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樓面價是什麼如何計算
樓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築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築的最大面積。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樓面地價
=
招拍掛成交價÷項目地上准建面積x1.03(契稅)是8·31土地規范銷售後的地價單位,標準是「元每平米」。比如XX地塊:8億÷102400平米x1.03≈8047元每平米。
避免了8·31以前按畝賣地,再由開發商申請容積率的弊端
Ⅱ 樓面價是什麼意思
樓面價是指土地總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築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築的最大面積。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樓面價的計算公式為:
樓面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築面積=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規劃建築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容積率=地上建築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例如,2月6日土拍中的209號地,土地面積為43347.07平方米,最大容積率為3.0,最終成交價為33250萬元。樓面價=332500000÷(43347.07×3.0)=2557元/平方米。
(2)樓面價格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商品房價格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成本,二是需求,三是供給。
房價成本主要由土地成本、前期費用、建築安裝成本、水電路等配套成本、景觀配套成本、財務成本、管理成本、營銷費用、稅金等組成。當需求大於供給時,利潤相對較高;當需求小於供給時,利潤相對較低,但價格低於成本是不大可能的。
而價格的未來走勢,同樣取決於成本、需求、供給的走勢。樓面價是指土地總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築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築的最大面積。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而商品房的最終售價包括了樓面價,開發商在拿地的時候支出的土地價格會作為商品房最終售價的參考標准之一。樓面價是房屋建造的土地成本,即每平方米的土地價格(樓面價只算地面上的,地下部分的面積不算在內),房屋成本除了土地成本外還有建築成本。
Ⅲ 房產的樓面價是什麼意思
樓面價是指土地總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築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築的最大面積。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樓面價的計算公式為:
樓面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築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規劃建築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容積率=地上建築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例如,2月6日土拍中的209號地,土地面積為43347.07平方米,最大容積率為3.0,最終成交價為33250萬元。樓面價=332500000÷(43347.07×3.0)=2557元/平方米。
(3)樓面價格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土地價格就不用多說了,計算時要包括各種購買土地時所發生的費用;
容積率就是用規劃總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面積,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1.5。
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Ⅳ 樓面價是什麼意思和容積率有什麼關系
樓面價是單位建築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
計算方法: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築面積。最大建築面積受政府批準的容積率控制。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
土地價格就不用多說了容積率就是用規劃總建築面積除以土地面積,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1.5。
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
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
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Ⅳ 樓面價,樓板價,地價分別是什麼概念
1、樓面價是指土地總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築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築的最大面積。
計算公式: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築總面積。
2、樓板價是指開發商將已列項的房產開發項目上的土地價值按所需建造的房產建築面積折換成一定價格後對外轉讓的價款。這個轉讓價格不包括房產的建築工程造價,僅僅是土地的價值體現在要建造的房產建築面積上的一種形式。
計算公式為:土地成交總價除以總建築面積。
3、地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土地面積,是拿地的單位面積成本,通常以畝計算。
計算公式: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築面積=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規劃建築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容積率=地上建築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5)樓面價格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我國目前由於土地不得買賣,「買賣」(具體稱為出讓和轉讓)的是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們通常所講的地價,是出讓或都轉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價格,是國家一次性出讓若干年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或者土地使用權轉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所獲得的收入,其本質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土地價格就不用多說了,計算時要包括各種購買土地時所發生的費用;容積率就是用規劃總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面積。
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1.5。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Ⅵ 什麼是樓面價,它與房價有什麼必然聯系一文秒懂樓市麵粉與麵包
這周網上掛出了一宗單價「驚為天人」的地塊,僅單價就達到700萬(總價29302萬元)的網掛341號(石鼓區)。這塊地位於石鼓區黃沙灣街道團結村,緊鄰耀江花園,被雁棲湖環繞其中。
雖然有人猜測它大概率會被耀江拿下,但是這么高的單價,確實一時半會還說不準會花落誰家。
樓面價與房價的關系
樓面價代表一個項目在銷售時售價中包含的土地成本,因此開發商在項目銷售時定價過程中,往往是以樓面價為基礎定價。
但是房屋的所有成本,又不單單只有土地成本,還有建安成本、設計成本、工程成本、配套成本、稅費成本、營銷成本、開發成本等。在一般情況下,房價肯定會高於樓面價2~3倍,否則房子就毫無利潤甚至會虧本。
其實樓面價,也就是土地成本就相當於麵包的麵粉,它是樓盤的根基,也是決定房價的基礎。
現在不少人還對房地產處於觀望之中,有人覺得它會跌,因此不敢下手怕以後更便宜。但實際上,只要多關注一下土拍交易,了解一下土地價格就會明白現在的趨勢。
畢竟就連麵粉都在漲價,麵包怎麼會便宜呢?
Ⅶ 樓面價指的是什麼
樓面地價是指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現狀利用條件下不同級別或不同均質地域的土地。樓面地價,即單位建築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
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築面積
對樓面地價也可簡單理解為在土地上蓋出房子後,每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樓面地價能最真實地反映建築單價中所包含的單位土地成本價格。在現實中,樓面地價往往比土地單價更能反映土地價格水平的高低。
在當前的國有土地出讓中,正式掛牌的土地都會有規劃部分要求的容積率,作為這塊土地開發的附加標准,那麼開發商在拍地的同時,就能得知這塊地所能實現的建築總面積,樓面地價怎麼算才是最准確呢?其實,發展商只需根據自己的舉牌價格核算出,購買土地的成本平攤在將要實現的建築面積中所佔的費用,然後在加上建安成本,稅費成本,營銷成本等相關費用,就可算出這個項目將來要出售的成本價格是多少,對比當前此地塊周邊的同類型項目的銷售價格,就能知道自己的利潤空間及運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