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產品資源最豐富的是哪個省份有什麼特點
農產品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我所知道的只屬於廣東,像廣東這邊的天氣的話,非常合適種植任何農產品,像五穀雜糧啊像水果啊種植的人都相當的多,像廣東這邊的天氣的話,每年的種植基本都是豐收。
Ⅱ 中國的哪個地區農產品出口貿易比較發達
就09年的數據看來,是環渤海地區和泛珠三角地區的農產品出口量最大,佔到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百分制七十左右。要是以省論,山東是出口農產品最多的省,其次是廣東和江蘇。往後排依次是上海、北京、福建、浙江和遼寧。so,這些地方的農產品貿易一定發達咯。
Ⅲ 西北地區的著名農產品是什麼
有長絨棉、哈密瓜、青稞、甜菜、枸杞等。
1、長絨棉
長絨棉因纖維較長而得名,又稱海島棉,為一種栽培棉種,錦葵科棉屬。長絨棉生長期長,需要的熱量大,在熱量的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長絨棉的生長期比陸地棉長10—15 天。
新疆是我國唯一的長絨棉產區,其種植的長絨棉是典型的中亞埃及型海島棉。新疆生產的長絨棉是棉花中的精品。中國東疆吐魯番和南疆巴州、喀什。
阿克蘇地區曾大面積種植長絨棉,後喀什。吐魯番和巴州地區逐漸退出。目前新疆海島棉主要種植在新疆北緯39°31'~41°27' 范圍內,主要種植區域在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阿克蘇市。
沙雅縣以及農一師團場。常年種植面積約10萬hm2。其中阿瓦提縣是以種植長絨棉為主的唯一植棉縣。
2、哈密瓜
哈密瓜,新疆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哈密瓜主產於吐哈盆地,它形態各異,風味獨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哈密瓜營養豐富,含糖量最高達21%。哈密的甜瓜在東辯宏漢永平年間就成為進貢的異瓜種了。
至清代,被哈密王作為貢品,受康熙賞賜而得名哈密瓜。時哈密瓜「往年進貢」、「瓜莫盛於哈密」、「瓜則充貢品者真出哈密」。追根溯源,哈密瓜卻源於吐魯番鄯善縣一帶。
3、青稞
青稞,在藏語中稱為「乃」。也叫裸大麥、米大麥、元麥、淮麥,是大麥的一種特殊類型,因其內外穎與穎果分離,籽粒裸露,故稱裸大麥。
青稞的歷史中國早在西周以前(公元前1100年)就有栽培大麥的史證,以六棱大麥為主。主要分布在黃河上游及西北乾旱沙漠地區。
高原人經過選擇、馴化和栽培,把野生普通大麥培育成了青稞,並成為當地人民的糧食和馬飼料。據科學考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區。
其實,青稞是青藏高原人民給青性裸大麥起的名字,在我國其他地方,則叫元麥、裸大麥或裸麥。由於其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產量穩定,種植區逐步擴展到全國各地嫌輪。
現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省甘孜和阿壩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雲南、貴州的部分地區。
4、甜菜
甜菜(學名:Beta vulgarisL.)是藜科,甜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至紡錘狀,多汁。莖直立,基生葉矩圓形,長葉柄,上面皺縮不平,下面有粗壯凸出的葉脈;
全緣或略呈波狀,葉柄粗壯,莖生葉互生,較小,花團集,花被裂片條形或狹矩圓形,胞果上部稍肉質。種子雙凸鏡形,紅褐色,5-6月開花,7月結果。
原產於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從瑞典移植到西班牙,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龍江芹灶信、內蒙古等地。喜溫作物,但耐寒性較強。甜菜在深而富含有機質的松軟土壤上生長良好。
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個主要糖來源。菜用甜菜在美國普遍烹食或腌食,俄羅斯甜菜濃湯是東歐的傳統甜菜湯。糖用甜菜是最重要的商業類型,飼料甜菜和葉用甜菜的栽培與大多數作物一樣。
5、枸杞
枸杞,是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是商品枸杞子、植物寧夏枸杞、中華枸杞等枸杞屬物種的統稱。人們日常食用和葯用的枸杞子多為寧夏枸杞的果實「枸杞子」,且寧夏枸杞是唯一載入《2010年版中國葯典》的品種。
寧夏枸杞在中國栽培面積最大,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地區。其它地區常見的品種為中華枸杞及其變種。寧夏中寧枸杞獲評農產品氣候品質類國家氣候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絨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哈密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甜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枸杞
Ⅳ 我國西部地區的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分布狀況
你好,西部地區農產品的產區主要分布在山麓槐神地帶的平原。這些地區發展種植業友明殲的最主要自然條件是夏季光照強烈、水熱充足、晝夜溫差大好沖。
Ⅳ 遼寧省各類農產品較多的地區有哪些
遼寧省各個縣市地區農產品也是分類的。按普遍性劃分吧。
朝陽地區:盛產玉米、穀子(小米)、高粱、豆類。
盤錦地區:盛產水稻。
開原、鐵嶺阜新、撫順地區:盛產玉米、水稻,部分大麥。
丹東\大連地區:水產品、果類.
