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工程造價該如何計算和調整
工程造價計算公式調整為:工程造價=稅前工程造價×(1+9%),其中9%為建築業增值稅稅率。新稅率從2019年4月1日起執行。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重新調整建設工程計價依據增值稅稅率的通知》,黑龍江省調整了建設工程計價依據增值稅稅率,採用一般計稅方法的建設工程,增值稅稅率從10%調整為9%。
(1)稅率調整價格怎麼辦擴展閱讀:
增值稅由10%調整為9%的作用:
不單是降低了增值稅稅率,衍生的其他隱形利益也會提高企業收益,比如附加稅稅費會相應降低,企業納稅額會相應下降,在同等營業額的情況下,企業利潤會增加,起到為企業減負的作用。
計算案例:
稅率調整前,如一個建築業企業工程稅前造價3000萬元,工程造價=3000萬×(1+10%)=3300萬,增值稅稅額為3000萬×10%=300萬;實施新政後,工程稅前造價3000萬,工程造價=3000萬×(1+9%)=3270萬,其增值稅稅額為3000萬×9%=270萬;新政實施後節約稅金30萬元,稅金相比之前的300萬元而言降低了10%。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黑龍江:建設工程計價公式調整增值稅稅率從10%
② 關於單價稅率問題(17%改為16%,不含稅單價不變,那含稅單價要變嗎)
這就看雙方怎麼訂立的合同了。
如果約定的是不含稅價,也就是「客戶要求凈單價」,按照新的稅率16%開具發票,總價肯定變少。
原來17%的總價=不含稅價×(1+17%)
現在16%的總價=不含稅價×(1+16%)
如果是約定的是含稅價,「客戶要求凈單價」升高,總價不變。
不含稅價=含稅價÷(1+16%)>含稅價÷(1+17%)
(2)稅率調整價格怎麼辦擴展閱讀:
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
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並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沒有開具發票,但是視同銷售應該計算增值稅的時候就應該是不開發票但是同樣計算到含稅銷售額中。
含的稅一般是增值稅和國稅.增值稅可以抵扣,國稅可以做固定資產.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要不要開發票.要開發票的,就是含稅價可通過公式將含稅價折算成不含稅價,即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一般的稅率有16%,10%,4%,6%,25%,最常見的是16%的增值稅。
比如,含16%增值稅價為100,不含稅價即是100/1.16=86.21,稅金是86.21*0.16=13.7936,企業就可以抵扣13.80的稅。
③ 17%稅率改16%,如何更改合同金額
價稅合計金額是850元,說明不含稅金額是850÷(1+17%)=726.50元,增值稅額是726.50×17%=123.50元。現在稅率變為16%,所以增值稅額應當變為726.50×16%=116.24元,價稅合計變為726.50+116.24=842.74元。
所以,購買方的要求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約定的是不含稅價,也就是「客戶要求凈單價」,按照新的稅率16%開具發票,總價肯定變少。
原來17%的總價=不含稅價×(1+17%)
現在16%的總價=不含稅價×(1+16%)
如果是約定的是含稅價,「客戶要求凈單價」升高,總價不變。
不含稅價=含稅價÷(1+16%)>含稅價÷(1+17%)
(3)稅率調整價格怎麼辦擴展閱讀
含稅價是包含稅金在內的計稅價格,價格由成本、利潤和稅金組成,稅金內含於價格之中;實行價內稅時,商品交易價格即為含稅價格。如果商品價格為不含稅價格,就要按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含稅價格。
實際操作
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潛規則一樣。至於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多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企業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應該處理的事情。過程也比較簡單。三者的關系如下所示:
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
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
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
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報價時會出現含稅價與不含稅價。比如:報含稅價11700元,支付金額也是11700元,其實價格是10000元[11700/(1+17%)],稅款是1700元。報不含稅價11700元,那在支付款項時,還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稅1989元,合計支付金額為13689元。
參考文獻
網路知道—含稅價
④ 4月增值稅由16%降到13%,采購如何調整價格!
