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茶葉是哪個國家的產品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茶葉是哪個國家的產品

發布時間: 2023-04-20 07:06:56

Ⅰ 世界三大茶葉產地

世界三大茶葉產地:亞洲,非洲,南美洲。

一:在亞洲,茶葉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斯里蘭卡等國家,上述的四個國家茶葉產量占亞洲茶迅戚數葉總產量的81%。

(1)茶葉是哪個國家的產品擴展閱讀:

一:亞洲茶區又可以分為東亞茶區、南亞茶區、東南亞茶區和西亞茶區。東亞茶區主要包括日本,茶葉產量為世界第四。日本茶區主要分布在九州、四國和本州東南部。南亞茶區主要包括印度、斯里蘭卡以及孟加拉國,其中印度茶產量居世界第一。

二:印度茶區包括北部的阿薩姆茶區、西孟加拉茶區以及南部的馬德拉斯和喀拉拉茶區。斯里蘭卡是一個熱帶島國,茶園多集中在中部山區,茶葉產量居世界第三,其主要茶區包括康提、納佛拉、愛里、巴杜拉和拉脫那浦拉。

三:南美茶區包括阿根廷、巴西、秘魯、哥倫比仔團亞等國家,其中阿根廷的產量最多,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密西奧尼斯山區。

Ⅱ 國際四大茶葉出口國是哪四個

國際四大茶葉出口國是印度、中國、肯亞、斯里蘭卡。

全球茶葉最大的出口國為肯亞,2017年出口量約為47.4萬噸,位居第一;中國出口量約為36.4萬噸,位居第二;斯里蘭卡為27.1萬噸,位居第三;印度為24.5萬噸,位居第四。

1、肯亞是2019年世界最禪冊大的茶葉出口國,國內生產的茶葉80%是用於出口的,茶葉也是肯亞主要農產品之一。肯亞茶葉種植區的熱帶氣候和豐富的火山土壤賦予了茶葉鮮明的色彩和芳香的氣味。

2、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2018年慶姿產量為26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43.2%。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譽襲絕茶葉出口國,2018出口量為36.07萬噸。同時,中國也是最大的茶葉消費國,佔世界消費量的近40%。

3、斯里蘭卡於1839年首次引進茶葉,當時在佩拉迪尼亞的皇家植物園種植了一批茶葉種子。自那以後,茶葉產業迅猛發展。盡管斯里蘭卡是個小國,但它卻是世界第五大茶葉生產國,第三大出口國,2018年產量達到28.24萬噸。

4、對印度來說,茶葉是不可或缺的。據糧農組織政府間茶葉小組估計,這種重要的飲料背後的茶產業是印度第二大僱傭行業,為超過350萬人提供工作崗位。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茶葉生產國和第二大消費國,佔全球茶葉消費量的近20%。

Ⅲ 哪個國家盛產茶葉

從世界上看,現在能夠出產茶葉的國家一共有五十多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最北的地區是北緯的是49°,位於前蘇聯,我國相同緯度地區已經不出產茶葉了(大致相當於我國東北的北部,北京大致是北緯40°);最難的地區是南緯33°,在南非。

世界上有茶園的國家雖然不少,但是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肯亞、土耳其等幾國的茶園面積之和就佔了世界茶園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世界上每年的茶葉產量大約有300萬噸,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產於亞洲。也就是說世界茶葉生產的集中度是比較大的,也許這樣才有「規模效益」。

世界的茶葉的產量中,品種最多的是紅茶,占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紅茶不是我國出產的強項,吾國國民對紅茶的喜愛不及綠茶。

我國是出產綠茶最多的國家,所產綠茶佔世界綠茶總產量的近百分之六十。

茶葉總產量最大國家是印度。他們佔有茶葉生產的天時地利。但是這件事情是可以人為的,我們需要努力。

在我國的許多的省份都出產茶葉,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基本分布在東經94--122度、北緯18--37度的廣闊范圍內,有浙、蘇、閩、湘、鄂、皖、川、渝、貴、滇、藏、粵、桂、贛、瓊、台、陝、豫、魯、甘等省區的上千個縣市。茶樹最高種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僅距海平面幾十米。在不同地區,生長著不同類型和不同品種的茶樹,從而決定著茶葉的品質及其適制性和適應性,形成了一定的、頗為豐富的茶類結構。

我國的茶園面積總數很大,但是單位面積的茶葉產量不大,還不到世界平均單產的一半,應該說生產上的潛力是很大的。但是我國目前60多萬噸的茶葉年產量中,名優茶的產量較小,只佔到總產量的百分之十一。同時我國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也不大,大約只有300克左右,如果茶葉增產,國內對一般茶的消化能力增加幅度很有限,當然潛力是很大的。對於具體的茶葉企業來說,雖然300克(六兩)的人均數不大,但是市場的總規模很可觀,關鍵看企業的產品和市場的運作能力。

