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品競爭優勢和賣點怎麼找
產品的優勢其實可以總結成這樣幾個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
首先是人無我有:
人優我廉的意思就是說:你雖然優秀、質量好,但是我比你便宜啊!
在中國互聯網消費領域中,有一個很大的賣點就是便宜。就好像在天貓和京東幾乎將電商市場封死的時候,拼多多依舊能夠崛起。
拼多多的「一元拼團」、「砍價0元拿」極大地刺激了想撿便宜的消費者們,盡管產品質量不如天貓、物流也不如京東,但就是憑借便宜,拼多多硬是在兩大強敵的環視下殺出了一條血路。
任何產品,遵循以上三點,都能取得相對不錯的成績。
2. 產品賣點定位你知道多少
我們都知道目前的市場已經不是過往了,競爭非常激烈。價格透明,產品同質化,同行之間惡意競爭相互排擠。當然,這個世界就是如此,他依然遵循達爾文進化理論,適者生存,否則被淘汰。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強大自己,不斷改變自己。
營銷就是做差異的事情。沒有差異勢必捲入價格戰。無論你的產品多麼一流,同行總有比你價格更低的,產品同質的情況。在這現狀下怎麼才能突顯自己的品牌,不被捲入價格站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差異點才能避免。其次,很多人在做網路營銷的時候都是把線下的東西照搬的線上,這點是很大的錯誤。比如:你的產品價格是5元,客戶只需要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你的同行,其中肯定有比你還便宜的,並且質量都類似的。這個情況下客戶會購買你的產品嗎?不可能了。
因此,我們必須給自己的產品定位。網路市場非常龐大,競爭對手都在做網路營銷。只有我們給自己的產品賣點定位準確了,並且是同行不具備的或者是只有少數才具備的賣點,我們才有優勢。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明確一下:賣點的含義。賣點說簡單了就是產品的特點特色,有些是產品天生就具備的,但是,有些是人為創造出來的。比如:可樂不就是一瓶黑乎乎的水嘛,但是,可口可樂公司創造出了個什麼賣點呢?激情。美的空調變頻,一晚上只需一度電;科龍空調的「寧靜無噪音」;賓士,尊貴的象徵等等。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人為創造的,就比如賓士,難道坐他那個車才是尊貴的象徵嗎?不是,做個其他好點的轎車也可以。
總之,只要能夠找出客戶能夠接受的理由,就是好賣點。賣點也是理由。網路營銷就是賣,說破頭了還是賣,我們也不要把他搞的那麼玄乎。那麼,提煉賣點的方法有哪些呢?我們從以下著手。
1、從客戶的需求出發
客戶有什麼需求?他為什麼買這個產品?他買回去想干什麼?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客戶買燈泡,他為什麼買燈泡呢?很原始的需求就是晚上有光明,要不黑咕隆咚的怎麼做事情。是這樣吧。再高層次點:品味。房屋裝修要和總體格調溫和,需要溫暖的燈光等等,他更在乎的是生活的品味,享受。再高層次點是身份的體現:有錢,闊氣,尊貴。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看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
(1)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2)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3)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4)五種需要可以分為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佔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5)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不發達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在發達國家,則剛好相反。
該理論主要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生理需要不是簡單的食慾,性慾等,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抽象概括。
(2)當一個人的機體受到某種需要的統治時,他很可能對生命前途的整個哲學觀念都隨之改變。
(3)通常,人的需要從低到高有一定層次性,但並不絕對固定,其滿足過程逐級上升。當較低級的需要滿足後,就向高層次發展,層次越高,越難滿足。
(4)人的行為是由優勢需要決定的。同一時期內,個體可存在多種需要但只有一種占支配地位。優勢需要在不斷地變動。
(5)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彼此重疊。較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較低層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對人行為的影響力比重降低而已。
