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產品進超市如何定價,利潤率是多少
農產品進超市首先要市場的,其次要得到超市的許可,你還要給超市繳納一定的錢的,你還要注冊商標的,你才能進入超市的,不然你的商品是不能進入的,進入超市以後,如果你的銷量高的話,利潤率是很高的,不然怎麼有怎麼多的商品要求進入超市呢?定3價你要看你們當地的市場行情的,最好不要定的太高的,你要薄利多銷嘛
2. 東莞市明遠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怎麼樣
東莞市明遠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東莞市明遠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更多信息和資訊。
3. 把農副產品放在超市裡售賣,怎麼樣收費的
農副產品是自產的話,無論經營額多少,都免稅;如果是從事經營非自產農副產品的話,則是不免稅的,但對個體工商戶在一個5000元的起征點問題,即月經營額5000元以下免稅,5000元以上(含)則要交稅。 屠宰稅這個稅種早已取消,即不存在稅收減免問題。
4. 地攤賣農副產品收費嗎
地攤賣農副產品的話,這個有的地攤的話是要收攤位費的。然後別的的話應該是不收的
5. 農貿市場中的農產品,為何比超市裡便宜得多呢
去超市買東西,突然發現好多農副產品的價格都比以前便宜了很多。之前就知道雞蛋的價格便宜了不少,沒想到大部分水果的價格也比往年便宜了很多。
雖然小編不是太愛吃水果,但是家人有喜歡吃的,所以對於大部分水果的價格還是心裡有數的,然而昨天在超市裡看到水果的價格,有些出乎意料。逛超市發現,雞蛋、各種水果都降價,農副產品為什麼這么便宜了?
6. 農副產品怎麼進超市
一、要找對配送中心。大型超市都是通過配送中心來采購農副產品,有的超市通過自己的配送中心采購,如「家樂福」、「麥德龍」,都是上海總部的配送中心采購商品,再向全國各地網點發貨;有的超市委託其他采購公司采購,如上海「易初蓮花」超市銷售的水果,就是由上海果品公司提供。只有找對采購單位,你才可能與超市建立供貨關系。農副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季節性很強,自己到超市設點,既不合算,也不可能,所以最好是通過配送中心銷售自己的產品。施廣軍就是通過配送中心,與各大超市建立了多年的合作關系。
二、要提供相關稅收憑據。自產自銷的農產品,要向超市提供自產自銷證明,以方便超市用來抵扣稅。
三、要提供質量檢測合格證明。農產品要想進超市,一定要做好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進超市的檢測報告,要以質檢部門的檢測報告為准。最好是有無公害基地、綠色產品稱號。「易初蓮花」超市要求希望果業合作社提供的源東白桃達到金華市無公害源東白桃地方標准和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要求。要做到農產品質量穩定,必須制訂標准化生產制度,按標准化種植養殖。
四、要有注冊商標和條形碼。今年,上海的超市紛紛要求提供禮盒包裝的白桃,2.5公斤/盒。這樣,超市可以省去給水果稱重量的工作,方便銷售。沒有商標、條形碼,產品很難進超市。
五、要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如源東白桃從採摘到運達上海,只有5個小時左右,全部通過高速公路運輸,與上海郊區果農速度相當。現在金華高速公路運輸四通八達,為農產品進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創造了條件。運輸成本要找相關運輸企業去談?!
