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價格點
價格定義有很多,不知道你所說的價格點,具體具體是什麼?
『貳』 什麼是價值點
價值點,就是用最簡潔的語言,指出一個產品、服務、投資項目的價值是什麼。
『叄』 需求的價格點彈性是怎麼算的公式是
需求價格的點彈性:Ed=-dQ/dP×P/Q
例,需求函數為Qd=2400-400P
Ed=-dQ/dP×P/Q=-(400)×P/Q
P為某一價格,Q為價格P時的需求量。
『肆』 經濟學原理第六版答案什麼是種植者年代關閉的價格點
是指停業點嗎
停業點是指在廠商理論中,市場價格恰恰可以彌補平均可變成本且無多餘的點。這時,企業每期的損失恰好等於它的固定成本,與停業關門的後果一樣。
西方經濟學中把收入等於變動成本的點稱為「停業點」,在停業點以上到盈虧平衡點以下的曲線上,收入在彌補變動成本後的邊際利潤小於固定成本,營業機構產生小於固定成本數額的虧損。在這種情況下,機構的存在經濟上仍然是有價值的,因為它還能彌補部分固定成本,減少虧損數額。但是當機構處於「停業點」下方時,收入小於變動成本,邊際利潤率為負數,不僅不能彌補固定成本,就連變動成本也無法彌補,經營規模越大則虧損越多,機構徹底喪失了其存在的經濟價值,只有停止經營才能減小虧損。
『伍』 百度推廣什麼是出價,什麼是點擊價格,點擊價格是如何計算的。
出價是推廣後台設置的價格,最終點擊的價格是在下一名的基礎上多0.1元
『陸』 什麼叫價格帶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一個現代渠道中的銷售人員,了解競爭對手的市場情況時,不能只限於對方的陳列方式和陳列位置,還要更深層次地去了解商品構成和價格分布,養成靠數據說話的習慣。只有掌握了「看門道」的技法,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部分,才有機會獲勝。
零售商的價格帶分析法
商品價格帶分析,其實是零售商在做市場調研時經常使用的方法。它是在同類商品或一個商品類別中,研究商品最低價格和最高價格的差別。
商品價格帶的寬度決定了其在零售門店中所對應的消費層次及數量。例如,毛巾品類中存在高中低檔,對應三個消費層次。如果門店沒有高檔消費層次,那麼你准備高檔毛巾就是錯的;或者你沒有準備有需求的高檔品,就會失掉一個消費層次。其他商品也遵從此理。
對於供應商來說,價格帶的寬度決定的是此類商品所對應的零售商層次及數量。價格帶寬,能盡可能滿足各種不同類型零售商的需求,高中低檔或組合或分級。由於供應商很少對商品品類進行如此細致的劃分,所以有必要學習一下零售商的價格帶分析方法,同時可以了解零售商的價格帶區間,避免被零售商拒之門外。
通常,在零售商的商品結構分析中,價格帶分析能為市場調查提供有利的分析結果。
例如紅葡萄酒,A終端有5個規格,分別是5元、10元、20元、30元、50元;B終端也有5個規格,分別是8元、10元、15元、20元、30元。經過價格帶對比後我們發現:
(1)A終端的價格帶(5元~50元)比B終端寬(8元~30);
(2)如果供應商的紅酒價格在10元左右,那麼在A、B兩個終端都會面臨較強的競爭,而如果你擁有5元以下或者50元以上的商品,就可能爭取到另外的市場空間。
上例中,如果你在5元左右首先切人,比如備有3個單品的小規格葡萄酒,滿足一個人想喝酒,想一次性喝光、又不想大喝時的需求;同時再切人15元左右價位,如在其附近增加4個左右的單品,來滿足兩口之家或兩人日常性喝酒時的需求;30元~瓶的葡萄酒則作為日常性消費,品目數不可拉大,可控制在1~2個單品,滿足家庭聚會。
如此,便勾畫出了超市對葡萄酒的基本需求。超市采購會根據自己店面的定位選擇商品,高檔超市可能增加非日常性酒的種類,折扣店可能針對日常性消費(大家庭大喝時)備齊低價位區品種。
供應商學習價格帶分析,不僅僅是為了掌握一門技術,更重要的是掌握下游零售終端的需求。為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零售商提供適銷對路。價格合理的商品,才有長期合作的可能。
怎樣尋找品類中的價格點
那麼,怎樣才能准確掌握價格帶分析方法呢?
