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期食品一手貨源哪裡找
1、在淘寶搜臨期。這個方法最簡單,問題就是,價格太高。
臨期食品的規律是這樣的:庫房價是商品原價的1到3折,零售價是商品原價的3到5折。而淘寶的臨期價基本是5折,甚至是5折以上,這某種程度上已經不算臨期了,而是變相打折。所以在淘寶淘臨期食品,只能買來自己吃,沒法拿出去賣。
2、1688,這上面的產品價格就比較有競爭力了。比如100包乾脆面,賣30塊錢,相當於原價3折以下了。拉麵說的價格是8塊5,相當於原價的4折。
3、拼夕夕。比如4塊錢1罐的rio。可以找到3-5折的產品,基本達到了可以銷售的一個進貨價標准,但是利潤率還是太低。想拿到1到3折的商品,要下一些功夫。
4、進入大量的零售行業、經銷商的群。進群後,就能捕獲到很多臨期食品的信息。
臨期食品法律:
全國各省市對於「臨期食品」都出台了相關地方性管理規定,如《廣州市臨近保質期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管理辦法》《浙江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臨近保質期食品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等。這些管理規定中明確將「臨期食品」的「臨期」定義分類為兩種:
其一,將處於保質期屆滿日之前指定天數內的食品界定為 「臨期食品」。如,保質期為1年以上的,期滿之日前30天;保質期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滿之日前20天;保質期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滿之日前10天;保質期為15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滿之日前5天;保質期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滿之日前1天。保質期不足2天或者國家有關標准允許不標明保質期的食品,不設臨近保質期。
其二,將處於保質期屆滿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數內的食品界定為「臨期食品」。 如,相關規定中所稱臨近保質期的進口食品,是指進口食品在取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時一般已超過保質期限2/3時限的食品。
2012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發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並單獨出售。
2. 鄭州百榮有臨期食品嗎
百榮批發商城臨期食品肯定有,只是不是一般的關系,他們不一定會給你。
3. 用戶主要從哪裡購買臨期食品
據調查,2020年中國消費者購買臨期食品的三大渠道是大型商超、電商平台和社區生鮮連鎖店,除此之外,線上和線下的臨期食品垂直售賣平台也是消費者選擇的對象。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消費者選擇購買臨期食品的渠道較為分散,但總體來說,消費者更偏向於在正規渠道購買臨期食品,原因在於這些渠道的供貨源比較固定,因此商品質量也更有保障。
4. 哪裡有臨期食品進貨渠道
臨期食品進貨渠道有以下2個:
1、網路渠道
大家可以去網路貼吧、58同城、公眾號、QQ群等渠道,搜索【臨期吧、臨期商品、臨期批發、臨期貨源】等相關的關鍵詞。
比如在網路臨期吧中,雖然活躍度不高,但是都有人會同步個人的微信號、微信群,包括相關商品的信息。你可以找本地的臨期商品群,也可以定向找飲料、牛奶等臨期產品的貨源。
2、當地供貨商
你可以去到本地的超市、賣場,裡面有許多商品都有官方的聯系方式,直接打電話說自己想拿點貨,一般會給你推薦本地的經銷商。
要麼就是在本地搜索一下食品批發部/商行,他們都代理了各大品牌的貨,負責給各個小超市供貨。
你可以和他們去談談臨期的商品,當然這個過程中肯定是有談判技巧的。但本質上,他們是樂意這么做的。
臨期商品需要注意的問題
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門道,村長也並非從業者,所以純屬和大家開拓眼界而已。
想要做好,還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對於想了解這行的,在這里提以下四個意見。
1. 資金安全
但凡是在線上做交易,涉及到款項,都要慎重。尤其是一些臨期的商品,都要求吃大貨,500件或者1000件以上,就更要格外慎重了。
要防止出現不同批次的貨,或者貨不對版的情況。
2. 食品安全
雖然臨期商品的成本極低,大貨可能就是1折,許多商品也在20元以內一件。
但還是要注意商品的臨期期限和品牌,越是沒聽過的小眾品牌,越要格外謹慎。
3. 庫存安全
賣貨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選品,賣臨期商品依然要面臨這個問題。
所以在選擇臨期商品的時候,好賣的品不是任何時候都會有貨的,反而還要靠搶。
而一般的普通商品,件數弄多了,依然面臨過期的風險。
所以建議想做的可以在本地招募幾個代理或者合夥人,大家一份分攤降低風險。
4. 渠道策略
剛才和大家提供了幾個銷售場地的參考,但這些場地不能天天擺。
比如小區、商場這些肯定是做流動的生意,一次優惠力度做足,直接走量。
另外,剛才的渠道都是靠你自己去出貨,自己賣的。
但其實還有很多渠道走量大的,可以去BD。
比如大家知道一些餐飲店,大排檔,主打飲料全場免費無限飲用,還有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叫外賣都會送飲料。除了本身品牌小以外,也可能賣的就是臨期飲料。
5. 怎麼找到鄭州出售過期書刊的地方
鄭州古玩市場里邊有,應該是鄭州最大的舊書交易場所了。
此外,在東明路順河路交叉口南200米路東的小胡同里、新通橋公交站點附近都有經營時間比較長的舊書攤點,你可以多了解一下。
我還是推薦你到古玩市場看看,我經常在那裡淘書,書目很豐富,說不定還能淘到一本某位名人閱讀過的書呢。
6. 我想賣臨期食品請問河南哪個地方有貨源
龍江家園
7. 臨期食品進貨的渠道有哪些
臨期食品進貨渠道有以下2個:
1、網路渠道
大家可以去網路貼吧、58同城、公眾號、QQ群等渠道,搜索【臨期吧、臨期商品、臨期批發、臨期貨源】等相關的關鍵詞。
比如在網路臨期吧中,雖然活躍度不高,但是都有人會同步個人的微信號、微信群,包括相關商品的信息。你可以找本地的臨期商品群,也可以定向找飲料、牛奶等臨期產品的貨源。
2、當地供貨商
你可以去到本地的超市、賣場,裡面有許多商品都有官方的聯系方式,直接打電話說自己想拿點貨,一般會給你推薦本地的經銷商。
要麼就是在本地搜索一下食品批發部/商行,他們都代理了各大品牌的貨,負責給各個小超市供貨。
你可以和他們去談談臨期的商品,當然這個過程中肯定是有談判技巧的。但本質上,他們是樂意這么做的。
臨期商品需要注意的問題
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門道,村長也並非從業者,所以純屬和大家開拓眼界而已。
想要做好,還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對於想了解這行的,在這里提以下四個意見。
1.資金安全
