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耐壓測試
耐壓測試:
是將一個產品暴露在旁旁敗非常惡劣的電氣環境之下,酸度計如果產品能夠在這種惡劣的電氣環境之下還能維持正常狀況,就可以確定在正常的環境之下也一定可以維持很正常的狀況。通常情況下,在產品設計、生產、品保以及維修後,都需要做耐壓測試,來確保產品在各個環節中都符合安規標准。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技術規格,交直流耐壓測試基本上時是將一個高於正常工作的電壓加在產品上測試,這個電壓必須持續一段規定的時間。如果一個零部件在規定的時間內,啟粗其漏電電流量亦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就可以確定這個零部件在正常的條件下運轉,應該是非常安全的。而優良的設運顫計和選擇良好的絕緣材料可以保護使用者免予受到意外觸電。
『貳』 依據醫療類IEC60601-1測試充電器的漏電流,測試高壓應該設為多少
不同電器的試驗電源電壓不同,絕緣等級也不同,沒有特殊要求的話,祥激電器的耐壓不會超過工作電壓的3到5倍,就是說,低壓線路絕緣的測量,只能睜殲使用低電壓。例如:220V的線路,只能使用500V的搖表測量絕緣,如果使用2500V的搖表測悉宴沖量,可能把線路絕緣擊穿造成線路損壞。
『叄』 醫療器械 GB9706.1 內部電源設備的耐壓
以下是我(我是個廠家工程師)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具體不同檢驗所的工程師理解不一樣,以他們的觀點為准(當然如果你對9706比較熟,可以和他們解釋,他們同不同意就不知道了)
你的意思是不是 3.7v鋰電池供電的「內部電源設腔輪備」,而且這個電池是有專門的充電器,而且心電圖機是沒有給電池充電功能的(即心電圖機不會連接外部電網)?
如果是這種情況,請查看gb9706.1中的 "20.2對應用部分的設備要求「 」對所有應用部分的設備,也應實驗電解質強拿派度「 」B-a「中提到「在 應用部分 和 帶電部分 之間」,我理解「帶電部分」就是電池(或電池觸點伍敏信)與應用部分(心電圖肢體夾/吸球)之間載入500V高壓,也就是應該按照你說的方法去測
不知你提問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因為隔離心電部分與電源部分的隔離器件比較大?其實好像用光耦隔離就可以解決,而且器件佔地也不是太大
『肆』 進行耐壓測試的測量標準是什麼
液壓試驗或氣壓試驗的容器,符合下列條件為合格:
1)壓試驗過程中無液體滲漏,氣壓試驗過程中經肥皂液或其他檢漏液檢查無漏氣。
2)可見的變形。
3)過程中無異常的響聲。
4)抗拉強度規定值下限大於或等於540MPa材料製造的容器,表面經無損檢測抽查未發現裂紋。
可以進行工頻耐壓試驗和直流耐壓試驗的機構:蘇州電器科學研究所、國家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
(4)醫療產品在過程中耐壓測試多少擴展閱讀:
液壓試驗方法
1)試驗時容器頂部應設排氣口,充液時應將容器內的空氣排盡。試驗過程中,容器的外表面應保持乾燥。
2)當壓力容器的壁溫與液體溫度大致相同時,方可加壓。
3)試驗時壓力應緩慢上升,達到規定試驗壓力後,保壓時間一般不少於30min,然後將壓力降至規定試驗壓力的80%,並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以對所有焊接接頭和連接部位進行檢查。如有滲漏,修補後重新試驗。
4)檢查期間壓力應保持不變,不得採用連續加壓來維持壓力不變。液壓試驗過程中不得帶壓緊固螺栓或向受壓元件施加外力。
5)對於球形儲罐,液壓試驗方法應符合GB 12337-1998中的8.10.4.4的要求。
『伍』 醫療器械耐壓測試,4000V試驗後,電源線為什麼沒有壞。正常電源線經不起這么高的電壓
想一下靜電就知道了, 冬天脫毛衣,靜電可以到上萬伏,但是人體沒啥感覺,就是因為時間短, 電流小,實際作用到產品上的能量=Rt*I平方, I和t足夠小,所以對人敗消斗體傷害小。
同樣4000V耐壓測試,但橋卜是實際並沒察磨有形成有效迴路,所以I 極小沒有壞。而正常在電源線兩端載入4000v, I =U/R,高,作用到電源線上的能量就異常高,電源線就經不住
『陸』 關於醫療器械耐壓測試標准
GB9706.1-1995中有規定方法(等同採用IEC60601-1),但目前醫療器械製造企業使用的均為耐壓測試儀。
原國家醫葯管理局曾下發《關於下達<〖HT4F〗GB 9706.1-1995標准實施瞎嫌鎮及監督檢查工作計劃>的通知》(國葯器監字〔1997〕 第275號)。通知將GB 9706.1-1995標准分解為110條項目,並規定在產品注冊、許可證及周期檢驗時至少應包括其中的61項型式檢驗項目。鑒於GB9706.1-1995標準是強制性的國家標准,為保證上市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現將醫用電氣設備產品注冊執行GB 9706.1-1995標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生產企業應保證上市醫用電氣設備產品的安全有效,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醫用電氣設備不得上市銷售。
