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產品品牌的塑造
1)了解消費者對品牌的心理需求。
品牌塑造首先要進行品牌的定位,也就是說公司要明確品牌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能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利益,如何體現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產品特點?把握住品牌的核心價值和消費者心理需求,就可以確定品牌的定位。
2)進行市場細分,凸現品牌個性。
這對於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市場上的企業尤其重要,因為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很多,競爭非常激烈,有些企業已經具有很強的品牌優勢,因此,進行市場細分,找出特定市場和品牌特色,使品牌凸現個性,是非常重要的。 1)找准產品概念,滿足消費者的慾望與需求。
確定產品概念和品牌概念是品牌推廣人員的重要工作,產品概念就是能給消費者帶來利益的產品功能,品牌概念會有更深的內涵,更多的是企業價值觀、產品個性和特色的體現。品牌的塑造不能離開產品的概念,品牌概念必須跟產品概念有某種聯系。比如我們很熟悉的P&G公司的洗發水「飄柔」,產品概念就是能使頭發更柔順,而品牌給我們的感覺是「自信、飄逸」。
2)不要急於求成,品牌塑造要有階段性。
許多企業在做品牌塑造時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於求成,在消費者還沒有接受產品概念時,或者對產品的功能還不是很了解時,就開始做品牌的推廣,結果往往是消費者對廣告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個產品到底是干什麼用的,結果企業的推廣效果大打折扣。
3)注重品牌概念的塑造。
很多企業在成長期,往往是主推一個產品,忽視了對品牌的塑造,結果是消費者雖然對產品很認知,但對品牌沒有概念,不知道這個品牌的個性和特點是什麼,甚至不知道企業的名稱,當企業推出新品時,又需要重新教育市場,花費大量推廣費用。比如時下引起爭論的「腦白金」,作為一個保健品,它給消費者的感覺是「禮品」,雖然表面看該產品比較成功,創造了不菲的銷售業績,可從長遠來看,它卻很難塑造成一個享有高美譽度和忠誠度的品牌,另外,你知道它是哪個公司的產品嗎? 1)品牌定位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找准目標市場的過程。
品牌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前提,沒有正確的定位只能使品牌塑造越走越偏,達不到效果,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對自己的品牌進行清晰的定位。比如,我們在提到很多知名品牌時,一下就能聯想到該品牌的形象。
其實品牌的定位就是消費人群定位,比如:「鱷魚」服裝瞄準的是高收入階層,「賓士車」主要是針對高收入階層,「大寶」化妝品的目標人群是工薪階層。所以說,企業確定了產品的目標人群,也就決定了品牌的定位,從而決定了企業戰略和營銷策略。
(2)品牌定位要著眼於潛在市場。
不少企業在做產品和品牌定位時,往往看到的是的市場需求狀況,而沒有考慮3年、5年甚至是10年後市場的狀況,所以品牌的成長性有限,無法發展壯大。
另外要注意產品和品牌概念的一致性,企業在經歷了快速發展後,一般都會推出新品,進行多元化經營,比如海爾最初就是從做冰箱開始的,涉及家電的各個領域,這就更需要在進行品牌塑造時,找准品牌的概念和定位,保持一致性,使企業的品牌推廣更迅速和有效。 1)品牌不是推銷來的。
品牌是一個大的概念,不僅包括產品的功能和質量,還包括品牌概念和服務等許多要素,因此需要企業的很多努力,包括推力與拉力的結合運用,如果單靠推銷,是無法使品牌的定位和概念迅速深入人心的,也很難成功。
2)大膽的投入和周密的計劃是分不開的。
