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農產品中間商盈利賺取百分之多少
擴展閱讀
高峰天然氣價格怎麼算的 2025-05-15 01:36:26
星球鑽石是怎麼回事 2025-05-15 01:27:37

農產品中間商盈利賺取百分之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3-24 08:21:44

㈠ 做批發一般利潤是百分之多少,零售利潤是多少

做批發現在就百分之幾,零售利潤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批發(wholesaling) 是指將商品或服務售於那些為了將商品再出售或為企業使用的目的而購買的顧客時所發生的一切活動。
從這個角度講,一家麵包零售店向當地一家旅館出售糕點,該麵包店就是在經營批發業務。但是,將使用批發商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主要從事批發活動的公司。它不包括製造商和農場主,因為它們主要從事生產,同時,它也不包括零售商。
拓展資料:
批發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使商品購銷量增大,流通范圍擴展,生產者相互之間、生產者與零售商之間直接進行商品交換,常有困難或不方便,於是產生了專門向生產者直接購進商品,然後再轉賣給其他生產者或零售商的批發商業,商業部門內部有了批發和零售之間的分工。批發業務一般由批發企業來經營,每次批售的商品數量較大,並按批發價格出售。商品的批發價格低於零售價格,即存在著批零差價,其差額由零售企業所耗費的流通費用、稅金和利潤構成。商業批發是生產與零售之間的中間環節。通過商業批發活動,使社會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起到組織和調動地區之間商品流通的作用。還可通過商品儲存發揮"蓄水池"作用,平衡商品供求。
從國外批發業的發展經驗來看,批發與零售貿易的比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然而批發商品交易額依然呈上升趨勢而且其在商品流通環節依然佔有重要的地位。
隨著商品流通改革進入縱深階段,批發萎縮對流通效率的嚴重製約已經從實踐層面對"批發無用論"做出了否定的論斷,效率與成本將最終取代環節數量成為衡量商品流通渠道環節合理與否的核心指標。我國批發業面臨著與生產環節、零售環節形成以效率為目標的協同機制,重振批發業的重大任務和使命。
批發企業需要解放思想,積極轉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物流設施更好地為生產商和零售商服務,從而提高整體流通效率。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糾正對批零結構調整的傳統政策取向,積極引導批發業的改革創新發展。
直接將商品或服務銷售給個人消費者或最終消費者的商業活動,是商品或服務從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最後環節。
特點
特點是直接為消費者服務,每筆交易數量小、交易次數頻繁,經營的消費品品種繁多,富有特色。
折疊編輯本段功能
零售業的功能是備貨、分類和組合商品,提供與商品銷售直接相關的各種服務,信息傳遞、娛樂休閑等。
簡介
商品零售業務主要是由各種類型的零售商和零售企業來經營。
最原始的零售經營形式有兩種:①以固定供應地點,擺攤設店的方式經營的坐商。②以串街走巷,流動售貨的方式經營的商販。
20世紀是零售業經營方式革新發展的變革時期。30年代前後,出現了大型的、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優質服務的百貨商店、超級市場;50年代為適應消費者對購物的多層次需求,出現了集百貨店、超級市場、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購物中心;60年代為降低成本獲取規模效益,提升競爭能力,連鎖商店應運而生;70年代為克服經濟"滯脹",突出價格優勢的倉儲商店迎合了消費者心態;進入80年代後,新技術革命特別是網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以電子購物為特徵的郵購、電話購物、電視購物、網上購物等新型經營方式。零售業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少數大型零售商控制大量份額,小型零售商基本走向專業化。

㈡ 我們所說的百分之五十的利潤是怎麼算的

銷售利潤/銷售收入的比率 百分之五十 正好是對半利(在進價的基礎上加上50% 記得到50%的利潤)。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

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是全體職工的勞動成績,企業為市場生產優質商品而得到利潤,與剩餘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轉化為利潤,利潤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質生產就被賺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頁),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賺錢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的本質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利潤是資本的生命,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

