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營收千億、挖掘機全球銷冠,三一重工是如何發家的
三一混凝土機械:自主研橡宴坦發突破瓶頸
2020年三一混凝土機械在全球排名第一,份額超過60%。在1994年剛開始跨入工程機械領域時,三一還只是個一窮二白的門外漢,僅花了6年就成為後起之秀。
90年代國內基建及房地產高速發展,國際巨頭紛紛合資建廠,吞噬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不過當時的合資產品還要從海外采購零件,本土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並不強。一旦有中國本土產品能實現國產替代,將會帶來可觀的利潤。
三一重工看好這塊市場,但沒錢引進技術,只能自己琢磨,第一款產品就瞄準了應用廣泛的混凝土拖泵。那時大多數的拖泵,調整排量都要花2小時更換零件。梁穩根找到資深液壓專家易小剛擔任總工程師,通過自主研發提高了產品的靈活度,施工方通過簡單操作閥門就能改變壓力值來控制排量,滿足了國內復雜工況和高強度作業的需求。
在拖泵領域,三一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同在長沙的中聯重科祥團。中聯重科的優勢是種類齊全、可特製,那三一就重點突出產品的絕對性能。96年三一在混凝土輸送泵比賽中奪得國內第一、國際第二,在海內外打響了名號。1998年,三一成功研發第一台臂架37米的混凝土泵車,超越了當時世界記錄36米,從此逐漸打破了30米以上臂架泵車依賴進口的狀況。這一年,三一重工年營收2億,拖泵產品就貢獻了70%的利潤。2000年,三一重工拖泵及泵車兩大產品市場份額均在40%以上,在國內排名第一,為研製挖掘機積累了資金。
三一挖掘機:憑服務彎道超車
2000年,三一重工的第一代挖掘機產品SY200面世,但是故障多、耐力差,質量不及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的成熟產品,就算價格低客戶也不買。但當時的外資品牌在國內的售後服務並不完善,國內很多小型施工隊花高價買一台挖掘機,一旦出故障就很難找到人維修,更換零件也要等很久,嚴重影響開工率。
於是三一在服務質量上打造差異化優勢。基於 汽車 4S店的靈感,三一花重金打造6S店,提供客服熱線,解決客戶在挖掘機采購、保養、維修方面的痛點。2001年,三一開始在央視投放廣告,品牌宣傳發力加上價格優勢以及售後服務,彌補了三一在產品質量上的短板,三一挖掘機逐漸打開市場。
與三一堅持自主研發不同,當時大部分國內同行都是找外企巨頭合資建立挖掘機廠,這樣雖然能夠快速借力,但約束也很明顯,比如合資後中方企業不梁桐得另行開展挖掘機業務;不得生產整機,只能供應配件;不允許保留自己的品牌等。而且外企對中方提供的配件也不斷壓價,攤薄中方的利潤,隨後又要求增資,一旦中方母公司無力追投,就會被稀釋股份失去話語權。
徐工就吃過類似的虧。1995年徐工與卡特成立合資公司,原本徐工占股40%。但合作後,在連虧三年、產能未達預期的前提下,外方還要求徐工擴股追投,最終徐工無奈賣掉一半以上的股權,而且受限於競業限制,自己無法開展挖掘機業務,只能眼睜睜看著三一重工佔領市場。直到2010年徐工與卡特彼勒「分手」後,才大舉進入挖掘機市場。
而此時的三一重工,在國內挖掘機市場已佔據絕對優勢。2011年,三一重工挖掘機銷售2萬台,銷售額破百億,以18%的市佔率躍居國內第一,2012年三一挖掘機在無故障率、滿意度調查中獲得第一,摘掉了質量差的帽子。2020年以9.8萬台的銷量奪得全球銷量冠軍,超過第二名卡特比勒30%以上。
但是,銷量領先並不代表全方位實力領先。2020年我國挖機平均噸位為15.5噸,三一作為國產龍頭是15.9噸,略微領先其他國產品牌,但是與卡特比勒、小松接近20噸的水準還有差距。
三一起重機: 汽車 市場待發力
進入21世紀後,國家大力發展青藏鐵路、南水北調等大型交通、水利工程,高噸位起重機需求猛漲。當時徐工集團可以生產出噸位最高150噸的起重機,而高達300、400噸位的起重機則被日本神鋼、美國特雷克斯和德國利勃海爾壟斷。
三一重工2004年開始組建履帶起重機研究所。2006年,400噸位的SCC4000型履帶起重機下線,驚艷行業,2010年還參與了智利礦難搶救,獲得「神州第一弔」的稱號。2011年推出3600噸位的SCC86000TM,獲得全球第一弔的稱號。
三一雖然在大噸位履帶起重機上取得成功,但在市場容量更大的 汽車 起重機領域則起步較慢。2012年,三一與國際起重機巨頭帕爾菲格成立合資公司(各持50%股份),藉助帕爾菲格的技術經驗和營銷網路,提升三一在起重機領域的短板。
目前在國內的 汽車 起重機領域,徐工50%左右的市佔率常年保持第一,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各自瓜分25%的份額。
如何在廣闊的海外市場再造一個「三一」?