許多企業都認為廣告能夠塑造一個品牌,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品牌分幾個階段,從消費者開始認知到最後的忠誠,是有一個階段和過程的,很多企業認為自己已經塑造成功了一個品牌,其實只是讓消費者認知你而已,並沒有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美譽度和忠誠度,還不能算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品牌。但是,品牌要形成忠誠度,大量的推廣包括廣告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是你的推廣策略如何來配合你的品牌概念,用最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
在進行品牌推廣計劃時,不少企業也有許多誤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認為品牌推廣就是做廣告,因此把品牌推廣計劃等同於產品廣告計劃,外包給廣告公司,可是很多企業並沒有找准產品概念和品牌概念,而一般的廣告公司對產品概念和品牌概念的理解不是很准確,對營銷的推廣策略也不是很專業,因此導致廣告效果不佳。
所以說,品牌的塑造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另外還需要制定周密的計劃,確保在不同的階段,達到不同的效果,包括廣告計劃、促銷計劃、推廣計劃、渠道計劃等。 個人品牌的提出,脫胎於產品品牌的說法,因此兩者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由於個人品牌的最終指向是一個具有思想、性格、行動等鮮明特徵的個人,因此又與產品品牌所指向的作為靜止產品的物質實體有相當多的不同之處。
從品牌的指向性來看:
個人品牌的體現者是人;產品品牌的體現者是物。個人品牌是為打造更具魅力、知名度以及行業影響力的個人而出現,因此毫無疑問,其背後的指向是某一個具體的人,比如CCTV的知名主持人李詠;產品品牌是為了推廣某類商品而進行的包裝結果,它要反映的是某一類商品,比如李詠和他的團隊打造的名牌欄目——《夢想中國》。
從品牌個性的基礎來看:
個人品牌的個性是建立在天生的、自然的基礎上,如李詠的主持風格就是從他自身的個性特點表現出來的,他的語言他的手勢都是屬於「李詠式」的;產品品牌的個性是根據目標市場的需要包裝出來的,如主創人員發現電視觀眾對於超女式的大眾娛樂節目歡迎有佳,因此以國家電視台的全國影響力,展開了全國規模的海選,並且對全國各個地區的整個海選過程全程直播,邀請專家和知名歌星現場點評,觀眾投票,製造了最大程度的宣傳效應,也形成了夢想中國的獨特欄目風格。
從品牌的發展來看:
個人品牌的發展依據人的具體條件而設計的,比如一個主持人,只能在電台、電視台之間跳躍和轉換,但是很少能夠去做具有市場前景但自己卻無法勝任的工作,如地產、軟體研發等方面的個人品牌塑造;產品品牌的發展是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的調整,如康師傅這個品牌,最初是靠方便麵起家的,但是隨著市場的需要,他們又推出了康師傅糕餅,康師傅礦泉水,康師傅茶飲料系列等等,都有不俗的市場表現。
從品牌的代言來看:
個人品牌具有直接代言自身的特點,如周星馳的出現,他的做派,他的言談舉止,他的表達方式,就是在展示他自身的個人品牌;產品品牌則需要人或者其他事物來代言,用產品自身做宣傳的雖然也時有所見,但是不如以人來代言(尤其是明星)來得更有效果,如某鉑金首飾請影星張曼玉來代言,出眾、高貴的氣質完美演繹了產品的內涵,廣告效果非同凡響。
從品牌的商業化來看:
個人品牌的建立未必以贏利為目的,可以商業化,也可不商業化,比如魯迅的初衷不是為了要自己賺多少錢,而是希望救國,一開始是醫學救國,後來因為觀念的改變而進行文學救國,最終塑造了一個民族魂的偉大形象,但是嚴格來說並未進行商業化運作,其在文壇的名聲也是隨之而來的。但是產品品牌的建立卻一定是以贏利為目的的,通過擴大產品的知名度,讓更多的目標群體來使用、消費它,所以商業化是必須的。
從品牌的生命周期來看:
個人品牌是為了彰顯個人魅力、擴大知名度和行業威望,一旦形成,尤其是自然而然在人們心中紮根的個人品牌影響力,其生命力可以說是永恆的。比如孔子,雖然經歷過歷史的轉折變換,起伏動盪,最終所展現的品牌生命力是絲毫不減,始終是中國傳統文化血脈很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支。產品品牌是為了其根據市場需要而設計,加之企業的命運有其自身的內在運作機制和外界社會環境變化的諸多因素所限制,所以通常企業的產品品牌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這是消費者求新求變的特點使然。所謂百年老字型大小大多盛況不再或者徒遺其名。 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之間根本上的價值差異在於二者在企業運營中的戰略位置、戰略功能的不同。企業品牌戰略決定和指導企業業務的經營戰略,為經營戰略的執行與落地構建內外部平台,強大的企業品牌將為企業產業的發展與選擇、人才聚集、投融資活動的執行等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進而支撐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企業品牌需承載實現「母合」優勢的戰略功能。企業品牌是「母」,產品品牌是「子」,以企業品牌統領、助力產品品牌的發展與建設,將企業資源、企業品牌資產傳遞到每一個產品品牌,為產品品牌的發展提供保障。而產品品牌在企業經營戰略之下,是企業經營戰略實現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實現消費者與企業鏈接的載體。當然,也承載著向企業品牌輸送品牌資產的責任,反哺「母」品牌,形成「母」、「子」品牌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企業無形資產的積累,推動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的差異具體體品牌塑造目的不同、涵蓋范圍不同、目標對象不同、出發導向不同等。企業品牌塑造的目的是將企業價值觀和個性傳遞給利益相關者,而產品品牌的塑造是通過建立一個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或訴求來推動具體產品的銷售。企業品牌涵蓋的范圍必須有足夠的前瞻性和包容性,而產品品牌是以個別產品為核心,只需考慮該產品本身的發展及產品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企業品牌的受眾更為廣泛,包括政府及政府官員、媒體、投資者、商業夥伴、意見領袖、下屬子品牌消費者、用戶、內部員工及社會團體等,而產品品牌的核心受眾聚焦在消費者及渠道成員的溝通,是產品走向消費者的橋梁。
企業品牌的發展與塑造以企業自身信念及經營理念、業務發展方向與競爭優勢為導向,而產品品牌以消費者為導向,滿足消費者需求是產品品牌建設的根本。
㈡ 如何塑造產品價值(我是做LED燈具的,煩請高手指教)
我也是做這個的,沒做多久,覺得吧市場接受度不是很高,主要是價格和技術方面還沒成熟,你可以從優勢方面著手,淡化劣勢,不過我跑了幾單覺得產品這個東西不需要談很多,只要和客戶談的氣氛不錯,那你講什麼他都會聽,如果他根本不想聽你說話,那你只是浪費時間。
㈢ 銷售中推薦產品時怎樣塑造產品的價值
往往在我們介紹產品的時候,客戶就會產生這樣的抗拒。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沒有把產品的價值塑造起來,導致最後價格大於價值,客戶就會有貴的感覺了。反過來說如果介紹完產品後,給客戶的感覺是價值大於價格,客戶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買,並且願意掏這個錢,覺得非常超值。那我們如何才能做好產品介紹,塑造出產品的價值呢?主要有3步:
第一步:
產品介紹一定要針對客戶需求。這句話我們一直在講,但是真正做起來卻不盡人意,因為我們在產品介紹時針對的需求更多是客戶的顯性需求,而非隱形需求。顯性需求客戶自己知道並且非常容易滿足,比如說客戶關注安全,我們就開始介紹安全,又是主動安全又是被動安全,介紹技巧用了一堆,介紹完之後客戶有感觸了,但總覺得缺點什麼,有沒有這樣的情況?介紹的很好但我是不是就真的非要不行呢?不一定吧!那我們怎樣才能把客戶的隱形需求挖掘出來使我們的介紹更具說服力呢?答案就是用問的。下面這個步驟就是針對客戶需求的介紹方法:在來到車前方遞上產品資料後,先將車型的定位和設計理念講述一番,從而激發出客戶進一步想聽下去的興趣。例:「XX先生,您現在看到就是我們別克的新款君越,它的定位是一款創變格局的高級轎車,在諸多的設計和數據上都達到了C級車的要求,比如它5米的車長、2837mm 的軸距不僅為我們提供了C級車大氣沉穩的視覺感受,更營造了寬敞舒適的內部空間,您看這樣的一種設計是不是更加符合了您作為商務用車的要求呢?」當客戶回答我們「是」的時候,說明我們的第一步就過關了
