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鄉村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鑽石十字綉掛哪個位置好 2025-05-25 20:21:39
如何用鋼筆工具仿章 2025-05-25 20:18:53

鄉村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14 03:41:34

『壹』 拜城縣的鄉村旅遊資源類型有哪些

1,田園景觀旅遊資源(自然資源

自然田園風光是鄉村旅遊資源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包括大規模連片的農田帶、多種類型的經濟果林與蔬菜園區,一定面積的天然或人工水面等。

2,聚落景觀旅遊資源(聚落形態)

聚落是人類活動的中心,它既是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社會活動的場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勞動的場所。
我國鄉村聚落分為集聚型,即團狀、帶狀和環狀村落;散漫型,即點狀村落;特殊型,表現為帳篷、水村、土樓和窯洞。
鄉村聚落的形態、分布特點及建築布局構成了鄉村聚落景觀旅遊資源豐富的內涵。這些旅遊資源景觀具有整體性、獨特性和傳統性等特點,反映了村民們的居住方式,往往成為區別於其他鄉村的顯著標志。

3,建築景觀旅遊資源(鄉村建築)

鄉村建築包括鄉村民居、鄉村宗祠建築以及其他建築形式。不同地域的鄉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風格迥異,給遊客以不同的感受。
如碉房,氈包,「阿以旺」,雲南農村的「干闌」,苗鄉的寨子,黃土高原的窯洞,東北林區的板屋,客家的五鳳樓、圍壟及土樓等,千姿百態,具有濃郁的鄉土風情。鄉村宗祠建築,如氣派恢弘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筆塔,裝飾華美的寺廟等,是鄉村發展的歷史見證,反映出鄉村居民生活的某一側面。

4,農耕文化景觀旅遊資源(農耕文化)

我國農業生產源遠流長,鄉村勞作形式種類繁多,有刀耕火種、水車灌溉、圍湖造田、漁鷹捕魚、采葯摘茶等,這些都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體現出不同的農耕文化,對於城市居民、外國遊客極具吸引力。

『貳』 米貝苗族鄉的自然資源

該鄉山多地闊,資源豐富。森林面積68500畝,活立木蓄積量14萬立方米。以杉、松為主,年產原木1500立方米。薪炭林4000畝,年產優質木炭45000公斤。礦產以金礦為主,主要分布在富家沖、竹坡、趙家溪、米貝村接壤一帶,儲量約7.5啊,局部品位高,屬石英脈原生金礦,伴生鉛、鋅、銀等,最初開采於順治末年,由鄉村群眾個體經營,1989年以後,收歸鄉政府統一開辦。
該鄉境內溪水清澈,盛產鯰魚、鱖魚、娃娃魚、蛇花魚等珍奇魚種。山中澗邊,常有野豬、野山羊、豺狗、野兔、山雞、錦雞等珍禽異獸出沒。草場資源特別豐富,草山坡面積9740畝,優質牧草種類繁我,四季青嫩,有利於發展草食動物。

『叄』 龍頭鄉的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比較豐富,是全縣最大的次生林和人工林區,生長著25種珍貴的野生動植物。生態環境保持良好,人文景觀依然如故。「龍首連雲」是寶清著名八景之一;解放龍頭橋戰役遺址巍然佇立在龍頭橋畔;國家大型水庫——黑龍江省龍頭橋水庫就坐落在龍頭美麗的群山環抱中。綠色食品開發、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加快發展,2001年龍頭完成撤鄉建鎮。建鎮後,龍頭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富裕。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小城鎮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電話安裝率、自來水入戶率,有線電視收視率,均達98%。治安穩定,市場繁榮,人民安居樂業。交通便利,寶密公路穿鎮而過,鄉村道路四通八達。通訊發達,國際國內信息高速公路暢通無阻。電力充足,全鎮已進入富電時代。

『肆』 鄉土自然資源包括哪些

1、鄉土 鄉土即故鄉,是人們出生或久居的地方。它包含三個層面:鄉土結構,即空間區域;鄉土經 驗,即生活經驗,包括鄉土特性、適應、過程及文化作用,這是具有獨特性的;鄉土意識, 也是鄉土的靈魂,包含鄉土存在的基礎與鄉土存在的意義。

『伍』 河邊村的自然資源

有耕地198畝,人均耕地1.9畝;有林地2089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4戶,有鄉村人口106人,其中農業人口104人,勞動力5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7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38.2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8畝(其中:田72畝,地126畝),人均耕地1.9畝,主要種植烤煙、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08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4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2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20畝,其他面積18畝。有鉛礦等資源。

『陸』 農村都有什麼資源不要只局限於自然資源哦,看誰的認識多,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

農業產業(糧食 經濟作物 畜牧業 ) 這是目前我國農村的支柱產業 環境資源,農村一般有比較好的環境,如有較好的生態資源,可以發展旅遊業 人力資源,在我國,目前農村大都存在勞力過剩,過剩的勞力為城市的建設,企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市場資源,隨著農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民對生活物資等的消費日趨高檔化,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其他,土地資源 ,相對寸土寸金的城市而言,農村的土地資源相對豐富。 金融保險業,隨著農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保險業亦是一巨大的市場資源。(個人觀點)