我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系全國性劃分,用以宏觀指導;二級茶區,系由各產茶省(區)劃分,進行省區內生產指導;三級茶區,系由各地縣劃分,具體指揮茶葉生產。

國家一級茶區分為4個,即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Ⅳ 茶起源於哪個國家

問題一:茶來自哪個國家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和發源地。雲南弗7株茶樹被認為是全世界茶的始祖。
日本是在南宋時從福建引種了青茶和綠茶。
清朝時英國東印度公司派人至福建武夷山偷取了茶種並私雇了一百多名茶農和茶工到印度,在印度大吉嶺首先試種成功,後來又在阿薩姆邦和西孟加拉邦及錫蘭(斯里蘭卡)種植成功了。

問題二:茶有起源於哪~~來歷是怎樣的? 中國茶的來歷~起源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真正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Tu)」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說、起源於六朝說等。
神農說 ~神農有個水晶肚
根據陸羽茶經的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葯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猜源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凈凈 ,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轉自:雨後池塘(YuHou)
六朝說~ 達摩眼皮變茶樹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提倡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傳說菩提達摩自印度東使中國,誓言以九年時間停止睡眠進行禪定,前三年達摩如願成功,但後來漸不支終於熟睡,達摩醒來後羞憤交加,遂割下眼皮,擲於地上。不久後擲眼皮處生出小樹,枝葉扶疏,生意盎然。此後五年,達摩相當清醒,然還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達摩採食了身旁的樹葉,食後立刻腦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禪定的誓言,達摩採食的樹葉即為後代的茶,此乃飲茶起於六朝達摩的說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並說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飲茶歷史悠久。正史上一般認定為四千多年前的神農時期,是我們的祖先發現了茶及其葯用價值,當時的茶備橡為野生植物,僅限於嚼葉解毒之葯用。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到了三千多年的周代,茶由野生發展到人工栽培,人們也養成了煮煎飲茶的習俗。唐代以後,茶葉大師陸羽在公元780年撰寫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三卷,系統地總結了種茶、制茶、飲茶的豐富經驗。茶興於唐而盛於宋,直至今日,中國的飲茶之風久興不衰,烹茶與飲茶方法日益完善。烹茶方法由煮水煎茶發展到沸水沖泡,然後細品穗滾態咀輟。清正襲人的茶香,甘冽生津的茶味以及清澈誘人的茶湯,令人盡情領略茶的天然品性。我國人多地廣,受歷史文化、民族習慣、地理環境等條件的影響,飲茶風俗各有不同,大致可歸納以下幾種類型:
(一) 清飲雅賞 這類飲茶風俗在漢族地區最常見,如我國南方人喜歡喝綠茶,北方人愛好喝花茶,福建、廣東一帶飲的烏龍茶,西南一帶喝普洱茶等。其方法是直接用開水沖沏茶葉,無需在茶湯中添加任何佐料,強調香真味實,順應自然,體味茶的本色。
(二)名茶名點 流行於我國華南一帶早茶的習慣,就是這類飲茶風俗的典型代表。早晨上茶樓的生活習慣和社會風俗在廣東由來已久,清晨人們在上班之前,在茶樓里泡上一壺弧葉,挑上兩種甜美可口的點心,徐徐品飲,慢慢咀嚼。這種喝早茶風俗,已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中流行,成為我國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茶食相融 這類飲茶風俗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最常見。基本方法是在茶葉煮泡過程中,加入各種佐料,以形成特殊風味。如藏族的酥油茶,蒙族的......>>

問題三:世界公認茶的起源是哪裡 發源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說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蒙頂山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從現存世界上關於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四川蒙頂山是茶樹種植和茶葉製造的起源地。
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葯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凈凈,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今川北及漢中一帶)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華陽國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記載茶的典籍,因此歷史意義更大,也更為可靠。
秦漢說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G芋。膾魚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進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
即「」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已有飲茶習俗。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

問題四:茶道起源於哪國? 在中國品茶首先出現於佛教的寺院內 而品茶的普及可追溯到後漢時期 公元一世紀 中國發釘了蒸制茶葉的方法 729年 日本派往唐朝的譴唐僧將綠茶的茶種帶回日本. 所以說 日本的茶道來源於中國 可是如今 中國人想要一睹中國茶道的芳彩 卻需要去日本 這可真是中國的悲哀!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有關茶道的知識 請瀏覽這個網plsd/html/37/18440/0

