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互聯網產品代言哪個強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互聯網產品代言哪個強

發布時間: 2023-04-11 03:18:52

A. 王一博代言王飽飽,他的帶貨能力有多強

9月8日上午王飽飽品牌官宣了王一博成為新任的代言人,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其實自從王一博火了以後王一博就收獲到了很多的代言,無論是香飄飄牛乳茶還是上好佳等等這一系列的代言都體現了王一博的帶貨能力。其實這些品牌之所以會找明星代言,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明星的知名度將自己的品牌推廣,然後再小小的割一波韭菜。

理智追星

但是粉絲們在追星的過程當中也應該把握好度,千萬不要為了支持偶像的發展就去購買自己沒有辦法承受的東西。如果說偶像的代言正是自己所需要的話那麼自己確實可以選擇購買,但是如果自己並不需要只是想要支持偶像發展的話那麼也應該盡力而為。千萬不要因為一時頭腦沖動就做出了大量購買代言的舉動,最終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這是非常漏悔早不理智的行為。

B. 互聯網保險哪家強看這個就知道了

當今世界,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互聯網現在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險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走入越來越多尋常百姓家中。當互聯網遇到保險會發生呢,如今,已經有很多傳統保險公司和創業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帶來一些四大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科普知識, 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能夠帶來一些參考。

1、眾安保險

2013年眾安保險由騰訊、螞蟻金服、平安聯合發起成立,作為國內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不設分支機構,銷售和理賠均在線上進行。

眾安保險定位是"服務互聯網",客戶主要面向電商賣家、互聯網運營商、互聯網消費者等互聯網端的企業和用戶。

2、泰康在線

作為行業內首家由國內大型保險企業發起成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康人壽的全資子公司泰康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正式在武漢掛牌成立。

泰康在線在全國性養老社區、醫療資源、醫院等大健康產業鏈上均有戰略布局,並與阿里、騰訊、攜程等互聯網公司保持合作。

3、安心保險

安心保險於2015年6月獲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籌備,由北京洪海明珠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璽萌置業有限公司等7家股東發培唯起設立,主要包括三項業務,一是場景化、碎片化的保險產品;第二是短期健康散圓險和醫療保險;三是 車險 以及中小微企業財產險。

4、易安財險

易安保險是保監會於2015年6月批准籌建的互聯網保險公司,並於2016年2月6日沖中塌正式獲得保監會開業批復。

現在易安保險主要包括企業/家庭財產保險、貨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短期健康/意外傷害保險等。

5、度小滿保險等新興互聯網保險

除了傳統金融公司,新興的互聯網保險也受到很多人關注,實力較強等比如 支付寶 、微信、度小滿金融的保險。

度小滿保險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保險業務。度小滿金融是原網路旗下金融平台,依託於網路AI優勢和大數據能力,度小滿保險展示出了強大的產品定製基因。

作為是全國首批互聯網創新型保險平台,度小滿保險攜手多家國內知名保險機構,為用戶提供更合適、性價比更高的保險產品。平台產品涵蓋: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等,類別還是非常全面的。

綜上就是成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四大互聯網保險公司,對互聯網保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自身情況考慮合適自己的產品。

C. 你記憶中哪種產品因為選對代言人而大火的

我記憶當中因為代言人而大火的產品,必須是成龍大哥代言的霸王中葯洗發液。尤其是那個「Duang~~很柔,很黑......」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在網路詞條搜索「Duang」這個關鍵詞,你會深刻體會到這完美的效果,就像當時我們通過電視機看到他說廣告詞時候的心靈觸動一樣。由此也派生了一個新生的字「成龍Duang~」,並且被大傢伙兒釋義為特效音。當然不僅僅如此,連表情包也因為成龍大哥自產特效音變成了搶手貨。

這就不得不說的是,一個好的廣告要有好的傳播性,但一個好的演員一個出彩兒的表現,能夠造就的遠不止是長久的廣告效益,還有前所未有經久不衰的經典。在這霸王中葯洗發液這件事兒中,從始至終都是拖了很「Duang~」的成龍大哥的福氣。當然作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也很感謝成龍大哥和洗發水的品牌商為我們帶來了這么多好玩兒的表情包和歡樂。

