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哪些內容
擴展閱讀
哪裡找產品使用過程 2025-05-26 05:28:54
取保候審中途出什麼費用 2025-05-26 05:18:16

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7-12 13:33:07

㈠ 禽畜遺傳資源保護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根據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分別建立或者確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
承擔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任務
享受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
未經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不得擅自處理受保護的畜禽遺傳資源
定期採集和更新畜禽遺傳材料
有關單位、個人應當配合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採集畜禽遺傳材料
並有權獲得適當的經濟補償

㈡ 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工作,促進優良畜禽品種選育與推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畜禽新品種是指通過人工選育,主要遺傳性狀具備一致性和穩定性,並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畜禽群體;配套系是指利用不同品種或種群之間雜種優勢,用於生產商品群體的品種或種群的特定組合;畜禽遺傳資源是指未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通過調查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第三條培育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和畜禽遺傳資源在推廣前,應當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或者鑒定,並由農業部公告。第四條農業部主管全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工作。

農業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負責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全國畜牧總站。第五條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由科研、教學、生產、推廣、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組成,並設立牛、羊、家禽、豬、蜜蜂和其他動物等專業委員會,負責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的初審工作。第二章申請與受理第六條申請審定和鑒定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和畜禽遺傳資源,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

(一)主要特徵一致、特性明顯,遺傳性穩定;

(二)與其他品種、配套系、畜禽遺傳資源有明顯區別;

(三)具有適當的名稱。

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技術規范由農業部另行制定。第七條申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的,由該品種或配套系的培育單位或者個人向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省級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並將審核意見和相關材料報送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

申請畜禽遺傳資源鑒定的,由該資源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向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提出。

在中國沒有經常住所或者營業場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的,應當委託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國育種科研、生產、經營單位代理。第八條申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的,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申請表;

(二)育種技術工作報告;

(三)新品種、配套系標准;

(四)具有法定資質的畜禽質量檢驗機構最近兩年內出具的檢測結果;

(五)中試報告或者試驗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聲像、畫冊資料及必要的實物。第九條申請畜禽遺傳資源鑒定的,應當向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提交下列材料:

(一)畜禽遺傳資源鑒定申請表;

(二)遺傳資源介紹;

(三)遺傳資源標准;

(四)聲像、畫冊資料及必要的實物。第十條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第三章審定、鑒定與公告第十一條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受理申請後,應當組織專業委員會進行初審。初審專家不少於5人。第十二條初審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書面審查;

(二)現場考察、測試或者演示;

(三)答辯;

(四)會議討論。第十三條初審結論應當經三分之二以上專家通過,不同意見應當載明。第十四條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每半年召開一次專門會議,對初審結論進行討論和表決。出席會議的委員不少於全體委員的三分之二。

表決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同意票數超過到會委員半數的,通過審定或者鑒定。第十五條通過審定或者鑒定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或者畜禽遺傳資源,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在中國農業信息網(www.agri.gov.cn)公示,公示期為一個月。

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證書並報農業部公告。第十六條未通過審定或鑒定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辦公室應當在30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有異議的,應當在接到通知後30個工作日內申請復審。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應當在6個月內作出復審決定,並通知申請人。

㈢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種畜禽管理條例》辦法(2016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培育和種畜禽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種畜禽質量,促進畜牧業發展,根據國務院《種畜禽管理條例》,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畜禽品種資源保護、畜禽品種(含品系、配套系,下同)培育、種畜禽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農戶自繁自用種畜禽的除外。第三條縣級以上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種畜禽管理工作。

財政、稅務、物價、質量技術監督、工商、環境保護、公安、交通運輸、鐵路、海關等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協同做好種畜禽管理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資金等方面,對畜禽品種資源普查、鑒定和保護、新品種培育、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良種推廣工作給予扶持。