遼寧省已經確定建設十大農產品基地
1、盤錦優質大米出口基地
2、鐵嶺糧食深加工產品出口基地,
3、遼寧中部和遼南地區蔬菜和水果出口基地,
4、遼東和遼南地區的食用菌、漿果、乾果、山野菜等特色農產品和水產品出口基地,
5、遼東地區中葯材出口基地,遼西地區的雜糧和花卉出口基地,
6、遼西北地區的畜禽產品出口基地。
以上包含了相互銜接的另外四大基地。
這樣,在農產品出口上,既有水產品、蔬菜、肉食品、水果等傳統農產品,又有食用菌等遼寧地區特色綠色農產品,形成出口產品多樣化、優勢化和特色化格局,提升遼寧省農產品出口優勢。
Ⅵ 農作物在中國的分布
農作物在中國的分布:
一:稻穀
稻穀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我國種植稻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產稻穀最多的國家。稻穀在全國糧食生產和人民生活消費中均占第一位。
稻穀按其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大小,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類,我國主要是水稻,旱稻種植極少。水稻按其品種不同,可分為秈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國分布很廣,除了個別高寒或乾旱地區以外,從北緯18.5°的海南島到北緯52°的黑龍江呼瑪縣,從東部的台灣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廣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為兩大產區 :
(1)南方稻穀集中產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水稻面積佔全國的95%左右。按地區差異,又可分為三個區。
①華南雙季秈稻區。包括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等五省區。該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區,水、熱資源豐富,生長期長,復種指數大,是我國以秈稻為主的雙季稻產區。海南等低緯度地區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長江流域單、雙季稻區。包括南嶺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陝南等地區。該區地處亞熱帶,熱量比較豐富,土壤肥沃,降水豐沛,河網湖泊密布,灌溉方便,歷年來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2/3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產區。該區以長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陽湖平原、贛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漢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種植雙季稻,長江以北地區大多實行單季稻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秈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雲貴高原水稻區。本區地形復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水稻品種也有垂直分布的特點,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多種植秈稻,1500米左右地區是粳、秈稻讓肢交錯區,1200米以下種植秈稻。本區以單季為主。
(2)北方稻穀分散區
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是屬單季粳稻分散區。稻穀播種面積佔全國稻穀總播種面積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水源較充足的地區:東北地區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遼河沿岸;華北主要集中於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兩岸及低窪地區;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綠洲地區。北方分散產區的水稻以一季粳稻為主,稻米質量較好。
二:小麥
小麥是我國僅次於稻穀的第二大糧食作物。我國也是小麥栽培最古老的國家之一,約有4500年的歷史。
小麥是溫帶性旱地作物,品種較多,耐旱、適應性強,我國大部地區適宜種植小麥,小麥可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兩大類,我國以冬小麥分布面積最大,約佔小麥播種面積的80%以上。
(1)春小麥區
我國遲拿春小麥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於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氣候寒冷、無霜期短的地區,小麥只能在春天播種,當年收割,是一年一熟製作物。其中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為主要產區。
(2)北方冬麥區
分布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各省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生產區和消費區,該區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2/3以上,有我國的「麥倉」之稱。
(3)南方冬麥區
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橫斷山以東地區。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北等省為集中產區,大部分為棉麥和稻麥兩熟制。本區居民以稻米為主食,故小麥商品率較高。
三:玉米
玉米屬高產作物,經濟價值較高,是我國最主要的雜糧,在糧食作物中僅次於水稻、小麥,居第三位。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對自然條件要求不嚴格,在我國分布很廣,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東、河北、遼寧、四川產量最多。
四: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碼滑搭抗旱、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強的特性,所以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澇窪及鹽鹼地區多有種植。高粱在我國分布很廣,以東北平原最為集中,其次為黃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帶。
(2)穀子
穀子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穀子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麥低1.5倍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期較短。穀子容易儲藏,適宜作儲備糧,營養價值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龍江的克山地區。
Ⅶ 我國的農作物分布
1、糧食作物:
(1)水稻:性狀涼爽,水質條件好,光照和熱量的平原條件,如中國長江中下游的水稻土;
(2)小麥:耐乾旱,耐寒,耐鹽,耐鹼,適應性強。 它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分布於華北和黃土高原;春小麥分布在東北地區。
2、糖料作物:
(1)甘蔗:高溫多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海南;
(2)甜菜:氣候涼爽的中溫帶,分布在東北,寧夏和新疆北部。
3、棉麻作物:
(1)棉花: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為分布於中,下游和平原,四川盆地和華北地區(新疆最好的長絨棉質地);
(2)黃麻:高溫,水量充足,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的三角洲地帶。 典型的分布區域是恆河三角洲。
4、油料作物:
(1)花生:對熱量要求較高,分布於華北平原,集中在山東丘陵地區;
(2)油菜:中,下,下平原,土壤肥,光熱好的亞熱帶地區。
5、茶葉:喜溫好濕,喜酸好陰.適宜我國江南丘陵酸性紅壤生長。
Ⅷ 我國四大農業區是哪四個
我國四大農業區是:北方地區農業區、南方地區農業區、西北地區農業區、青藏地區農業區。
1、北方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林業基地,農業機械化程度高;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最大的棉麥產區;黃泛區為全國最大水果帶。
2、南方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重要的商品糧、桑蠶、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黃麻、亞熱叢物帶熱帶作物和淡水漁業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美譽。
3、西北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全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新疆、內蒙古),最大的長絨棉基地,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新疆、寧夏、河套),重要的溫帶水果產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內蒙古、新疆) 。
4、青藏地區農兆答業區在全國的地位:我國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8)農產品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1、北方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東北春小麥)、玉米、高粱(東北、黃土高原)、穀子(黃土高原)大豆、甜菜、亞麻(東北);棉花、花生、烤煙(華北)林業-用材林:紅松、落葉松(東北)。
2、南方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水稻(最大產區)、小麥、棉花、油菜籽(長江流域)、甘蔗。林業-用材林:杉、馬尾松、竹。經濟林:茶葉、油茶、油桐、橡膠、劍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蠶桑。
3、西族鄭慧北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內蒙古)。畜牧業:三河馬、伊犁馬、三河牛、駱駝、內蒙古細毛羊、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寧夏灘羊。
4、青藏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青稞(春小麥)、小麥、豌豆。畜牧業-氂牛、藏山羊、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