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5G有戲了國產5G射頻晶元來了,可用於所有主流手機
眾所周知,從P40系列開始,華為就只能推出4G手機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5G射頻晶元,所以雖然P40系列中,有使用5G晶元麒麟9000,但依然也只能昌咐是4G手機。
從全球市場來看,2021年 Skyworks、村田、高通、Qorvo 和博通五大廠商共同占據了射頻前端市場 84% 的份額,其中Skyworks 21%、村田 17%、高通 16%、Qorvo 15%和博通 15%,中國廠商佔了大約10%左右份額。
而在5G射頻晶元方面,國內的份額基本為0,全部是國外廠商壟斷著的。國產廠商的份額,更多的還是集中在2G/3G/4G等領域。或者只在一些單獨的細分項目上。
為何國內在5G射頻晶元方面,沒有什麼建樹? 原因在於5G射頻器件涉及到的產業鏈眾多,包含PA模組、FEM模組、AIP模組、分立濾波器、分離開關、分立LNA、天線tuner和RFIC等產品。
這些產品,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耐液純術,還有時間、經驗積累等,也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而國內廠商在本來就落後的情況之下,雖然奮起直追,不斷努力,但一時之間確實也很難追上,要補的課比較多。
不過,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產晶元廠商富滿微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5G射頻晶元產品可用於所有主流手機及模組平台方案,從選取工藝到設計水平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雖然富滿微因為商業機密的關系,沒有透露埋汪究竟是哪些廠商使用了,但之前已經有媒體表示,至少有3家國產手機廠商已經在洽談測試了。
另外富滿微的這個消息,也說至少可以說明其5G射頻晶元,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可以解決華為手機的5G問題了。
考慮到當前5G射頻晶元並不需要多麼先進的晶元,更多的是成熟工藝製造的,所以也不會含太多的美國技術,可以不受長臂管轄的限制,向華為出貨,也不需要美國的許可證。
所以我們可以預計,接下來華為很快就會推出基於國產5G射頻晶元的5G手機了。
不過在搞定5G射頻晶元的同時,華為還有另外一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現在華為麒麟9000晶元的庫存,估計不多了,高通提供的晶元又是4G的,還需要搞定5G晶元才行。
2. 5G射頻前端核心器件之一——射頻濾波器向高頻化、模組化方向發展
姓名:劉軒 學號:19020100412 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轉自:https://blog.csdn.net/wusuowei1010/article/details/102914239?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2%7Edefault%%7Edefault-1.control&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2%7Edefault%%7Edefault-1.control
【嵌牛導讀】濾波器是射頻前端中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其價值占據射頻前端價值總量的50%
【嵌牛鼻子】射頻前端 濾波器
【嵌牛提問】射頻濾波器向高頻化、模組化方向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嵌牛正文】
摘要 :射頻前端是移動通信設備中的核心部件,其細分元器件包括:濾波器(Filter)、功率放大器(PA)、射頻開關(Switch)、低雜訊放大器(LNA)、天線調諧器等,而濾波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其價值占據射頻前端價值總量的50%。
目前,市場上的射頻濾波器產品主要包括:SAW(聲表面濾波器)、BAW(體聲波濾波器)、陶瓷濾波器(LTCC濾波器)、IPD(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s)等。衡量濾波器性能的指標有:Q值和插入損耗,其中SAW、BAW濾波器憑借高Q值、低插入損耗的優良性能已成為射頻濾波器的主流選擇。
SAW 濾波器在 2.5GHz 以下頻段性能更好 SAW濾波器是採用石英晶體、壓電陶瓷等壓電材料,利用其壓電效應和聲表面波傳播的物理特性而製成的一種濾波專用器件,廣泛應用於電視機及錄像機中頻電路中以取代LC中頻濾波器,使圖像、聲音的質量大大提高。SAW濾波器的主要特點是:設計靈活性大、模擬/數字兼容、群延遲時間偏差和頻率選擇性優良、輸入輸出阻抗誤差小、傳輸損耗小、抗電磁干擾性能好、可靠性高、製作的器件體積小、重量輕且能實現多種復雜的功能。
