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貨的下單,價格怎麼計算
以豆粕05合約目前價格為例2906,買入價格就是2906
每手豆粕價格代表10噸,交易所保證金比例是12%
買入是所佔的保證金大概就是在3300左右,具體的也要根據你們開戶設定的保證金比例
手續費正常交易所的是1.5元,期貨公司會根據資金量上調一定的手續費,大概2毛以上
2. 上海期貨交易所規則,交易品種手續費是多少
上期所部分品種的手續費標准:
鎳1.0元,鋅3.0元,鋁3.0元,黃金10.0元,錫3元,
線材0.45%%(1.62元),熱扎卷板1%%(3.42元),
銅0.5%%(12.02元),橡膠0.45%%(4.52元),
螺紋鋼1%%(3.22元),白銀0.5%%(3.12元),
瀝青1%%(2.52元),紙漿0.5%%(2.52元),
鉛0.4%%(2.82元),漂針漿0.5%%(2.22元),
燃料油0.05%%(0.92元)。
3. 期貨中的結算價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最近常有新手投資者問:為什麼期貨賬戶收盤時年持倉是盈利的,怎麼當天結算單上卻是虧損的? 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投資者沒有明白期貨收盤價、結算價、成交價三者之間的關系。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講講期貨結算價什麼意思,及期貨結算是如何計算盈虧的?
結算價是指:期貨全天成交的平均價格。
收盤價是指:期貨交易收盤前最後一筆成交的價格。
成交價是指:期貨實際成交的價格中。
一般包含計算浮動盈虧、計算實際盈虧兩個方面。
1、浮動盈虧。
結算機構根據當日交易的結算價,計算出會員未平倉合約的浮動盈虧,以多頭計算方法公式如下:浮動盈虧=(當天結算價-開倉價格)×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期貨盈虧計算,期貨交易盈虧計算方法,如果是正值,則表明多頭浮動盈利。負值則表明多頭浮動虧損。
2、實際盈虧計算。
平倉實現的盈虧稱為實際盈虧。多頭實際盈虧的計算方法公式是:盈/虧=(平倉價-買入價)×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期貨盈虧的計算方法採用逐日盯市制度,即每日無負債制度,所以結算帳單裡面對於未平倉合約是以結算價來計算盈虧的,這跟才會跟你的實際盈虧會有出入,但當你平倉時,並不會影響你的實際盈虧。
4. 商品期貨的交割價格如何確定
期貨交割價格即交割結算價,是指在進行交割時用於商品交收時所依據的基準價格。
不同的交易所,以及不同的實物交割方式,交割結算價的選取也不盡相同。集中交割最後交易日交割結算價一般採用該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鄭州商品交易所的PTA、白糖和棉花期貨採取集中交割方式,期貨交割價格是期貨合約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結算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上海期貨交易所均採用集中交割方式,但其交割結算價是該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所有品種均可採用滾動交割方式,滾動交割結算價為期貨合約配對日結算價;若在最後交易日之後進行的交割,期貨交割價格是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結算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可採取滾動交割方式,但對於滾動交割和最後交易日之後進行交割,期貨價格價格均為配對日結算價。交割商品計價以交割結算價為基礎,再加上不同等級商品質量升貼水,以及異地交割倉庫與基準交割倉庫的升貼水。
期貨交割價格的計算方式:
1、滾動交割配對日交割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配對日的當日結算價;
2、大連商品交易所滾動交割的交割結算價為配對日結算價;集中交割最後交易日交割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3、上海期貨交易所採用集中交割方式,其交割結算價為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但黃金期貨的交割結算價為該合約最後5個有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燃料油期貨的交割結算價為該合約最後10個交易日按照時間的加權平均價。
3、期轉現結算價採用買賣雙方協議價格。
5. 上海期貨市場的白銀和黃金是以什麼單位計算的
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是以人民幣元/克為報價的 ,白銀則是以人民幣元/千克報價的。而國際上黃金白銀均是以美元/盎司報價。一盎司等於31.1035克,每天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不一樣,每天的人民銀行會公布當天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所以國內黃金白銀期貨每天的報價是按照當天的匯率兌換來的。因為金銀期貨在交易時間上受到限制,一天只有白天四個小時的交易時間,而國際上黃金白銀都是24小時連續交易的,所以很多行情都錯過了,隔夜的單子經常會有高開低開的風險,不隔夜吧交易的四個小時期間實在是沒什麼波動。當然如果是做長線做趨勢的話有一個好處就是手續費相對來說比較便宜,而且過夜不收費。建議在投資的時候組合多個產品彌補各自的不足,不要把全部資金放在一種方式上面。可以和群里的朋友探討交流,很多群友都是投資貴金屬方面幾年的,有比較豐富的操作經驗。
6. 商品期貨交易行情的成交金額怎麼計算的,數據源哪裡有
成交金額=交易量*交易單位*交易價格。這個數據一般是在交易軟體的新聞里有,每天收盤後半小時左右會公布。
假如滬銅1分鍾里42000元/噸成交了2手、42010元/噸成交了3手,42030元/噸成交了2手,那麼這一分鍾里交易額=42000*2*5+42010*3*5+42030*2*5;而你所說的移動平均線是指一定時間內平均成交金額。當你在看日K線時,6代表的是6天的平均交易額,12就代表12天的平均交易額,24代表的是24天的平均交易額,當你看的是1小時K線時,6代表的是6小時的平均交易額,12代表的是12小時平均交易額,24小時平均交易額。這個數據一般是在交易軟體的新聞里有,每天收盤後半小時左右會公布。
