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泥廠降本增效措施
1.靠現代化的管理降低成本要降低成本,必須抓住管理這個綱。各企業要將實行成本目標管理與經濟責任制相結合,強化成本核算,在產、供、銷、財務等各個環節都要加強管理,把生產成本中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工資、製造費、行政費等項中每一項費用細化到單位產品成本中,使成本核算進車間,進班組,到人頭。變成本的靜態控制為動態控制,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使降低成本落實到每個職工的具體行動中。在此基礎上,一是要加強供應管理,控制材料成本。企業要制定采購原材料控制價格目錄,實行比價采購的辦法,實行貨比三家、擇優選購,做到同質的買低價,同價的就近買,同質同價,能用國產不用進口,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要加強物資管理,降低物化勞動消耗。物資儲量和消耗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產品成本的升降
Ⅱ 水泥廠節能減排的方式
在水泥行業的立窯、回轉窯風機這樣的設備,耗電量極大,起動電流很高,要求變壓器有足夠大的富餘量,同時用電動閥門、擋風板等裝置來調節風量, 在風道系統設計時, 為滿足生產環境的最大要求,必須留有餘量,因此風機的風量和壓力往往偏大,功率的偏大設計必然造成能量的浪費。
在傳統的情況中,都是採用閥門來調節風量的,有些也採用旁通閥或者迴流閥來解決流量和壓力餘量過大的問題,這些方法都存在著很大的能量消耗,很多的風機有30~70%的能量是消耗在調節閥的壓降上的,不僅造成電能的浪費,工作效率低,而且開動閥門時,還發出嘯聲和振動,經常發生事故。
近幾年來變頻技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實踐證明在風機的系統中接入變頻系統,利用變頻技術改變電機轉速來調節風量和壓力的變化用來取代閥門控制風量,能取得明顯的節能效果。 1.節能原理 立窯、回轉窯上的風機的運行工況由立窯、回轉窯的負荷情況決定,根據流體力學理論,電機軸功率P和風量Q、壓力H之間的關系為:
P=K*H*Q/η
其中K為常數;
η為效率。
它們與轉速N之間的關系為:
Q1/Q2=N1/N2
H1/H2=(N1/N2)2
P1/P2=(N1/N2)3
圖中曲線1為風機在恆速下壓力H和流量Q的特性曲線,曲線2是管網風阻特性(閥門開度為100%)。假設風機在設計時工作在A點的效率最高,輸出風量Q1為100%,此時的軸功率P1=Q1*H1與面積AH10Q1成正比。根據工藝要求,當風量需從Q1減少到Q2(例如70%)時,如採用調節閥門的方法相當於增加了管網阻力,使管網阻力特性變到為 2
曲線3,系統由原來的工況A點變到新的工況B點運行,由圖中可以看出,風壓反而增加了,軸功率P2與面積BH20Q2成正比,減少不多。
如果採用變頻調速控制方式,將風機轉速由N1降到N2,根據風機的比例定律,可以畫出在轉速N2下壓力H和流量Q特性如曲線4所示,可見在滿足同樣風量Q2的情況下,風壓H3將大幅度降低,功率P3(相等於面積CH30Q2)也隨著顯著減少,節省的功率△P=△HQ2與面積BH2H3C成正比,節能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由流體力學可知,風量Q與轉速的一次方成正比,風壓H與轉速的平方成正比,軸功率P與轉速的立方成正比,當風量減少,風機轉速下降時,起功率下降很多。
例如風量下降到80%,轉速也下降到80%時,則軸功率下降到額定功率的51%;如風量下降到50%,功率P可下降到額定功率的13%,當然由於實際工況的影響,節能的實際值不會有這么明顯,即使這樣,節能的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
因此在有風機、水泵的機械設備中,採用變頻調速的方式來調節風量和流量,在節能上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節能系統:
綜上所述,只要正常生產過程中電動閥門的開度在85%以下,在安裝節能系統之後,我們預計節能率應在30%以上。同時節能系統還具有以下優點:
1.採用死循環控制系統,可靠性,精確度,穩定性都有很大提高。
2.實現電機軟起動,消除電機起動電流的沖擊,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3.SAJ8000變頻器採用向量控制,具有採用本公司獨特的通用向量控制,發揮超群的力矩特性。
