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利潤產品和走量產品利潤比差多少
擴展閱讀
物業費計入費用什麼明細 2025-07-29 19:53:03
石油多少度就蒸發了 2025-07-29 19:32:36

利潤產品和走量產品利潤比差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07 20:21:06

1. 請問利潤與利潤率之間有什麼區別

利潤(profit)指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扣除成本價格和稅金以後的余額。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一、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現有進銷存系統中叫稅後毛利。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而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記得給分喲!

2. 利潤與利潤率之間有什麼區別

利潤率=利潤/總收入
利潤就是指收入減去成本
而利潤率是指所得到的利潤除以總的收入。他們都是衡量一個企業的盈利指標。但是卻有差別。如果有100萬的收入,成本是90萬,那他的利潤就是10萬。而利潤率=10/100=0.1
如果10元的收入,可得到2元利潤,雖然利潤很低。遠遠小於上面的10萬,但是利潤率=0.2, 其實他的經營效益比上面收入100萬的企業更加高。

3. 利潤和利潤率怎麼計算

利潤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一)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其他收益

其中: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是指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是指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二)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其中: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三)凈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其中: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二、營業外收支的會計處理

(一)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序經批准後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等。

【提示】(1)盤盈利得一般指的是現金盤盈;(2)企業接受控股股東(或控股股東的子公司)或非控股股東(或非控股股東的子公司)直接或間接代為償債,債務豁免或捐贈,經濟實質表明屬於控股股東或非控股股東對企業的資本性投入,應當將相關的利得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

(二)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三、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

四、綜合收益總額

凈利潤加上其他綜合收益扣除所得稅影響後的凈額為綜合收益總額。

利潤率: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4. 產品怎麼算利潤率呢

你好!我是李承諾.
純利潤率=產品總利潤率-固定成本-間接成本.
利潤率=產品總利潤-固定成本-間接成本/產品總利潤=40/100=40%.
固定成本指:看得見的成本.如產品的輔料.稅收.計件人工成本等.
間接成本指:看不見的成本.只能通過大概的算出.如機器磨損.接月人工成本等.
固定成本又稱為不可變動的成本,
間接成本又稱為可變動成本.

5. 產值和利潤的比例一般是多少

大約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產值比例:

經營者利潤:在15%-20%屬於合理。低於20%說明管理不力,要調整。低於15%屬於投資失敗,高於25%難以持續發展。

人員工資:17%-22%之間比較正常。高於22%需要減員增效,高於25%面臨虧損的危險。

人均營業產值:低於人均1萬/月,門店沒有效益。1.2萬/月—1.5萬/月基本處於行業一般利潤。1.8萬/月—2.5萬/月處於行業較好利潤水平。3萬/月—8.4萬/月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產值利潤率(Profit ratio of proction)是指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那麼產值利潤率要多少才合適呢?下面會具體說明。

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工業產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產值利潤率可以反映企業是否增產增收。

如果產值利潤率較高,則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較大,從而反映了企業的綜合效率較高。產值利潤率是衡量一個工業企業的重要指標,用此指標,我們可以初步判斷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

一個時期內,若企業的產值利潤率逐年增大,則表明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單位產值產生的利潤在不斷增多,反之,則企業的利潤在下降,從而企業的經營狀況在逐漸變壞。

6. 產品利潤率怎麼算

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資產平均佔有額)×100%。根據銀監會規定,金融機構資產利潤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利潤率=(凈利潤/資產平均余額)X100%。這一指標可進一步擴展為:資產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