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進在肥東哪養雞
阿進肥東養雞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租游包公鎮凈住社區大謝組。肥東縣阿蔽仔進家庭農場,登記機關:肥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要經營:水果種宏型汪植。蔬菜種植。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及其他相關服務。鮮蛋零售。鮮蛋批發。休閑觀光活動。水產品批發。
2. 肥東有什麼特產
梁園小鱉是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梁園鎮的特產。小鱉是用上等麵粉、香油、芝麻、糖絲、生薑、金桔餅等原料烤制的,個頭小又特別香脆,口感酥酥的,味道微甜,有點像麻花,但又不同,可謂美味絕倫。梁園小鱉是一種被稱為小鱉的美食,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這是一種以鱉為材料的菜品,但吃過的人都知道,小鱉是完全用面做出來的地地道道的麵食。因為形狀類似縮頭「伏鱉」,所以被親切地稱為「小鱉」。
韭菜春卷特點:外酥脆,內鮮香。
裂察唯毛刀魚瓦埠湖銀魚、瓦蝦、毛刀魚及巢河銀魚、毛刀魚、針尖魚,是合肥地方特產中的著名的水產品。
封缸陳酒三河生產糯米甜酒的歷史甚長,早年有一種名叫金波酒的甜酒,在當地影響甚大。
安徽肥東縣撮鎮生產的五香辣味牛肉乾,具有香辣味濃,回味帶甜的特色。
糯米棗不僅補血,還可以美容,糯米棗這么好的補品。
稀鹵魷沒稿魚羹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徽菜,而一品小廚的「私房第一湯」就是「稀鹵魷魚羹」。
雙椒魚頭借肆培鑒了湘菜中常用剁椒、豆豉的特點,打破傳統的單調烹飪,採用野山椒製成的醬椒和剁椒,使得魚頭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對比的刺激,也更加激發食慾,讓人一看就口水直流。
公和堂獅子頭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公和堂獅子頭則是因為李鴻章的題聯:「公則悅,四海風從;和為貴,萬商雲集」而名噪一時。
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譽的石塘「驢巴」,堪稱飲譽華夏的一道名點。究其來歷,相傳楚漢相爭時,項羽兵敗垓下,灑淚別姬(別姬橋、虞姬墓傳說在肥東,見85年版《肥東縣志》)。
3. 肥東縣的綜述經濟
新中國成立初期,肥東經濟基本處於癱瘓狀態,之後的30年間,全縣經濟在曲折中不斷發展,在發展中逐步恢復。
1949年,肥東工業基礎極為薄弱,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工農業總產值僅為0.5億元;1949~1952年,工農業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1952年末,工農業產值為0.6億元;1953年~1957年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的開展,初步奠定了全縣輕紡、機械等工業基礎。1957年,工農業產值為0.9億元;1958~1962年,受大躍進、浮誇清梁風及自然災害影響,工農業產值從1957年的0.9億元下降到1962年的0.7億元。其中,工業產值年均僅增長2%左右,農業產值下降5.3%;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肥東工業比重大幅提高,但由於執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路線及一系列「左」的政策,工農業生產發展緩慢,1958~1978年的20年,工農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僅為3.7%,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最慢的時期。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30年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壯大了全縣綜合經濟實力。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使得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這對於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1.3億元增加到1985年的4.7億元,「六五」末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從農村逐漸擴展到城市,對工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工業產值從1978年的0.6億元增加到1985年的2.0億元。全縣GDP年均增長率為4.5%。嘩緩鄉鎮企業逐漸孕育壯大,縣域經濟仍以國有和集體為絕對主導,其它經濟類型微不足道,體制改革進展緩慢。同時,農村體制改革對農業生產的刺激作用得到體現,農業增幅逐年放緩,年均僅增長1.8%,工業產值從1986年的2.5億元增加到1990年的3.9億元。全縣GDP年均增長率回落至3.3%。
