最窮的20%的人的人類發展指數也與自稱「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共產主義國家古巴的人類發展指數相同。
自從1980年代隆納·里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向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家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美國在科學和技術研究,以及技術產品創新方面都是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人類工業史上許多最重要的發明,包括了軋棉機、通用零件、生產線等都是源自美國,其中工業的生產線尤其重要,它使得工業的大量生產從夢想變為真實。其他重要的發明還包括飛機、電燈泡、電話。美國還在20世紀策畫了著名的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二次大戰時期,美國最早研製出原子彈,將人類科技帶入原子時代的新紀元。冷戰開始後,美國最先在太空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競賽中領跑,從而導致了火箭技術、武器研究、材料科學和計算機等領域的重大進步,1969年7月,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11號飛船中走出,成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時,標志著競賽達到巔峰。美國為計算機與網際網路發展史上貢獻至豐,包括二戰中發明的計算機、初期的軍事化應用,到今日個人電腦發展與革新,美國國防部創辦的ARPA網是網路技術的先驅。
在科學研究方面,美國學者贏得了大量的諾貝爾獎,特別是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健康研究中心是美國生物醫學的聚焦點,業已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使人類對腫瘤、阿茲海默病等疾病的治癒研究進入重要階段。航空和航天研究的政府機構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之類的私營企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光是加利福尼亞州就有5,000種,從熱帶地區至北極都有植物分布,美國的植物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許多植物和動物都僅限於它們的分部區域,有些則瀕臨絕種的危險。
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在1872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黃石國家公園以保護當地環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自從那時以來,另外57個國家公園和上百個由聯邦政府管理的公園及樹林也陸續成立。某些地區也成立了荒野保護區,以確保對當地動植物棲息地的長期保護。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局(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負責監控瀕臨絕種和威脅的動植物,並在全國成立了許許多多的動植物棲息保留區。這些動植物保護區域全部加起來高達1,020,779平方英哩(2,643,807平方公里)—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8.8%。這些土地都由聯邦政府保護,但有些地區也放寬允許石油的勘查、采礦業、和大農場的經營。

『伍』 美國人均比中國有錢多少

美國有錢的人很有錢,貧窮的人很貧窮。雖然有錢,但是他們物價高,消費也高。

『陸』 為什麼歐美人幹活很少,工資卻出奇地高

很多人面對這種事情可能有疑慮或者是心生不公,為何同樣都是水平差不多的人,同樣都是一類工作,就不過是國家不一樣,至於產生這么大的工資待遇差距嗎?

所以說,如果有能力的話,完全可以考慮出國干幾年。

『柒』 中國和美國,哪個的自然資源更豐富

中國自然資源總量比美國豐富,人均比美國貧瘠。

土地
中國現在耕地9497萬公頃。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中國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
1.耕地,約15億多畝,占總面積10%,其中穩產田佔1/4,中產田佔1/3;
2.園地,含果、桑、茶園和橡膠、熱帶作物園,7000多萬畝,佔0.5%;
3.森林和林地,20億畝,佔14%;
4.草地,約40多億畝,佔28%;
5.城鎮、村莊、工礦用地約3億畝,佔2%;
6.交通用地,約5億畝,佔3%;
7.水域,5億畝,佔3%;
8.未利用土地,含沼澤、沙地、裸地、鹽鹼地等,約55億畝,約佔1/4;
9.中國人均佔有耕地1.5畝,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3。

植物
中國是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共計有植物種類3184屬,27150種,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可作為資源開發利用的共2411種,約為全國植物種類的1/10。植物資源按用途可分為食用、葯用、工業用、保護改造環境用和種植資源五大類:

食用植物資源
食用植物資源包括直接食用和間接食用的植物。可分為澱粉、糖類植物,蛋白質植物,油脂植物,維生素植物,飲料植物,食用香料色素植物,植物性飼料、餌料七種。其中澱粉、糖類植物是中國野生植物中較主要的種類,包括各種橡子、薯芋、蘑芋、蕨類、葛根、菱等,含糖及甜味植物包括龍眼、荔枝、柿、棗、羅漢果等;蛋白質植物包括葉蛋白、食用菌類、小球藻、四棱豆、派克豆等;全國現有含油量在15%以上的野生油料植物約1000種,其中含油量在20%以上的有300種,能夠食用的百餘種,包括蝴蝶果、油瓜、榛子等;維生素植物包括獼猴桃、陽桃、沙棘、山楂、海棠等,多以野生為主;飲料植物包括茶葉、可可、咖啡以及一些地區性飲料植物,如白茶、菊花茶、金銀花等;食用香料色素植物包括有傳統食用色素如茜草、紅花、姜黃等和傳統調味香料如花椒、八角、桂皮等。植物性飼料、餌料包括大部分禾草類、豆科植物的枝葉果實,如各種野芭蕉、構樹葉、高山櫟等。

葯用植物資源
中國現有葯用植物11146種,可分為中草葯和植物性農葯兩類。其中中葯草植物達5000種以上,常用的約400種,如人參、杜仲、黃連、甘草等,有些已進行人工栽培和製造成葯;植物性農葯植物包括土農葯植物,如除蟲菊、沖天子、魚藤等近500種,植物激素如露水草等,也可作為農葯使用。

工業用植物資源
工業用植物資源包括木材、纖維、鞣科、芳香油、膠脂、工業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七種。中國是少林國家且森林分布不均勻,木材資源較少,今後國家將大力發展泡桐、杉木、楊樹等優良速生樹種的種植;中國現有重要纖維植物190種,多為禾本科、鳶尾科、香蒲科、龍舌蘭科、棕櫚科等單子葉植物的桿葉及榆、桑、蕁麻、木棉、等植物的根、莖、皮部或果實的棉毛,用於紡織業、造紙業和編織業;鞣料資源包括各種落葉松、雲杉、鐵杉等,它們含有豐富的單寧,可用於烤膠鞣革和制葯;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國種子植物中約有60餘科為含有芳香油的植物,包括木姜子、樟樹、楓茅、香草等;植物膠資源包括富含橡膠、硬膠、樹脂、水溶性聚糖膠等的植物,是橡膠工業的重要原料,包括各種松科、豆科、瓜兒豆、金合歡等;中國的工業用油脂植物資源中,含油量在20%以上大約有300種,其中工業用油樹種佔50%以上,包括油桐、漆樹、烏桕等,桐油、生漆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工業用植物性染料包括桑色素、蘇木精、紅木靛葉和姜黃等。

動物
中國是動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動物種類繁多,共計有無脊椎動物約17萬種,魚類約2400種,兩棲爬行類約500種,鳥類1186種,哺乳類430種。其中包括數量眾多的資源動物,可分為食用動物、葯用動物、工業用動物、珍貴特產動物、實驗動物、害蟲害獸天敵動物,觀賞動物和其他作用資源動物等類別。

食用動物資源指可供人類食用的動物資源。中國食用動物資源可分為水產動物、食用鳥類、哺乳動物三類。水產動物中以魚類為最大的類群,中國約有魚類2400多種,其中海洋魚類約佔3/5,其餘為淡水魚類。1990年的中國水產品總產量為1218萬噸,列世界第3位。食用鳥類包括各種野鴨、雁、野生雉雞類、斑鳩等,年產曾達250~300噸。哺乳動物中以有蹄類哺乳動物為最重要的肉用動物,全國每年可獵得5萬多噸。此外還有20餘種的海洋哺乳動物。

中國是使用動物入葯最多的國家,葯用動物資源豐富。共計有可入葯的各種無脊椎動物約170種,魚類90餘種,爬行類也有數十種,哺乳類約70種,中國的麝香產量名列世界首位。

工業用動物資源可分為制裘及製革工業用動物、香料工業動物、鯨脂類動物、紫膠和白蠟類動物、羽絨與裝飾品動物五類。中國約有120種裘皮獸,年產量在10~300萬張;世界四大動物名香(麝香、靈貓香、龍涎香及河狸香)在中國均有出產,其中龍涎香和河狸香產量較少,麝香多用於制葯,靈貓香的產量基本可以自給自足;鯨脂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中國共有鯨類14種,如江豚、抹香鯨、座頭鯨、長須鯨等,均可出產鯨脂;產於中國雲南、西藏和台灣的紫膠蟲可生產紫膠,年產紫膠原膠達4000噸。產於四川、貴州和雲南的白蠟蟲能分泌白蠟;天鵝及野鴨絨質輕柔軟,保溫性能好,可加工成絨衣絨被,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中國是世界羽絨生產大國;各種飛禽的羽翎、尾羽等,還可以製成精美的裝飾品和工藝品。