在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培育和種畜禽科研、生產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畜禽品種資源保護第五條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重要的畜禽品種資源實行保護。保護品種名錄和具體保護辦法由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並報國務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六條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有計劃地建立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區(場)、基因庫和測定站,對重要的畜禽品種實行保護。第七條進出口種畜禽須向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三章畜禽品種培育和審定第八條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畜禽品種資源分布、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組織制定畜禽良種繁育體系規劃,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國務院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九條各級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培育畜禽新品種的指導和管理。

從事培育畜禽新品種研究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制定相應的技術規范、品種選育方案,並報縣級以上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進行畜禽新品種的區域性試驗或者中間試驗,應當報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條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設立自治區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自治區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由畜牧行政、科研、教學、生產等部門和單位的有關專家組成,主要承擔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論證及有關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咨詢,指導畜禽品種的區域性試驗或者中間試驗等職責。第十一條申報畜禽新品種應當提交下列資料:

(一)申報品種申請書;

(二)育種技術工作報告;

(三)申報品種的聲像、畫冊資料;

(四)申報品種的必要實物;

(五)與品種培育有關的其他材料。第十二條未經評審通過的畜禽品種,不得推廣。

經評審通過的畜禽品種在推廣過程中發現有不可克服的缺陷的,由自治區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決定停止生產、推廣,並由自治區畜牧行政主管部門予以公告。第十三條畜禽品種經命名公布後,不得擅自更改名稱。確需更改的,應當按原評審程序經評審通過。第十四條未經評審通過,不得進行畜禽新品種培育的中間試驗或者區域性試驗。第十五條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負責進行畜禽良種登記和生產性能測定。具體辦法由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第四章種畜禽生產經營管理第十六條種畜禽生產經營(包括種蛋孵化、種公畜配種,下同)實行許可證制度。

未取得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種畜禽生產經營活動。第十七條申請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應當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規定的條件。第十八條專門從事種畜禽購銷業務、種蛋孵化、種公畜配種經營的單位和個人申領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相應的經營場所;

(二)有熟悉種畜禽技術知識的專業人員;

(三)符合動物防疫要求;

(四)經營的種畜禽(含種蛋)由取得許可證的種畜禽場生產,使用的種公畜等級評定為一級以上,並且由取得許可證的種畜禽場生產。第十九條《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生產家畜卵子、冷凍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的;畜禽原種場、一級純繁場、祖代場(含祖代)以上種禽場、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場,由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二級擴繁場(雜交)、父母代種禽場,由設區的市級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種公畜站、家畜人工授精站、生產商品代仔畜和雛禽的,由縣級水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㈣ 畜牧法的第八章 附則

