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費一般占產品售價的百分之多少
專利費一般占產品售價的百分之10%以內
❷ 專利能給公司帶來多少利潤率
專利如果所在辦公室,就是一張白紙,只有推廣應用,才能給公司帶來利潤。
公司法規定:
技術入股
的最高比例原來規定是不得超過20%,最近公司法有修改了,放寬到了70%——即無形資產的最高比例為70%。
❸ 發明專利許可費用一般是多少要怎麼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書面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
專利使用費的確定比較困難,一般而言可以根據如下因素來考慮其數額:
(1)專利權人研究開發專利技術的難易程度和費用大小。一般來說研究開發難度大、開發費用多的專利,其使用費相對比較高。
(2)被許可人使用專利後所能獲得的收益大小。收益大的,使用費高。
(3)專利許可實施類型和實施期限。一般而言,獨占實施許可的使用費比較高,普通實施許可的使用費比較底,而交叉實施許可有時互相不付使用費。
(4)被許可人支付使用費的方式。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支付方式可以採取一次總算、一次總付的方式或者一次總算、分次支付的方式,也可以採用提成支付或提成支付加入門費的方式。在實踐中,採用入門費和提成費結合是常用的支付方式。
專利法對專利許可費的收取確實沒有規定,均由專利許可方和被許可方雙方友好協商達成收費共識。但專利法實施二十幾年來,專利權人們在收取專利許可費的實踐中自然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收費方式。
首先說明一點,專利許可分普通許可和獨占許可,他們的收費差別十分巨大。
根據專利實施難易程度、收益高低等情況,通常專利獨占許可收費可高達專利實施預期年收益總額的5~8倍,甚至更高;而專利普通許可費的收取,也是依據專利本身價值的大小,若專利價值很高,則專利普通許可費收取比例可按專利實施預期年收益總額的50%~100%收取。當然,也有超出上述兩種許可費的收取比例的情況,主要還是要根據雙方的友好協商結果來定。互利互惠、排他共享專利成果是終極目標。
上述兩種許可費均為在專利技術實施前進行的一次性收取的專利使用資格費。它與專利權人與被許可人在專利使用合作過程中按比例分配專利收益有著本質的區別。
希望上述回答能給你提供幫助。
❹ 某種產品的價格是否包含專利費專利費占價格的百分之多少這有規定嗎
有些是包括的 有些是沒有包括的 不同的產品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這個產品專利較高 你們佔比高 這個專利是他們自己研發的 或者是購買的 或者是分紅的 情況不一樣 佔比都是不一樣的 規定說不上 具體還是要看生產廠家以及專利人
❺ 產品專利申請費用是多少
產品專利申請費用是多少?一件產品的可能包含著很多種專利,那麼專利產品申請費用是多少呢?我國申請費規定的繳納期限是自申請日起算兩個月內。與申請費同時繳納的費用還包括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印刷費、申請附加費,要求優先權的,應同時繳納優先權要求費。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或繳足的,專利申請將視為撤回。產品專利申請費用說明書(包括附圖)頁數超過30頁或者權利要求超過10項時,需要繳納申請附加費,金額以超出頁數或者項數計算。優先權要求費的費用金額以要求優先權的項數計算。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或繳足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人民幣:元)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申請費900500500文件印刷費50說明書附加費從第31頁起每頁505050從第301頁起每頁100100100權利要求附加費從第11項起每項150150150優先權要求費每項808080申請費(不包括公布印刷費、申請附加費),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費,自授予專利權當年起六年的年費,復審費。專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為單個個人或者單個單位的,減繳上述收費的85%。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人或者單位為共同專利申請人或者共有專利權人的,減繳上述收費的70%。
❻ 設備專利費占總價格的比例是多少合適
專利費一般是按照專利實施許可的價格來計算專利費的,或者是發生侵權糾紛後,法院作出侵權賠償的數額來計算專利費。但如果不屬於以上兩種的話,可以參考通過該技術的研發成本和實施成本來計算專利費。只要有理有據,計算方法合理就好。沒有比例的要求,更沒有相關制度。
❼ 專利有哪些分類 申請專利費用是多少
申請費申請費的繳納期限是自申請日起算兩個月內。與申請費同時繳納的費用還包括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印刷費、申請附加費,要求優先權的,應同時繳納優先權要求費。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或繳足的,專利申請將視為撤回。說明書(包括附圖)頁數超過30頁或者權利要求超過10項時,需要繳納申請附加費,金額以超出頁數或者項數計算。優先權要求費的費用金額以要求優先權的項數計算。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或繳足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費申請人要求實質審查的,應提交實質審查請求書,並繳納實質審查費。實質審查費的繳納期限是自申請日(有優先權要求的,自最早的優先權日)起三年內。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或繳足的,專利申請視為撤回。專利費用的減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繳納專利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請求減緩。可以減緩的費用包括五種:申請費(其中印刷費、附加費不予減緩)、發明專利申請審查費、復審費、發明專利申請維持費、自授予專利權當年起三年的年費。其他費用不予減緩。請求減緩專利費用的,應當提交費用減緩請求書,如實填寫經濟收入狀況,必要時還應附具有關證明文件。分類:發明專利針對產品、方法或者產品、方法的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針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針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好處:1、專利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2、企業將科研成果申請專利,是企業實施專利戰略的基礎。3、專利的質量與數量是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體現,是企業在該行業身份及地位的象徵。4、企業通過應用專利制度可以獲得長期的利益回報。5、企業擁有專利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基金等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必要前提條件/link?url=UqML2uz-zRR98IBbCTUK2QCV4SiCTL-kiF95Ex5oxGLFWq7XE-X2LtNkha
❽ 專利使用費如何收取 怎樣精打細算你的專利許可使用費
在專利許可過程中,通常一方認為收取的專利許可費過高,一方則認為專利許可費公平、合理;一方希望專利許可合同透明,一方則稱涉及商業秘密,不願公開。那麼專利許可費,到底誰說了算?