但凡是在線上做交易,涉及到款項,都要慎重。尤其是一些臨期的商品,都要求吃大貨,500件或者1000件以上,就更要格外慎重了。
要防止出現不同批次的貨,或者貨不對版的情況。
2.食品安全
雖然臨期商品的成本極低,大貨可能就是1折,許多商品也在20元以內一件。
但還是要注意商品的臨期期限和品牌,越是沒聽過的小眾品牌,越要格外謹慎。
3.庫存安全
賣貨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選品,賣臨期商品依然要面臨這個問題。
所以在選擇臨期商品的時候,好賣的品不是任何時候都會有貨的,反而還要靠搶。
而一般的普通商品,件數弄多了,依然面臨過期的風險。
所以建議想做的可以在本地招募幾個代理或者合夥人,大家一份分攤降低風險。
8. 我想賣臨期食品怎麼找貨源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邊建議您可以去尋找這個臨期食品的廠家,或者說。直接去批發市場進行一個批發哦這個行業就是「臨期食品」。一看到這個詞,人們普遍會想到是食品快過期的意思,其實它指的是快接近食物的保質期限,這一類商品一般比原價便宜得多,價格一般在原來的一半左右。在一些大型超市或者便利店中,如果不進行促銷活動,很多東西會在剩餘40%的時候變成「臨期食品」。舉個例子說,就是一件商品的保質期有一百天,在保質期剩40天的時候要返回到生產商,生產商這時候退給銷售商一定的貨款,然後把這些快達到保質期的商品送到專門銷售臨時食品的商家,這時的商品價格還不到原來的一半,毛利率也就很高。比如一盒真巧的蘸醬曲奇餅干通常在十幾元,但是變為臨時食品後,按照原來的價錢能買到4盒,而且保質期剩餘的時間越短價格就會越便宜。
雖然它的價格便宜,但利潤卻很高,有賣家計算過,臨期食品毛利率在七成左右,除掉其他運輸、人工等各項成本也有四成以上。杭州有一家食品店的老闆透露過,每天賣臨期食品的利潤能達到三千元左右,比普通商品的利潤還高。僅供參考
9. 臨期食品去哪裡進貨
臨時食品沒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只有超市才專設臨期食品櫃。
任何渠道的管理目標都會期望盡快銷售,只有在管理不善時才會產生滯銷品,如果一款產品經常會產生臨期品,經營者就會減少生產或采購,使其逐漸適應需求。所以有時工廠、批發商會出現一兩批次滯銷品,但肯定不是常態。
臨界定標准
2012年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發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並單獨出售。北京市工商局隨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質期臨界」的6級標准:
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比如罐頭、糖果、餅乾等)。
標注保質期6個月-不足1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麵、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
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裝並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之類)。
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
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點心等)。
標注保質期少於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飲料、主食品、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製品等)。
10. 我想做臨期食品哪裡有貨源
臨期產品是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做的一個行業。可以直接和廠家聯系,或者是批發商這些都是可以的。
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於安全食品的范圍,如超市的「臨期食品專櫃」銷售的即是臨期食品。[1]
中文名
臨期食品
外文名
Advent Food
快速
導航
臨期食品優劣常見臨期食品來源專家對臨期食品的建議
lin界定標准
2012年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發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並單獨出售。北京市工商局隨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質期臨界」的6級標准:
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比如罐頭、糖果、餅乾等)
標注保質期6個月-不足1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麵、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
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裝並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之類)
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
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點心等)
標注保質期少於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飲料、主食品、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製品等)[2][2]
臨期能吃嗎?
答案是可以。因為臨期食品還處於保質期內。
2011年5月13日衛生部發布GB-7718-2011對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做出如下定義,即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於銷售,並保持標簽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
簡單來說,食品在其應有的貯存條件(如冷藏或常溫等),在保質期內其食品的品質是完全可以保持品質並能銷售的。
臨期食品優劣
優勢:
雖然是臨期但仍在產品保質期內,因此屬於安全食品;
有「臨近保質期食品」、「臨期食品可放心食用」等提示用語,降低消費者憂慮;
可以減少銷毀食品的浪費與返廠再加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一般打折銷售因此價格相對低廉。
劣勢:
國內大眾對臨期食品的認同程度不高;但在國外,人們對臨期食品則有著獨特的喜愛。
常見臨期食品來源
1.很多大型商超會將部分臨期食品退還給供應商,以調換新貨;
2.一些廠家產品同質化嚴重,銷路不暢,庫存積壓;
3.個別經銷商放棄某一品牌的代理,選擇清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