D. 互聯網三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誰最強

網路
如果中國有一個企業能與騰訊在中國互聯網之王的位置上一較長短的話,那一定是網路。網路的受眾甚至比騰訊更廣更深,只要是華人網民幾乎都會用到網路,而且使用頻率極高。網路作為中國搜索引擎的絕對領先者,對客戶有較強的粘度,依靠搜索這一平台,網路可以象騰訊一樣向互聯網任一領域擴張,可以不臘伍斷挖掘出新的盈利模式,google就是最好的榜樣。
但相對而言,騰訊對客戶的粘著力比網路更強,也更穩定。騰訊客戶轉換即時通訊商則原來建立起來的通訊網路將全部作廢,因此轉換障礙遠高於網路。同時由於騰訊的活躍客戶大部分為年輕人,對新功能接受程度與興趣較高,使用頻率也較高,這種客戶結構使騰訊在拓展新的互聯增值業務過程中比網路更容易,網路的優勢則在於商用領域。
網路強大的品牌效應使新進入者難以入侵,網路最大的競爭對手也許就是google了。由於漢字的復雜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外來者的google在本土化上也會遇到一定的障礙,因此中短期難以撼動網路的地位,其他領域的互聯網大佬紛紛鎩羽而歸也可看出跨國巨頭們的文化障礙。網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仍然是中國互聯網的佼佼者。
下面是兩年前我對騰訊與阿里巴巴的分析:
騰訊控股
作為國內即時通訊的壟斷巨頭騰訊控股,占據了即時通訊領域的絕對壟斷地位。用戶包括國內、台灣、香港、澳門及海外華人,其活躍賬戶高達2.6億(國內網民數只有1.62億人),市場佔有率高達79.1%,第二位的MSN只有13.4%,。而且騰訊的佔有率仍在不斷地提高,跨國巨頭MSN的市場份額卻呈現出萎縮的趨勢。可見騰訊的壟斷地位多麼地強大,用「中國即時通訊的微軟」來形容騰訊並不為過。
網路虛擬世界中即時通訊類似於現實中的電話,使飢局純用頻率高,普及范圍廣。使用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捆綁性,就象更改電話號碼一樣,更改QQ號會引起很多的麻煩。同時與移動通訊和電話不同,騰訊公司與其他競爭對手並未實現互聯互通,因此如果選擇了其他的供應商,就意味者與所有騰訊用戶聯系不上。試想一下如果聯通用戶不能給中移動用戶打電話,會有什麼後果。所以騰訊已經設立了一個很高的轉換障礙,使新進入者難以把騰訊用戶搶奪過來。對競爭對手而言,騰訊的規模也是一種壁壘,由於騰訊擁有絕大部分的即時通訊使用者,新用戶選擇服務商時會考慮方便性和可用性,自然優先選擇騰訊,這樣就形成爛咐馬太效應,騰訊變得越來越強大,其壟斷地位越來越穩固。跨國巨頭MSN和雅虎通絲毫不能威脅騰訊,國內其他潛在競爭者更難以撼動其壟斷地位。
騰訊壟斷的是即時通訊用戶,即時通訊並不能產生很高的收入,要獲取更高的利潤,就必須依託QQ平台,不斷拓展新業務,把壟斷資源轉化為收入和利潤。騰訊在穩固壟斷地位後,開始向眾多的其他業務四處出擊,包括互聯網增值業務、移動通訊增值服務、廣告等領域。憑借龐大的壟斷資源優勢,騰訊在進軍網游、簡訊、拍賣等新業務中所向披靡,捷報頻傳。短短的幾年騰訊已經從一個單純的即時通訊服務商發展成為集休閑游戲、資訊門戶、搜索等為一體的網路巨頭。
騰訊近年來的財務數據如下:
報告期 2003年12月 2004年12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
營業額 734,957 1,143,533 1,426,395 2,800,441
稅前盈利 338,209 463,653 437,055 1,116,771
凈利潤 322,196 441,119 485,362 1,063,800
ROE(%) 19.3 17.39 32.01
經營利潤率(%) 40.21 33.96 41.54
毛利率高達70%以上,凈利潤率高達30%以上(與茅台相當),凈利潤呈現出穩步攀升的態勢,2006年更是大幅上升100%以上,凈資產收益率維持在17%以上,2006年高達32.01%,財務狀況良好。
雖然騰訊擁有強勢的壟斷地位,但是作為互聯網行業仍然具有比傳統行業壟斷性企業更高的風險,行業易變性更高。
1.由於騰訊的主要利潤來源並非具有壟斷性的即時通訊業務,QQ平台只提供了豐富的客戶資源,並不直接帶來巨大的利潤。真正的盈利部分是網游、簡訊、廣告等競爭激烈的領域。騰訊在這些領域雖然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占據一定的優勢,但還沒有達到壟斷地位,這些領域的競爭歷來是白熱化的。騰訊能否在這些領域持續取得領先優勢存在不確定性。