㈣ 微商如何用感性和理性塑造產品價值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大家好,我是人賤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小編,今天又來給大家扯淡來了,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記得訂閱哦!而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內容是:

在微商的營銷中,想說服客戶購買產品,一定要讓客戶看到產品的價值,因為產品的價值是客戶願意購買產品的唯一理由。接下來,我們就來講一講如何塑造產品的價值。
在微商的營銷中,客戶是否會購買我們的產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品的價值,而不是產品的價格。如果客戶認為產品沒有價值,即使價格再便宜,客戶也未必會購買;相反,如果客戶認為產品有價值,即使價格貴一點,客戶也願意購買。所以,作為微商,我們要善於塑造產品的價值。
很多時候,客戶也許並不知道產品有哪些價值,所以,我們需要向客戶描述產品的價值。客戶對產品價值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客戶的價值描述。
在塑造產品價值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目光聚焦在兩點:
第一、產品給客戶帶來的結果。
塑造產品價值,我們必須聚焦在產品給客戶帶來的結果上。一個人之所以會購買某款產品,一定是因為這款產品能夠給他帶來好處或者能夠幫他解決痛點。所以,我們在描述產品價值的時候,一定要讓客戶知道產品能夠給他帶來哪些結果,這樣才能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在描述結果的時候,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客戶類型描述不同的結果。這里我們把客戶分為兩類:感性客戶和理性客戶。
感性客戶:
感性客戶需要的是一種抽象的結果,購買產品的目的往往是源於某種感覺或情感。例如,在星巴克喝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種小資情調;買勞力士不是為了看時間,而是為了一種尊貴和奢華的感覺。正如吳伯凡說的:"用戶不再會為柴米油鹽姜醋茶的茶付錢,但會為了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而付錢。"
所以,我們在向感性客戶描述結果的時候,一定要將結果和某種感覺或情感捆綁在一起。例如,我們賣的是減肥產品,可以這樣描述結果:擁有性感的魔鬼身材;讓老公的注意力不再轉移;穿比基尼不再被嘲笑;不用再擔心找不到對象;不用再每天辛苦的鍛煉:不用擔心買不到合適尺碼的衣服;不用再節食,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理性客戶:
理性客戶需要的是一種具體的結果,購買產品的目的往往是為了解決當前的痛點。他們對抽象的結果不是很感興趣,他們只想知道產品能夠給他們帶來哪些具體的利益和好處。所以,我們在向理性客戶描述結果的時候,一定要把結果具體化,越具體越好。
例如,同樣是賣減肥產品,如果我們描述的結果和感性客戶一樣,他們往往會覺得我們的描述很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告訴他們,使用產品多長時間能減少多少斤體重。這樣清晰明確的結果往往會吸引理性客戶的注意。
在小胖分享圈的社群成員中,有很多感性客戶,也有一些理性客戶,但感性用戶要偏多。
如果是感性客戶,我描述的結果是:加入小胖分享圈能夠讓他們在微商的創業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少走很多彎路就意味著加速他們成功的步伐,能夠更輕松、更快速的實現他們的夢想。
如果是理性客戶,我描述的結果是:加入小胖分享圈能夠讓他們享受到哪些具體的好處,比如可以結識到很多優質的微商人脈,可以實現優質資源的對接,可以獲得很多的微商運營知識等等。
在微商的營銷中,我們無法選擇客戶是理性還是感性的,所以,我們應該把產品針對理性客戶和感性客戶的結果都寫出來,以不變應萬變。
第二、論證結果的營銷過程。
當我們把產品的結果描述給客戶後,為了進一步的讓客戶採取購買行動,我們還需要論證結果的有效性。換句話說,我們要向客戶證明自己的產品能夠達到描述的結果。這個營銷過程很重要,是客戶最終決定是否購買的關鍵過程。這里依然要將客戶分為感性客戶和理性客戶。
