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多少糧食進口
中國糧食進口佔百分之80左右。
在中國,糧食按品種來分包括穀物、大豆、薯類三種。其中,穀物主要包差備脊括稻穀、小麥、玉米三類。而穀物中的稻穀、小麥,又被稱為「口糧」。以2021年為例,中國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占糧食總產量(68285萬噸)的24.1%。這意味著,中國糧食對外依存度為19.4%。
我國進口糧食的4個主要國家
1、美國
美國有937萬平方公里土地,世界第四。美國中部地區,有廣袤的中央大平原,非常適合種植莊稼。美國的耕地面積多達157.7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美國通過大規模地機械化的種植,每年的糧食產量高達4.4億噸。
美國只有3.3億人口,人均糧食產量1346公斤,自身吃不完,所以美國是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國。我國主要向美國進口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
2、加拿大
加拿大國土面積為998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加拿大國土虛滲面積廣闊,但是靠近北極地區,很多地方不適合種植莊稼。加拿大的耕地面積為38.6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七。加拿大的耕地主要集中在較為溫暖的南部地區。
2021年,加拿大的糧食產量為5702萬噸。加拿大隻有3813萬人口,自身吃不完,所以也是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我國向加拿大進口大豆、小麥等糧食。
3、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為769萬平方公里,世界第六。澳大利亞的耕地面積只有30.9萬平方千米,僅占國土面積的4%,位居滾並世界第十,但是澳大利亞的草原和森林面積十分廣袤。
2021年,澳大利亞的糧食產量為5004.9萬噸,位居世界第十二。澳大利亞人口只有2569萬,自身吃不完,所以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我國主要向澳大利亞進口小麥等農產品。
4、巴西
巴西的國土面積為851.49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巴西有全球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所以巴西的耕地面積比較多,有55.7萬平方千米耕地,世界第五。2020年,巴西的糧食產量為2.21億噸。
2021年,巴西遭遇了嚴重的乾旱,糧食產量降至1.19億噸。巴西有2.1億人口。巴西的糧食能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向世界大量出口。我國主要向巴西進口大豆等糧食。
B. 中國進口最多的農產品
回答中國進口農產品主要有玉米、大豆、花生、大米、奶製品、肉禽、肉類及其加工產品等。大豆目前是我國進口最多的糧食,年進口量約為9553萬噸,佔比高達73.136%。中國主要糧食品種進口的突出特徵是糧食進口品種和數量非常集中,小麥、大豆、大米和玉米這四種糧食產品的進口量佔到糧食類產品進口總量的90%以上。
一、中國進口的農產品有哪些
1、我國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有玉米、大豆、花生、大米、奶製品、肉禽、肉類及其加工產品等。其中大豆目前是我國進口最多的糧食,年進口量約為9553萬噸,佔比高達73.136%。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中國糧食進口1.15億噸,2019年1.06億噸,自2015年以來,我國每年糧食進口總量都在1億噸以上。社科院在8月份發布了一份新報告指出,到「十四五」期末,也就是2025年,我國糧食缺口將達到1.3億噸,需要通過進口來解決。
2、中國主要糧食品種進口的突出特徵是糧食進口品種和數量非常集中,小麥、大豆、大米和玉米這四種糧食產品的進口量佔到糧食類產品進口總量的90%以上。我國的糧食主要從加拿大、美國、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小麥等糧食;主要從美國進口小麥、玉米等糧食;主要從加拿大進口大豆、小麥等糧食;主要從泰國進口大米(水稻)等糧食。
二、農產品有哪些
1、糧油作物
小麥、稻穀(含秈谷、粳谷、元谷)、雜糧(含綠豆、玉米、蠶豆、赤豆、蕎麥、豌豆、元麥、大麥、燕麥、高粱、小米、米仁)、大豆、山芋干、鮮山芋、花生果、花生仁、菜籽、芝麻、葵花籽、棉籽、棕櫚籽、蓖麻籽、其他種籽。
2、牲畜、禽、獸、昆蟲、爬蟲、兩棲動物類
包括光禽和鮮蛋;牛皮、豬皮、羊皮等動物的生皮;牲畜、禽、獸毛;活禽、活畜、活蟲、兩棲動物,如生豬、菜牛、菜羊、牛蛙等。
3、煙葉
是以各種煙草的葉片經過加工製成的產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為曬煙葉、晾煙葉和烤煙葉。
4、毛茶
是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經吹乾、揉拌、發酵、烘乾等工序初制的茶。
5、水產品
包括淡水產品、海水產品、灘塗養殖產品及農業生產者捕撈收獲後連續進行簡單冷凍、腌制和自然干製品。
6、葯材