SAW濾波器的特徵和優點,符合現代通信對高頻化、數字化、高性能、高可靠等方面的要求。其首敏不足之處是:熱穩定性較差,高頻特性有待改善。但通過使用溫度補償材料生產的TC-SAW濾波器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更適合移動端使用,可是工藝更復雜、製造成本相對較高;日本村田公司改良的I.H.P-SAW濾波器克服了SAW低頻的弱點,產品頻率在3.5GHz,並兼具BAW的溫度特性和高散熱性優點,可部分替代BAW濾波器。
BAW 濾波器更適合高頻通信要求 BAW濾波器內的聲波主要是垂直傳播,產品主要有BAW-SMR技術、FBAR技術兩種,壓電材料與SAW的石英材料不同,常用AlN(氮化旦芹旁鋁)、PZT(鋯鈦酸鉛)、ZnO(氧化鋅)等材料。BAW與SAW相比性能更好、成本也更高,當頻段越來越多,甚至開始使用載波聚合的時候,就必須得用BAW技術才能解決頻段間的相互干擾問題。
BAW濾波器的尺寸隨頻率升高而縮小,適合要求更高的3G和4G通信,對於5G通信依然游刃有餘。此外,即便在高寬頻設計中,BAW對溫度變化並不敏感,同時還具有極低的損耗和非常陡峭的濾波器裙邊。
射頻濾波器向微型化、高頻化、模組化方向發展 濾波器產品主要向著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三個目標發展,目前市場上主要呈現出兩種技術發展趨模橡勢。一種是提高現有產品技術性能,例如改良的TC-SAW及FBAR濾波器產品,解決了產品本身的技術缺陷,提高了熱穩定性和多頻干擾難題,並通過專利壁壘進一步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另一種發展趨勢是研發體積更小、成本更低的整體射頻前端晶元。這種濾波器採用晶圓與晶圓的鍵合,通過成熟的TSV和電鍍工藝、硅工藝結合在一起,濾波器的成本和體積都得到了大幅的減少,同時將濾波器與PA、射頻開關等器件進行整體封裝,向模塊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這一趨勢未來將推動了整個射頻行業的整合。
我國在濾波器技術的發展情況 目前,射頻濾波器市場主要被村田、TDK、博通、Qorvo等美日幾大巨頭壟斷,國內自給率較低。我國射頻濾波器整體發展處於技術研發、初步量產階段,產品主要應用在國內手機廠商中低端手機中,不論是產能還是技術水平都與國外廠商差距較大。國內從事濾波器的企業主要有德清華瑩、中電26所、北京長峰、中訊四方、中科非鴻等,SAW產品方面主要有無錫好達、銳迪科、天通股份等公司,而適合高頻的BAW濾波器國內還沒有可以量產的公司。
結語 隨著人們對移動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全面屏及手機輕薄化、高頻通信、頻率資源擁擠化等都對濾波器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適應高頻通信、熱穩定性好、體積小、集成度高的濾波器將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3. 5G射頻晶元成功國產,華為卻無法使用,這背後有什麼隱情
純國產的5G射頻晶元也有,而且已經搭載到華為的手機上面。但在產能上面並不富足,並且我國自產的射頻晶元在工藝上面,採用的是老舊的工藝,跟台積電、三星這種巨頭工廠的技術差距很大。只能說是能用,但是不好用。
不過畢竟我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緩慢,雖說一直在追趕,但是先進技術跟高端設備,還是掌握在西方國家的手裡。美方和三星已經開始發展3nm工藝節點了,而中芯國際的7nm還沒有量產商用。
能完全脫離西方國家因素,實現自研自生產的,中芯國際只有28nm的成熟製程工藝。至於什麼時候可以在製造上面達到世界主流水平,還需要很長時間。
4. 哪家5G模組好
5G高算力智能模組方面,美格智能作為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智能模組的創領企業,行業首家發布5G智能模組產品,2020-2021年就推出了第一代5G高算力智能模組SRM900L(SM4350)、SRM900(SM6350) 、SRM910(SM6350) 與SRM930( QCM6490),形成「低、中、高」三檔5G高算力智能模組全覆蓋,算力從2T-14T,四款模組做到了模組外圍硬體的設計兼容,大大提升了客戶選型的靈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代表性的SRM900,選用的是高通SM6350平台,支持X51的Modem。該CPU採用8nm FinFET製程,內置64bit ARM V8內核,採用Kyro 560(2* A77 2.0GHz & 6* A55 1.7GHz),內置Adreno GPU 619和V66A 1.2GHz+Dual HVX,可以搭載更高AI算力的演算法,支持Decode/encode 最高4K 30fps、H.265,搭載了Android 11操作系統,模組內置板卡內存為64GB+4GB(或128GB+6GB),支持5G NR sub-6Ghz,支持DL 4x4 MIMO, UL 1x1 MIMO,支持NSA和SA,集成了L1+L5 GPS 和 2x2 MIMO 以及 ax ready Wi-Fi的寬頻智能無線通信模組。