增值稅發票稅率有17%、11%、6%、3%、0%。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項目,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增值稅專用發票只適用於一般納稅人。
1、17%的稅率:銷售或進出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服務適用;
2、13%的稅率:糧食,圖書,飼料,農產品,資源等國務院其他適用規定;
3、11%的稅率:運輸服務,郵政服務,電信服務,建築服務(裝飾,修理,安裝,工程服務),融資租賃(不動產),租賃服務(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地產銷售(建築物,構築物))適用;
4、6%的稅率:金融服務,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後勤輔助服務,法醫咨詢服務,廣播電視服務,生活服務,無形資產銷售等;
5、0%的稅率:出口商品是適用的。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台,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夥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資金周轉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⑤ 稅率變化合同如何調整
法律分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稱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商務行為以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為准,當國家對增值稅稅率做出修改,首先應該從合同條款角度去查看。甲乙雙方約定的條款不同,後果將不同。情況1:條款當國家法定增值稅稅率發生變更,甲乙雙方約定以不含稅(含稅)價格不變作為基準,調整增值稅稅額。如果有類似的條款說明,增值稅稅率發生變化後,如何處理變得非常簡單。情況2:條款本合同乙方提供的物品(服務)價格為價稅合計,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有類似條款說明,稅率發生變化,應當以含稅價不變為基準。情況3:條款本合同乙方提供的物品(服務)價格均為不含稅價格,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國家法規規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相應的增值稅稅額由甲方承擔。如果有類似條款說明,稅率發生變化,應當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情況4:條款甲方向乙方提供的物品的價格總計如下,甲方向乙方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有類似詳細的描述,如增值稅稅率發生變化,按照表格上的公式重新計算,應當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情況5:條款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物品(服務)價格為116萬元,作為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款項金額的前提,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格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有類似條款的描述,稅率發生變化,應當以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情況6: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物品價格為116萬元(含16%增值稅),作為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款項金額的前提,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格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有類似條款的描述,稅率發生變化後,大家的爭議比較多,有觀點認為稅率變化後應以含稅價不變為基準,有觀點認為應該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從民法典的理解來看:合同條件發生了變化,最初雙方的邀約條件發生了變化,雙方應當坐下來重新洽談合同,簽訂補充協議。從稅法的角度來看:增值稅的定義——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屬於流轉稅、價外稅,由消費者承擔,因此增值稅率發生變化後,應該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稅法的觀點,針對情況6雙方應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的原則簽訂補充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三條 合同成立後,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⑥ 增值稅稅率調整後結算價是否需調整
增值稅率調整,屬於合同所應規定的政策性原因引起的稅率改變。結算價是否需要調整,完全取決於合同雙方協商作出鋪充規定。原則上,只對增值稅稅率調整後的未完成的合同部分進行調整。
⑦ 稅率下調到13%後,該怎樣跟供應商談價格
很多調整稅率是按照價格除於1.16然後剩於1.13,一般是這樣計算的,但是國家實施這個政策,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國家的意思只是給予企業增值稅率的優惠,其實與價格是沒有關系的,按照國家的政策來說,價格是不變的,只是增值稅率進行調整,就是說,10000的賣價,9000的成本,這中間增值了1000,這1000的稅率從16變成13,並不是10000這個來計算的,其實按照這個計算,10000的銷售額稅率只是少了30塊錢而已,不是300,所以應該來說不能調整價格,但是上下游一起調整或者一起不調整,這樣才能平衡,否則平衡不了。
⑧ 稅率問題(17%改為13%,單價怎麼變)
企業真正掙到的錢其實是不含稅價的那部分, 如果貴司與廠家確定的1000元是含稅價。那麼不含稅價應該是1000/1.17=854.70元, 這也是對方真正實得的收入, 另外的145.30元其實是交給政府的。如果對方只開13%的稅, 那麼價格應該重簽,變更成854.7*1.13-965.81元。
貴司應該要求對方的價格降低為含稅價965.81元。
⑨ 關於增值稅率降低後,是否應該要求供應商相應降低相關價格供應商這樣的聯絡合理嗎
這種情況需要與供應商進行協商。
其實供應商早早開票,對供應商也不一定有利。因為供應商按照16%稅率開具發票,就必須按照16%稅率計算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按照13%稅率開具發票,就必須按照13%稅率計算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這樣相差3%的稅額,也是給國家交稅了。國家的目的就是要減稅降費,與國家的大政策並不一致。所以,你應該與供應商好好協商,爭取共贏。
⑩ 16%稅率的價格現在降至13% ,請問現在的價格該怎麼計算
執行16%增值稅稅率原含稅價100元(不含稅價是86.21元,增值稅額為13.79元),代表應付款是100元,金額是86.21元, 交給國家的銷項稅是13.79元。
國家降稅率,只是降的稅金部份, 你的成本價是不變的,當然還是86.21元,那麼交給國家的稅金就是11.21元(100/1.16*0.13), 你的應付款就是97.42元。
如果供應商還是以100元的價格,開13%的稅金發票給你, 那麼成本價變成88.50元(100/1.13), 由原來的86.21元上漲到了88.5元, 等於變相漲價了。
所以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含稅價為86.21+11.21=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