感性客戶:
向感性客戶證明結果的有效性很簡單,我們只需要通過講故事就可以很輕松的說服他們。這里的故事指的就是案例,有了案例就有說服力。
在向客戶講述案例前,我們最好先通過問,了解清楚客戶的困擾,然後再針對性的講一些和客戶擁有同樣困擾的人,通過使用我們產品後實現了某某結果的案例。這里指的困擾不是痛點本身,而是痛點給客戶帶來的影響。
例如,我們是賣的是減肥產品,客戶的痛點肯定是肥胖,但肥胖給客戶帶來的困擾一定是多方面的。當我們了解了客戶的困擾後,就可以針對性的講一個和客戶擁有同樣困擾的另外一個客戶的案例。
假設客戶的困擾是由於肥胖導致了情感危機,那我們就可以講一個擁有同樣困擾的客戶,在使用了我們的產品後,成功的化解了情感危機,家庭生活變得非常美滿幸福等類似的案例。
假設客戶的困擾是由於肥胖不能穿比基尼或者穿比基尼經常被人嘲笑,那我們就可以講一個擁有同樣困擾的客戶,在使用了我們的產品後,身材變得非常苗條,穿比基尼不再被嘲笑,回頭率十足等等類似的案例。
總之,客戶是被什麼結果吸引來的,我們就和客戶講述什麼結果的案例。講完案例以後,客戶可能會很心動,內心也同樣渴望擁有故事中主角那樣的滿意結果。越渴望就越心動,越心動就越容易採取行動。所以,在面對感性客戶的時候,我們要把產品賣到客戶的心裡。
理性客戶:
向理性客戶證明結果的有效性,講故事可能遠遠不夠,他們更在乎的是對產品的理性分析,不容易受情感的左右。所以,針對理性客戶,我們必須向他們闡述清楚產品的主要功效和實現功效的關鍵成分;出示產品的合格檢測報和生產企業的資質;展示產品的相關數據,比如客戶的數量、產品的復夠率等等。
在給理性客戶講述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把案例中客戶的結果量化,越具體越好。例如,在講述減肥客戶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描繪清楚案例中,客戶使用產品多少天減了多少斤體重,是否後期有反彈的情況等等。
總之,理性的客戶,我們一定要理性的對待,理性的論證產品的有效性。當客戶通過大腦進行理性分析後,如果我們的產品符合客戶的需求,那麼客戶一定會採取購買行動。所以,在面對理性客戶的時候,我們要把產品賣到客戶的大腦里。
在塑造產品價值的時候,結果和過程同樣的重要。我們不僅要把結果描述好,還要把過程論證好。這里要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先賣結果,再賣過程。結果是用來吸引客戶,過程是用來成交客戶。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閱讀使您更上一層樓,另外如果您有什麼想法或者看法都可以發表在下面的評論區里,歡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轉發!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閱讀我的所有文章。
㈤ 做產品與做品牌,究竟誰重要
我們知道產品是生產出來的,而品牌是塑造出來的。生產是需要生產成本的,而塑造也需要塑造成本。現在,大部分中國內企業眼睛盯著的是最後的定價行為,沒有考慮產品可以產生慾望,慾望可以產生價值這部分的利潤來源。也就是說,做廣告的所有費用,有些企業是攤銷在營銷費用里的,但有些卻完全是攤銷在產品成本里。如果單一地把廣告費攤銷在產品成本中,很多消費者就會認為,這個產品天天做廣告,它現在的價格一定有水分,一定是把廣告費加在了上面,我就不買這個產品。其實,一個產品的品牌好,它一定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去完善其品質,去保護和服務好其消費者。所以,消費者應該更放心,他們買的並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買了產品以外的服務、慾望價值等東西,所以消費者多掏錢是有道理的。但現在很多消費者並不這么想,這都是企業自己造成的。