「八五」全面發展階段(1991~1995年)。全縣加大財政投入,改革步伐加快,各類型經濟蓬勃發展,外商、股份、私營等企業發展取得突破。農業、工業總產值分別從1991年的8億元和5億元增加到1995年的15億元和12.8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6%,GDP年均增長率回升至10.4%。這一時期,由於農產品價格提高和農村進城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時帶動了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年均增長率高達32.1%。「九五」艱難轉型階段(1996~2000年)。「八五」期間的投入到了還款期,財政出現困難,隨著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市場疲軟,農副產品價格走低,加之1997年下半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國際經濟蕭條,國內競爭加劇,農業總產值從1996年的18.5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21.4億元,年均增長11.3%,工業產值從1996年的11.7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19億元,GDP年均增長率6.7%。
「十五」快速發展階段(2001~2005年)。隨著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大型工業企業落戶肥東,全縣經濟飛速增長。「十五」末(2005年)全縣GDP總量是「九五」末(2000年)的2.4倍。其中,工業增加值是其5倍。農業、工業產值分別從2001年的22.5億元和21.2億元增加到2005年34.8億元和51.6億元,GDP年均增長率升至25.9%。「十一五」以來加速跨越階段(2006年至今)。2008年,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縣域經濟總量在2007年突破百億元之後攀升至150.9億元,比上年增長17.1%。2006~2008年,全縣GDP年均增速達到17.8%。進入2009年,1至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37.6億元,位列三縣四區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突破百億元。其中,工業投資51.8億元答蘆運,增長50.9%,增速已連續7個月在位居全市第1。
2012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357.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07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241.78億元,增長20.6%;第三產業增加值61.84億元,增長13.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4:64.0:18.6調整為15.1:67.6:17.3。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32959元(摺合5244美元),可比價增長16.3%。
2011年9月8日,第三屆中國開發區投資潛力榜評選揭曉,肥東經濟開發區與蕪湖鳩江經濟開發區成為安徽省僅有的兩家榮登百強榜的省級開發區。
2012年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3.03億元,比上年增長29.4%。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16.58億元,增長38.9%,農村投資16.45億元,下降4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0.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0.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83.52億元,增長40.0%,佔全部投資比重為55.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39.21億元,增長14.8%。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31.16億元,比上年下降6.8%。商品房施工面積313.4萬平方米,增長7.8%。房屋竣工面積112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62.3萬平方米,下降3.0%。全年500萬元以上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85.42億元,佔201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85.7%。全年實現新開工500萬元以上項目483個,總投資201.3億元,項目數比上年增加92個,比上年增長23.5%。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859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0.2%,其中出口創匯26471萬美元,增長128.9%;進口2121萬美元,下降22.0%。