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凈值型理財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一種開放式的理財產品,產品的特點是無預期收益,無投資期限。產品會在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隨時申購和、贖回。這類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不同,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通過凈值來計算收益的。
購買或贖回凈值型理財產品時,是按照未知價法進行的,這里表達的意思是當日購買或者贖回該理財產品的時候,並不能知道當時凈值,當時的凈值只有在下個凈值公布日的時候才能知道。這里很多人都會存在疑問,這種操作方式會帶來比較大的風險。
凈值型理財產品有封閉性凈值型和開放性凈值型兩種,封閉性凈值型產品指的是期限固定,但定期披露產品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是贖回。開放式凈值產品指的是產品在存續期間內可以定期開發,投資者可以在開放日追加或贖回,如果提前進行贖回,資金也要等到開放日才能回漲。
凈值型產品沒有預期的收益率,銀行也不會承諾固定收益,只有到產品到期後銀行會根據產品實際市場投資報價來計算客戶收益。如果是開放式凈值產品則是根據開放時間的市場報價來進行估價計算,產品凈值變動決定這投資者收益的多少或虧損。凈值型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可以准確,真實和及時的反應該產品的價值。
凈值型產品一般按照份額進行計算,剛成立的時候初始凈值為1,假設購買10萬元的剛成立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份額就是10萬份,如果該產品的運行實際為182天,到期後的凈值為1.0213,他的年化收益率是4.27%,
凈值型的理財產品和股票和基金一樣都有申購費和贖回費,申購費和贖回費跟購買數量和持有時間相關,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低。
㈡ 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相對於傳統的,以封閉型為主的銀行理財產品交易形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以預期收益率的形式告知並付給投資者,類似於開放式基金,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普通爭持產品主要有三個區別:
從流動性上看,一般的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無法贖回資金;而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
類似於公募基金,凈值型產品會定期披露收益,比銀行傳統的理財產品更加信息透明。
凈值型理財產品掛鉤不同的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市場;市場行情比較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時,它也可能虧損。
拓展資料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運作模式與開放式基金類似,在開放期內可,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贖回,產品的收益也與產品凈值直接相關。因此,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申購份額、贖回金額與實際收益等的計算都與普通的開發基金有相似之處,投資者有必要先進行簡單的了解。
凈值型理財產品有著自己特有的安全性:一是凈值型產品會定期披露凈值變化和收益狀況,比大多理財產品更加透明;二是凈值型理財產品流動性更好,大多設置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加靈活。凈值型理財產品由於投資范圍更廣,投資方式更加靈活,在相同的市場情況下,收益率可能會高於預期收益型產品。
凈值型產品幫助銀行擺脫剛性兌付的約束,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銀行與機構的合作方式也更加靈活,同時又有助於投資者建立更正確的投資思維,培育良好的理財市場。
隨著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預期收益型產品將與存款同質化,市場吸引力將逐漸下降,凈值型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的重要發展方向。
㈢ 什麼叫凈值型理財產品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㈣ 什麼是凈值型理財
凈值型理財產品,指的是銀行發行的、以凈值作為資產價格標記的理財產品。投資者買入理財產品時,需要按照買入時的凈值計價,獲得一定的理財份額。在贖回時,投資者要以屆時的理財產品凈值作為依據,進行贖回,獲得對應的本金與投資收益。
㈤ 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在不少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當中,凈值型理財產品逐漸成為了這一階段各銀行發行的主流產品。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這其實和國內理財產品的發展情況有關。傳統型理財產品(按年化收益率標記的理財產品)和凈值型理財產品,是國內理財產品的兩個主要大類。
同樣,如果客戶購買的是凈值型理財產品乙,則銀行在發行此產品前,不會告訴客戶「該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這種指標。客戶購買產品乙後,理財賬戶中的產品持倉里,會體現出一筆「某某理財名稱」的持倉。這個產品乙的持倉,附帶有一個阿拉伯數字,體現產品乙買入階段的凈值。凈值的增長,代表理財產品的收益積累。假設客戶購買產品乙時的凈值為1.0000,若客戶持有產品乙的存續天數達到365天,產品乙凈值最終為1.0400,則客戶在產品乙上獲得的收益和產品甲是一致的。
凈值型理產品是國內理財產品發行的主流趨勢,下一階段傳統型理財產品的數量將逐步減少,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數量將不斷增多。
㈥ 銀行理財凈值型是什麼意思
自2018年資管新規出台後,理財產品將逐步告別「預期收益」時代,向「凈值化」升級換代。
那麼,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呢?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產品發行時沒有明確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傳統的預期
收益型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先來看個對比圖:
1
我們再拿大家愛喝的奶茶來舉個例子:投資預期收益型產品就像沖泡奶茶粉,每一杯的味道都有「出廠設置」,到期後按照預期收益率來兌付。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更像是一杯現點的奶茶,每一份資產都像小料一樣公開透明,盡管挑選自己喜歡的和適合自己的,混搭出的口味往往給人味蕾的驚喜。而產品運作得好,也能給你超額收益的驚喜!讓人忍不住「噸噸噸噸噸噸」。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投資什麼的呢?
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的標的很多,幾乎包含所有類型的資產,主要是標准化資產,常見的包括現金、債券、商品、股票、期權期貨等投資標的,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化,產品可投資的范圍會越來越擴大。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如何計算呢?