問題五:茶葉起源於哪裡? 茶葉的傳說:傳說在公元前2737年,神農上山采葯,那天我們的醫葯祖先邊采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嘗了近72種中草葯。草葯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乾舌燥,渾身非常的不舒服,於是便坐在樹下休息,正在這時,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憑著往常的習慣,他又撿起樹葉放入口中嘗試,可是令他驚奇的是,過了一會兒神農開始覺得身體舒暢起來,口也不渴了,渾身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而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據記載,茶葉在中國最早是作為葯物使用的。在我國,傳說茶是「發乎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茶最初是作為葯用,後來發展成為飲料。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述了以上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 茶--中草葯和蔬菜 茶葉的發現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地區。早在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我國就有關於在西南地區發現野生大茶樹的記載。1961年在雲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發現一棵高32.12米,樹圍2.9米的野生大茶樹,這棵樹單株存在,樹齡約1700年。 起初人們將大的茶葉放在水中煮,茶湯用作葯用,嫩葉則作為蔬菜食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茶慢慢得成為一種珍貴的食品,只為皇家御用。

問題六:哪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遠古時期,老百姓就已發現和利用茶樹,如神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國巴蜀就有以茶葉為貢品的記載.

漢宣帝年間 (公元前57年-54年) 蜀人王褒所著 > ,內有武陽實茶及烹茶器具之句,武陽即今四川省彭山縣,說明在秦漢時期,四川產茶已初具規模,制茶方面也有改進,茶葉具有色.香.味的特色,並被用於多種用途,如葯用,喪用,祭祀用,食用,或為上層社會的奢侈品;像武陽那樣的茶葉集散市已經形成了.

春秋戰國後期及西漢初年,我國歷史上曾發生幾次大規模戰爭,人口大遷徙,特別在秦統一四川後,促進了四川和其它各地的貨物交換和經濟交流,四川的茶樹栽培,製作技術及飲用習俗,開始向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西.河南等地傳播,西. 河南成為我國最古老的北方茶區之一.其後沿長江逐漸向長江中.下游推移,再次傳播到南方各省.據史料載,漢王至江蘇宜興茗嶺課童藝茶漢羨實茶,漢朝名士葛玄在浙江天山設植茶之圃,說明漢代四川的茶樹已傳播到江蘇.浙江一帶了.江南初次飲茶的紀錄始於三國,在>中,曾敘述孫皓以茶代酒 客的故事.

兩晉.南北朝(265-587年),茶產漸多,鄭羽飲茶的記載也多見於史冊.及至晉後,茶葉的商品化已到了相當程度,茶葉產量也有增加,部再視為珍貴的奢侈品了.茶葉成為商品以後,為求得高價出售,乃從事精工採制,以提高質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為貢品 ,再南朝宋山謙之所著的>中,載有:浙江烏程縣(即今吳興縣)西二十里,有溫山,所產之茶,轉作進貢支用.漢代,佛教自西域傳入我國,到了南北朝時更為盛行.佛教提倡座禪,飲茶可以鎮定精神,夜裡飲茶可以驅睡,茶葉又和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茶之聲譽,逐馳名於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庄園都開始種植茶樹.我國許多名茶,相當一部份是佛教和道教勝地最初種植的,如四川蒙頂.廬山雲霧.黃山毛峰.以及天台華頂.雁盪毛峰.天日雲霧.天目雲霧.天目青頂.徑山茶.龍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產,從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徒們對茶的栽種,採制.傳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南北朝以後,所謂士大夫支流,逃避現實,終日清淡,品茶賦詩,茶葉消費更大,茶在江南成為一種比屋皆飲和坐席竟下飲的普通飲料,這說明在江南客來早已成為一種禮節.

唐朝一統天下,修文息武,重視農作,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由於國內太平,社會安定,隨著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也迅速興盛起來了,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峰,飲茶的人遍及全國,有的地方,戶戶飲茶已成習俗.茶葉產地分布長江.珠江流域和西.河南等十四個區的許多州郡,當時以武夷山茶採制而成的蒸青團茶,極負盛名.中唐以後,全國有七十多州產茶,轄三百四十多縣,分布在現今的十四個省.市.自治區.兩宋的茶葉生產,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全國茶葉產區又有所擴大,各地精製的名茶繁多,茶葉產量也有增加.