2.騰訊在即時通訊領域穩固的壟斷地位是由於騰訊拒絕互聯互通而形成的,若政府根據反壟斷法強制互聯互通,騰訊的壟斷地位將受到挑戰。現階段其主要競爭對手MSN與雅虎通已經進行互聯互通,而且騰訊也曾經被競爭對手以壟斷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告上法庭。騰訊在各領域取得的成績是強制捆綁相關軟體獲得的,若被裁定壟斷及不正當競爭,取消捆綁對騰訊發展將帶來巨大影響。
3.對競爭對手的過度擠壓已經使騰訊成為「公敵」,形象在行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4.垃圾信息和賬戶被盜現象嚴重。
5.未來出現替代QQ的新的商業模式。
6.收入增長率波動性較大。
瑕不掩瑜,騰訊對用戶的壟斷和粘著度使它區別於其它任何一家互聯網企業。隨著中國網民數量的高速增長,新生代網民QQ應用率的提高,騰訊的客戶資源也將高速成長。同時互聯網應用越來越廣泛,必然產生越來越多的增值業務,騰訊未來仍然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B2B企業,也是中國B2B行業的寡頭壟斷者,按照營業收入計算占據了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第二位的環球資源只有20%。按照注冊用戶計算,阿里巴巴更是無人能敵,高達兩千多萬,而第二位的慧聰資訊只有300萬,相對應慧聰的營業收入不到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環球資源則只有65萬的注冊用戶,其目標為高端客戶。其它的中小網站和中國化工網、中國服裝網、全球五金網等行業垂直網站更難望其頸項,壟斷地位超然。
阿里巴巴能成長為全球B2B王者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製造中心和采購中心,這里擁有世界數量最龐大的產品供應者,蜂擁而至的世界各國采購者。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B2B網站為它們提供了高效而低成本的營銷渠道。馬雲前瞻性地發現了這一商機,並緊緊地把握住了這一機遇。馬太效應將使阿里巴巴的會員數量增長得更快並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互聯網的第一法則將使阿里巴巴活得更滋味。
B 2 B網站的主要客戶是中小企業,習慣於享受互聯網的免費大餐,現在大部分的注冊者都不願意購買付費服務,包括慧聰資訊在內的國內大部分B 2 B網站處於燒錢、虧損的狀態。B 2 B收入模式以會員費和廣告費為主,由於免費客戶也可以發布、搜索信息和使用一些基本的服務功能,出於成本考慮大部分中小企業選擇免費服務,付費會員比率一般只有10%左右。行業盈利的艱難、阿里巴巴遙遙領先的優勢和良好的財務狀況,將使其它B2B網站難以撼動阿里巴巴的領先地位。
中國的中小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現階段使用第三方B2B電子商務平台佔比不到三成,而這一比率呈現出快速提高的趨勢,也就是說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小企業選擇這一服務。同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收費服務將越來越為用戶所接受,更多高價值的B2B增值產品的出現也將使客戶更心甘情願地購買付費服務,阿里巴巴近年注冊和付費會員的高速成長說明了這一點。會員收費為阿里巴巴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馬雲常常高調出現在各類媒體,是阿里巴巴的代言人,其雄辯的口才和頻頻的曝光成為阿里巴巴最好的營銷廣告。阿里巴巴的國際化戰略是其優勢之一,兩大外資股東雅虎和軟銀對國際化戰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為國外客戶更習慣於使用國際化程度較高高的阿里巴巴,而很少使用中文進行搜索。近期阿里巴巴的國貿易內和海外擴張已經開始,上市後將加快擴張速度。阿里巴巴中短期高速成長無庸置疑,遠期也擁有著廣闊的市場成長空間。
阿里巴巴的主要數據:

營業收入(億) 盈利(億) 注冊用戶(萬) 收費會員(萬)
2004 3.59 600 7.7
2005 7.38 0.7 1100 14.1
2006 13.63 2.19 1980 21.9
2007上半年 9.57 6.22(預測) 2460 25.5
阿里巴巴並非高枕無憂,相反遠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相對於阿里巴巴的企業用戶,騰訊絕大部分用戶為個人消費者,其消費品牌特性更明顯,阿里巴巴用戶的網站品牌忠誠度要低於騰訊。阿里巴巴的龐大規模已經在B2B細分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壁壘,但對客戶沒有獨占性

E. 網路推廣哪家好

一、網路品牌推廣常見的四個誤區:

1、認為品牌推廣是資金雄厚時才做的事。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一個企業無論何時都處於直面消費者的狀態下,用戶足不出戶都可以通過第三方或他人評論看到關於你企業的動態評價;同時由於行業競爭的高度飽和,大家都拚命的去在用戶面前曝光,以求更快佔領用戶心智。假如抱著等到「有錢」了再去做品牌推廣這種想法,你的企業早已湮滅在當今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2、企業對自身的品牌價值認識不清。網路推廣是把你的產品或服務的亮點,通過專業人士操作去放大給消費者,假如你自己都沒搞清楚自己的亮點是頌亮什麼,那就是越俎代庖主隨客便了。目標不明晰,推廣的結果與實際需求不符,這種推廣只能叫「無腦燒錢」。做品牌推廣,需要專業人士來深挖產品特色,而不是王婆賣瓜式的「自嗨」。

3、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推廣方式。推廣方式只是一個輔助臘搭手段、只是表象,深層出發點是企業自身的產品調性和當前的戰略側重。因此使用什麼推廣方式,是需要量體裁衣的,照搬照抄不僅達不到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且一味照搬,會讓消費者產生厭惡的排斥心理。小馬識途營銷機構自2009年從事網路營銷項目以來,一直倡導企業宣傳要私人定製,團隊配備有相應行業經驗的項目經理為企業進行需求分析和評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網路推廣方案。

4、短時間內要推廣效果。很多企業主認為花了錢就要立馬出效果——這不是鍾點工,付出立刻就有回報,哪怕是最基本的SEO優化,也需要一個搜索引擎收錄的時間過程。一次推廣的考察期理論上是1~3個月。很多企業因為這種心理,對網路品牌推廣淺嘗輒止,造成之前的投資變成了「沉沒成本」,同時進入排斥網路推廣的惡性循環。

二、重新認識網路品牌推廣

必須明輪櫻拿確一點:網路品牌推廣不是一種結果或者單獨的技術,它同「互聯網」、「電子商務」「雲計算」一樣,是多種營銷方式和技術手段的整合,比如:分析自身競爭優勢、賣點/差異化提煉、建網站、做SEO優化、文案撰寫、精準投放、線上線下聯動、用戶反饋等等。

從企業的角度,網路品牌推廣對應著4P理論中的「promotion」,即「促銷」。這個詞在最近幾年被用爛了,事實上它的真正意思是:企業利用各種信息傳播手段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從用戶的角度,網路品牌推廣又對應著4C理論中的「communication」,即「溝通」。用戶的購買行為只是結果,促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其實是企業將自身的產品、服務通過更方便易接受的方式,與消費者建立的反復長期溝通。而網路品牌推廣先天就很適合去達成這種溝通效果。