比如,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定位的就是普通的中國老百姓,那麼它所有的產品都定位在這個層面,但是它又要提升自己的品牌,想往高端走,這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我們知道空調企業奧克斯公司曾經通過媒體發布過一個「價格白皮書」。這個「價格白皮書」公布的是什麼?公布的是產品的成本。它一公布產品成本,這下好了,他一下子把所有做了多年品牌的企業又重新拉回了品牌起跑線。比如說有些空調企業的產品價值是1000塊錢,然後通過幾年的品牌塑造,品牌價值已經值500塊錢,那就賣1500元,品牌價值還在做。奧克斯突然公布說其實這產品就值800塊錢,然後我賣1000塊錢,你看他賣1500塊錢,肯定是賺消費者的黑錢。奧克斯公布「價格白皮書」是打擊別人了,達到了打擊競爭對手的目的,但這也同時把它的品牌空間給打沒了,因為他公布「價格白皮書」的時候實際上只是告訴消費者空調的產品成本是多少,並沒有告訴消費者這個產品還有品牌成本。
消費者怕企業騙他的情感錢,但他消費的時候實際上就需要情感價值。比如說你去旅遊觀光,你不就是用肉眼到處看了一下嗎?可還不是照樣要掏錢?這其實是虛的利益,消費者購買的是心靈感受。跟消費者說這個,消費者能理解,可是說品牌他就不理解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你買的品牌價值,也是心靈感受,也是虛的利益,為什麼你只能接受旅遊觀光,不能接受這個呢? 所以,我們說奧克斯打出來了那麼一個「價格白皮書」,其實是放棄了他的品牌價值。奧克斯是不是真的要放棄它的品牌價值呢?不是,它也想要它的品牌價值,只是在策略上失誤了。放棄之後再想做品牌,只能靠量、靠價格,這樣一來,品牌定位只能是低端群體,是靠價格而不是情感價值引導消費,啟發的是利益需求,而不是慾望需求。這樣做是永遠產生不了慾望需求的。雖然這也可以叫品牌,但那隻是低端品牌,只能在低端人群里產生需求。
對於奧克斯來說,它現在遇到的困難是,雖然銷售量有所增加但他的品牌價值會下降。當最後你只剩產品價值、產品成本的時候,你就成了一個加工企業,而不是一個正規的製造企業。所以說中國營銷界和中國企業的品牌誤區會毀了自我品牌發展的前程。
在對品牌的理解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品牌是為企業帶來好處或創造效益的方式或手段之一,而像管理、營銷、人力資源、技術創新等,都是可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方面。那麼,這里就有一個現實的問題:難道我一定要做品牌嗎?我只要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也照樣能發展得不錯。
其實,這是兩個方面的事。
比如說一個概念和一個賣點的改變,都可以帶來產品銷量的提升,這只是說出賣這個產品的本身,從這一個點上可以帶來提升和效益。你的管理和其他的營銷方式好,也可以帶來這個提升和效益,但品牌是另外一個產品。因為品牌也是可以販賣的,它和產品加在一起才可以產生更大的利益空間。在你做產品的過程中,你的品牌就自然升值。而我們說做品牌就是說在做產品的過程中不要放棄本來應該得到的價值。
比如說,你的企業做了10年,你的產品開始時賣10塊,10年後的時候你可以賣100塊,你多賣的90塊就是後期增加的品牌價值。但是,你說我就賣產品,我不做品牌,那你這10年就荒廢了,本來可以得來的價值被你自己浪費掉了。有些企業說,我不賣品牌,我就賣產品。當然也可以,你的競爭對手巴不得你這樣做呢,如果你沒有品牌而它有品牌,幾年以後它想打壓你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只做產品不做品牌屬於追求短期效益,是掠奪性的,就像海盜一樣,准備干一票就走人的那種。
其實,如果短期你也沒有掠奪太多,那還不如做長期,也就是說要做品牌。如果你長期做了十年,而品牌卻一分不值,那對你來說就太慘了。
你只要決定長期做,並且運作得合理又能積累出一個品牌價值來,為什麼不去做呢?還有一種就是品牌賣相的考慮,有品牌的比沒有品牌的賣得多,也就是說產品的原來價值並沒有增加,而品牌價值卻增加了很多,這就是品牌的賣相價值。 國內大多數企業對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的區別都不是太了解,以至於產生了很大的誤區。
其實,做產品的企業賣產品就行了,做好了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也就差不多樹立起來了。
有些企業本身就是產品,也就是說消費者認同我的企業就會認同企業的產品,像有些飯店、學校,它本身就是一個品牌,賣的就是企業,而企業就是產品,反之亦然。比如說,我們來推廣煙廠就不如推廣煙本身要好,煙有名了,煙廠就有名了。當然,現在的香煙產品不準做廣告,但情感總是可以做的吧!