·內裝制動晶體管外接制動電阻,便可得到很大的制動力。
·保護功能更加充實
·內裝浪涌電流抑制迴路
·接地保護萬無一失的效果。
高速電流限制功能, 抑制了過電流抖動(額定電流的200%以上)。 使無抖動運行(瞬停再啟動運
行、失速防止功能,異常復位再試等)更上一個台階。
註:轉自三晶變頻器官網
Ⅲ 如何節約水泥
水泥是如何節約的,反而要向你請教。
施工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否則質量是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馬虎不得。
如果想節約,只能在減少各環節的浪費上下功夫。
即是及時/合理調配原理,可以參考運籌學資料。
又:二樓的老兄在搞中國人的第6大發明呢。
除了:火葯,指南針,造紙,活字印刷外,是--三聚氰胺(排第五大發明),還有就是這位老兄的第六大發明----用粉煤灰、礦渣取代部分水泥了。
Ⅳ 生產混凝土時哪些措施可以節約水泥
1、使用性價比高的減水劑
2、合理使用摻合料(煤灰、礦粉)
3、保證砂、石質量
Ⅳ 紅星水泥廠節約用水每節約用煤1.03噸如果0.2噸可供發電8度,每天節約用煤可供
散裝水泥是相對於袋裝水泥的條款。它是指生產後從它的工廠的水泥,而沒有任何小包裝,直接通過專用設備或容器,從工廠到傳送站或用戶發貨。
改革不僅是散裝水泥發展水泥分布的傳統方法,有利於高效和現代化的建設,也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散裝水泥發展
意義:
(1)發展散裝水泥可以使水泥生產商,以獲得經濟利益。我們知道,水泥的折舊的生產成本主要由燃料的材料,設備,幾個主要部件的勞動力費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燃料和勞動力成本占約20%的水泥生產的成本。如果生產散裝水泥,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時省去了包裝車間,可以節省電費,包裝和棉紗縫制包包,一起計算,袋裝水泥的生產成本散裝水泥率可降低由20%左右。
(2)散裝水泥發展也帶來效益的用戶。據中國水泥銷售市場情況,散裝水泥銷售價格普遍比袋裝水泥便宜,按照目前的價格包裝紙,散裝水泥和袋裝每噸25-30元水泥廠的差價,如果你扣除的「後院休閑「費(後面解釋)購買散裝水泥在5元左右,可以從20到25元,這對於一個大型水泥用量的用戶,是一個很大的節省每噸便宜。可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3)發展散裝水泥的木材可為國家節約,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
是估計,每萬噸散裝水泥生產可節約包裝紙60噸,相當於330立方米的木材,生產60噸紙需要用電72000度,煤炭78噸22噸燒鹼;另外每個傳輸萬噸散裝水泥,袋裝水泥比水泥的運輸可以減少4%的損失。
補充:散裝水泥
社會發展遠遠超過經濟利益更大,因為它的社會影響是非常廣泛的,有針對性地惠及千家萬戶各行各業生活中,其主要表現如下:
(1)使用散裝水泥建設項目可以提高可靠性和壽命和人民的財產安全不容易受到傷害。由於其穩定性散裝水泥出廠較好,質量保證,運輸和貯存水分的惡化是不容易的,因此對於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建設是保證,而袋裝水泥是便於運輸和貯存水分的惡化,減少其強度,如果忽略,將項目帶來不安全的隱患,或者使人們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2)散裝水泥發展可以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實現文明生產的水泥企業。中國傳統的水泥生產,都是基於紙質包裝廠,包裝車間大部分手工或半機械化作業為主的工人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散裝水泥工廠,完全可以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手工勞動,你可以改變工廠的生產環境,使水泥生產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發展,高污染行業從過去到花園式文明生產企業的發展。