二、從發文之日起,新者殲申請注冊的醫用電氣設備,申請者應提交申請產品符合GB 9706.1-1995標準的全項注冊檢測報告。申請者如能提供申請產品已符合GB 9706.1-1995標準的自檢全項報告或檢測機構的全項檢測報告,產品注冊檢驗時可只進行國葯器監字〔1997〕275號文中規定的61項。
三、已受理但還沒有取得注冊證的醫用電氣設備(含重新注冊的產品),申請者如不能提供申請產品已符合GB 9706.1-1995標準的自檢全項報告或檢測機構的全項檢測報告,申請者需對GB 9706.1-1995標准中沒有檢測的項目進行補充注冊檢驗;如申請者能提供產品已符合GB 9706.1-1995標準的自檢全項報告或檢測機構的全項檢測報告,可不再補充注冊檢驗。上述情況均需對沒有全面執行GB 9706.1-1995標準的注冊產品標准進行修訂。
四、已取得產品注冊證的醫用電氣設備,申請者應在2007年12月31日前向注冊主管部門補充產品符合GB 9706.1-1995標準的自檢全項報告或檢測機構的全項檢測報告。
五、此通知發布實施後,對磨粗於來不及重新注冊的醫用電氣設備,各級醫療器械注冊主管部門可將其注冊證最長延長至2007年12月31日。
六、申請者提供的產品符合GB 9706.1-1995標準的全項自檢報告,企業的檢驗能力需經注冊主管部門核實。
『柒』 高壓耐壓直流和交流的標準是多少
耐壓測試( Withstanding Voltage Test )又稱作高壓測試( Hipot Test )或介電強度測試( Dielectric Test ),可能是大家熟悉和在產品流程安全測試中用的最多的。
耐壓測試是一種無破壞性的測試,它用來檢測經常發生的瞬態高壓下產品的絕緣能力是否合格。它在一定時間內施加高壓到被測試設備以確保設備的絕緣性能足夠強。
測試電壓,大部分的安全標准允許在耐壓測試中使用交流或直流電壓。若使用交流測試電壓,當達到電壓峰值時,無論是正極性還是負極性峰值時,待測絕緣體都承受最大壓力。因此,如果決定選擇使用直流電壓測試,就必須確保直流測試電壓是交流測試電壓的 倍,這樣直流電壓才可以與交流電壓峰值等值。例如: 1500V 交流電壓,對於直流電壓若要產生相同數量的電應力必須為 1500 × 1.414 即 2121V 直流電壓。
使用直流測試電壓的其中一個好處在於在直流模式下,流過耐壓測試儀報警電流測量裝置的是真正的流過樣品的電流。採用直流測試的另一個好處在於可以逐漸的施加電壓。在電壓增加時通過監視流過樣品的電流,操作者可以在擊穿發生前察覺到。需要注意的是當使用直流耐壓測試儀時,由於電路中的電容充電,必須在測試完成後對樣品進行放電。事實上,無論是測試電壓是多少、其產品特點如何,在操作產品前對其放電都是有好處的。
直流耐壓測試的不足在於它只能在一個方向施加測試電壓,不能像交流測試那樣可以在兩個極性上施加電應力,而多數電子產品正是在交流電源下進行工作的。另外,由於直流測試電壓較難產生,因此直流測試比交流測試成本要高。
交流耐壓測試的優點在於 , 它可以檢測所有的電壓極性,這更接近與實際的實用情況。另外,由於交流電壓不會對電容充電,因此大多數情況下,無需逐漸升壓,直接輸出相應的電壓就可以得到穩定的電流值。並且,交流測試完成後,無需進行樣品放電。
交流耐壓測試的不足在於,如果測試中的線路中有大的 Y 電容,在某些情況下,交流測試將會誤判。大部分安全標准允許使用者在測試前不連接 Y 電容,或者改為使用直流測試。直流耐壓測試在加高電壓於 Y 電容時,不會誤判,因為此時電容不會允許任何電流通過。
交流耐壓試驗是鑒定電力設備絕緣強度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
電力設備在運行中,絕緣長期受到電場、溫度、和機械振動的作用會逐漸發生劣化其中包括整體劣化,形成缺陷。例如由於局部地方電場比較集中或者局部絕緣比較脆弱就存在局部的缺陷。各種預防性試驗方法,各有其長,均能分別發現一些缺陷,反映出絕緣的狀況,但其他試驗方法的試驗電壓往往都低於電力設備的工作電壓,作為安全運行的保證還不夠有力。直流耐壓試驗雖然試驗電壓比較高,能發現一些絕緣的弱點,但是由於電力設備的絕緣大多數都是組合電介質,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其電壓是按電阻分布的,所以交流電力設備在交流電場下的弱點使用直流作試驗就不一定能夠發現。交流耐壓試驗符合電力設備在運行中所承受的電氣狀況,同時交流耐壓試驗一般比運行電壓高,因此通過試驗後,設備有較大的安全裕度,所以這種試驗已經成為保證安全運行的一個重要手段。
但是由於交流耐壓試驗所採用的試驗電壓比運行電壓高得多,過高的電壓會使絕緣介質損失增大、發熱、放電,會加速絕緣缺陷的發現,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交流耐壓試驗是一種破壞性試驗。
在進行交流耐壓試驗前,必須先進行各項非破壞性試驗,如測量絕緣電阻、吸收比、介質損耗因數tgδ、直流泄漏電流等,對各項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以決定該設備是否受潮或含有缺陷。若發現己存在問題,需預先進行處理,待缺陷消除後,方可進行交流耐壓試驗,以免在交流耐壓試驗過程中,發生絕緣擊穿,擴大絕緣缺陷,延長檢修時間,增加檢修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