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產品銷售稅金在哪個表
擴展閱讀
醫生工具都是什麼顏色 2025-05-15 19:38:15
石油裡面什麼化學反應 2025-05-15 19:13:53
怎麼切3毫米白邊工具 2025-05-15 19:05:35

產品銷售稅金在哪個表

發布時間: 2023-03-21 14:43:26

Ⅰ 全年利稅總額如何在報表上找出呢謝謝

一般情況在會計報表中說明才能看出全面的利稅金額,在報表中都是不全的。
主要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交稅金欄和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利潤在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和利潤表中的凈利潤。
一般納稅人可以在12月份的增值稅申報表第27行本期已繳累計數找到本年已繳增值稅。若加上第34行則是本年已繳稅額加本月交上月稅額。
什麼是利稅總額:
利稅總額是指企業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管理費用中稅金和利潤總額之和。利稅總額是將企業(集團)的利潤和稅金之總和進行觀察的一個指標。它反映企業(集團)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全部利潤額和對社會承擔義務的量化。報告期內如出現虧損以「—」號表示。
全年利稅總額計算公式為:
利潤總額(即稅前利潤)=凈利潤+所得稅(即稅前利潤)利稅總額=凈利潤+應交稅金總額
其中:產品銷售稅金及其他包括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應負擔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
利潤總額既包括企業工業生產活動所得的產品銷售利潤,又包括非工業生產活動及其他營業外活動收支差額。
拓展資料:
凈利潤總額、利稅總額、利潤總額怎樣區分?:
凈利潤總額(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
利稅總額是指企業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管理費用中稅金和利潤總額之和。
利潤總額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剩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
凈利潤總額=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利稅總額=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管理費用中稅金+利潤總額
利稅總額中的稅包含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嗎?:
利稅總額中含印花稅,不含個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包指消費稅、資源稅和城建稅等附加稅費;其他稅金指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稅金指應繳數。
利稅總額一定大於上繳的稅金嗎?:
如果是企業所得稅的話,利稅總額一定大於上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金;其他稅金就不一定了。
上交的稅金包括: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消費稅、教育費附加等,這些稅金與利潤總額的大小無特定的對應關系。

Ⅱ 會計科目所得稅費用填年報時應填在哪個表中

會計科目所得稅費用填年報時應填在損益表中。

表內數字的填列內容及填列方法:

1)產品銷售收入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收入」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2)產品銷售成本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成本」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3)產品銷售費用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費用」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4)產品銷售稅額附加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賬戶的發生額填列。

5)其他業務利潤項目,應根據「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的發生額分析計算填列。

6)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7)投資收益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8)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應分別根據「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賬戶分析填列。

9)產品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等項目,可在表內計算填列。

10)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根據「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填列。

(2)產品銷售稅金在哪個表擴展閱讀:

納稅調整增加額: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資及薪金的14%)、工會費(2%)、職工教育經費(8%)、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支出、廣告費、業務宣傳費。

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納稅調整減少額: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准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即發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負債)---(註: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即轉回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註: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即發生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即轉回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也可以嘗試用這種方法來計算或驗算上述方法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如果當期沒有發生稅率變化,則簡單至極,只需考慮永久性差異(即稅法根本不讓抵扣的稅會差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