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采購中的術語是什麼意思,如:PR,PO,RFQ,RFI,SOW,BOM,JIT,VMI,MRO
1 PR (Purchase Requirent) 請購單,采購申請單,代表企業內部的申請需求。
2 PO (Purchanse Order) 采購訂單,客戶下給供應商的。
3 RFQ(Request For Quotation) 報價請求。
4 RFI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信息邀請書,用來取得產品,服務,或供應商一般資訊的請求文件。
5 SOW(Statement Of Work)工作說明書,是對所要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敘述性的描述。
6 BOM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單。
7 JIT (Just In Time) 准時化供應(生產)。
8 VMI (Vendor Manage Inventory) 供應商庫存管理,即客戶的原料屬於供應商,並由供應商管理。
9 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ng)指維修與作業耗材,也可解釋為非生產性物資。
(1)rfq報價表產品圖片規格是多少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術語:
采購術語屬於國際貿易術語(Trad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所承擔的義務,會影響到商品的價格。 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把某些和價格密切相關的貿易條件與價格直接聯系在一起,形成了若干種報價的模式。每一模式都規定了買賣雙方在某些貿易條件中所承擔的義務。用來說明這種義務的術語,稱之為貿易術語。
貿易術語所表示的貿易條件,主要分兩個方面:其一,說明商品的價格構成,是否包括成本以外的主要從屬費用,即運費和保險;其二,確定交貨條件,即說明買賣雙方在交接貨物方面彼此所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的劃分。
貿易術語是國際貿易中表示價格的必不可少的內容。開報價中使用貿易術語,明確了雙方在貨物交接方面各自應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說明了商品的價格構成。從而簡化了交易磋商的手續,縮短了成交時間。由於規定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對買賣雙方應該承擔的義務,作了完整而確切的解釋,因而避免了由於對合同條款的理解不一致,在履約中可能產生的某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