(3)發展散裝水泥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有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袋裝水泥,不僅在裝卸,運輸過程中因破袋,灰塵污染會帶來周圍的環境,並且在使用時,由於不斷拆袋,污染空氣,除了使用袋裝水泥基攪拌器站點混凝土施工,噪音污染帶回周邊地區。如果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情況的具體發展,基本上不會發生,這是對社會非常有利。
(4)發展散裝水泥可以保護生態平衡的資源和能源,保護,有利於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戰略意義的實現。由於散裝水泥的發展可以節約木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保護森林,有利於生態平衡。據有關部門提供,僅約13%的森林覆蓋率,低於22%的9個百分點,是世界平均森林覆蓋率;如果人均森林佔有量不到2畝,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5%左右。正是在這片森林匱乏的條件下,目前每年的木材為大於等於20%,中國的木材生產水泥包裝。如果我們可以節省這部分木材下來,可以節省國家資源,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一些小樹林,留下一些綠色的植被,使自然生態平衡,發揮風,沙,水和防洪凈化空氣的效果,從而為人類生存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散裝水泥沒有發展的一種權宜之計,而是為子孫後代造福,長期目標,千年計劃,萬五年計劃,這是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
Ⅵ 水泥行業要響應國家低碳政策,需要做哪些准備工作呢
據顯示,2020年我國水泥產量23.8億噸,佔全球水泥產量的50%以上,水泥及熟料產品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水泥行業也是我國碳排放重點行業,佔比達13%以上。因此,在碳達峰、碳中和願景下,水泥行業如何進一步減污降碳、提質增效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下面一起來了解下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的措施及方案。
一、節約燃煤及提高原燃料,和廢棄物的替代比例是減排重點
水泥產銷量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其市場需求具有剛性。過去20年,我國水泥行業基本完成技術結構調整,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進一步減排二氧化碳的潛力與彈性已十分有限。因此,水泥行業需應用「顛覆性」技術,才能實現碳中和。
目前,國家對通過碳交易市場購買排放權履行減排責任的企業有明確要求,其佔比不能超過排放量的5%。因此,對水泥企業而言,要麼從源頭控制和減少碳排放,要麼壓減產能,才能滿足碳中和要求。目前,水泥行業要從源頭控制碳排放,除大規模大范圍運用生物能源等顛覆性技術外,沒有其他成熟且可行的技術路徑。
水泥行業碳排放主要來源於熟料生產,一噸熟料排放約0.85-0.90噸二氧化碳,其主要原燃料是石灰石、砂岩、鋁鐵質原料及燃煤。熟料生產中二氧化碳的50-65%來源於不可再生資源石灰石的分解,35%左右來源於燃煤。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預計難有經濟可行、能大范圍大比例替代石灰石的原材料。因此,水泥行業從源頭控制、碳減排的重點是節約燃煤及提高原燃料和廢棄物的替代比例。實踐證明,以可再生生物能源替代燃煤是可行路徑。
如歐洲某大型水泥集團在非洲實施的2000 t/d水泥生產線及3000 t/d水泥生產線中,生物燃料進入分解爐替代部分燃煤,替代率約20%;我國水泥行業領軍企業海螺樅陽水泥廠利用農作物秸稈,在分解爐實現部分燃煤替代,日處理秸稈廢棄物200噸,理論上實現20%生物燃料替代燃煤。然而,由於運營機制不完善及缺乏生物燃料工程技術等問題,導致生物燃料供應不上,上述項目實際運行替代率僅10%左右。
二、生物燃氣在回轉窯的燒成溫度達1700℃是關鍵
目前,海螺垃圾氣化所得的生物燃氣、歐洲及我國生物燃料直接燃燒技術,由於燃燒溫度不夠、水泥產線物料平衡及生物能源專業化運營不完善等問題,生物燃料只在分解爐(900℃左右)嘗試替代部分化石能源,世界范圍內尚未有水泥回轉窯生物能源替代燃煤的先例。
因此,使用高溫生物燃氣(400℃以上,通過工業化熱解裂解生產)在水泥回轉窯燃燒(達1700℃左右),需解決的技術難題主要集中在回轉窯燒成溫度和水泥產線物料平衡等方面,這需要水泥企業及技術機構與生物燃氣企業協同攻關,解決以下技術與經營難題:
在技術方案中,應考慮使用高溫生物燃氣,並利用水泥熟料回收的熱量,預熱窯頭用於燃燒的空氣,以900℃二次風助燃空氣,提高回轉窯燒成溫度達1700℃左右。
全面替代燃煤涉及水泥分解爐和回轉窯等水泥生產線的物料平衡,應進行物料平衡再設計和水泥生產溫度場(帶)、生物燃氣及燃燒煙氣流與物料流再設計,以及氣固液相反應和傳質傳熱、工藝設備等再設計。
此外,還需推動水泥企業傳統生產經營方式創新,以適應產業技術革命;推動解決生物燃料工程技術、水泥行業價值工程技術、生物質氣化技術升級和效率提升,以及大規模產業化運用等系列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是,實現高溫生物燃氣在回轉窯1700℃燒成溫度的技術突破。此前,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所長吳創之團隊在深圳迪森華美的鋼鐵項目,成功實現敞開式推鋼加熱爐運用生物燃氣燃燒1300℃軋鋼,並穩定運行3年的產業化突破。
三、CCUS技術尚難產業化,生物燃氣技術減碳擔重任
5月18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年度報告,提出了碳中和技術路線圖:2030年全球凈零排放中大部分二氧化碳減排量來自於當今實際可用的技術(現有技術),2050年近一半的減排量將來自目前仍處於演示或原型階段的技術(未來技術)。
報告明確提出,以CCUS技術(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解決現有能源資產排放問題,如水泥等難以減碳的行業;支持迅速擴大低排放氫氣生產並從大氣中去除一些二氧化碳,在電力等無法輕易或經濟地替代化石燃料的領域,在有限的可持續生物能源供應無法滿足需求的地方,氫和氫基燃料將填補空白。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272165.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Ⅶ 為了節約水泥,在配製混凝土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了節約水泥,在配製混凝土時主要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選擇較粗的、級配好且干凈的砂、石。
(2) 選擇較小的砂率或合理砂率。
(3) 摻加粉煤灰等活性摻合料代替部分水泥。
(4) 摻用減水劑。
(5) 加強攪拌、振搗成型或充分養護,可以減少水泥漿用量或通過提高強度而減少水泥用量。
(7)水泥廠節約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需達到以下四項基本要求:
(1) 滿足結構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要求;
(2) 滿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 滿足工程所處環境對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 符合經濟原則,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基礎上,盡量降低成本。
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步驟:
(1) 應根據設計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及耐久性要求確定配製強度,按實際所用材料的技術參數和拌合物的性能要求進行計算,得出「計算配合比」。
(2) 在計算配合比的基礎上進行試拌,並檢驗拌合物的性能。如拌合物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應保持水膠比不變,通過調整配合比其他參數,用調整後的配合比進行試拌,至拌合物性能符合設計要求,得出滿足設計要求的「試拌配合比」。
(3) 以試拌配合比為基礎,採用一個比試拌配合比的配製強度高5MPa和一個比試拌配合比的配製強度低5MPa的共三個配合比制備混凝土,分別進行試配,並檢測拌合物的表觀密度、拌合物性能、強度及相關性能。
根據混凝土強度試驗結果,用最小二乘法計算配製強度對應的膠水比,將膠水比換算成水膠比,按該水膠比及試配中確定的參數,計算出滿足設計要求的「設計配合比」。
Ⅷ 請大俠們弄幾篇關於白水泥廠節能降耗的文章吧,跪求!!!!!!!!