(6)不同層次需要的發展與個體年齡增長相適應,也與社會的經濟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
(7)高級需要的滿足比低級需要滿足的願望更強烈,同時,高級需要的滿足比低級需要的滿足要求更多的前提條件和外部條件。
(8)人的需要滿足程度與健康成正比。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任何需要的真正滿足都有助於健康的發展。
馬斯洛認為,需要的產生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是波浪形地推進的,在低一級需要沒有完全滿足時,高一級的需要就產生了,而當低一級需要的高峰過去了沒有完全消失時,高一級的需要就逐步增強,直到佔有絕對優勢。
從需求方面入手提煉賣點最好的根據就是根據馬斯洛理論,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尋找。
2、從競爭對手那裡學習
通過我們對競爭對手的了解,收集數據看看他們的產品賣點是什麼。然後,在結合自己的產品提煉出競爭對手不具備的,或者和他相似的賣點。這個方法最簡單。比如:我們知道同行中有一家公司是領頭羊,他的賣點很清晰也很受歡迎,但是,我們的產品和他的也差不了多少。如此,我們就可以借用他的賣點或者稍微做個改動。這樣不就是一個成功賣點嗎?因為,你和他的產品都差不多,也不存在欺騙客戶的行為。
3、從產品的包裝上下功夫
包裝其實是客戶需求中的附件價值。但是,包裝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銷量。比如:你把勞力士用一塊普通紙盒抱住告訴客戶說,我這個是勞力士你買吧。他會相信嗎?肯定不會。因為,人們都已經形成概念勞力士是很高檔的手錶,怎麼可能用那麼普通的紙盒包裝了。
人們在購買的時候肯定是先看到包裝,再看看說明,然後是產品實物。但是,包裝這一關引不起客戶的注意,就不可能發生購買。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包裝來差異化,給自己的產品一個與眾不同的賣點。這里我們再次提到了差異化,其實,賣點很多時候是和差異化並存的,差異化其實就是個賣點。
4、從產品功能上提煉
其實,不少企業在產品功能方面做的還是有些欠缺的。一個產品具備那麼多功能。但是,每個功能對不同客戶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可以從產品的所有功能中找出競爭對手還沒有提煉的賣點,我們說出來並放大他的價值。
5、從產品自身出發,如果沒有就賦予價值
產品的價值一部分是天生的,比如:產品的基本功能。但是,除了這一層產品基本的價值之外,我們最好是再賦予產品感性的價值。表達產品的價值的時候,不要老是說產品質量怎麼樣,功能怎麼樣。不要老是提過程,應該從能給客戶帶來什麼變化或者結果方面來表達,讓他有聯想的空間。比如:賣衣服的,你可以從穿上這個衣服後,你會變的更美麗,更自信。你走在街上回頭率都會提升,以前不喜歡的男朋友也開始對有好感了。這個是給客戶的藍圖,怎麼表達呢?可以找個專業模特穿上你的衣服拍攝,這樣人家看上去就會覺得這衣服很漂亮,我也想變的這么漂亮。
我們可以回頭想想所謂的品牌或者名牌產品,他們的品質難道真的是最好的嗎?事實上也未必只是他的品牌響,人們在人知上感覺他是最好的,品牌貨就是好。在產品普遍同質化的市場環境中,能否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就需要差異化。差異化除了你能生產出與同行不同的產品外,唯一的辦法就是賦予產品價值。
【參考文獻】
[1]超級網銷成功學-史二衛(著):
http://ke..com/link?url=_-D--1sCy
3. 如果你是某藍牙耳機策劃文案該從哪些方面尋找商品賣點
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尋找賣點:
1、解放雙手:
某業務員一天通話時長平均2小時以上,長時間拿著手機手酸不說,有時通話中還應要動手查找一些東西,對通話質量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而配上藍牙耳機後,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
2、通話更安全:
降低事故率。無線藍牙耳機的推出,解放了雙手,加上無線束縛,讓人活動或操作更有把握,減少了突發事故的不穩定性。
3、運動伴侶:
運動藍牙耳機隨之誕生,無線束縛、防水防汗防掉、更逼格時尚、更有激情、忘我境界都是為運動量身打造。
4、減少漏接電話:
經常離開座位的來說,漏接電話是必然的事,工作電話多的她想到了藍牙耳機,隨時隨地接打電話不再誤事。
5、低輻射:
對於輻射其實不是主要賣點,因為手機本身輻射就小,用藍牙耳機,只不過是讓手機遠離頭部,換成了輻射比手機更低很多的藍牙耳機而已。
(3)產品外觀在哪裡找賣點擴展閱讀
消費者采購藍牙商品時,經常會遇到如何選擇藍牙技術版本問題,藍牙版本不同,關乎接收信號的品質,新版本更強調能克服雜訊干擾,而且藍牙所有最新版本都設計為向下兼容以往所有版本,2.0版本的設備和1.1版本也能自由連接,3.0的兼容性比較強,是比較成熟的技術。