第七十三條本法所稱畜禽遺傳資源,是指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基因物質等遺傳材料。
本法所稱種畜禽,是指經過選育、具有種用價值、適於繁殖後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
第七十四條本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有法可依
蜂、蠶列入調整范圍
養蜂業和養蠶業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產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但是,長期以來,這兩個行業的管理立法嚴重滯後,特別是蜂農權益保護、蜂產品生產環節的污染控制、蠶種資源保護及新品種選育等環節,亟需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畜牧法將蜂、蠶列入調整范圍。在總則中明確,蜂、蠶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生產經營,適用本法有關規定。但考慮到蜂、蠶管理的特殊性,畜牧法對養蜂業的管理只作出了一些原則規定,對於蠶種的資源保護、新品種選育、生產經營和推廣,授權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動物福利」等內容有所體現
初次提請審議時,畜牧法草案第七條規定:「國家提倡動物福利。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按照動物福利要求從事畜禽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分組審議時,有的常委委員和地方、部門提出,「動物福利」的含義不夠清楚,法律中以不使用這種含義不清的表述為妥。常委會二次審議畜牧法草案時,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關注動物福利日益受到國際社會重視,同時也是提高畜禽產品質量的要求,建議恢復原草案關於提倡動物福利的規定。
鑒於「動物福利」表述的含義不清,畜牧法沒有使用「動物福利」一詞,但是在總則中就體現「動物福利」要求的作出了原則規定,明確規定:「國家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
確保百姓吃上「放心肉」
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由於部分畜禽飼養者受利益的驅動,在畜禽飼料中使用違禁葯物或者添加劑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畜牧法加強了對畜禽養殖生產過程的規范,加強了活畜禽交易與運輸的管理和監督,強化了畜禽飼養環節的質量管理,尤其是對畜禽養殖的投入品使用進行了規范。畜牧法明確了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具備的條件,規定其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取得畜禽標識代碼。畜禽養殖場應當建立養殖檔案,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況都要在養殖檔案中載明。這樣一來,消費者如果買到不合格的肉,就可以追查到底。
此外,草案還對畜禽批發市場建設、交易和運輸中的疫病管理、不得銷售和收購的畜禽以及畜禽運輸的一般要求等都作了規定。
讓動物疫病遠離人類
當前,我國畜牧生產方式主要是小規模分散飼養。在農村,混放混養等落後的養殖方式還普遍存在。養殖環境差,畜禽發病率高,管理困難,不利於畜禽疫病防治。而在一些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畜禽發病則很少。這充分說明,養殖條件對防控疫病極為重要。
轉變畜禽飼養方式,規范畜禽養殖過程,引導農民實行科學養殖,對防控動物疫病意義重大。畜牧法設立了畜禽養殖一章,對規模養殖和農戶分散養殖進行分類指導,引導農民向規模化、現代化養殖發展。
同時,對於畜禽疫病防治,畜牧法與動物防疫法相銜接,明確規定,從事畜禽養殖,應當按照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保護畜禽遺傳資源
畜禽遺傳資源是培育新品種和配套系、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重要的生物資源。我國是世界上畜禽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約佔世界畜禽遺傳資源總量的1/6,有畜禽品種、類群576個。長期以來,由於單純追求畜禽產品數量增長,存在著「重引進、輕培育,重改良、輕保護」的現象,致使畜禽品種數量驟減。近20年來,我國已有10多個畜禽品種絕跡,20多個地方品種瀕危,百餘個地方品種群體數量急劇下降。
畜牧法對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作了全面規定,建立了一系列基本制度,包括: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制度、調查制度和資源狀況報告定期發布制度,畜禽遺傳資源的鑒定、評估制度等;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中的責任,將建立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保護場、保護區作為主要的保護手段;對畜禽遺傳資源的進出境管理作了明確規定,境外的機構、個人取得原生我國的畜禽遺傳資源必須經有關部門批准,對屬於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中的畜禽遺傳資源,我國要按照共享惠益原則分享研究和開發畜禽遺傳資源所獲得的利益。
嚴格監督種畜禽質量
1994年國務院頒布的種畜禽管理條例,對培育的畜禽新品種實行推廣前二級審定製度,對種畜禽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實踐證明,這兩項制度有助於保障和提高種畜禽質量。但是,種畜禽管理條例有關種畜禽生產經營行為的規定過於籠統和原則,難以遏制違法經營,出現了一些假劣種畜禽坑農害農的案件。
為了更有效地保護飼養者的利益,畜牧法對種畜禽的生產經營作了全面規定。一是簡化了審定製度,對培育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和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在推廣前應當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或者鑒定。二是繼續實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並進一步明確了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分級管理。為了方便廣大農戶飼養畜禽,對農戶用於自繁自養、互助配種的種畜禽,作了免除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規定。三是對種畜禽實行嚴格的質量監督。四是針對進口的種畜禽作了技術性要求。

㈤ 在農業部的組織下,於多少年展開了第二次全國畜禽種質資源大調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7

㈥ 種畜禽遺傳資源指什麼

各種良種,比如:適應性強,抗病力強,食物范圍廣,生長力旺盛,繁殖力強,各種良種的遺傳品質都算遺傳資源;除此外,還有多樣性,比如自然形成的地域特色的種質資源。
因為性狀背後都是一些特定的基因在起作用,所以叫做遺傳資源。