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葯材。不包括中葯材或中成葯生產企業經切、炒、烘、焙、熏、蒸、包裝等工序處理的加工品。
7、林業產品
包括原竹、原木、生漆、天然樹脂、原竹下腳料、其他林業副產品。
8、瓜、果、蔬菜
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果、瓜、蔬菜,包括農業生產者利用自己種植、採摘的產品進行連續簡單加工的瓜、果乾品和腌漬品。
9、其他植物
包括棉花、麻、柳條、席草、藺草等
C. 中國糧食進口比例是多少
中國糧食進口比例是百分之三十左右。目前我國對於飼料糧食以及工業用糧需求量是比較大的,特別是2021年隨著生豬存欄量不斷增加,飼料用糧需求有了明顯的恢復,結果導致市場上對玉米、小麥等的需求量增加比較明顯,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國增加糧食進口量也是很正常的。
根據我國海關以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年度進口糧食大約在1.3億噸,而作為對比的是我國年度糧食總產為6.5億噸。也就是說進口糧佔到了我國國產糧食的五分之一,比例雖說不是太高,但是也說明了我國糧食供給方面存在一定的危機。
其他相關內容
中國小麥進口佔世界小麥進口的比重很大,最高時的1989年為百分之十三,較低年份也在百分之四以上。1978到97年,小麥進口20013萬噸,占同期全國糧食進口總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大米、玉米和大豆等其它糧食進口不足百分之二十。1995到1996年進口小麥占進口糧食的比重分別為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六十就左右。
中國一年進口1億多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看起來數量很大,但其實,2019年中國大米、小麥兩大主糧進口分別只有348萬噸和254萬噸,只佔消費總量的百分之二左右。相反,中國還出口了31.3萬噸小麥、274萬噸大米。之所以進口,主要是起到品種調劑作用。
D. 我國農產品一季度進出口總額達多少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499.2億美元,同比增10.0%。2017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額、進口額和出口額均創歷史新高。
基於這些數據,中國國際商會農業行業商會副秘書長、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宋聚國分析認為,擴大進口是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必然要求。應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適度進口」要求,立足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產品供需實際,著眼「三農」長遠發展需要,有增、有穩、有控,分行業、分品種施策,促進農產品進口健康發展。來源:經濟日報
E. 中國平均每年出口農產品多少
2021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3041.7億美元,同比增23.2%。其中,出口843.5億美元,增10.9%;進口2198.2億美元,增28.6%;貿易逆差1354.7億美元,增42.9%。
一、穀物
2021年,穀物進口6537.6萬噸,同比增82.7%,進口額200.7億美元,增1.1倍。出口262.0萬噸,增1.0%;出口額11.8億美元,增9.4%;凈進口6275.6萬噸,增89.0%。
二、棉花、食糖
棉花:2021年,進口234.2萬噸,同比增4.9%;進口額41.9億美元,增16.6%。此外,棉花替代性產品棉紗[1]進口211.8萬噸,增11.4%。
食糖:2021年,進口566.6萬噸,同比增7.5%;進口額22.8億美元,增26.7%。
三、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2021年,進口10205.1萬噸,同比減3.9%,進口額580.7億美元,增34.2%;出口93.1萬噸,減10.8%,出口額15.5億美元,減3.1%;貿易逆差565.2億美元,增35.6%。
食用植物油:2021年,進口1131.5萬噸,同比減3.2%,進口額115.7億美元,增32.8%;出口12.1萬噸,減29.4%,出口額2.0億美元,減1.4%;貿易逆差113.7億美元,增33.6%。
四、蔬菜、水果
蔬菜:2021年,出口157.7億美元,同比增5.6%;進口11.9億美元,增14.8%;貿易順差145.8億美元,增4.9%。
水果:2021年,出口75.1億美元,同比減10.1%;進口145.2億美元,增31.5%;貿易逆差70.1億美元,增1.6倍。
五、畜產品、水產品
畜產品:2021年,進口523.4億美元,同比增10.0%;出口60.3億美元,增11.0%;貿易逆差463.1億美元,增9.9%。
水產品:2021年,出口219.1億美元,同比增15.1%;進口180.1億美元,增15.7%;貿易順差39.0億美元,增12.2%。
註: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數據來源為中國海關總署官網。分品種貿易數據按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分類口徑編寫。