工程機械由於與人口紅利、市場紅利、政策紅利掛鉤,體現出一定的周期性。譬如2008年的四萬億計劃,導致2009-2011年工程機械需求明顯提升,相關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到2012-2015年,宏觀經濟進入調整期,消費需求透支,工程機械企業的營收則普遍腰斬,三一、徐工、中聯重科在2015年的利潤近乎於歸零。
但隨著企業對海外市場的開拓,以及「機械替代人工效應」趨勢明顯(人口紅利減弱),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的周期性會越來越不明顯。三一重工這家行業龍頭,存在以下幾個長期增長點:
一是海外市場的潛在空間。相比於國際龍頭卡特比勒和小松,三一在國際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20年其海外收入141億元,占總營收的14%,其挖掘機在海外佔有率僅為3%。202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挖掘機增長107.4%,整體向好的大背景,有利於三一在國際市場突圍,這也是其他中小型工程機械企業應該重點發力的方向。
二是產研-服務的一體化建設。堅持自主研發是三一重工能保持長期優勢的根本原因,目前三一擁有多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與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多年持續將5%左右的營收用於技術研發。企知道專利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三一集團累計申請專利10278項,授權專利7613項,申請及授權數居國內行業第一。同時,三一在全球擁有1700+個服務中心,承諾2小時內到達現場,有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
當然,三一重工在大型挖掘機等設備領域還需要持續攻關。面對上游鋼鐵漲價減產,采購成本壓力抬升,三一多次提價後是否能穩住銷量?與此同時擴充產能又是否明智?智能化、無人化、電動化、節能環保的大趨勢下,三一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又將如何接招,保住龍頭地位?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2. 三一重工在全國有多少個工廠
有五個,三一重工在中國目前有上海、北京、沈陽、崑山、長沙和雲南總共擁有五個大型的工業基地。至於其他比較小的那些,談不上規模,最多隻能算是一個負責服務售後之類的系部。三一重工在全球擁有21家海外子公司,覆蓋150個國家,產品出口到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三一重工已先後投資於建築機械的研發領域以及在印度、美國、德國和巴西的製造基地。
1、 三一重工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團於1994年成立。它打破了中國人民傳統的「科技恐懼」,堅持自主創新,迅速崛起。三一重工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在英國《金融時報》雜志上上市的中國機械公司。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了全球第一個混凝土品牌,改變了全球行業的競爭格局。三一重工的母公司三一集團於1989年在湖南省正式成立。目前,三一重工業在經營范圍內增加了農機製造業和農機銷售。
2、 自1994年成立以來,實現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它不僅是世界上領先的建築機械製造商,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商。2020年,三一重工保持全球挖掘機銷量98705台。
3、 三一重工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打樁機械和道路施工機械。其中,混凝土設備是世界第一品牌,挖掘機、大噸位起重機、旋轉鑽機、道路設備等領先產品成為中國第一品牌。
拓展資料
1、 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材料和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手段。重工業對應於輕工業。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和消費手段的部門稱為輕工業。重工業包括鋼鐵工業、冶金工業、機械、能源、電力、石油、煤炭、天然氣、化工、材料等行業。它向包括工業本身在內的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提供原材料、電力、技術設備和其他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它是實現社會繁殖和擴大繁殖的物質基礎。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國家實力的重要標志。
2、 一個工廠,也被稱為製造工廠,是一個用於生產商品的大型工業建築。大多數工廠都有由大型機器或設備組成的生產線。
3.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發展方向
三一集團主業是以「工程」為主題的機械裝備製造業。主導產品為建築工程機械(包括全液壓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輸送泵車、混凝土攪拌站等)、路面機械(包括平地機、全液壓壓路機、瀝青攤鋪機、瀝青攪拌站、銑野虛刨機等)、挖掘機械、樁工機械頌州燃(旋挖鑽機等)、履跡配帶起重機械、非開挖施工設備(水平定向鑽等)、港口機械全系列產品。目前,三一的業務覆蓋達 130 多個國家,產品批量出口到 60 個國家和地區。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和履帶起重機為國內第一品牌。 2006 年底,由三一重工自主研製,代表國際領先水平的 66 米世界最長臂架泵車成功下線,三一再次問鼎一項「世界紀錄」。
4. 三一重工挖掘機主要出口哪些國家
主要培畢有印度,美國,德國,巴西等。
以下是主要的創業歷程
2006年,三一重工落子印度,投建第一個海外研發和製造基地。
2007年,三一重工進軍美國,投建第二個海外配鬧芹研發和製造基地。
2009年,三一重工簽約德國,投建第三個海外研發和製造基地。同年,公司混凝土機械年銷售收入超越德國普茨邁斯特,成為全球第一。
2010年,三一重工踏足巴西,投建第三個海外研發和製造基地。同年,三一正式提出將「國際化」視為「第三次創業」。同一年,三一重工履帶起重彎襲機參與舉世矚目的智利礦難救援,贏得全球贊譽。
2011年,三一挖掘機銷量超越所有外資品牌躋身中國市場第一。同年,三一重工以215.84億美元市值榮登英國《金融時報》全球市值500強。同年,三一重工62米泵車千里馳援福島核危機,被贊為「中國製造」的一張名片。
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全球新領導者正式誕生。同年,三一重工與隨車起重機巨頭奧地利帕爾菲格簽約成立合資公司
5. 三一是什麼意思
三一是三一集團的簡稱,三一集團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五的機械裝備製造商。
三一集團是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商、中國企業500強、工程機械行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最強企業、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
港口機械全系列產品。目前,三一的業務覆蓋達 130 多個國家,產品批量出口到 60 個國家和地區。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和履帶起重機為國內第一品牌。
三一的來由就是「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侍纖拆獻」。
6. 三一重工在國內有哪些生產基地
三一建有上海、北京、沈陽、昆大世山、長沙、雲南等五大產業基地。在全球,三一建有21個海外子公司,業務覆蓋達150個國滾悉肢家,產品出口到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陸租國、德國、巴西相繼投資建設工程機械研發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