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府限價政策
法律分析:經濟學中政府限價政策包括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
最高限價指政府規定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得超過某個水平.實行最高限價的目的:為了保持市場物價的 基本穩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導致供不應求,這是因為,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低於自由市場價格.政府制定最高價格的原因一般是出於對公平的考慮。如在戰爭或飢荒時,政府會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價,使窮人能夠負擔得起,以利於社會穩定。
最低限價又稱「保護價」。是指一國政府對某種進口商品規定的最低價格界限,即當進口貨物的價格低於規定的最低價格時,則對其徵收進口附加稅或禁止進口。這是一種非關稅保護措施。制定最低價格的問題之一是有過剩產品。在很多情況下,最低價格不是由政府制定的,而是由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商議制定的,以便能保持較高的利潤。最低價格政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高價格會引起效率低下。在高價格使得企業的利潤得到維持時,它們可能不會去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從而阻礙技術進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Ⅱ 政府實行最低限價或最高限價對農產品有什麼影響
最高限價政策會控制農作物,低價,農業市場各種東西的價格,抑制它泛濫成長,讓國內的農業穩定發展。最低限價能保證從事農業的人的權利,活躍農業市場,扶植農產品和農作物。從而能提高地價,紡織產業的發展。
拓展資料:
最低限價是國家用行政手段規定的價格下限。適用范圍:
(1) 某些農產品價格放開後,供過於求,價格下跌,對農業生產起破壞作用,為保護農民利益,穩定農業生產,國家規定必須執行的最低收購價格,亦稱最低保護價格。在最低限價以上,企業有權自行定價。屬指導價格的一種形式。如企業只能執行,無權在最低限價以上確定的,屬國家定價的一種形式。
(2) 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國政府規定某些商品允許出口的下限價格,是防止出口單位降價競銷,影響國家外匯收入的一種措施。
政府制定最低價格(又稱最低限價)阻止價格下降到某一水平,可能出於以下原因:
(1)保護生產者的收入。如果某行業的供給波動性較大,或者行業的需求缺乏彈性,那麼供給的變動很可能造成價格嚴重波動,從而影響生產者的收入。最低價格政策會阻止低價格造成的生產者收入下降。例如,許多國家制定農產品保護價格。
(2)避免產品的短缺。對於某些特殊的商品,如糧食,為了避免出現短缺,往往需要儲存一定的數量。藉助於最低限價,政府可以存儲這些商品,以防備未來可能出現的短缺。
(3)保護、扶植某些行業的發展。例如政府在實施農產品最低價限價政策時,通過收購市場上過剩的農產品,以達到扶植農業發展的目的。此外,對於工資制定最低價格可以防止工人收入降到某一特定水平,從而保護該行業的收入。
Ⅲ 我國價格管制政策有哪幾種
我國價格管制政策有:經濟管制、社會管制。
經濟管制:對價格、市場進入和退出條件、服務標准等進行的控制。例如公用設施管制,電話、天然氣、水。社會管制:這類管制用來保護環境以及勞工和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其有關規定可以用以矯正經濟活動所引起的各種派生後果和外部性問題。例如:凈化空氣水源、確保核安全。
穩定物價就要穩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穩定CPI就要穩定糧食肉類等「基本生活用品」,這似乎已經成為了通識。但CPI不等於物價,它只相當於一根溫度計,我們可以讓這跟溫度計顯示我們想要的數字,但搞定物價並不像搞定CPI一樣簡單。
對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及其製品、牛奶、雞蛋、液化石油氣等重要商品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提價需申報政府批准,調價需備案。這一政策使得受價格管制的商品范圍,從能源和公用事業進一步拓寬到食品。政府的初衷顯然很好,限制漲價後,老百姓至少能夠買到限價商品。
Ⅳ 各種價格政策的利與弊
支持價格也稱最低價格,是指政府對某些商品規定的價格下限,防止價格過低,以示對該商品生產的支持。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對農產品實行這種價格,使他們的農業非常發達,以美國為例。2002年5月13日上午,布希總統在白宮正式批准了當月上旬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新的農業政策。根據新法案,美國政府將在今後6年內為農業和畜牧業提供517億美元的補貼,每年的補貼幅度在64億美元。我國現在對農業實行的「保護價敞開收購」實際也是一種支持價格。