[1] 棉紗在進出口統計歸類中屬於工業品。
相關新聞
1月份第3周畜產品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情況2022-01-25
2022年第3周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動態2022-01-24
2021年12月大宗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2022-01-21
1月份第2周畜產品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情況2022-01-18
2022年第2周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動態2022-01-17
F. 中國每年進口糧食多少噸
根據2020年的數據,我國全年進口1.4億萬噸糧食,同比增長28%,進口金額為50832118千美元。國內對玉米和大豆的需求還是蠻旺盛的,在國家大力促進生豬生產政策的時候,對飼用玉米和大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所以說,我國進口糧食不是因為「國內缺」,而是為了優化糧食供給結構,來更好地保障糧食安全。
如果中國真的一點都不從國外進口農產品的話,勉強吃飽是可以的的,但是想吃好是就很難了。如果我們只吃米飯小麥玉米這類主食和蔬菜以及少量的肉,是可以養活自己的。如果要像現在這樣人均水平的吃肉蛋奶,我們現在無法做到自給自足,而且將來更加無法自給自足。
大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是大豆第一進口國,2017年進口大豆9553萬噸,美國佔了30%。糧食進口也已經成了國際談判中的一張重要的牌,中國作為消費大國,決定買哪個國家的產品將很大程度影響該國外匯收入。但是我們出口的產品也往往會在國際摩擦時候被徵收保護性關稅,這其中要進行不斷的博弈。
一、如果不進口糧食,糧食價格平衡或被打破,從而傳導糧食價格同步上漲。
糧食進口是穩定糧食在全球價格同步的穩定計。我國當前糧食自給自足率達到95%以上,也就是說生產的糧食基本可以保障14億人的口糧需求。然而我國在個別農作物品種上還是存在較大需求的,比如大豆。大豆需求廣泛,幾乎生活中都會用的大豆。因此,若不在進口,大豆勢必率先漲價。農民看到大豆價格不錯,很可能會放棄種植小麥或玉米去種植大豆,從而傳導至小麥及玉米漲價。
二、不進口糧食勢必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進行治理及立法。
我國糧食連年增長,好的勢頭十分明顯。然而在好的增長也經不起浪費。
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可以養活2億人的口糧需求。浪費的糧食相當於多養活總人口的14%,而我國糧食自給率需求空缺僅為5%,可以說浪費是及其嚴重的。如果不在進口糧食,那麼在現有產糧的基礎上想要保證生活需求,勢必會從浪費上開始抓起。比如對浪費嚴重的酒店,單位進行譴責,通報或批評,甚至列入黑名單。以來控制浪費的行為。甚至不排除立法控制。
G. 中國有哪些農產品需要進口
我國的糧食主要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進口糧食,其中主要從美國進口小麥、玉米等糧食;主要從加拿大進口大豆、小麥等糧食;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小麥等糧食;主要從泰國進口大米(水稻)等糧食。
中國主要進口小麥、玉米、大豆、大米等糧食。糧食主要是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進口,其中從泰國進口大米,從加拿大進口大豆,大部分的小麥和玉米從美國進口,少部分的從澳大利亞進口。
進口美國的小麥、玉米、大豆,進口澳大利亞的羊類產品、牛類產品等這兩樣是因為中國產量少,商品率低,從而價格高。而國外同類商品價格相對低,進口的利潤大。進口巴西的可可、非洲國家的熱帶產品等進口這些東西是以為中國產量低或並不出產這些東西。
(7)中國農民有多少進口農產品擴展閱讀:
一是,我國糧食雖然連年增產,但是相對需求還是有一定的缺口的,像大豆和大米、小麥、玉米,這些需求還需要進口來滿足。
二是,我國是世界WTO貿易國,完全禁止進口別國的糧食,從自由貿易的規定上也說不過去。就好比,別人完全禁止進口我們的糧食,沒有理由的話,也是說不過去的。
三是,國外部分農產品成本低,加工企業進口用來加工飼料等等,能降低相應的生產成本。
而在事實上,在進口的2400億斤糧食中,大豆佔了大頭。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大豆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8169萬噸,比2014年增加了14.4%。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進口的以油料作物為主,小麥、玉米進口量並不算多。
至於養殖業、蛋奶業並不存在大量進口這一現象,美國牛肉等才是今年剛剛登陸中國市場,而且沒有任何競爭力,至於雞蛋等至今沒有允許進口。
H. 2022年上半年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是出口額的多少倍