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587萬美元,增長39.6%。全年到位資金221.6億元,比上年增長27.8%。其中省外142億元,增長22.7%。全年新引進工業項目44個,到位資金130.1億元,佔全縣總量的58.7%;三產服務項目15個,共到位資金70.9億元,佔全縣總量的32.0%;農業類項目到位資金20.6億元。 2011年,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超過100家,進出口總額累計突破4億美元。龍崗開發區、肥東新區、合肥循環經濟園、鄉鎮工業聚集區發展勢頭強勁,招商載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全縣獲得「三品」認證農產品達81個;獲得省級以上名牌產品、著名商標20個,中國名牌農產品1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華老字型大小1個。
2011年9月12號,在全國農村能源工作會議暨國家綠色能源示範縣授牌儀式上,肥東縣榮獲「國家綠色能源示範縣」稱號,成為安徽省獲批的5個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中唯一的非山區縣。9月5號,農業部認定了第一批76家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安徽省有4家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榜上有名。其中,肥東縣經開區食品工業園是合肥地區唯一的一家。2006年被評為全省首批園林縣城。2011年7月20日,肥東縣獲得了中國散文學會授予的「中國散文之鄉」稱號,這也是該榮譽首次花落安徽。一批試點鎮和中心鎮迅速崛起,石塘鎮榮獲全國首批文明村鎮,撮鎮鎮被列為第一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和全國重點鎮。
2012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95.6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44.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6.1%,工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為75.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47.82億元,增長25.6%;重工業實現增加值96.20億元,增長26.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由上年的265戶增加至309戶。
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2.94億元,比上年增長5.9%;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5.95億元,增長30.4%;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20.96億元,增長27.2%;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10.91億元,增長23.7%;其它類型企業實現增加值3.27億元,增長9.3%。 合肥通用職業技術學校
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是在肥東縣職教中心基礎上、由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普通中專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51年肥東師范學校,2001年由合肥市教育局批准成立,2005年年被省教育廳評定為省級中等示範職業學校,2010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位於肥東縣縣城店埠鎮。學校環境優雅,分區明確、布局合理,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齊全。建有餐廳、學生宿舍、禮堂、教學樓、實驗樓、實訓樓、體育館等,佔地面積九萬多平方米,教學用面積九萬多平方米;建築總面積五萬多平方米,在校生3000多人,專任教師148人。學校開設的專業有:工程造價、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汽車製造與檢修、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動漫與游戲製作、客戶信息服務、電子與信息技術、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社會文化藝術、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高爾夫方向)。 機電技術應用和客戶信息服務專業為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廬州衛生科技學校