支持價格的作用,以農業為例,從長期看支持了農業的發展,調動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使農產品的供給大於需求,對過剩的農產品政府只有大量收購,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靠保護成長起來的事物是缺乏生命力的,加入WTO後我們還有幾年的減緩期,如果仍用這種支持價格,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業的落後狀況。另外,政府解決收購過剩的農產品方法之一就是擴大出口。這就引起國家與國家之間為爭奪世界農產品市場而進行貿易戰。
限制價格也稱最高價格,是指政府對某些商品規定最高上限,防止價格過高,控制通貨膨脹。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很多生活必須品都實現限制價格,小到材米油鹽大到住房都有補貼。限制價格有利於社會平等,但從長期看,價格低不利於抑制需求,也不利於刺激供給,使本來就短缺的商品更加短缺。為了彌補供給不足部分,政府往往會採取配給制。例如我國住房長期以來實行配給制和低房租,這種政策固然使低收入者可以有房住,但確使房屋更加短缺,幾十年住房問題解決不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隨著我們逐步的放開公產房的房租和住房分配政策的不斷改變,商品房的價格由市場調節,調動了開發商建房的積極性,解決了多少年來住房需求的短缺局面。
限制價格是一項不符合經濟規律的失敗的制度安排,經濟學家不主張利用限制價格,因此,最終要被設計者放棄也就是必不可免的。事實證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消大量的限制價格政策,無論是商品市場還是要素市場由過去的賣方市場到今天的買方市場,商品由過去的短缺到今天的過剩。
Ⅳ 如何評價商品房的最高限價政策
有利於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等。
以南昌市為例,房地產市場調控期間,對已出讓用地上新建全裝修住宅裝修價格實行最高限價;對今後出讓用地上新建全裝修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的裝修價格分別實行最高限價。對不接受裝修價格限高的企業,市行政審批局不核發預售許可證,市房管局暫停其網上簽約。
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各級建設主管部門要對新建全裝修住宅設計、建設、監理、交付等加強監管;房管部門要對違規預售、捂盤惜售、未按要求公示預售信息等行為監管;價格部門要對價格欺詐、變相漲價、價外加價、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等行為監管;市場和質量監督部門對廣告宣傳、陰陽合同、捆綁搭售等行為監管。
(5)最高價格限制政策有哪些擴展閱讀:
商品房最高限價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評估)機構應強化法律意識、自律意識,自覺落實企業和機構的主體責任,開發企業不得進行虛假廣告、捂盤惜售、捆綁銷售、變相漲價、信息不公開不公示等,中介(評估)機構不得進行違規收費、價外加價、違反相關規定評估等。
2、落實價格「兩分開」、標准「兩一致」要求;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將毛坯價格與裝修價格分開;在新建全裝修住宅交付時,交房裝修標准與樣板房裝修標准一致。
Ⅵ 哪些商品/服務被政府限制價格依據是什麼謝謝
商品、服務價格是否受限制、由誰限制是根據商品、服務性質來決定的。《價格法》作為有關價格的基本性法律,規定了由政府調整或由市場調整價格的產品類型。根據該法律規定,物價部門及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在權利范圍內對物價作宏觀調控。
所以,如你的問題中無法提出具體的名稱,想把全部受限產品或服務列出來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所以現只針對你問題補充中的鋼及煤炭價格的政府限製作出分析供參考。
煤炭:國家僅僅是對電煤價格作出限制,即供應給火力發電廠使用的煤炭。而對其他煤炭價格不作限制。
鋼材:國家工信部通過宏觀手段調控鋼材價格,針對不同類型的鋼材依其對國計民生的影響,省級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進行調控。
Ⅶ 在生活中有哪些最低限價和最高限價的例子 分析出現限價後結果會怎樣。
最高限價(price ceiling)
最高限價是指政府對某種商品所規定的最高價格。例如,紐約市的租金控制就規定了房租的上限。
最高限價是這一精神分裂症的結果之一.讓我們分析這種政策的後果. 最高限價指政府規定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得超過某個水平,如規定某種醫療服務的價格不得超過80元. 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導致供不應求.這是因為,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低於自由市場價格.如果某種醫療服務本來的市場價格是每次100元,那麼,價格不得超過120元的規定不會起作用,因為價格本來就不會超過100元....