目前,有些產品和品牌是聯系在一起的,有些是不聯系的;有的是多品牌戰略的,還有的是多產品戰略的,那就需要詳細分類了。其實,這些都不屬於塑造品牌的策略和方法的范疇,而屬於品牌管理的范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家企業如果不能獨立地把企業當成產品來販賣,那還不如塑造產品品牌。像美國一些企業沒有什麼企業文化,他們推的主要是產品文化,用產品來帶動企業,比如可口可樂。但是,中國有些企業卻一直是在推廣企業文化。這樣的話,我們才形成了既搞企業文化又在市場上做產品文化的現象。並且,現在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有很多企業只做企業文化,只樹立企業品牌,遠遠忽視了產品在市場上的情感認同。這就比較麻煩了。
應該說,做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的區別非常大。一般來講,企業做品牌時要麼做忠誠度,要麼做價值,這一般會分得很清楚。但也有一些產品既要做價值,又要做忠誠度的。
現在國內企業界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企業把服務型企業的品牌塑造特性當成一個普遍的原則,在做品牌的時候就只做企業品牌,還把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混為一談,結果造成企業只會做企業品牌而不善於做產品品牌的後果。
企業品牌有一個識別標准,我們一般用「LOGO」去識別(就是企業的標志)。是什麼企業,就用什麼來表示,因為最後消費者消費的時候是以看到企業的標志而產生情感認同的;產品品牌的認同則不同,它是以消費者看到產品包裝而產生需求可能的。
我們的企業現在都知道要做企業品牌,但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產品品牌。如果消費者是認同你的產品去購買的,這時你就不必刻意去做企業品牌,而應該去做產品品牌。消費者只有購買了產品,並認同了你的產品品牌,才會認同你的企業品牌。如果你的產品品牌不被認同,消費者對企業也就沒有情感,你再怎麼做企業品牌也都沒用。
㈥ 如何塑造產品價值
塑造產品價值做法如下:
1、 產品功能提高。
產品功能提高,成本下降,則產品價值可望大幅度的提高。如,新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應用,可以使實現某種功能的產品在結構或方法上實現較大的突破,這不僅有助產品功能的提高,而且還可以同時使產品的成本降低,從而使價值有較大的提高。電子管到晶體管到集成塊變化,就反應了這個事實。
2、 在成本不變,使功能有所提高。
使價值提高。例如,許多生活用品,由於人人們對其要求不斷增加,那些正式陳舊、設計乏味的產品是不受人們歡迎的,如對其適當的進行從新設計,使其式樣和顏色都適應時代的變化,責無需增加成本,就可提高它們的功能(尤其是美學功能),以提高產品價值。
3、 功能不變,成本降低,價值提高。
例如,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在完全可以滿足對原有產品的功能的要求的前提下,而使成本降低;不如產品中有些零部件的過剩壽命,而保持產品的總體壽命,適當地減少零部件壽命(總體功能不變),可以使產品成本降低,價值提高。
4、 成本稍增加,功能提高,價值提高。
例如,一產品在由單功能向多功能的發展中,成本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功能卻成倍的增加,而使價值大大的提高。
5、 功能稍微的降低,成本大大下降。
例如, 某些產品適當的降低功能,而仍可滿足某些用戶的需要,但是由於實現該水平功能的技術條件(原材料和工藝等)比較成熟,而使成本大大的降低,使產品的價值增高。
㈦ 如何做到產品價值塑造,如何進行產品的價值體現
為了實現更好的溝通傳播效果,應該將品牌人格化;塑造品牌個性應使之獨具一格、令人心動、歷久不衰,關鍵是用什麼核心圖案或主題文案或一種象徵物來表現出品牌的特定個性。而品牌個性乃是品牌價值的核心,提升品牌價值就必須塑造出鮮明的品牌個性。品牌個性*能代表一個品牌與其他品牌的差異性。
品牌承諾必須是獨特的、和消費者利益相關的、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每個品牌通過文字、圖像、標語、聲響、特別技巧或這些組合給予消費者一個獨特和相關的承諾。這不僅只是傳播產品**,更重要的是要激發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㈧ 什麼叫塑造價值,什麼叫塑造價值知識
凡是產品銷量低或者你在描述產品時客戶聽得乏味、無趣,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不懂得塑造產品價值!
凡是不會塑造產品價值的人,鐵定與高利潤無緣;凡是懂得塑造產品價值的人,絕對是一個營銷高手,甚至可以把極為普通的產品,以不菲的價格輕易賣出去。
所謂產品塑造就是把產品的價值呈現到位,引發客戶對產品的渴望,然後與你成交。
很多人認為銷售就是把產品的功能、意義告訴客戶,卻發現客戶聽了後並不「感冒」。而真正的銷售是讓客戶對產品產生「飢渴」,讓他從內心深處認為「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