拓展資料:
期貨交易是以現貨交易為基礎,以遠期合同交易為雛形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級的交易方式。
它是指為轉移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而對那些大批量均質商品所採取的,通過經紀人在商品交易所內,以公開競爭的形式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形式。
期貨,通常指的是期貨合約,是一份合約。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對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期貨交易,是期貨合約買賣交換的活動或行為。注意區分,期貨交割是另外一個概念,期貨交割,是期貨合約內容里規定的標的物(基礎資產)在到期日的交換活動或行為。
期貨交易(Futures Transaction),是一種活動或買賣行為過程。期貨交易特有的套期保值功能、防止市場過度波動功能、節約商品流通費用功能以及促進公平競爭功能,對於發展中國日益活躍的商品流通體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的期貨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立法,各地各行其是,使得期貨交易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且過度投機行為盛行。加強期貨交易的專門立法極為必要。
期貨交易是商品生產者為規避風險,從現貨交易中的遠期合同交易發展而來的。在遠期合同交易中,交易者集中到商品交易場所交流市場行情,尋找交易夥伴,通過拍賣或雙方協商的方式來簽訂遠期合同,等合同到期,交易雙方以實物交割來了結義務。交易者在頻繁的遠期合同交易中發現:由於價格、利率或匯率波動,合同本身就具有價差或利益差,因此完全可以通過買賣合同來獲利,而不必等到實物交割時再獲利。為適應這種業務的發展,期貨交易應運而生。
7. 上海期貨的黃金開盤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如果是第一天上市的合約,由交易所根據情況制定,提前公布;以後的每個價格日,目前由於夜盤屬於下一個交易日,所以是晚上8點55到58集合競價時間,,8點59分撮合交易按照最大成交量成交價來確定開盤價。第二天早上的開盤直接交易,不算開盤價。
8. 期貨交割時候的交割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我國期貨合約的交割結算價通常為該合約交割配對日的結算價或為該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交割商品計價以交割結算價為基礎,再加上不同等級商品質量升貼水以及異地交割倉庫與基準交割倉庫的升貼水。
(8)上海期貨交易所價格怎麼來擴展閱讀
盡管實物交割在期貨合約總量中占的比例很小,然而正是實物交割和這種潛在可能性,使得期貨價格變動與相關現貨價格變動具有同步性,並隨著合約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步趨近。實物交割就其性質來說是一種現貨交易行為。
但在期貨交易中發生的實物交割則是期貨交易的延續,它處於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交接點,是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期貨交易中的實物交割是期貨市場存在的基礎,是期貨市場兩大經濟功能發揮的根本前提。一些企業特別是生產企業通過期貨實物交割也可以有效規避原材料漲價的風險。
9. 國內期貨結算價是怎麼計算的
根據交易結果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對會員交易保證金、盈虧、手續費、交割貨款及其它有關款項進行計算、劃撥業務時參考的基準價就是期貨結算價,又分當日結算價與最後交易日交割結算價。
分項結算公式為:當日盈虧=平倉盈虧+持倉盈虧。
(1)平倉盈虧=平歷史倉盈虧+平當日倉盈虧
平歷史倉盈虧=∑[(賣出平倉價-上一交易日結算價)*賣出量]+∑[(上一交易日結算價-買入平倉價)*買入平倉量]
平當日倉盈虧=∑[(當日賣出平倉價-當日買入開倉價)*賣出平倉量]+∑[(當日賣出開倉價-當日買入平倉價)*買入平倉量]
(2)持倉盈虧=歷史持倉盈虧+當日開倉持倉盈虧
歷史持倉盈虧=(當日結算價-上一日結算價)*持倉量
當日開倉持倉盈虧=∑[(賣出開倉價-當日結算價)*賣出開倉量]+∑[(當日結算價-買入開倉價)*買入開倉量]
(3)當日盈虧可以綜合成為總公式
當日盈虧=∑[(賣出成交價-當日結算價)*賣出量]+∑[(當日結算價-買入成交價)*買入量)]+(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當日結算價)*(上一交易日賣出持倉量-上一交易日買入持倉量)
10. 期貨成交價是怎麼形成的,請高手指教。
成交價的形成遵循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兩個原則 。
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相同,則該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買入申報高於賣出申報時,或賣出申報低於買入申報時,申報在先的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如果現在掛在上面的最高買價是9.97元 最低賣價是9.98元,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兩個9.98元的買單,掛單時間早的,先成交,成交價是9.98元
如果同時出現了一個10元的買單,和一個9.99元的買單,10元的單子先成交,成交價是9.98元。
如果同時出現了一個10元的買單,和一個9.90元的賣單,根據價格優先原則就會優先讓他們撮合成交,成交價就是(9.90元 10元)÷2=9.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