藍牙耳機的另一重要取決點在於傳輸距離,這與藍牙版本無關,而取決於藍牙技術PowerClass。大部分手機與移動裝置所使用的是 PowerClass2,標准傳輸距離10米;而升級的PowerClass1則是將傳輸距離提升到100米,兩種版本都支持A2DP立體聲傳輸協議,可與立體聲耳機互聯。
4. 怎麼樣突出自己產品的賣點
要向突出產品賣點,首先的提煉出幾個優勢,通過產品優勢提煉出賣點,然後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將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賣點進行宣傳推廣,一般都是突出1-2個這樣突出自己產品賣點的。賣點是滿足目標受眾的需求點這是這個定義的必要條件,而優於競品是這個定義的充分條件。因為有些商品的賣點,可能是沒有競爭對手的。
優於競品中的優於,是一種對比,顯示其優勢。如果在滿足目標受眾的需求的對比中體現不出優勢,那我們的賣點也不能稱之為賣點了。這裡面的對比范疇同時是廣義的,可能是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價值上的優勢,也可能是時間或者空間上的優勢。所以在商品高度同質化的今天,賣點工作更需要研究目標受眾的需求,需要將對比的工作做的更寬更深。這點說明,賣點並不局限於商品本身的優勢。競爭是指同樣可以不同程度滿足目標受眾相同或者相似的需求的替代品。在商品品類日益豐富的今天,能滿足同一需求的商品也在大量出現,因此,我們在選擇競品時,需要研究,注意選擇。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更受目標受眾的偏好。
5. 如何挖掘產品賣點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挖掘產品賣點
產品的賣點是我們在銷售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個概念,也是在產品銷售和推廣過程中使用最多的銷售語言。那麼我們如何理解產品的賣點以及如何挖掘產品賣點呢?具體到葯品的賣點如何操作呢?
一、我對產品賣點的理解
賣點是什麼?我認為產品賣點不同於產品定位,葯品的產品定位是比較專業的一個概念,是指產品在特定的適應症范圍內獨特的優勢,好的產品定位可以使醫生直接理解產品的功效,同時能夠給予銷售人員銷售市場吸引力的激勵。產品定位的表現方式是差異化或者叫做獨特的銷售主張USP。而賣點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所有的產品優勢,只是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突出不同的內容(個人理解,經典的營銷理論里好象沒有這個概念)。賣點是比較出來的,需要對自己的產品、競爭對手以及市場的需求的變化有充分的了解的情況下才能有合適的,具有沖擊性的賣點。
二、產品賣點有包括那些
一般認為,葯品在銷售過程中會突出的優勢有:
1、療效好,比如左氧弗沙星比老的氧弗沙星抗菌作用好,這是由於成分的變化(化學結構的優化)造成成的
2、副作用小,比如新一代的口服抗生素的胃腸道反應比較小
3、起效快,水溶性維生素要比脂溶性的維生素在體內的代謝快
4、作用時間長,比如緩式片比普通片在的作用時間長
以上是由產品的本身特性決定的。公司的市場部主要通過對產品的自身的研究來找到產品的優勢,並通過銷售人員來將這些優勢轉化成市場的優勢。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銷售工作中我們有還有其他可以突出的優勢,而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尋找產品的賣點。
1、獨家產品就是一個賣點,招標有優勢。現在的獨家規格已經不在是突出的優勢了,那些獨家劑型、獨家組方的、獨家工藝改進的、單獨定價的產品成為了新的賣點。在《處方管理辦法》出台後,醫院實行「一品兩規」使好多產品面臨著生死的抉擇,能夠應對政策變化的產品的賣點是新的賣點。
2、這些需在拿到產品後,需要調研部門對產品的基本資料和競爭廠家進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需要外聯部門和生產企業進行溝通,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獨特的質量工藝進行總結,並敦促廠家以文件的形式突出產品的這些優勢。
3、專利產品,如果是發明專利意味著長期的操作,招標時還可以加分。適應症的專利意味著科室的拓展,外觀包裝的專利也是可以的,比如有的包裝解決了易碎的問題,有的包裝解決了仿造的問題等。
4、醫保產品,現在的醫保是所有的代理商第一關心的問題,因為意味著銷量,所以醫保是第一個賣點。(雖然好多產品是醫保,這個賣點還是要突出)
5、來自市場的賣點,產品銷售一段時間後,服務部門要不斷的總結來自市場的信息,把關於產品本身的反饋進行總結,尤其是臨床的反饋,市場部要把經常出現的亮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形成產品新的賣點,到其他的市場進行推廣。這些往往是關於某種疾病的特殊的療效或新的適應症的發現,這樣的賣點具有很好的促銷效果。
6. 如何發掘產品賣點
如何挖掘產品賣點
產品的賣點是我們在銷售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個概念,也是在產品銷售和推廣過程中使用最多的銷售語言。那麼我們如何理解產品的賣點以及如何挖掘產品賣點呢?具體到葯品的賣點如何操作呢?