白水泥熟料的化學成分和煅燒特點使其燒成能耗要較燒制普通水泥熟料高30%以上,因此,生產白水泥的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於其能耗指標。對於小型干法中空窯來說,提高快轉率、增加台時產量是降低白水泥燒成能耗的有效途徑。回轉窯快轉率是指生產過程中窯速達到合理確定的快轉范圍的時間與總運轉時間之比。快轉率高表明窯的熱工制度穩定,台時產量提高,燒成熱耗則降低。從我廠生產實踐看,快轉率從60~70%提高到80%以上便可收到明顯的節能效果(見表),一年可節約重油200餘噸,價值4萬元。。
在此,談談我們如何提高快轉率、降低白水泥能耗的體會。
1 制備易燒生料
易燒性好的生料在煅燒過程中化學反應快而完全,液相粘度適中,可以明顯加快物料分解速度,減輕燒成帶熱負荷,提高窯速。
制備易燒生料的主要措施是:
1.降低硅酸率,保持適中的鋁含量
生料易燒性和率值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白水泥熟料的含鐵量極少,液相量少,飽和比、硅酸率雙高的生料很耐火,窯速難以提高,造成熱耗偏高。我廠為了保證白水泥的白度與強度,熟料飽和比保持在0.92以上,由於原材料的原因,配料時硅高鋁低,硅酸率一度高達5.5以上,生料很耐火,煅燒時「黑影」快速涌進燒成帶,fCaO含量猛增,增加燃料用量也無濟於事,只得放慢窯速,燒成油耗高達300千克/噸以上。針對這種情況,我廠選擇了一種SiO2含量稍低、Al2O3含量略高的原料,控制熟料硅酸率在4.5以下,鋁氧率提高到18~20,生料就顯得比較好燒,可提高和穩定窯速,「黑影」位置易控制,燒成油耗隨即下降,當月節油8%左右。我們體會到降低硅酸率、控制鋁含量適中的配料方案易燒性較好,很適應白水泥的煅燒特點。
2.採用復合礦化劑
氟、硫復合礦化劑在高溫下對液相粘度變化的影響很大,可以促進化學反應的進行,明顯降低礦物生成溫度,改善晶格的形成及晶體性質,對於減輕燒成帶熱負荷具有良好的作用。從1988年初開始我廠在白水泥生料中摻入1~1.5%的氟、硫復合礦化劑進行試生產,結果表明,在煅燒油壓下降0.5~1.0兆帕的情況下,窯速可加快0.1~0.2轉/分,燒成油耗平均下降5%,而且熟料中C3S/C2S值增大到3.5以上,白度也有所提高,效果比單獨使用螢石為佳。
2 提高一次風溫,加強風油配合
白水泥熟料的燒成溫度高達1550℃以上,而且要求快燒急冷,故在煅燒時要力求保持完整的高溫短火焰,增強燒成帶熱力強度,使回轉窯保持較高的窯速。火焰拉長不但影響熟料質量,而且會使火焰溫度下降,影響燒成帶發熱能力。為了形成短而有力的高溫火焰,我廠在燒成帶筒體上方安裝了一次空氣預熱罩,利用窯體散熱把一次風溫從40℃提高到120℃,並適當增大了一次風比例,強化了風、油配合,加快燃燒速度,提高了火焰溫度,形成理想的火焰形狀,燃料熱能釋放集中,創造一個較短的高溫場。
從回轉窯整個熱平衡系統來看,一次風溫的提高使帶入窯內的顯熱增加,提高了熱總收入量。我們體會到利用窯體散熱提高一次風溫為回轉窯快轉創造了有利條件,是一項簡便有效的節能措施。
3 改善窯頭窯封
干法中空窯是個弱負壓系統,對於白水泥熟料的燒成來說,改善窯頭密封的意義不僅在於隔絕外界冷空氣入窯,而且還隔絕漂白產生的水蒸汽入窯。窯頭漏風和水蒸汽入窯會明顯降低火焰溫度,對窯的快轉產生不利影響,增大了燃料消耗。為了改善窯頭密封,我廠重新設計了窯頭罩,使窯頭漏風量減少了90%,並把敞開式的下料舌頭改成封閉式的下料管,下料口與漂白機筒壁的間距不大於10厘米,下料過程中由於熟料的阻隔,有效地隔絕了漂白水蒸汽通過下料管入窯,保證了燒成制度的穩定。