元朝,茶葉生產有了更大的發展,至元朝中期,老百姓做茶技術不斷提高,講究制茶......>>

問題七:茶最早起源是哪裡? 1、概述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系。
①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瘛⑸緇嶙饔謾?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志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干百年來,歷代茶人對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探索,直至《茶經》誕生後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④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來,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後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於事物之中。張源首先在其《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他認為茶中有「內蘊之神」即「元神」,發抒於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為表裡,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觀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淳樸自然,質朴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張源的茶道追求茶湯之美、茶味之真,力求進入目視茶色、口嘗茶味、鼻聞茶香、耳聽茶濤、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張大復則此基礎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訴我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於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一種天、地、人融通一體的境界。這可以說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

問題八:茶葉起源於哪國?是中國的特產嗎? 廠初,世界上僅有中國和印度有茶樹生長。我國目前遺存的野生大茶樹,在樹齡長、樹干粗、數量多、分布廣方面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肩的,印度茶樹也是也是從中國引進的,中國是真正的茶的故鄉。

問題九:喝茶的習俗起源於那個國家? 茶源於我國,但飲茶始於何時?據《茶經》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從神農時代開始發現茶可以作為飲料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關於神農氏嘗百草,古代有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神農嘗百草,日語七十二毒,德茶解之」,是說神農氏在采草葯時,為了驗證草木的葯理功效,必采而嚼之,親自嘗一嘗,有時一天會碰到好幾種有毒草木,使他口乾舌麻,甚至五內若焚,他意識到這些都是中毒的徵兆。有一天,正當他口乾舌麻躺在大樹下休息之際,一陣風吹過,樹上飄落幾片葉子,神農氏信手取來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其味苦澀,但覺麻木消失,舌底生津,並感到氣味清香,醒腦替身,於是采葉而歸,定其名為「茶」,與此同時,他和人們也發現了茶的解毒作用。
另一種傳說是神農時代沒有醫生,病人只得自行找些草葯煎服。神農氏給人治病,不僅親自採挖葯材,有時也幫忙熬煎。有一次,當他在大樹下生火煮水時,有幾片茶樹葉子落入鍋中。他正要放草葯,卻見水色微黃,便取水飲之。 他覺得此水味苦帶澀,喝後回味香醇甘甜,並能解渴生津,振奮精神因而撈葉研究,從而肯定了茶的葯用價值。
當時人們處於原始生活狀態,吃的是野果、蟲魚、禽獸等,往往是生吞活剝,因此常常鬧病。原始人類一旦有病,最初只好這樣嘗一點,那樣嘗一點,吃了有毒的、或毒性大的東西就死去;吃了不相乾的葯就無效;有時吃了恰恰是對症的,病就好了,於是人們就知道了這是治某種病痛的「葯」。由此可見,數千年前,人們用吃茶解毒,是符合當時社會實際的,即使今人看來,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所以,我國民間百姓推崇神農氏為發現和 利用茶樹的鼻祖,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Ⅳ 茶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的發亂差現和利用在中國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了。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嘩哪皮中的一顆明珠。
然而,中國飲茶,源於何時至今難下定論。只是學界普遍緩哪認為中國飲茶始於漢代,盛於唐朝。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Ⅵ 茶葉起源於哪國是中國的特產嗎

你好!茶葉起源於中國,中國的茶葉發源於雲南。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

Ⅶ 世界三大產茶國是哪三大

工具/材料

茶具,茶葉,茶盤

  • 01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產茶大國,據說兩晉北朝茶麵貌就開始出現,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彌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

  • 02

    世界第二大茶葉生產國印度,在印度奶茶居多。印地語叫Chai,按耐塌中國的茶分類,當屬發酵型的紅茶。

  • 03

    世界第三大產茶國肯亞,茶葉是肯亞的第一大出口商品,每年為肯亞帶來約6億美元的出口歷畝賀收入。

  • 04

    茶葉又分很多類別,每一類的色香味均有不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肢派不同的茶葉。

特別提示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飲茶的,根據自身體質飲用哦

Ⅷ 哪個國家盛產茶葉

1、印度:早並陪是世界上產茶最多的國、南亞最大的國家、熱量雨量豐富的國家,適宜於茶樹生長,印度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茶葉種植面積為40多萬平方千米,年產茶葉70多萬噸,其中百分之70左右供內銷,百分之30左右供出口。

2、斯里蘭卡:是亞洲南部印度洋上的一個熱帶島國,茶園面積20多萬平方蔽慶千米,產茶20多萬噸,茶業是斯里陸蠢蘭卡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茶園分布於山區,根據海拔不同有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之分,高地茶品質最好,低地茶品質較差。

3、中國:是出產綠茶最多的國家,所產綠茶佔世界綠茶總產量的近百分之六十,中國的許多省份出產茶葉,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基本分布在東經94至122度、北緯18至37度的廣闊范圍內,有浙、蘇、閩、湘、鄂、皖、川等省區的上千個縣市。

Ⅸ 茶起源於哪個國家

茶起源於中國。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可以找到證據顯示,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茶葉最早是被作為鬧擾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葯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慶局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餘姚譽彎讓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