拓展資料: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毛利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現有進銷存系統中叫稅後毛利。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凈利

凈利指毛利減掉所有的費用及稅額所剩下的利潤。

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它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其內容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扣除期間費用之後的余額。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等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流轉稅,通常也稱為毛利。其他業務利潤是其他業務收入減去其他業務支出後的差額。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㈢ 中間商賺差價什麼意思

中間商賺差價就是指中間人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連接買家和賣家。由於買賣雙方對交易有效性的評價不同,賣方不能在未來某個時間以更高的價格賣給買方。但是,中間人可以通過在中間增加一筆交易來消除時間造成的價格差異。但由於農產品的特點不同,購銷差價的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具體如下:零價差。就地采購和零售價銷售的農產品的購銷差價。進貨和批量差價。以批發價向當地工業企業提供原料的農產品購銷差價。原價差。本地生產和本地加工的農產品購銷差價,加工產品在本地以零售價銷售,即原材料進貨價與製成品零售價的差額。
拓展資料:
1、中間商的第一個功能。中間人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連接買家和賣家。由於買賣雙方對交易有效性的評價不同,賣方不能在未來某個時間以更高的價格賣給買方。但是,中間人可以通過在中間增加一筆交易來消除時間造成的價格差異。比如賣家A1希望在6月1日以100元的價格賣出他的半島鐵盒,但此時平台買家最多隻願意出價90元,無法達成交易。這時候中間人用100元買,因為中間人憑經驗知道,7月1日,買家B3願意用105元買半島鐵盒。
2、第二個功能。中間人可以提供「難穗讓以數字化的信息」帶來的信任。這句話有點吹毛求疵,但道理很深刻:重復交易給買賣雙方帶來更多的理解,體積累的信用上,可以降低後續交易的交易則慶成本。所謂沒有中間環節的互聯網平台,也可以通過將部分交易信息數字化來降低交易成本,這體交易評分機制上——但由於可以數字化的信息非常有限,互聯網平台產品不能完全取代中間人的角色。例如,B3 選擇相親。因為紅線的數量比普通人要多很多,專業的媒人(中間人)可以同時從多個信息維度評估A1是否滿足B3的需求,所以中間人作為信用中介孫族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其次,專業的媒人(中間人)也可以通過A1的衣著、肢體動作、長相形成直觀的判斷——這是交友平台APP上的數據(收入、職業、性別、年齡等)無法支持的。
3、第三個功能。中間人可以提供較低成本的懲罰機制來保證交易。由於交易頻率高,中間商除了公開信息之外,還比買賣雙方知道更多的額外信息。因此,它更能識別和規避交易風險。中間人建立和管理貿易關系,投資關系,賺取利潤。因此,更有動力建立懲罰機制來防止交易違約。中間人的私人執法成本較低。一旦存在交易風險,訴訟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就太高了。

㈣ 農資店如何賺錢

農資店是小縣城尤其是鄉村地區比較火爆的一個行業,這個行業涵蓋面比較寬,經營項目比較多,可以銷售農葯、種子、化肥、農用工具、農用電機、小型農機、地膜等等物資,這些也是農業的剛需,沒有不行。還可以一些農用電機例如抽水機、增氧機、割草機、電鋸、收割機等項目,這個不是需要進貨賣貨,而是可以出租農機農具進行盈利。因為對於從事農業來說,家家戶戶都是剛需,而有了大面積的需求,才能有更好的銷售可能,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做這個行業,相對受網購沖擊比較小。

這一行的前期投資不算很大,大約5-10萬就可以了,無論是銷售農資還是出租農具,相對利潤比較高,回本也比較快。這行還比較自由,能順便把家裡老人小孩都照顧了,不忙的時候還能做點別的掙點錢。