4 掌握基本操作要點
回轉窯快轉率與看火工的操作技術水平有密切關系。一般說來,看火工的主動性、預見性較強、操作經驗豐富,窯的快轉率就較高。在操作過程中看火工要勤觀察、善判斷,既能根據窯情的變化及時調整操作參數,也能根據生料、熱工等參數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窯情作出判斷,確定下一步的操作措施。
具體地說,要保持較高的快轉率,看火工必須掌握三個基本操作要點:
1.控制窯尾溫度
在操作過程中,看火工在保持1550℃燒成溫度的同時應注意控制窯尾溫度的穩定,尾溫發生較大波動會對窯內整個熱分布直接產生不利影響。尾溫過低表明窯的預燒能力不足,將使燒成帶出現一個熱負荷劇增的循環;尾溫偏高則說明風、煤(油)配合不當,熱能分散,一部分燃料已越出燒成帶燃燒,即看火工所說的「火燒到後面去了」,不但降低了燒成帶熱力強度,增大燃料消耗,而且也使煙氣帶走熱大為增加。對於干法中空窯來說,通常的問題是尾溫偏高。以我廠為例,當窯尾溫度高於650℃時燒成油耗開始上升;700℃以上則燒成帶溫度下降,窯速減慢,油耗劇增;尾溫控制在550~600℃時燒成狀況較理想。造成尾溫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火焰拉長、窯內結圈,操作時可採取減少二次風、提高一次風溫和油溫、改變噴油嘴霧化角、變動火點位置勤燒圈根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窯尾溫度的穩定。
2.控制「黑影」位置
在煅燒白水泥熟料時控制「黑影」處於較前位置是有利的。在生料成分穩定的情況下,看火工應大膽加快窯速,有意識地把「黑影」拉向窯頭,以短而有力的高溫火焰快燒,形成短燒成帶、短窯皮。實踐證明,這種操作方法可以提高燒成帶的熱力強度,提高台時產量,節能效果比較明顯。必須強調,控制「黑影」位置前移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制備成分穩定的易燒生料,二是形成高溫短火焰,否則易造成生燒、欠燒,升重偏輕,影響熟料質量。
3.控制料層厚度
控制窯內合理的料層厚度是穩定窯內熱工制度、提高快轉率的一個重要方面。料層時薄時厚會使燒成帶負荷發生劇變,導致熱工制度的紊亂,甚至造成惡性循環,影響窯的快轉率。窯內合理的料層厚度應根據該窯最高台時產量、火焰的物理性質(溫度、形狀、長度)等因素來確定。穩定料層厚度的主要措施是穩定喂料量,喂料量與窯速同步調整。在控制兩端溫度時不要盲目變動喂料量,應著眼於風、煤(油)配合及火焰的調整。看火工要善於在生產實踐中摸索窯速與喂料量的合理配合關系,保持適當的料層厚度,以保證熱工制度的穩定。
5 結論和體會
提高幹法中空窯快轉率可以使白水泥能耗進一步下降,實踐證明快轉率從60~70%提高到80%以上可節約燒成重油10~20%。若把快轉率穩定在85~90%就可望將白水泥熟料的熱耗控制在10500千焦/千克左右。在目前條件下,這是白水泥節能的有效途徑之一。
提高快轉率的先決條件是增強窯的發熱能力、穩定窯內熱工制度。改善生料易燒性、提高一次風溫、加強風煤(油)配合、改善窯頭密封等技術措施可以減輕窯內熱負荷、提高火焰溫度,有利於窯的快轉。對看火工來說,控制窯尾溫度和「黑影」位置、保持適當的料層厚度是穩定窯內熱工制度、提高快轉率的基本操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