2021年最新推出的SRM930,是基於高通5G SoC QCM6490平台開發,採用高通 Kryo™ 6xx CPU(1* A78 2.7GHz +3*A78 2.4GHz + 6* A55 1.9GHz),6nm FinFET製程,64bit ARM V8 內核。內置Adreno™ GPU 642L,支持OpenGL ES 3.2,Vulkan1.x,支持OpenCL 2.0。模組內置AI處理器 Dual HVX 和 4K HMX,AI算力超過14 Tops。內置Adreno™ VPU 633,最高支持4K 30視頻編碼或4K 60視頻解碼,支持 H.264/H.265。模組搭載Android 11操作系統,內置存儲為64GB+4GB(或 128GB+6GB),支持5G NR sub-6Ghz,支持DL 4x4 MIMO, UL 1x1 MIMO,支持 NSA和SA,集成L1+L5 GPS,集成2x2 MIMO Wi-Fi 6E及BT 5.2 功能。
2021年9月,中國聯通作為運營商物聯網的領軍企業,開啟了聯通物聯網5G AIoT智能模組詢價采購項目招投標,這是中國聯通首次單獨就智能模組這一產品品類進行專項招投標工作,也是全球運營商針對智能模組產品的「運營商歷史第一標」,期望利用運營商強大的管道和運營優勢,賦能千行百業,促進中國5G商業化的健康發展。美格智能作為智能模組的創領企業,憑借在5G智能算力模組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優勢,獨家中標此次招投標項目。中國聯通5G AIoT智能模組 「運營商歷史第一標」 由美格智能獨家中標。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70個國家的169個運營商開通了5G網路和服務,5G網路商用化進度正在不斷加速。在5G網路數據承載量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高算力、智能化模組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近期元宇宙(Metaverse)概念風靡朋友圈,未來的虛擬世界,必將需要更高速的通信鏈接和更強大的終端算力,智能化、高算力的智能模組產品將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應用領域也將從傳統的金融支付、物流掃碼等,不斷向AR\VR、機器人、自動駕駛、雲游戲等領域拓展。
在5G數傳模組方面,美格智能早在19年就率先基於高通驍龍X55平台推出了5G模組SRM815系列(SRM815 LGA、SRM815 M.2轉接、SRM815 MiniPCIe轉接)產品及5G毫米波模組SRM825W產品,符合3GPP Release15標准,支持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已在5G FWA智能終端、工業路由器、高清電視、無人機、車載終端、BOX、工業平板電腦、高清監控、機器人、AR/VR等多個領域實現大規模商用。
隨後,美格智能又基於高通驍龍315、X65和X62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發布新一代5G數傳模組系列產品——Sub-6GHz模組SRM815L、SRM825L、SRM815N、SRM825N、SRM835N和SRM827系列以及毫米波(mmWave)模組SRM825WN和SRM827W系列。該系列新模組全面支持3GPP R16標准,可支持更高的5G傳輸速率,擁有更卓越的性能且更具成本效益。
其中,SRM815N(LGA封裝)、SRM825N(M.2封裝)、SRM835N(MiniPCIe封裝)和 SRM825WN(M.2封裝)模組基於高通驍龍X62平台開發,與採用高通驍龍X55平台的SRM815和SRM825(W)系列模組PIN2PIN設計,⽀持3G/4G/5G多種網路制式,可涵蓋全球主要地區和運營商的5G商用網路頻段。5G Sub-6GHz下可全面支持TDD/FDD 2CC 載波聚合,可支持最大120MHz帶寬,有效提高5G傳輸速率。
同時SRM827和SRM827W(mmWave)模組基於高通驍龍X65平台開發,該平台是高通所推出的第4代5G數據機到天線的解決方案,面向全球5G部署而設計。5G Sub-6GHz下可全面支持TDD/FDD 多CC 載波聚合,可支持最大300MHz帶寬,同時可支持Sub-6GHz + mmWave雙連接,最高峰值下載速率達10Gbps,具備前所未有的強大性能和技術創新,在網路靈活性、容量及覆蓋方面具備領先優勢,可滿足多種5G細分領域。
2021年11月份,美格智能聯合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龍頭企業——紫光展銳,發布了兩款搭載展銳國產芯「唐古拉V510」晶元的高性能5G M2M模組SRM811與SRM821,該模組採用全新的射頻設計方案和最新的電源設計理念,可支持NSA和SA網路模式以及TDD和FDD 5G頻段、支持5G網路切片、空口精準授時、5G LAN等新興技術,可輕松適配國內四大運營商網路通信。