目前各國專利法基本上都是規定專利權人依法享有專利許可的權利,但沒有規定專利許可費的計算方式和支付方式。
專利許可費的計算需要綜合考慮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法律狀態、權利期限、專利質量、市場需求等。此外,許可方和被許可方的市場地位也是影響專利許可費的重要因素,誰處於主動地位,誰就擁有話語權。也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專利許可收費方式
上面所說的例子是標准必要專利的許可,即標準的實施者為了使其產品符合標准並進入市場而必須實施標准中包含的專利。在標准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用設定中,專利權人需按照「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FRAND原則)對標准實施者給予許可。
技術標準的實施者應當為其中的必要專利支付多少專利許可費才是適當的?
最令人滿意的答案恐怕是總結出一套計算公式,然後再作數學運算就行了。但是,由於專利許可使用費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研究出這樣的一套數學模型可能並不具有現實可行性。
因此,只能在研究國內外專利許可費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專利許可使用費計算的若干原則。
1.專利權人不能因其專利被納入標准而獲得額外收益。
專利權人當然可以依據其擁有的專利獨占權而獲益。但是如果該專利技術被納入技術標准,專利權人不能因此而獲得額外的收益。
這是因為技術標準是其他市場主體進入該市場時不能繞開而必須採用的技術,因此技術標准會增強專利的壟斷性,也增加了專利權人獲得更高收益的潛在可能性。
如果對這類收益不加以限制將會讓技術標准淪為加強壟斷的工具,不利於技術的應用發展,有損公眾利益,更有悖於標准專利設置的初衷。因此如果專利權人借標准專利設置不合理的許可使用費或者提高許可使用費則可能受到制裁。
2.密切注意技術標准中有效專利的數量。
引起技術標准中有效專利數量的主要因素是地域差異和時間差異。
地域差異:由於各國法律存在差異使得知識產權保護具有地域性,同時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技術發展水平也差異很大。即便是技術標准中的必要專利也並不是在全
3.限制總體最高專利許可費率。
雖然技術標准中只包括必要專利,但是總體數量仍然相當可觀。如果技術存在發展前景,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必要技術被納入進來。對於被許可方來說,即便一項專利的使用費佔比極低,但是積累起來也能刮盡所有的利潤。因此在簽訂許可合同的時候,約定總體最高專利許可費率可能會更加有力。
對於非必要標准專利來說,專利許可使用費只需要許可與被許可雙方達成合意即可。
根據現行數據統計,專利獨占許可和排他許可方式的收費通常為:
專利實施預期年收益總額的5—8倍;專利普通許可的收費通常為:專利實施預期年收益總額的0.5-1倍。
在上述區間內,影響專利許可費的因素包括:
(1)技術領域、專利權類型、保護范圍、權利穩定性、技術規避難易程度、有效期限、創新高度以及產業化成熟程度等
(2)許可期限、許可范圍、許可方式等;
(3)被許可人的技術需求程度、生產規模和專利實施能力等;
(4)開發專利技術的難易程度和費用大小
(5)實施專利後所能獲得的預期收益大小
(6)支付方式:一次性付款、提成支付還是入門費加提成
影響資產價值的因素非常多,要想把握每個要素來確定專利許可費非常困難。比較簡單易行的辦法是利用成本法來確定專利許可費。
成本法的原理在於,資產的價值無論如何變動都將低於其重置(重構)成本費用。先估測被評估資產的重置( 重構)成本,然後估測被評估資產業已存在的各種貶損因素,並將其從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
了解更多可咨詢撰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