學校創辦於1980年,是辦學規模較大、辦學經驗較為豐富、辦學成果較為顯著的一所縣級衛生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位於合肥市肥東新城區和平路1號。學校現有東西兩個校區,附屬醫院一所,佔地面積約100畝,現有教學班45個,在校生2700餘名。 肥東縣是安徽省教育強縣、全國農村教育改革發展示範縣。擁有省級示範高中兩所(肥東一中、肥東二中),市級示範高中兩所(城關中學、撮鎮中學)。擁有優質公辦教育的同時,肥東縣的民辦教育也極為活躍,縣域內擁有聖泉中學、錦弘中學、義和尚真中學、凱悅中學等多所優質民辦學校,為肥東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縣域內現有普通高中15所,在校生三萬多人;初級中學2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4所,初中在校生近六萬人,每年為全國高等院校輸送大量優秀生源,受到國內高校的廣泛認可。
縣城中學 校名學校性質學校類型區位創辦時間佔地面積班級數學生數教職工數1肥東縣第一中學公辦完全中學縣城1956年14萬㎡855000+3162肥東縣第二中學公辦完全中學縣城1979年135畝664000+2383肥東縣城關中學公辦完全中學縣城1987年83.4畝855000+2454肥東縣聖泉中學民辦完全中學縣城2000年514畝200+156001000+5肥東縣錦弘中學民辦完全中學縣城2005年300畝不詳14000+不詳6肥東縣尚真中學民辦完全中學縣城不詳300畝1419000+500+7肥東縣凱悅中學民辦完全中學縣城2006年200畝885200+3538肥東縣第三中學公辦初中縣城1987年1.4萬㎡382000+1309肥東縣第四中學公辦初中縣城1993年20畝483000+160+10肥東縣第六中學公辦九年一貫縣城2008年136畝不詳1000+不詳11肥東縣為民學校民辦九年一貫縣城2005年4.5萬㎡不詳1700+不詳鄉鎮中學 序號校名學校類型區位序號校名學校類型區位1肥東縣撮鎮中學完全中學撮鎮鎮17肥東縣長樂中學初中撮鎮鎮2肥東縣梁園中學完全中學梁園鎮18肥東縣龍塘中學初中撮鎮鎮3肥東縣石塘中學完全中學石塘鎮19肥東縣楊塘中學初中古城鎮4肥東縣白龍中學完全中學白龍鎮20肥東縣王鐵中學初中石塘鎮5肥東縣古城中學完全中學古城鎮21肥東縣馬集中學初中石塘鎮6肥東縣眾興中學完全中學眾興鄉22肥東縣龍城中學初中石塘鎮7肥東長臨河中學完全中學長臨河鎮23肥東西山驛中學初中店埠鎮8肥東橋頭集中學完全中學橋頭集鎮24肥東縣高亮中學初中包公鎮9肥東縣張集中學初中張集鄉25肥東縣包公中學初中包公鎮10肥東縣青龍中學初中白龍鎮26肥東縣元疃中學初中元疃鎮11肥東縣八斗中學初中八斗鎮27肥東縣草廟中學初中牌坊鄉12肥東縣王城中學初中八斗鎮28肥東縣民族中學初中牌坊鄉13肥東縣山王中學初中橋頭集鎮29肥東縣烏龍學校九年一貫制梁園鎮14肥東縣復興中學初中橋頭集鎮30肥東縣高塘學校九年一貫制牌坊鄉15肥東縣陳集中學初中陳集鎮31肥東縣黃栗學校九年一貫制楊店鄉16肥東縣響導中學初中響導鄉32肥東六家畈學校九年一貫制長臨河鎮33肥東縣費集學校九年一貫制白龍鎮
4. 肥東有哪些特產
肥東:石塘驢巴、牛軋花生糖、撮鎮公和堂獅子頭、梁臘衡元小鱉、真心瓜子(也可以說合肥的)、二十埠的豬頭湯。封缸陳酒
,三河生產糯米甜酒的歷史甚長,早年有一種名叫金波酒的甜酒,在當地影響甚大。建國後,三河酒廠於1951組織技術力量,挖掘民間工藝精華,開始生產糯米封缸陳酒,當時叫巢湖甜酒。此酒系選用巢湖之濱上等糯米,採用人工傳統工藝製作,密封於缸中陳釀一年以上後,壓榨沉澱過濾而成,系屬純天然營養酒。該酒具有如下特點:其色澤橙紅清亮,有光澤;味鮮美、醇厚、柔和、爽口,口味綿長;各種氨基酸總含量高達5147.44mg/l,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全部含有,含量為1616.49mg/l,是雞蛋的3.2倍前畝,瘦肉的3.9倍。男女老幼孕婦飲用皆宜。長期飲用,有振奮精神、強身健體、舒筋活血、延緩衰老等功效,溫熱後飲用更佳。此酒曾於1981、1983、1985年連續三屆獲安徽省優質產品稱號。被國家慧局森經委編入《中國土特名產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酒》一書,對該酒列專章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5. 肥東有哪些特產
狹義上看,肥東特產,主要有石塘驢巴、公和堂獅子頭、梁園小鱉、梁園獅子頭、梁園酥餃、肥東老母雞、竹塘手工掛面、小籽炸醬、二十埠豬頭湯、泥鰍掛面、豆腐談伍肢圓子、黃鱔煲等名優土特產。
廣義上看,肥東特產,還包括不限於:a.西瓜、葡萄、草莓、黑布林、柿子、甜瓜等特產水果;b.稻米、棉花、菜籽油、花生油、花生、土雞、雞蛋等農副產品;c.咸鴨、鹹肉、咸魚、香腸、腌菜等特產鹹味;d.鯽魚、黑魚、鯉魚、泥鰍、鱔魚、龍蝦等特產水產品。講真的,肥東縣,物產豐富,應有盡有。
肥東十大特產之前4名
1.石塘驢巴
石塘驢巴,曾是貢品,類比吳山貢鵝,是徽派經典美食、合肥特色小吃,是傳承百年的肥東特產,已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正宗的是訓字石塘驢巴,除了石塘驢巴,還有驢肉醬、驢蹄筋、驢鞭等系列產品橘乎;
2.公和堂獅子頭
公則悅四海風,和為貴萬商雲集。晚清重臣李鴻章推薦的公和堂獅子頭,源自肥東縣撮鎮,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被評為中華老字型大小、安徽省著名商標等稱號,具有酥、松、脆、香的特點;
3.梁園小鱉
以梁園小鱉為代表的梁園鎮土特產,包含有梁園小鱉、獅子頭、酥餃、小籽炸醬、小磨麻油、鵝頸豆腐卷、掛面圓子、燒賣、油餅等,最出名的當屬梁園三絕;
4.肥東老含世母雞
從肥東到肥西,買了一隻老么子,拿到湖尼洗一洗,除了谷頭就是皮。一句合肥民謠,火了兩個餐飲品牌,即:肥東老母雞與肥西老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