所以網路品牌推廣只是企業本身營銷活動的一環,目的與傳統營銷本無二致,假如你花錢找了一家網路推廣公司,它卻只幫你做到了宣傳產品或服務,而不能顯著的幫你帶來客戶、提升銷售、傳播口碑、升級品牌價值,那我們完全可以說:這家推廣公司就是在「耍流氓」。

三、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

我們平時在媒體或互聯網上看到的那些營銷熱點,大到百萬人傳播的病毒式營銷、小到一則引人主動轉發的微博段子,其實背後都是一個個團隊的集體工作成果。一個網路品牌推廣團隊至少要包含:客戶經理、營銷策劃、文案創意、媒介合作、項目經理這些基本角色,絕大多數公司不願意也不可能單獨花成本去養一個這樣的專業團隊。

所以企業想要真正做好網路品牌推廣,讓網路品牌推廣成為企業提升效益的利器:尋求專業的推廣公司是必不可少的,把這個專業的事情外包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樣才不至於花了財力人力,結果卻不理想,最終導致惡性循環。

四、如何甄別挑選網路品牌推廣公司?

其實在建立網路品牌推廣外包之前,企業自身應當首先品牌信息平台的建設,像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這是企業對外展示的窗口,也是網路品牌推廣的最終落腳點。微博、微信公眾號由於其已是用戶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所以建議作為標配;網站現在看來雖然顯得有些落伍,但它具有正式公開和結構清晰的特點,所以也還是建議企業需要有自己的網站。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很多公司會犯一些相同的錯誤:只認「大公司」、不重視推廣公司的文案實力、不知道如何考量推廣效果等等。那麼下面就重點說說如何甄別挑選網路品牌推廣公司,我們總結出五大方面供參考。

1、看公司背景。在網路推廣這個行業,雖然都是網路推廣,但是各有側重,有的側重搜索付費廣告或者移動廣告(這一類的公司規模相對都較大,且八成以上都是銷售人員);有的公司側重網路公關,也就是內容營銷(這類的公司規模尤其是人數會偏少,但是此類的好公司都會有一個或者若干個具備綜合能力的顧問,這也是能把內容營銷做好的基礎);的公司是側重技術的,其實好多以前的建站公司轉型開始做網路推廣,此類公司的營銷策劃能力有待檢驗,而技術開發能力可能高於一般推廣公司。

3、看文案水平。傳統營銷里品牌推廣是通過客戶經理或類似職能去完成的,而在網路推廣中這個重要的角色就是文案。考察一家推廣公司的文案實力,首先可以從他們的自媒體或者網站入手。同時很重要的一點:目前的文案也處於嚴重的同質化階段,很多公司對同行業內不同的客戶拿不出有針對性的文案。

4、看推廣案例。查看潛在服務商的成功案例這個十分重要,而且要深入查問,具體看看項目的執行報告和項目檔案,以防服務公司拿子虛烏有的案例來糊弄。此外,注意案例的行業特徵是否與自己公司的行業相吻合,綜合評估下服務商是否有能力服務好自己的公司。

5、看執行團隊。一般網路推廣公司跟企業前期對接的是客戶經理,後期對接的才是執行人員,客戶經理溝通能力強但具體業務執行方面了解得少,往往造成客戶經理承諾的到執行環節無法兌現的尷尬。小馬識途針對行業這個問題獨創項目經理負責制,沒有純粹的銷售經理或客戶經理,而是項目經理代勞,項目經理是一個懂營銷、懂管理、懂策劃、懂執行、懂媒體、懂企業業務的綜合型顧問人才,前期負責跟客戶溝通、提案,後期負責給客戶把關執行,前期承諾之效果盡可實現,也是因此小馬識途損失了不少客戶,因為項目經理只能說實話,不能做沒有把握的保證,但也是因此小馬識途的客戶滿意度是100%,留下了一批長期穩定的客戶,小馬識途的團隊已經接近他們的自有團隊,提供管家式的服務,包括合同外的很多服務,如營銷咨詢、日常文案審核、網路品牌監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