施廣軍說,上海的銷售市場很大、價格也賣得好,普通白桃的銷售價可以保持在4元/公斤以上,有多少銷多少,特級白桃可以賣到20元/公斤。
7. 農村辦超市有沒有國家補助有補助一般標準是多少
應該是有的。2005年起國家開始實施的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建設工程「萬村千鄉」。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是商務部旨在改善農村消費環境,保障農民消費安全而開展的一項農村流通環境改造工程。這一工程的目標是:計劃在3年時間內,在農村培育25萬傢具有現代商業流通水平的「農村超市」。
對建設或改造配送中心的銀行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國家將予以企業1年貸款利息補助。中、西部地區貼息率不超過3%,其他地區貼息率不超過2%。
此外,超市老闆只管進貿易公司的貨物,只支付貨物這部分錢,對每個鄉級農家超市補助2000元,每個村級農家超市補助3000元,中、西部地區,每個農家超市補助標准分別增加800元。
(7)道滘超市農副產品多少錢擴展閱讀: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是指2005年開始實施的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建設工程。國家通過安排財政資金,以補助或貼息的方式,引導城市連鎖店和超市等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發展「農家店」,
力爭用三年時間(2005年-2007年),在全國建設25萬家標准化「農家店」,覆蓋75%以上的縣,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現代流通網路,以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求。
日前,商務部正式啟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目標是從2005年起,力爭用3年時間,在試點區域培育出約25萬家農家店,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經營網路,逐步縮小城鄉消費差距。
據人民日報報道,「不方便,不安全,不實惠」——這9個字,反映了中國農村消費總體現狀。據權威機構調查,目前國內有1/3以上的農民購買生產資料、消費資料要跑到縣以上的市場去找。廣大農村也是假冒偽劣泛濫最嚴重的地方。
另外,農村消費物價指數持續高於城市,農民收入增幅與農村物價增幅反差較大,農民擔心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中央1號文件帶來的好處。
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認為,由於長期受到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農村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制約,當前農村商品流通存在設施不足、方式陳舊、成本較高、農民進入市場較難等問題,不僅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也抑制農民消費,延緩了農村市場化進程,成為農村發展面臨的新瓶頸。
隨著短缺經濟的基本結束,困擾農村經濟的難點已從生產與消費的矛盾,轉向流通與消費的矛盾。市場建設中的「重城市、輕農村」,農村工作中「重生產、輕流通」現象十分普遍。目前,佔全國人口70%的9億農民只佔全社會消費35%,農民人均每天消費僅6元左右。
參考資料:網路-萬村千鄉
8. 現在農副產品做哪種比較好賺錢
不管什麼產品都看你怎麼做吧,做的好都賺錢。但是目前做農副產品這塊的太多了。做生意想脫穎而出特色和創意就非常重要了。我之前在參加一個產品展覽會時,看見一個新產品,是用工具在牆上繪畫的,那個工具即使自己沒有繪畫的功底,也可以在牆上作畫,一幅畫做出來時間也不長,畫質也很漂亮,很光滑平整,而且還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想做什麼顏色都可以。這個產品是湖南贏天開發的,大概一萬多塊錢就可以做了,可以去把握一下,把握住這種商機,在別人沒做之前,先把市場把握了。
9. 農副產品為什麼會出現農戶賣不出市民買不到,且農戶賤賣市民買不起的問題
通常許多農戶商品時,鄉下里邊的栽種農戶賣不掉,隨後外邊的群眾又很難買到乃至是在農戶的手裡面是較為高的價格,但是在目前市面上買到的價格是相對比較強的因此這一價格不對的狀況又是怎麼回事呢?農副產品原本價格就比較低,尤其是大批量生產的,大部分是來靠量來賺取這一甚少的盈利但因為路程遙遠,物流成本較為昂貴情況下,這樣的事情呢就出現了較為嚴重有很多的貨運司機也不樂意把這種商品拖出去賣,終究運輸費都比農副產品自身貴些,因此售出的盈利呢也不太高。
現階段,農副產品的銷售,主要是或是藉助2個方式:一是農貿批發市場的零散運營;二是靠零售商經粗加工後,進到商場或大、中小型大城市市場銷售。從第一個方式而言,農副產品在縣、鄉一級的城市中,廣泛由農戶自身進到各農貿批發市場零散出售,群眾們買的情況下十分便捷,不會有很難買到,且價格也比較穩定。而要讓股民們栽種的農副產品進到到大、中小型大城市,就需要藉助零售商對商品開展集中統一回收,隨後生產加工、運送及其有關的質量檢驗這些一系列工作中,最後能夠實現從農副產品到產品的全過程。
10. 為什麼不同地區的農產品價格差距大原因是什麼
咱們先講說同一個農副產品,可是都能夠在2個地方生產製造的,可是2個地方的價格全是不一樣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產量不一樣導致的。例如有些地方它適用於栽種這一農副產品,隨後能夠做到非常高的產量,可是有些地方盡管說可以栽種,不過因為標准氣侯環境的影響,造成它產量極低。因此這類價格是有差異的,資金投入同樣的費用及其一致的人力,那樣針對產量不一樣,價格毫無疑問都是不一樣。
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的零售價格,與該地域店面或貨攤房租水準、定居成本費、職工工資水準、城區內物流成本等息息相關。高檔住宅小區、熱鬧商業街區菜價貴點沒問題。現在網路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代步工具十分方便快捷、但是全國各地農業產品價格差別又較大、這於本地生活水平和物價水平多少或栽植的面積多少、影響了某類農業產品的價格。再加上運輸費用等各種各樣花費、就導致價格差別拉大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