答:1—7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1912.2億美元,同比增10.9%。其中,出口557.4億美元23.7%;進口1354.8億美元,增6.4%;貿易逆差797.4億美元,減3.1%。一、穀物1—7月,穀物進租睜口3635.7萬噸,同比減8.7%,進口額129.1億美元,增8.8%;出口13萬噸,減14.2%,出口額6.8億美元,減4.0%;凈進口3497.1萬噸,減8.5%。二、棉花、食糖棉花:1—7月,進口133.5萬噸,同比減26.4%;進口額33.0億美元,增4.7%。此外,花替代性產品棉紗[1]進口79.3萬噸,減39.5%。食糖:1—7月,進口204.4萬噸,同比減17.0%;進口額10.0億美元,增13.4%。三、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食用油籽:1—7月,進口5667.9萬噸,同比減7.2%,進口額383.4億美元,增15.4%;口59.7萬噸,增3.8%,出口額10.2億美元,增9.1%;貿易逆差373.2億美元,增15.6%。食用植物油:1—7月,進口267.3萬噸,同比減63.0%,進口額悉纖39.9億美元,減43.3%出口11.1萬噸,增1.9倍,出口額2.1億美元,增1.9倍;貿易逆差37.8億美元,減45.7%。四、蔬菜、水果蔬菜:1—7月,出口96.3億美元,同比增16.5%;進口5.7億美元,減19.7%;貿易順90.6億美元,增19.9%。水果:1—7月,出口34.1億美元,同比減10.4%;進口110.1億美元,增15.0%;貿易這76.0億美元,增31.7%。五、畜產品、水產品畜產品:1—7月,進口291.3億美元,同比減8.0%;出口37.4億美元,增12.1%;貿易差253.9億美元,減10.3%。水產品:1—7月,出口134.1億美元,同比增15.6%;進口123.3億美元,增30.3%;貿順差10.8億美元,減49.5%。註: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數據來源為中國海關總署官網。分品種貿易數據按農業農村音產品分類口徑編寫。[11棉弊陸歲紗在進出口統計歸類中屬於工業品。
I. 中國主要進口美國那幾種農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豬肉等大宗農產品。
目前國內大豆的產需缺口為9000多萬噸,需要依靠國際市場補充。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產量在1億噸左右,但其國內消費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賴出口國際市場。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國大豆產量11779萬噸,比上年減產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總量的59%。據此估算,如無貿易摩擦,2018年度美對我大豆出口量將在3000萬噸以上。
2016年,我國進口棉花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美國、烏茲別克、印度、巴西作為我國棉花進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進口總重量佔全部進口量的88.5%,總貨值佔全部貨值的88.9%。
對美國來說,雖然美國豬肉位列中國進口的第六位,但中國卻是美國豬肉的第三大市場。過去十年間,美國的豬肉及製品出口到中國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近200億美元農產品,其中美國的生豬產業對華出口11億美元。
(9)中國農民有多少進口農產品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241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9.2%;向美國出口農產品77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0.2%;我國對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164億美元。
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價值139.5億美元、畜產品價值29.2億美元和穀物價值15.1億美元。我國向美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水產品價值32.2億美元、蔬菜價值11.5億美元和水果價值7.7億美元。
在水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二大水產品出口市場,2017年我對美出口水產品分別占我水產品出口總量的12.8%、出口總額的15.2%。水產品是我輸美主要農產品,出口額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的42%。
果蔬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場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場,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對美出口額分別為10.7億美元和7.7億美元,分別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總額6.9%和10.9%。
人民網-怎麼看中美經貿摩擦中的農業問題
人民網-2016年度全國進口棉花質量狀況白皮書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