最高限價是國家指導價的一種形式,是國家規定商品買賣的最高價格。適用於以下情況:
1.限制市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
2.限制邊遠地區某些工業品的零售價格。
3.對進口商品實行最高限價。
4.浮動價的上限。
實行最高價格的目的:為了保持市場物價的... 基本穩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並且體現國家的價格政策。
最低限價
最低限價又稱「保護價」。是指一國政府對某種進口商品規定的最低價格界限,即當進口貨物的價格低於規定的最低價格時,則對其徵收進口附加稅或禁止進口。這是一種非關稅保護措施。按照1981年正式生效的新估價法規(於關貿總協定東京回合簽定)的要求,最低限價的估價方法在關貿總協定成員國中被禁止使用。這是因為最低限價是對以成交價格為估價基礎的估價制度的否定,違背了新法規確立的估價原則。但是,在新估價法規議定書中,發達國家成員國對發展中國家成員國就這一問題作了讓步,同意發展中國家在過渡時期內保留最低限價的做法,以緩和因實施新法規而引起的財政收入減少的矛盾。
Ⅷ 實施限制價格的利與弊從經濟學角度分析
利: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弊:供不應求,擾亂社會經濟穩定。
限制價格(Ceiling price),是政府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而對這些產品所規定的最高價格,限制價格一 般低於均衡價格,是政府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價。而在中國,限制價格還包括最低價格 即「地板價格」。
通常所說的物價就是物品的價格,而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加上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生產價格就是價值的轉化形態。
《南齊書·王敬則傳》:「永初中,官布一匹直錢一千,而民間所輸聽為九百,漸及元嘉 ,物價轉賤。」 唐柳宗元《非國語上·大錢》:「幣輕則物價騰踴。」 元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一日日物價高漲,十分料鈔加三倒,一斗粗糧折四量。」 清昭_《嘯亭雜錄·關稅》:「乃使物價昂貴,於民生大有虧損。」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發了工資,不要說遲一天買東西了,就是遲一小時半小時物價也要上漲。」
物價水平是指整個經濟的物價,而不是某物品或某類別物品的價格,是用來衡量所在的目標市場所潛在的消費能力和分析其經濟狀況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標。
物價穩定是經濟穩定、財政穩定,貨幣穩定的集中體現,物價穩定同時標志著社會總體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財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市場流通的貨幣供應量與市場的貨幣量的基本適應。
物價水平上升,表示大部分物品的價格也在上升。為什麼不是全部呢_其中一個理由是,某些物品的價格上升,也存在一些物品的價格下降,前者的佔有量比較大,或是需求者較多,也就意味著求大於供,於是物價就上漲了。第二個理由是價格永遠是相對價格。一樣物品的價格上升,相對而言其他所有物品的價格皆下跌。例:A物品的價值上升了30%,而B物品的價格上升了10%,以相對價格看,B物品的價格是下降了。因此,必須找一樣物品,將其他物品的價格只與它來比較。以貨幣衡量所有物品的價格,如果所有物品的價格都上升,就只能證明貨幣的價值在下跌(貨幣貶值)。只有一種物品的價值下降,但仍不是所有物品。
一種經濟社會中各種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加權平均數(一個社會的物價水平,是由整個社會的平均物價決定,它代表了整個社會物質生產者的共同勞動所得的中間值,所以物價水平不是由個人或個別團體決定,而是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決定)。
Ⅸ 從經濟學的角度,如何評價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商品房最高限價標准政策
最高限價是國家指導價的一種形式,是國家規定商品買賣的最高價格。適用於以下情況:
1、限制市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
2、限制邊遠地區某些工業品的零售價格;
3、對進口商品實行最高限價;
4、浮動價的上限。
應答時間:2021-0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Ⅹ 經濟學中政府限價政策的類型有哪幾條
經濟學中政府限價政策包括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
最高限價指政府規定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得超過某個水平.實行最高限價的目的:為了保持市場物價的 基本穩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導致供不應求,這是因為,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低於自由市場價格.政府制定最高價格的原因一般是出於對公平的考慮。如在戰爭或飢荒時,政府會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價,使窮人能夠負擔得起,以利於社會穩定。
最低限價又稱「保護價」。是指一國政府對某種進口商品規定的最低價格界限,即當進口貨物的價格低於規定的最低價格時,則對其徵收進口附加稅或禁止進口。這是一種非關稅保護措施。制定最低價格的問題之一是有過剩產品。在很多情況下,最低價格不是由政府制定的,而是由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商議制定的,以便能保持較高的利潤。最低價格政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高價格會引起效率低下。在高價格使得企業的利潤得到維持時,它們可能不會去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從而阻礙技術進步。