二、小便利店

小便利店現在滿街都是,但是還是相對可以掙點錢的。在大城市必須要加盟,但是在中小城市和小縣城,可以自己開。做這個風險不是很多,日常的油鹽醬醋、針頭線腦和煙酒零食以及日用百貨等就可以了,不要搞一些大項目,例如服裝鞋襪和小電器,那樣競爭不過線上的電商。

但是干小便利店最重要的是選址,最好是周圍沒有同行做競爭對手,但是在當前不太可能,畢竟開便利店的很多了。這就需要動點腦筋了。如果有競爭對手,在可以的情況下,定價或者組合策略要有優惠力度,把同行卷下去,要不然就是增加服務水平。

開個小便利店,投資稍微有點大,但是如果自己有門面的話,十來萬也可以勉強做了,如果跟供應商可以談個賬期的話,那麼這些錢能周轉開了。至於利潤的話,正常情況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間,關鍵是走量,薄利多銷量大了就能賺的。

三、糧油配送店

糧油配送店其實是小區附近和餐飲區附近必不可少的一個生意,做這行最主要就是經營一些米面糧油、調味料、南北干貨、農產品等。特點就是做這行需要送貨上門,比較累人,但是也有優點,就是做這行不需要有好的店面,臨街校門時就可以,隨便一個倉庫就可以做了,大部分都是電話聯系業務之後行程長期老客戶的。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這些東西都是必須品,不用擔心賣不掉。

雖然對於超市來說,不一定有價格優惠。因為超市進貨量大,所以廠家和給的價格也低,但是可以用競爭打敗對方,因為可以送貨上門,而且主要用戶可以面相餐飲區的中小商家餐飲店,他們一般不去超市進貨。

㈤ 農產品的利潤無法控制,農業需要多少毛利率才有可能賺錢

農產品成本一般由以下費用支出項目組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如農具、行李袋、生產建築物的折舊費用等;種子、肥料、飼料、農葯、燃料、電力、機器耕作費用等勞動對象和低價消耗品的費用勞動報酬支出;生產管理費用。

由於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在進行農產品成本核算時,還應考慮農產品成本的空間(地區、地塊)和時間(年)差異。要正確規定自行生產用產品的評價方法、工作、生產項目的共同生產費、周、副產品費用分擔方法等。

商家經營需要充足的利潤空間,高利潤可以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在一定的利潤空間進行有序的競爭是一種很好的市長/市場運營模式。以豬肉為例,市場上的豬肉大部分會發熱4 ~ 6個月,養殖周期太短,飼料會產生體重增加的效果,這種豬肉味道不好,價格也不高。養殖周期適當延長,市長/市場豬肉翻倍,消費者也能承受。目前市場上豬肉不高的原因可能是豬肉供應太高,適當減產提高肉質可能情況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西方發達國家對西方建設的商業秩序受到沖擊的國家肆無忌憚。不是遏制中國崛起,而是莫羅借機會維持原來的商業秩序。

另一方面,如果利潤空間充足,也會有以質量和低廉的營銷模式參與競爭的商人。在社會財富那麼豐富、不平衡的情況下,以低價競爭的商家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㈥ 百分之幾的利潤怎麼算比如進價是88元,賣價是168元。這是百分之幾的盈利給個公式!謝謝

利潤=(賣價-進價)/進價*100%

根據題意,進價是88元,賣價是168元。

代入公式,列式可得:

利潤=(168-88)/88*100%=90.9%

所以這是百分之九十點九的盈利。

(6)農產品中間商盈利賺取百分之多少擴展閱讀: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㈦ 農產品外貿公司一年能賺多少

沒有具體價值。根據查詢農產品外貿公司消息顯示,一年能賺多少沒有具體價值。因為根據行業和產品決定,農產品外貿公司通過改變訂單來賺取差價,所以沒有具體盈利價值。普通公司將利潤控制在20%,這對於傳統產品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比例,而對於傳統製造產品來說,最低利潤將是10-15%;高新技術企業或資源性產品利潤翻番,利潤也正常;也有一些外貿公司不盈利,靠出口退稅賺些錢。