礦產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中國的礦產資源具有礦種齊全、分布不均勻的特點。截至1995年底,全國已發現礦產168種,有探明儲量的礦產151種,礦產產地2萬余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產達154種,其中,能源礦產7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87種,其它水氣礦產(地下水、礦泉水、二氧化碳氣)3種。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資源總量大、配套程度較高的資源大國之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量約佔世界的12%,僅次於美國和原蘇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金屬礦產:
中國金屬礦產資源品種齊全,儲量豐富,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4種。其中,鐵礦資源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834處,總保有儲量礦石463億噸,居世界第五位;錳礦資源有213處,總保有儲量礦石5.66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稀土資源有60餘處,總保有儲量約90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非金屬礦產:
中國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種眾多,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有非金屬礦產88種。其中,菱鎂礦資源有產地27處,總保有儲量礦石30億噸,居世界第一位;螢石礦有230處,總保有儲量l.08億噸,居世界第三位;耐火粘土資源有327處,總保有儲量石21億噸;硫礦資源760餘處,總保有儲量摺合硫14.93億噸,居世界第二位;芒硝礦資源有100餘處,總保有儲量105億噸,居世界首位;重晶石資源103處,總保有儲量礦石3.6億噸,居世界首位;鹽礦資源有150處,總保有儲量4075億噸;鉀鹽資源有28處,總保有儲量4.56億噸;硼礦資源有63處,總保有儲量4670萬噸,居世界第五位;

能源礦產:
能源礦產是中國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氣在世界和中國的一次性能源消費構成中,分別佔93%和95%左右。中國能源礦產資源種類齊全、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已知探明儲量的能源礦產有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石煤、鈾、釷、地熱等8種。其中,煤炭資源有5345處,保有儲量總量10025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資源有油區32個,探明地質儲量有181.4億噸,剩餘探明可采儲量22.41億噸,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氣資源量約70萬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儲量0.7060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鈾礦資源較少,探明儲量居世界第十位之後;地熱資源分布較廣,在距地表2000米以上的淺范圍內,約有相當於13711億噸標准煤的能量;油頁岩資源有64處,總保有儲量315億噸;石煤資源有93處,總保有儲量42.56億噸。

『捌』 美國資源多還是中國多看數據中國以探明的金煤石油都比美國多了!

首先,不同的資源具體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其次,就算是已探明儲量也不等於適合開採的儲量,有些資源儲藏不適合開采,或者在目前條件下無法開采。
第三,美國人口遠小於中國,所以人均資源擁有量美國遠多於中國。
第四,美國的經濟實力比中國強,可以拿出更多的錢購買國外資源,而將本國資源作為戰略儲備加以儲存;而中國則盡可能使用現有的資源,如果可能還盡量出口換外匯。
第五,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本過高,資源消耗量比美國大的多。也就是說美國資源的利用率比中國高。

『玖』 美國人均淡水量約為1.380萬立方米,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美國的1/6。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是多少

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一種化合物。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覆蓋著水,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千米立方,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千米立方左右。若扣除無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頂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鹽鹼湖和內海的水量,陸地上談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 1% 。 ----水資源是指水圈內的水體總量 降落到地上的雨、雪水, 2 / 3 左右為植物蒸騰和地面蒸發所消耗,可供人們用於生活、生產的淡水資源每人每年約一萬立方米。但是,由於地球上人口分布與淡水資源分布不成比例,加上水資源污染和使用過程中的浪費,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著淡水資源緊張的情況,不少國家和地區不惜成本昂貴,設立海水淡化裝置或採取其它措施來緩和淡水供應矛盾。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淡水的需求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淡水資源緊缺將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嚴峻問題。 世界各國和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擁有水資源的數量差別很大。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