在5G射頻指標以及苛刻工業環境寬溫測試和耐久性測試上展現出明顯優勢,可滿足工業互聯網、5G FWA、智慧電力、智能網聯車等物聯網終端在內的多種產品形態,廣泛應用於不同場景,為全球消費者帶來5G革命性的連接體驗。
在5G FWA智能終端方面,美格智能現已在5G FWA智能終端方向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截至目前產品陣營已涵蓋5G CPE、5G ODU、5G BOX和5G MiFi等多種產品整機定製化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系列支持mmWave與Sub-6G,涵蓋全球主要網路制式與5G商用頻段,支持Wi-Fi 6信號,高速率傳輸讓家用/商用/工業組網更享極速。
5G CPE是5G的重要應用場景。隨著第四大運營商廣電的入局與國務院「提速降費」方案部署,5G CPE系列的使用成本也將隨之降低。
美格智能結合自身的研發技術與整機開發優勢,可提供相應的PCBA與整機等解決方案,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加快產品落地流程,使整機產品更快達到量產面向市場。在FWA行業爆發式增長來臨前夕,與您共同推進行業發展。
未來,以5G+AIoT為核心的智能化產業鏈智慧升級越發加速,蜂窩模組4.0/5.0也會在未來都逐步實現。作為智能模組及解決方案的創領者、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美格智能將繼續保持智能模組行業的領先優勢,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與推廣,以智能模組+物聯網定製化解決方案,助力5G網路下的視頻記錄儀、智慧駕艙、智能POS收銀機、物流終端、VR Camera、智能機器人、視頻監控、安防監控、智能信息採集設備、智能手持終端、無人機等千行百業的智能化升級。
5. 有什麼5G類的天線產品推薦
隨著5G獨立組網標准完成,啟拿知頻譜分配時間臨近,預計未來中國移動基站的建設將形成5G和4G基站長期共存的環境,5G基站將由熱點區域覆蓋逐漸向外延擴展,實現萬物互聯。5G天線的難點:5G天線為所有5G設備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信號接收與發射的關鍵部件,其在5G產業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此領域一直是國際上各大專業廠商所爭奪的重要領域,而國內市場在天線領域還是存在很大的空白。邁斯維5G超寬頻高增益對數周期MIMO天線的優勢:1.?頻率范圍600MHz到6000MHz邁斯維最新5G超寬頻高增益對數周期悄消MIMO天線:AN_Master_004MIMO與AN_Master_005MIMO的最大特徵為覆蓋的頻率范圍為600MHz到6000MHz,具有極寬的工作帶寬。敏兄並且在增益性能上實現了6.8dBi(AN_Master_004MIMO)與9.5dBi(AN_Master_005MIMO)的高低搭配,不但可以支持全球目前所有的5G頻段,還向下兼容全球所有的4GLTE,3G,GSM頻段。此外現行所有的WiFi2.4GHz與5.8GHz以及未來將商用的WiFi6.0GHz也都實現了直接技術兼容。同時採用雙天線MIMO合成一體夾碼設計,直接為系統帶來高隔離度2*2?MIMO?(無需使用功分器或者功分電纜)。2.?全方位支持國內外5G信號覆蓋這兩款天線可實現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美國ATT、Sprint等5G、4G信號覆蓋。對於家用方面,還直接支持入戶的WiFi2.4GHz與5.8GHz以及未來的WiFi6.0GHz頻譜。可以說,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無線協議,只需要其中任意一款天線就可以解決所有信號收發的需求,產品的可用性以及兼容性在天線領域空前高端。邁斯維是一家專業的天線公司,多款天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5G天線種類豐富,同時提供產品選型技巧,能夠基於客戶需求快速選品,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支出。此外此公司在天線領域擁有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三十多項,在現有產品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下,該公司還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研發,為客戶量身定做,如有需要可以聯系他們具體了解一下該公司的產品。很高興您能採納我的回答
6. 5g射頻器件龍頭企業有哪些
1、韋爾股份(603501):射頻龍頭股。
2017年上半年,公司繼續保持和擴大TVS、MOSFET、電源IC、衛星直播晶元以及射頻元器件等產品的研發投入。