『柒』 梨坪鄉的自然資源

梨坪鄉,以鄉境內尚家壩、李家壩、侯家壩梨樹多而得名。境內的鄉村公路和白龍江上的渡口相連,且連接國道212線,經冷堡子通九原寨。龍巴河為文縣八河之一,發源於梨坪鄉和武都縣交界的擂鼓山,由23條小溪匯集而成,橫貫全鄉,匯入白龍江,流程28、9公里,年平均流量1、6立方米/秒。利用龍巴河水先後建起了九原電站、草咀電站和池塘壩電站、是梨坪鄉的主要經濟來源。鄉境內山大溝深,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山坡。龍巴河上游、九原寨一帶森林茂密。境內降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無霜期短,生產條件較差。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等。經濟作物有紋黨、當歸、花椒、天麻等。梨坪盛產梨,個大汁多,香氣撲鼻,生產歷史悠久,曾在全縣聞名遐邇。梨坪鄉的九原寨還產名貴葯材蟲草,每逢採挖季節,山民們爭相上山採挖。梨坪鄉尚家壩集市繁榮, 是梨坪、舍書兩鄉的農副產品集散地,甚至毗鄰的橋頭、武都外納等鄉的一些村民也來此趕集,成為臨江片除橋頭外的第二大集市。每逢集日有數千人雲集,各種山貸擺滿長街,鱗次櫛比的雜貨攤點琳琅滿目。梨坪鄉地處地震帶上,1897年大地震,曾給當地山民造成巨大損失,至今尚存當年地震痕跡,尹家磨的巨石就是當年地震造成,傳說梨樹道整村被地震掩埋,三天之後尚聞雄雞啼鳴。1999年4月15日,這個鄉的馬家山一帶又發生4.5級地震,馬家、大寨、梨樹道、元頭等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房屋毀壞,牆壁裂縫,還造成個別人員傷亡。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同時也波及至梨坪,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
梨坪鄉大村大寨較多,比較有名的有尚家壩、金坪、玉坪、趙村等。1953年設有梨坪鄉、趙村鄉、馬家鄉、溝口鄉、舍書鄉、玉坪鄉,後分為為梨坪鄉、舍書鄉。全鄉有史以來文化氛圍較濃,改革開放年代更崇尚習文學字。1992年左右,以梨坪初中校長劉彬彩、副校長王運新為首的書法愛好者組織梨坪書法界名人李尚德、尚廷古、張樹桐、劉雲峰、李長忠等人成立了梨坪鄉書畫協會,舉辦過多次書畫展覽。時任隴南地區群藝館館長的書畫家崔鴻文攜梨坪籍著名書法家王青彥等人在梨坪初中開堂講課,在隴南地區頗有名氣。1997年7月、在喜迎香港回歸的日子裡舉辦了迎回歸書畫展。玉坪村青年書法家李長忠等還在趙家峰一帶營造了全省第一個香港回歸紀念林。

『捌』 邦東鄉的自然資源

氣候呈中溫帶立體分布。年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為1200毫米,年日照時數2115小時,全年霜期340天。轄區總耕地面積16526 畝,其中:水田 9717 畝,旱地6809畝。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1.23畝。設有 9 個黨支部,456 名黨員。
全鄉水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璋珍河、大忙朗河、那亢河三條河流。境內瀾滄江幹流26千米。有兩個水庫即前哨水庫和大爛壩水庫,蓄水量達51萬立方米。
2006年,全鄉(鎮)經濟總收入213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2元,糧食總產量6229噸,人均佔有糧食422 千克,財政收入3.6萬元,支出151.83萬元。年末存款余額840萬元,貸款余額690萬元。
大小春播種面積24467畝,其中:大春播種面積15832 畝,小春播種面積8635畝,大春產量5330.96噸,小春產量 898.04萬千克;經濟作物播種面積925畝。年末生豬存欄9598頭,出欄4655 頭,出欄率48.5%;大牲畜存欄4060頭,出欄 440頭,出欄率10.8%;羊存欄4645隻,出欄1118隻,出欄率 24.1%;家禽存欄26784隻,出欄23482隻,出欄率87.7%。有林地面積21公頃,森林覆蓋率52.5%。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230 畝,水利化程度41.9%。有鄉鎮企業實體239個,從業人員278人,固定資產值437萬元,總收入475萬元,完成稅收12萬元,利潤83萬元。
鄉村公路開通里程150千米,有客運車23輛,貨運車6 輛,拖拉機104輛。有程式控制電話956部,手機(含小靈通)3540部,通電話7個村委會,67個村民小組,電話普及率30%。
全年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2期,參訓人員1700人次。有中學1所,教職工34人,在校學生465人,入學率98.14%,鞏固率98.27%;小學15所,教職工82人,在校學生109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55%,鞏固率99.35%;有學前、幼兒教學班 13個,教師13人,在園幼兒195人。有文化機構8個,其中: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室7個。廣播電視覆蓋率 95%。有衛生室8個,醫務人員16人,病床數16個。有 67 個村民小組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參合戶數3401戶,參合人數12099人,參合率92 %。辦理農村獨生子女證30 戶,計劃生育率100%,長效節育率93.1%,出生率控制在7‰以內,綜合節育率86.8%。
全鄉在職職工50人。
(以上數據截至2007年9月22日,數據來源:臨翔區政府 )

『玖』 感鄉村的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97畝(其中:水田458畝,旱地639畝),人均耕地0.60畝,主要種植烤煙、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1773畝,其中生態林1221畝,經濟林果地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8畝,主要種植桉樹、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0畝,其中養殖面積1.5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1413.5畝。

『拾』 農業自然資源包括哪些

農業資源是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的總稱.農業自然資源含農業生產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要素,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等.農業經濟資源是指直接或間接對農業生產發揮作用的社會經濟因素和社會生產成果,如農業人口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農業技術裝備、包括交通運輸、通訊、文教和衛生等農業基礎設施等.
農業自然資源可分為三類:
①不可更新資源,如鐵、煤、石油等.
②可更新資源,如生物、水、土壤等.
③用之不盡的資源,如空氣、風力、太陽能等.
農業自然資源既是農業環境要素,又是人類生存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