零售商在進行商品價格帶分析時,很關鍵的一步是確定晶類的商品價格區域和價格點,然後決定出品類的商品定位,以及應當引入和刪除哪些商品。這一點,供應商也可以分步驟進行學習。
第一步,選擇分析對象,其對象要求為所供應商品中的某一個小分類;
第二步,展開商品品類中的單品信息(比如醬油),羅列出其銷售價格;
第三步,歸納該品類中單品的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進而確定品類目前的價格帶(該小類商品銷售價格的上限與下限范圍)分布情況;
第四步,判斷其價格區(價格帶中陳列量比較多且價格線比較集中的區域);
第五步,確定商品品類的價格點(即對於供應商的某類商品而言,最容易被客戶接受的價格或價位),確定價格點以後,備齊在此點價位左右的商品,給客戶以商品豐富,價格便宜的印象。
價格帶分析與品類管理
價格帶分析方法必須遵從品類管理的原則,不可跨越品類將所有商品放在一起比較,因為不同分類的商品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價格帶本質上針對的是小分類。也就是說,沒有品類管理的概念,就不會有價格帶分析。不管是以商品進行分類,還是以價格檔次、客戶層、客戶數,客單價或是其他標准來進行分類,使用價格帶分析方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解決管理問題的某一項指標。
事實上,價格帶分析不僅僅和單品價格有關,它需要與品類、品牌、終端位置、季節、促銷聯動等等其他數據和手段結合起來分析。我們之所以把價格帶作為一項分析指標,是因為價格帶的存在是客觀的,我們只是希望供應商通過這種方法找到正確合理的價格體系,提供給零售終端相對暢銷的商品。(文章編號:1010)
鏈接:眼上零售商的價格帶調整
在零售商與供應商的合作中,零售商的價格帶是供應商必須重視的一個環節。
現在超市競爭也非常激烈,比較成熟的超市會有一整套供應商考核體系。除了通用的4P即商品、價格、渠道(陳列)和促銷外,還增加了2P,就是人員和供應商。供應商體系已經被導入到整個超市營銷體系當中來。在與供應商體系對接的過程中,零售商希望供應商提供的新品應盡可能符合超市的價格帶需求。
零售商制定價格策略時,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就是消費者的消費層次和價格承受能力,以此為標准來制定相應的價格帶。超市采購則在相應的價格帶當中尋找產品。供應商所要做的,就是提供采購需要的超市價格帶之中的一系列產品。
每個商超在價格帶方面都有規定,如山姆會員店商品的價格帶較窄,華潤萬佳大賣場的價格帶較寬。比方說,華潤萬佳的大賣場的拖鞋價格帶為9元至20元,在對商圈進行分析後發現,將價格帶延伸到6元對商場的銷售會起促進作用。如果原有供應商不能滿足這一點,它子找新的供應商補充價格帶也就理所當然了。
『柒』 為什麼需求價格點彈性適用於價格和需求量變動較小的場合什麼是需求價格點彈性
從銷售一種產品中得到的總收益(total revenue)等於該產品的價格乘以銷售數量。當價格變動時,總收益也在變動。但是,價格上升並不總是增加總收益。總收益的變動取決於需求彈性,並存在下列情況:(註:為了使計算簡潔,以下採取的是估算,但這並不影響結論。即,如果你想精確計算的話,你可以把銷售量變動換成1/99。)
(1)如果需求是富有彈性的,價格下降1%所增加的銷售量大於1%,則總收益增加。
(2)如果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價格下降1%所增加的銷售量小於1%,則總收益減少。
(3)如果需求是單位彈性的,價格下降1%所增加的銷售量等於1%,則總收益不變。
這就表示我們可以用彈性和總收益之間的關系來估算用總收益檢驗出來的彈性。總收益檢驗(total revenue test)是一種通過觀察由價格變動(所有其他影響銷售量的因素保持不變)所引起的總收益變動而來估算需求價格彈性的方法。
(1)如果價格下降增加了總收益,需求是富有彈性的。
(2)如果價格下降減少了總收益,需求是缺乏彈性的。
(3)如果價格下降而總收益不變,需求是單位彈性的。
你的支出與你的彈性
當價格變動時,你對產品支出的變化取決於你的需求彈性:
(1)如果你的需求是富有彈性,價格下降1%使你的購買量的增加大於1%,則你對該產品的支出增加。
(2)如果你的需求是缺乏彈性,價格下降1%使你的購買量的增加小於1%,則你對該產品的支出減少。
(3)如果你的需求是單位彈性,價格下降1%使你的購買量的增加也為1%,則你對該產品的支出沒變。
因此,當一種產品的價格下降時,如果你對其支出增加了,則你對該產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如果你的支出是不變的,則你的需求是單位彈性的;如果你的支出減少了,則你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
幫到你就給個好評吧
『捌』 西方經濟學中的價格弧彈性和價格點彈性是什麼意思啊要詳細答案,不要百度的
首先你要明白,需求的價格彈性表示需求變動量對價格變動量做出反應的程度。也就是說,蘋果漲價一塊錢,水果店的老闆會少賣多少蘋果。數學上來表示就是需求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也就是e=(△Q/Q)/(△P/P),了解這一點很重要。 但是就一個函數來說,就算畫出來的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它的每一點的彈性都是不同的。也就是需求函數上每一點的彈性都不同,事實上,很少有各個點彈性相同的函數。 弧彈性求的就是價格從P0變動到P1這一段曲線引起的需求變動。而點彈性就是假設P0-P1是趨向於無窮小,也就是價格變動非常非常的小的時候的需求變動。說白了也就是微分啦。明白了嗎?我沒說清楚的話歡迎繼續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