㈧ 農村收購 小麥玉米 中間可以賺取多少差價

農村收購小麥玉米,中間可以賺取幾毛的差價,主要是靠量大賺錢。
主要銷售渠道:
1、賣給國家糧食儲備庫, 主要是有輪換任務的,賺取差激碰價。
2、皮攔賣給飼料、麵粉、澱粉、釀造廠。
3、坐地賣給其明握談它經銷商賺取差價。最後還是賣給上述單位。

㈨ 進價3.6元一斤+賣價5元一斤+盈利百分之多少

因為進價是3.6元,售價5元,所以每斤就是盈肢段利碼粗5-3.6=1.4元,盈利百分比遲飢鎮就是1.4/3.6×100%=38.89%。

㈩ 賣菜的利潤有多大

賣菜的利潤根據攤位、菜的品種以及渠道不同,會有比較大的差別,不能一概而論:

一、賣菜攤位地點不同,利潤也有很大差別

固定攤位:這些商販一般都是市場有固定攤位,他們進貨的量不大,但是種類要多,而且不進「破爛貨」。他們的利潤按品種不同,一般加價率在30%左右。

早夜市的攤位:早夜市的人流量大,但是蔬菜的售價要便宜一些。這類攤販的利潤要低一些,搏叢因為他們主要是走量,所以一般利潤在15%左右。

流動商販:這類商販一般進貨品種比較單一,都是以時令的新鮮蔬菜為主。他們的穿著打扮都會模仿老農,但是他們的菜價賣的都不低,而且有些會在稱上做手腳。這部分人的利潤不好計算。

二、菜的品種不同,利潤也會相差很大

一般賣菜的攤位都會進10多個品種的蔬菜,這裡面一些細菜和岩銀者比較少見的菜,利潤是很高的。比如:秋葵、松茸、口蘑、蘆筍、香椿等這些細菜,利潤可以達到50%以上,這些菜的進貨量比較小,但是利潤要高很多。

蔥姜蒜這些常用的菜,因為家家戶戶都會用到,而且大家對售價都很了解,所以這類菜的利潤不高。一般蔥姜蒜的利潤基本在10%左右,這個主要是為了吸引顧客。

地產的大眾菜,比如土豆、白菜、豆角、茄子、圓蔥等。這些蔬菜大量上市的時候,市場的粗薯需求量大,賣的比較快。這類菜的利潤是很低的,有一斤也就占個毛八分的。

三、賣菜是個辛苦活兒,並且也就是僅夠糊口的生意

賣菜的除去攤位費、損耗、塑料袋這些費用,加上進貨時有時候掌握不好質量,很容易造成虧損。現在賣菜能夠掙到錢的,基本都是手裡有幾個「關系戶」,也就是給食堂或飯店配菜,這樣才能保證收入的穩定。

(10)農產品中間商盈利賺取百分之多少擴展閱讀

賣菜的模式:

1、農民自種自銷:農用肥自種,相對健康,無污染純天然綠色蔬菜,地不大,種點賣點。城裡人就喜歡這種農家蔬菜;

2、中間商批收發:到大型種植基地或者農戶低價收購,加價批發給零售商,起早貪黑,利潤空間也不是很大,風險在於運輸,市場環境;

3、菜市分銷零售:屬於菜市場零售賣菜,利潤空間大,但起早貪黑,較累。生意好不好也在於自己把控,利潤也是同樣;

4、大型超市附帶:大型超市賣蔬菜,從包裝加燈光照射效果,看起來很新鮮。利潤空間比較大,因為明碼標價,消費者愛買不買,沒有討價餘地。

5、互聯網+配 送:大型企業重金投資,每個城市均有分公司,建立互聯網下單平台,進行上門服務,打破傳統消費者上菜市購買。這種未來新興模式正在崛起,逐步完善後,絕對是未來的蔬菜生鮮物流配送服務主流,壓縮固定蔬菜攤位的利潤和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