2、遠望谷(002161):射頻龍頭股。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夢想護照是全球迪士尼樂園中首次推出的互動式護照體驗,其採用射頻識別技術,為到訪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御賀遊客特別設計。
3、亞光科技(300123):射頻龍頭股。
射頻概念股其他的還有:長電科技、三安光電、勝藍股份、億緯鋰能等。中國首個5G微基站射頻晶元YD9601,2020年在南京宇都通訊科技有限公司經過自主研發流片成功,正在進行封裝測試。
YD9601不光覆蓋700MHz廣電頻段,也兼容了工信部2020年2月初剛剛頒發許可的3.3-3.4GHz的世檔電信/聯通/廣電共享室內頻段,可以說是為5G時代室內共享微基搜拆亂站量身定做的晶元。2020年3月,中國首個5G微基站射頻晶元產品已經由南京宇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流片成功。
7. 華為Mate50定檔10月發布,國產5G射頻晶元迎來高光時刻
9月21日訊,我們知道能在5000元以上同 iPhone手機競爭國內除了華為,小米OV手機幾乎很難成為iPhone的競爭對手。 華為再傳好消息,華為Mate 50系列手機定檔10月梁帶發布。國產5G射頻短板突破,目前處在推廣送樣。華為旗艦手機有可能回歸5G時代。
華為的5G通信占據了通信領域的話語權,西方採取晶元限制措施,導致華為消費者業務線遭受諸多影響。受此影響,華為所有跟晶元相關的業務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智能手機和5G通信方面應用。 華為不得不尋求對晶元依賴較小的軟體領域轉型謀求發展道路,對華為而言沒有晶元的手機肯定很難繼續生存下去,必須要採取其他措施繼續發展。
面對當前市場環境和遭遇的困難,華為任正非四個措施行動:第一、賣掉了榮耀手機,減少對晶元的庫存的消耗;第二、采購高通晶元,繼續推出新款旗艦手機打造鴻蒙生態建設,雖然只支持4G功能,也要推出新機;第三、華為再次對手機進行瘦身,將旗下的nova、麥芒、暢享等系列採取與三大通信運營商合作方式,繞過晶元限制規則推出5G智能手機;第四、進入軟體領域尋求發展新道路。比如開發鴻蒙應用在消費者電子以及物聯網產品,自研歐拉操作系統重點應用在伺服器與雲計算上,至少在操作系統范圍級別內不在被「卡脖子」顫渣枯。
前不久,iPhone13首輪銷售,國人購機高度熱情,一下子被沖上了熱搜。 擠爆了蘋果官網、瞬間秒空京東和淘寶蘋果旗艦店。華爾街資本家不太看好的新款iPhone13,反而在中國市場特別受歡迎,庫克也是沒有預料到。不過iPhone新款手機這種「擠牙膏」方式的升級配置被不少網友吐槽。雖然此次價格問題占最大因素,不過蘋果自研的晶元與系統才是iPhone13獲取暢銷的根本原因。
造成iPhone手機火爆,究其原因就是缺少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的競爭。華為P50系列手機只有4G版本,很難對iPhone手機形成競爭優勢,加上iPhone手機價格不升反降,國人追捧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最近華為或許迎來反轉,5G旗艦Mate50系列將在十月進行發布,對庫克來說的確有點意外,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國內射頻晶元再傳好消息,卓勝微爆出已經有sub-6GHz的高頻相關5G射頻產品。 該公司的旗下產品5G NR頻段的L-PAMiF產品已經處於送樣測試階段,至少說明了當前國內5G射頻晶元已經有重大技術突破。 測試驗證意味著5G射頻晶元基茄洞本能滿足要求,距離大規模商用僅差一步之遙,一旦測試驗證完成就能滿足正式商用。 對目前國產手機來說,5G射頻晶元技術獲得突破,對國產手機來說是個好消息。可以大幅減少對國外5G射頻晶元嚴重依賴性。
之前就有華為員工透露5G即將回歸市場,沒想到華為5G手機來得這么快。再次證明國內企業已經在5G射頻元器件上完成了突破,國產5G射頻晶元即將到來。 雖然沒有明確發布哪一款機型,對不少花粉而言,今年Mate50 已經沒有多少期待,蘋果採用的降低價格就是針對國內手機。華為或許10月份發布5G手機,意味著5G射頻已經打破壟斷。
對華為而言,目前要發布P系列或Mate系列5G手機,必須解決SoC晶元與5G濾波器供應問題。華為高端晶元缺少台積電代工,要發布Mate 50系列或P50系列 5G手機,依然采購高通晶元為主。 華為手機能否恢復5G手機消息是否真實可靠,還要看華為正式官宣的消息。
華為5G通信領域的占據了主導權,遭受西方最直接的晶元打壓措施,反而倒逼國內晶元齊心協力突破晶元困境。從當前5G射頻晶元發展到Soc晶元設計製造,一旦打破這些技術限制,國內產業所需要的晶元影響將會持續減弱。 期待國內盡快完成晶元製造技術的突破,早日獲得高端7納米晶元的製造,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讓這些限制規則統統都失效。相信國內企業必將在未來兩三年獲得突破。你認為呢?歡迎大家點贊關注知識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