一、我對產品賣點的理解
賣點是什麼?我認為產品賣點不同於產品定位,葯品的產品定位是比較專業的一個概念,是指產品在特定的適應症范圍內獨特的優勢,好的產品定位可以使醫生直接理解產品的功效,同時能夠給予銷售人員銷售市場吸引力的激勵。產品定位的表現方式是差異化或者叫做獨特的銷售主張USP。而賣點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所有的產品優勢,只是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突出不同的內容(個人理解,經典的營銷理論里好象沒有這個概念)。賣點是比較出來的,需要對自己的產品、競爭對手以及市場的需求的變化有充分的了解的情況下才能有合適的,具有沖擊性的賣點。
二、產品賣點有包括那些
一般認為,葯品在銷售過程中會突出的優勢有:
1、療效好,比如左氧弗沙星比老的氧弗沙星抗菌作用好,這是由於成分的變化(化學結構的優化)造成成的
2、副作用小,比如新一代的口服抗生素的胃腸道反應比較小
3、起效快,水溶性維生素要比脂溶性的維生素在體內的代謝快
4、作用時間長,比如緩式片比普通片在的作用時間長
以上是由產品的本身特性決定的。公司的市場部主要通過對產品的自身的研究來找到產品的優勢,並通過銷售人員來將這些優勢轉化成市場的優勢。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銷售工作中我們有還有其他可以突出的優勢,而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尋找產品的賣點。
1、獨家產品就是一個賣點,招標有優勢。現在的獨家規格已經不在是突出的優勢了,那些獨家劑型、獨家組方的、獨家工藝改進的、單獨定價的產品成為了新的賣點。在《處方管理辦法》出台後,醫院實行「一品兩規」使好多產品面臨著生死的抉擇,能夠應對政策變化的產品的賣點是新的賣點。
2、這些需在拿到產品後,需要調研部門對產品的基本資料和競爭廠家進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需要外聯部門和生產企業進行溝通,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獨特的質量工藝進行總結,並敦促廠家以文件的形式突出產品的這些優勢。
3、專利產品,如果是發明專利意味著長期的操作,招標時還可以加分。適應症的專利意味著科室的拓展,外觀包裝的專利也是可以的,比如有的包裝解決了易碎的問題,有的包裝解決了仿造的問題等。
4、醫保產品,現在的醫保是所有的代理商第一關心的問題,因為意味著銷量,所以醫保是第一個賣點。(雖然好多產品是醫保,這個賣點還是要突出)
5、來自市場的賣點,產品銷售一段時間後,服務部門要不斷的總結來自市場的信息,把關於產品本身的反饋進行總結,尤其是臨床的反饋,市場部要把經常出現的亮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形成產品新的賣點,到其他的市場進行推廣。這些往往是關於某種疾病的特殊的療效或新的適應症的發現,這樣的賣點具有很好的促銷效果。
7. 如何尋找產品的賣點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賣點提煉的操作過程
A、 我方資源能滿足目標受眾二的相關需求進行羅列,整理出所有與我們資源相關的需求。
B、 按目標受眾對相關需求的排序思維進行排序,調查出在這些類相關需求中那些需求是重要的,哪些需求是緊急的。
C、 結合競爭對手,調查我方資源可滿足目標受眾需求的實際情況,整理出我們滿足競爭目標受眾需求的優勢。
D、 利用需求休克與激活理論的原理,按照有利於我方利益的原則去影響目標受眾的需求排序。
E、 提煉賣點過程實例(商品優勢+優勢識別+需求滿足優勢):
a、 提出我們的商品優勢。
b、 我們商品優勢的識別。
c、 我們的商品優勢能滿足目標受眾的需求內容。
d、 我們的商品優勢與競品相比所體現的優勢。
F、 賣點在傳播過程中的表達思路:
a、 一句核心利益訴求。
b、 三個商品優勢支撐。
c、 五項相關利益所得。
這里的一三五是一個泛指。
6、 提煉賣點,展示賣點,誘惑目標受眾對交易產生興趣,從而進行商談和交易。
買點和賣點齊抓
什麼是買點和賣點?一個人的買點就是"本人非常在意和希望獲得的任何東西",是個人方面,包括個人的認同、東西的價值等。
什麼叫賣點呢?就是大家認可的觀點或東西。通俗地講買點是以私為先的,利益要講透;賣點是光明正大、理直氣壯的,要讓這個人能夠得到公眾的承認和支持。
一個人的買點是從私的,理性的;一個人的賣點是從公的,感性的。在決定購買的過程中,尤其在組織的購買過程中,關鍵人特別在意其他人的相關意見、看法和感受,你一定要知道這一點。
記住:人們是為了自己的原因而購買,不是為了你的理由而購買。你若是想和客戶合作,就要先考慮一下:他的買點,他的私人需求是什麼?如果他的私人需求被你滿足得比較好;那麼,他的"公"的方面,只要感情好,細節就可以商量。精明的生意人都知道,當你在做交易時,首先考慮的不應該是賺取金錢,而是要獲得人心,同流才能交流嘛!
在給到關鍵人買點時,還要給他賣點讓我們回憶一下:自己以往在購買時,哪些是自己滿意就行,哪些是必須參考和估計別人的評價和看法的?最後是如何作決定的?你在較為公開的場合,發表一些觀點和看法時,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你對哪些人具有現實的影響力?你發揮過沒有,什麼情況下你願意發揮?在你周圍有沒有一些很特別的很出格的購買行為方式,你能從買點和賣點的角度進行分析嗎?回答一下以上幾個問題,我們就會明白:從買點和賣點的角度來講,從私的角度和公的角度來講,有些購買行為只要自己滿意就行了,而有些購買行為是必須考慮別人的。
在多個人的購買決定中,尤其是在組織購買過程中,關鍵人特別在意其他相關人的意見、看法和感受。因此,一個特定的購買行為,我們除了要考慮關鍵人的買點外,還要考慮這個關鍵人的賣點是什麼。很多銷售失敗的原因,就在於銷售方對關鍵人的賣點缺乏認識。
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個例子:某公司的銷售員張華,代表公司就汽車零配件銷售事宜,前去拜訪既是同學又是某大型汽車製造廠采購部主任的陳亮。陳亮認真聽完老同學的介紹後,表示會盡可能要幫他。張華很高興,滿懷信心靜候佳音。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仍然音訊全無。他前去了解情況,老同學面有難色地說:"不是我不幫你,與你們資質差不多的好幾家公司都與我們進行了接觸,而且都有來頭,我們實在找不出不用其他幾家的理由。" 張華很不理解:怎麼老同學的面子也不給,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法律日益健全、市場逐漸規范的社會環境中,銷售方要想將銷售進行到底,應遵循市場游戲規則來獲得訂單,僅僅憑借托門子、走關系來銷售的做法,將會遇到越來越大的困難,銷售方必須要重視關鍵人的賣點問題。
抓住了賣點的同時再抓住買點,這樣你的業務也就成功了。然而有很多的客戶的買點是隱藏的,或者說是從他個人的角度出發的,有些甚至是沒法說出來的。我們要想銷售成功,就必須參透他沒法說出來的東西。比如一個公司買汽車,究竟買什麼車好呢?如果是使用者,比如說司機、辦公室主任,或者是某個副總,他一定會說,還是買賓士好。因為賓士是威嚴的象徵,是成功的標志。不過,買賓士還有一個大家都沒說出來的理由,那就是油錢不用自己掏。如果油錢要自己掏,估計誰都不會買"耗油大戶"賓士,而會優先考慮省油的車。所以說,這裡面就存在一個不能說出來的買點--不用自己掏油錢。相反,賣點卻是公眾、大家都一致的意見,即"買賓士可以顯示公司形象",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吧!此時,買點和賣點統一了,生意也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