㈦ 動物資源的畜禽資源

畜禽包括牲畜與家禽等。畜禽按馴化時間和程度分為三類,即較早期馴化物種(24種)、較晚期馴化物種(16種)、近緣野生種(14種)。物種內具有豐富遺傳變異和不同經濟性狀的品種或類群,構成畜禽種質資源。畜禽種質資源是生物種質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所需食物的最直接來源。畜禽為人類提供必需的肉、蛋、奶、蜜、毛、皮、絲等優質產品。據測算,在畜禽生產過程中,種質資源貢獻佔40%以上的份額。
中國畜牧業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畜禽品種和產品已成為人們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由於中國多樣化的地理、生態、氣候條件、眾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習慣,加之長期以來經過廣大勞動者的馴養和精心選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畜禽品種資源。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就著手畜禽品種資源調查。1976年農業部組織全國農、科、教部門開展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畜禽品種資源調查,歷時九載,基本摸清了全國大部地區的品種資源狀況。編纂出版了《中國豬品種志》、《中國牛品種志》、《中國羊品種志》、《中國家禽品種志》、《中國馬驢品種志》。1995年又對中國西南、西北部的偏遠地區進行了一次為期4年的畜禽資源補充調查,發現了79個新遺傳資源群體。根據品種資源調查及2001年「中國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中國畜禽遺傳資源主要有豬、雞、鴨、鵝、特禽、黃牛、水牛、氂牛、獨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等20個物種,共計574個品種,其中地方品種437個(佔76.13%),培育品種62個(佔10.80%),引進品種有75個(佔13.06%)。畜禽資源調查為制定有關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政策及畜牧業整體發展規劃,開展國際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學依據。近20年來,中國加強了對畜禽品種資源的基礎研究,開展了部分畜禽品種的種質特性和遺傳距離測定等方面的系統研究,並在畜禽系統保種理論和保種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為中國開展畜禽品種資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
1983年已確認滅絕的資源有九斤黃雞、塘腳牛、陽壩牛、深縣豬、高台牛、棗北大尾羊、項城豬、太平雞、臨桃雞、武威斗雞等。
1999年瀕臨滅絕的資源為:豪桿嘴型內江豬、大普吉豬、草海鵝、文山鵝、思茅鵝、蕭山雞、舟山火雞、五指山豬、龍游烏豬、潘郎豬、通城豬、八眉豬、樟木黃牛、蘭州大尾羊、鄂倫春馬、鐵嶺挽馬、金州馬、北京油雞、浦東雞、靈昆雞、寧靜雞、樟木雞等。
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種畜禽管理條例》,隨後農業部出台了實施細則,不少省(直轄市、自治區)也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為貫徹落實《條例》的有關要求,加強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農業部成立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公布了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並為這些品種確認了一批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場(區)。
在收集的456個畜禽品種(類群)中,有191個群體數量處於不同程度下降,滅絕的有9個。在數量下降品種(類群)中,受到嚴重威脅的有47個,需採取緊急保護措施。受到較大威脅的有36個,受到威脅有14個;58個受到潛在威脅。 對國家級畜禽保護名錄的品種,以保護場或保護區的方式進行活體保護。對《中國豬品種志》記載的地方品種進行了遺傳距離評估。建立了中國畜禽網路信息系統。

㈧ 有哪些畜禽品種列入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根據《畜牧法》規定,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畜禽遺傳資源分布狀況,制定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制定並公布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對原產我國的珍貴、稀有、瀕危的畜禽遺傳資源實行重點保護。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及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遺傳資源狀況,制定和公布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並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
2016年,原農業部發布第2061號公告,修訂了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將159個畜禽地方品種列入名錄重點保護,各省(區、市)也先後制(修)訂了一批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㈨ 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工作宣傳片解說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