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舉幾個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失靈的例子
1.舊車例子:假定市場中存在兩類舊車,好的與劣的。買者不完全了解信息,他只願意按舊車市場的平均價格來決定。但這時對於劣車的主人來說,以高於其內在價格出售其車,而好車的車主則只能按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價格出售其產品。結果是更多的好的舊車退出這一市場,舊車的質量平均水平下降。
2.保險公司價格確定的依據是投保人的平均健康水平。健康狀況差的人一般有較大的投保熱情。如果這類人在市場中比例上升,保險公司將被迫提高定價,結果是健康的人將更遠離這一市場。
3.黑球與黑哨,銷售人員不努力,經理追求自身利益等。
4.投保人在投保之後的行為與投保前的行為不一樣。
望採納
⑵ 如何理解網路信息資源的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就好比做買賣,低價買,然後高價賣。因為你買和賣直接的差,就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
⑶ 如何做才能解決當前農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模擬模擬實驗室創建層面,可以根據具體承擔的任務分為監測調控類實驗室、科研院所創建探索類實驗室等。各實驗室根據需求實行多元化發展,引入合作競爭機制和互補機制,建立長周期和短時段、單項和綜合、國內和國際多維度的聯席會商機制。宋則還指出,創建多層次、多維度的實驗室要注意防止不合理屬地管轄弊端的出現,避免一哄而起、各行其是、單打獨斗等情形。
模擬模擬實驗室的創建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市場給予充分的試錯空間。「理論假設的實驗室創建再周密也承擔不起難以界定的無限責任。」宋則表示,模擬模擬實驗室在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中,需要社會給予寬容。同時,為了將損失降到最低,實驗室應該主動擔責,通過保險和再保險分散風險,創建合理的應急補償緩沖機制。
⑷ 微觀經濟學中,外部性、信息不對稱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解釋 舉例)
由於市場中存在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等因素,所以很難實現資源的最有配置,
外部性:指個人或企業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而個人或企業沒有因其他人的受益獲得收益,也沒有因給其他人或企業帶來損失而受損。前者稱外部經濟、後者為外部不經濟。
外部經濟的情況下個人或企業的創造的受益小於社會受益,沒有達到資源的最有配置,(所謂資源的最有配置,供需均衡。例子:教育
外部不經濟條件下,企業的邊際成本小於社會的邊際成本,按照最大利潤化理論,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的原則,企業會擴大生產,增加產品的供給量,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達到資源的最有配置。
例子:企業污染
信息不對稱主要是指,買賣雙方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對等,例子:如二手車市場,買家和賣家對車子質量信息的不對稱,賣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希望以平均價格賣出低質量的車,結果低質量車比重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低,價格越低、車的質量越差,需求就越少,價格和需求越少,造成市場失靈。
⑸ 關於百度百科上信息不對稱的例子
例:從北京南站到站後,如果你去西停車場打的,那麼無論高峰與否,你等待的時間都很難短於30分鍾,基本上遇到的是一車難求的局面;如果你去東停車場打的,那麼你會很驚訝的發現,這里的情況和西停車場完全相反。的哥在這里成了買方市場,由你來任意選擇乘車的對象。
簡簡單單的情況,為什麼人們寧願在西邊等待而不願意到東邊來嘗試呢?為什麼東邊那麼多的的哥寧願等待而不願意到東邊來增加供給呢?這其實反映的是一個典型的經濟學現象--「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表現為買方和賣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等,由此造成了市場的缺陷,影響了資源配置的效率。解決信息不對稱交易產生了委託——代理關系,交易中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為代理人,不具信息優勢的一方是委託人,交易雙方通過信息博弈來達到各自資源配置的目的。
在「東西車場」案例中,進行隨機選擇的乘客和司機(除非像我這樣已經知道了兩個車場差異的人),都是信息資源的短缺者。
在西停車場等待的乘客,無法確定另一個停車場的情況會更好,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考慮,除非他沒有參與打車的過程(交易),其博弈的結果只能是繼續等待,直到等到的士為止。
而對東停車場的司機來說,情況也一樣。由於不了解如何能便捷的進入西停車場(據了解,去西停車場的路線極不明顯),他們的選擇也只能是等待。由此導致了市場失靈產生-交易雙方的效率降低,都無法獲得滿意的結果。
信息的擁有方其實是南站,本來作為信息的中介方,他們完全可以採用指示牌引導或者安排專人引導的形式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客流疏通的效率。但由於他們的不作為,其結果是乘客和司機都不滿意,甚至催生出了一部分信息優勢者的新角色——黑車司機,擾亂了正常交易的秩序。
我們的資本市場、金融市場、教育界等等方面,都存在著類似的現象,而催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於具有公共資源支配能力的相關部門的不作為。
⑹ 你認為有哪些領域的信息存在嚴重不對稱的情況
我覺得像是運動方面的那個領域的信息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稱,因為運動的人民幣有很多,但是對於運動了,這一系列的信息卻非常的少,可能是因為他們都非常喜歡的去報某些明星,或者說是某些網紅的私生活而放棄了這些運動的領域,造成了這些的信息嚴重不對稱。
⑺ 「信息不對稱原理」是怎麽回事啊
信息不對稱原理:在幾乎所有的情況下,不同經濟主體的信息資源和信息處理都是不對稱的。由於主體本身的能力和環境的差異,使得就算是相同的信息,經過處理和得出的決策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由此發出的新的信息將繼續擴大這個不對稱。經濟學不考慮解決人們的有限理性局限。信息的不對稱單方面就是信息的不完全。研究任何一種經濟現象和行為,都必須充分注意到這個信息的不完全性,我們不可以撇開這個基本原理來談論經濟,尤其是涉及所謂微觀、個人的經濟行為問題。信息不完全性導致了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從微觀到宏觀的過渡成為不可能。(其實混沌的存在已經說明了從微觀平滑過渡到宏觀的不可能性:有些類似物理學的測不準原理,人們無法在同一時刻將微觀經濟狀態與宏觀經濟狀態同時准確預測和確定下來。)
信息的不對稱性則是市場經濟中影響人們決策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時它也和時間一樣成為一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