凈值型理財產品按照「金額申購、份額贖回」原則來計算收益:
申購、贖回公式如下所示:
申購份數=申購金額/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贖回金額=贖回份數*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舉個例子:
您在產品開放期申購,本金為200萬元並確認成功,確認時該產品的凈值為1.0613,那麼持有理財份額為:200萬元/1.0613=1884481.29份。當這款產品在開放日的凈值漲到1.0732時,您想贖回,假設贖回費率為0,那麼,贖回總金額為1884481.29份*1.0732=2022425.32萬元,贖回總金額減去本金200萬元,收益為22425.32元。
可以通過轉換收益率和傳統理財產品對比:
公式為:
產品收益率=(贖回日凈值-申購日凈值)/申購日凈值*365/實際持有天數*100%
舉個例子:
您在2021年8月19日申購(並在當日確認),當天的凈值是1.0031,在下一個開放日2021年11月19日贖回(並在當日確認),贖回確認日當天最新凈值為1.0205,持有期為92天,假設贖回費率為0,則年化收益率為:
(1.0205-1.0031)/1.0031*365/92=6.88%。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法和
市值法這兩種估值方式?
【攤余成本法】
所謂攤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對象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並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餘期限內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簡單點來說就是將到期收益分攤到每一天。舉個栗子,假設某隻產品以100元的凈價買了1年期利率2.7%的國債,該只產品會將這2.7%平攤到每一天,也就是2.7%/365,再乘以買入的金額就是這只債對應的每天收益,所以這筆投資收益每天都是固定的。
【市值法】
與攤余成本法不同,市值法同時考慮了投資債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於市值法波動帶來的估值損益。舉個栗子,某隻市值法估值的產品同樣買入了1年期利率為2.7%的國債,在產品估值的時候,首先將票息收益2.7%計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2.7%/365,再乘以買入的金額,同時根據第三方估值加上或者減去債券買入價格和當日公允價格之間的差額。因為債券的市值是波動的,所以這筆投資每天的收益也不是固定的。
㈦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安全嗎
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凈值型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但是其風險較低,不像凈值型理財產品通常來說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類型。
只要是理財,都是會有一定風險,就算是銀行的凈值型理財也不例外,從投資方向來看,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銀行存款、債券等,風險較小,相對於混合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等理財,風險是小了很多。
拓展資料:從平台來看:發行方都是銀行或者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都是經過銀行的審核,因此安全度還是蠻高的,如果遇上黑客攻破銀行系統來盜取錢財後的情況,相信銀行也是會賠償的。 從產品本身來看:雖然是屬於凈值型理財,其風險是很小,但是任何理財產品都是不保本的,也就是說,如果出現風險或者有虧損的時候,都是由自己來承擔,銀行是不會賠償,所以從產品本身來看,是不保證百分百安全。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銀行業務轉型的需要。銀行理財細則今日(7月20日)已經落地;資管新規執行新規雖然沒有這么快,但是也不慢了,畢竟「即將出台」。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將再也沒有保本的了,銀行理財產品將只有凈值型產品可選。當然,銀行存款,大額保單和結構性存款等還是依然有的。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銀行發行的一款理財產品,與基金類似,沒有投資期限和預期收益的本息浮動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可流動性強,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凈值查詢、申購贖回等,銀行根據協議書在固定日期進行開放。假設購買時產品凈值1,到了下一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1,那麼收益就是1.1-1=0.1;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的變化有關。
㈧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就是銀行募集資金投向資本市場或貨幣市場,投資者的最終收益取決於銀行的投資收益,銀行事先並不承諾固定收益率。
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
(8)凈值型理財產品主要滿足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傳統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三點區別:
1、從流動性看,一般理財產品都有投資期限,沒到期無法贖回資金;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比較流動,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靈活。
2、類似公募基金,凈值型產品會披露收益,比銀行傳統的理財產品更加透明。
3、凈值型理財產品分散不同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市場;市場行情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行情不好時,它也可能虧損。
不同的凈值型產品,其開發申贖的期限也不一樣。以浦發銀行的10款凈值型產品為例,開放周期由每日開放、每月開放、每季開放、每半年開放、每年開放不等。每個開放申贖期,都會給出該產品的當前凈值。據記者的粗略統計,雖然不同的凈值型產品在收益率上有差異,但目前來看,這些產品的真實收益較同期限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有一定的優勢,折算年化收益率比傳統理財高出1-3個百分點。
選擇理財產品方法:
一看產品的預期收益和風險狀況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范的約定。」理財專家說,在當前弱市環境,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不要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過高。
二看產品結構和贖回條件
「對於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產品的掛鉤標的;對於那些自己不熟悉、沒把握的掛鉤標的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理財專家說,有的理財產品不允許提前贖回,有的理財產品雖然能夠提前贖回,但只能在特定時間贖回,且需要支付贖回費用;有的理財產品有保本條款,但其前提是產品必須到期,投資者提前贖回就有可能虧損本金。
三看產品期限
有理財專家認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有長有短,一些半年期或一年期的理財產品可能是在股市高位發行的,現在股指已經「腰斬」,這類理財產品如果出現虧損,要想在短期實現「翻本」,難度較大。有的理財產品期限較長,設計的結構又比較好,即使現在虧損,但今後二三年內如果市場向好,這類理財產品完全有可能扭虧為盈。
四看投資方向
銀行會把資金投向哪些方面,因為資金投入方向與理財產品收益率直接相關。另外,銀行並非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許多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股票類理財產品實際上是由銀行聘請的投資顧問負責管理,投資顧問一般由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擔任,其投資研究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控制能力,因此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應了解投資顧問的投資研究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浦發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受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